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3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_3NC_2H_4OH]Zn_2Cl_5水溶液的激光光解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付海英 吴国忠 +3 位作者 龙德武 刘耀东 王文峰 姚思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3-488,共6页
利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解技术研究了季铵盐型离子液体[Me3NC2H4OH]Zn2Cl5(简写R-Zn2Cl5)的光解行为,研究发现离子液体能被266nm激光单光子电离,生成阳离子自由基、[Zn2Cl5]?中性自由基和水合电子,观察到胆碱激发三线态的存在,并测定了离子... 利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解技术研究了季铵盐型离子液体[Me3NC2H4OH]Zn2Cl5(简写R-Zn2Cl5)的光解行为,研究发现离子液体能被266nm激光单光子电离,生成阳离子自由基、[Zn2Cl5]?中性自由基和水合电子,观察到胆碱激发三线态的存在,并测定了离子液体光电离的量子产额为0.04.利用266nm激光对离子液体、胆碱、氯化锌、氯化钠的光解行为比较,发现胆碱阳离子的贡献很小,[Zn2Cl5]-阴离子起主要作用.采用氧化性自由基SO?4-引发离子自由基,揭示其光电离机理,测定离子液体的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SO?4-460nm的衰减速率常数为1.3×109L?mol-1?s-1,320nm离子自由基瞬态产物的生成速率常数为1.5×109L?mol-1?s-1,两者很接近,说明SO?4-自由基的衰减与瞬态自由基的生成是同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胆碱 单光子电离 激光光解
下载PDF
荧光素与紫精、咔唑分子内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
2
作者 张宏 张曼华 沈涛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1-337,共7页
合成了以-(CH_2)_4连接的荧光素、紫精、咔唑二元及三元化合物,运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研究了荧光素-咔唑、紫精-荧光素、紫精-荧光素-咔唑等二元、三元化合物分子内的光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分子内紫精对荧光素荧光的淬灭主... 合成了以-(CH_2)_4连接的荧光素、紫精、咔唑二元及三元化合物,运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研究了荧光素-咔唑、紫精-荧光素、紫精-荧光素-咔唑等二元、三元化合物分子内的光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分子内紫精对荧光素荧光的淬灭主要通过形成不发荧光的络合物,荧光淬灭的效率φ_Q为0.97,荧光寿命淬灭的效率φ_(ET)为0,不发荧光络合物的淬灭的效率φ_C为0.97.咔唑对荧光素荧光的淬灭则以动态的光致电子转移过程为主,荧光淬灭的效率φ_Q为0.63,荧光寿命淬灭的效率φ_(ET)也为0.63,不发荧光络合物的淬灭效率φ_C为0.在三元化合物内紫精-荧光素和荧光素-咔唑对光致相互作用是一种竞争过程,以荧光素-咔唑对间的动态电子转移反应为主,φ_Q为0.97,φ_(ET)为0.65,不发荧光络合物的淬灭效率φ_C为0.32.从反应自由能变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 咔唑 紫精 三元化合物 光致电子转移
原文传递
基于牛血清白蛋白与席夫碱的组合而构建出双输出分子逻辑电路
3
作者 胡杏梅 张锦鸿 +1 位作者 莫玉琳 林海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4-915,共12页
从纳米尺度实现分子的逻辑计算与应用是电子微处理器实现小型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1,3-丙二胺缩二水杨醛SALPHENH_(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上位点Ⅱ发生相互作用而制备了一种荧光探针复合物BSA@SALPHENH_(2)。实验结果表明,在280 nm激... 从纳米尺度实现分子的逻辑计算与应用是电子微处理器实现小型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1,3-丙二胺缩二水杨醛SALPHENH_(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上位点Ⅱ发生相互作用而制备了一种荧光探针复合物BSA@SALPHENH_(2)。实验结果表明,在280 nm激发且Zn^(2+)存在下,BSA@SALPHENH_(2)基于杂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与电子交换能量转移而在350 nm以及426 nm处产生了2个荧光发射峰,然后利用不同的离子作为输入信号对其进行调控,设计了1个半减器和1个含有1个或门(OR gate)、1个与非门(NAND gate)、2个非门(NOT gate)及3个与门(AND gate)的二进制分子逻辑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逻辑器件 能量转移 荧光 双输出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光促CO_2和H_2O在Cu/TiO_2-NiO上的表面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崧哲 钟顺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n p复合半导体材料Cu/TiO2 NiO ,并用TG DTA和TPR方法进行了前驱体的表征 ;利用XRD ,TEM ,UV Vis技术测试了材料的晶态结构和吸光性能 ;CO2 和H2 O的光促表面催化反应 (PSSR)实验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Cu/TiO2 NiO...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n p复合半导体材料Cu/TiO2 NiO ,并用TG DTA和TPR方法进行了前驱体的表征 ;利用XRD ,TEM ,UV Vis技术测试了材料的晶态结构和吸光性能 ;CO2 和H2 O的光促表面催化反应 (PSSR)实验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Cu/TiO2 NiO能够明显促进二者的反应 ,室温条件下有CH3OH、CH4 和CO生成 ,其中对CH3OH的选择性较高 ,材料组分配比对PSSR有显著影响 ,在质量分数为 0 5 0 %Cu/TiO2 2 0 %NiO上获得了最高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促表面催化反应 复合半导体 Cu/TiO2-NiO CO2 H2O 二氧化钛 氧化镍 铜催化剂 二氧化碳
下载PDF
量子调控NaI分子的解离动力学
5
作者 姚洪斌 彭敏 +2 位作者 张季 冯艳 曹长虹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利用含时量子波包法理论研究了Na 分子与超快飞秒激光脉冲场作用后的解离动力学。受到非绝热效应的影响,NaI分子的激发态波包传播到势能面的交叉区域时发生了分裂。一部分波包转移到V1态势能面上,另一部分波包则在V2态上解离成Na原子和... 利用含时量子波包法理论研究了Na 分子与超快飞秒激光脉冲场作用后的解离动力学。受到非绝热效应的影响,NaI分子的激发态波包传播到势能面的交叉区域时发生了分裂。一部分波包转移到V1态势能面上,另一部分波包则在V2态上解离成Na原子和I原子。研究结果表明,NaI分子的解离几率与激发态波包的传播速率有关。通过调节飞秒激光脉冲场的波长和脉冲宽度,可以改变激发态波包的传播速率,最终达到控制NaI分子解离动力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调控 解离 非绝热效应 波包
原文传递
手性分子族光机理浅释──一种确定R、S构型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侯传斌 《临沂师专学报》 1994年第5期24-27,共4页
分析了左、右圆偏振光的产生及其电矢量合成,从而浅释光活性物质具有旋光性的机理.介绍一种确定R、S构型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 手性 手性分子 平面偏振光 旋光性 圆偏振光 构型 顺序规则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3-吡唑啉基叶绿素-a衍生物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淑燕 刘春林 +2 位作者 刘永明 王进军 刘振波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8年第1期29-34,共6页
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3-吡唑啉卟吩f-2甲酯(Mf2-5)、3-吡唑啉卟吩f-3甲酯(Mf3-5)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Mf2-5、Mf3-5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在溶液中二者以... 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3-吡唑啉卟吩f-2甲酯(Mf2-5)、3-吡唑啉卟吩f-3甲酯(Mf3-5)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Mf2-5、Mf3-5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在溶液中二者以物质的量之比1∶1牢固结合,25℃时其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Mf2-5=6.14×105L.mol-1,KMf3-5=1.02×105L.mol-1.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Mf2-5、Mf3-5)间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rMf2-5=4.48 nm,rMf3-5=4.86 nm,EMf2-5=0.24,EMf3-5=0.20.并推测了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结合反应
下载PDF
基于一锅法制备的Ag/AgCl/CeO_(2)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有机物降解性能
8
作者 陈垚 王瑾萱 +3 位作者 方嫣然 肖乐欣 杨纯 刘军 《包装学报》 2024年第4期64-71,共8页
采用一锅法制备Ag/CeO_(2)光催化剂,并通过原位氧化法进一步制备Ag/AgCl/CeO_(2)复合材料,使用XRD、SEM对Ag/AgCl/CeO_(2)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橙黄II、罗丹明6G、诱惑红等有机染料测试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一锅法制备Ag/CeO_(2)光催化剂,并通过原位氧化法进一步制备Ag/AgCl/CeO_(2)复合材料,使用XRD、SEM对Ag/AgCl/CeO_(2)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橙黄II、罗丹明6G、诱惑红等有机染料测试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gCl在Ag/AgCl中占比80%时,Ag/AgCl/CeO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在模拟太阳光辐照6 min后能降解93%的橙黄II,且在4次循环8 min内能降解90%以上的橙黄II,在紫外-可见混合光照60 min后,能降解约90%的罗丹明6G和诱惑红。Ag/AgCl/CeO_(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是贵金属Ag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以及金属/半导体异质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Ag/CeO_(2) 贵金属光催化剂 Ag/AgCl
下载PDF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来自光化学分会场的报道
9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4-494,共1页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于2014年8月4~7日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年会由北京大学承办,为期4天,设41个学术分会场,以及创新论坛、发展论坛、双边论坛、产学研论坛等4大类共11个专题论坛。本届年会以“美丽化学”为主题,参会代表达到...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于2014年8月4~7日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年会由北京大学承办,为期4天,设41个学术分会场,以及创新论坛、发展论坛、双边论坛、产学研论坛等4大类共11个专题论坛。本届年会以“美丽化学”为主题,参会代表达到8000余人,规模创历届年会之最。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化学会主席和代表团也前来参会。年会交流论文达5180余篇,共安排896个分会邀请报告、1230个分会口头报告,并有3056个墙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学会 学术年会 会场 学分 北京大学 应用化学 论坛 产学研
下载PDF
光化学
10
《中国光学》 EI CAS 1997年第2期99-99,共1页
O644.1 97021393曙红双—(二苯基碘翁盐)的光化学初级反应机理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primary photochemicalreactive mechanism of Eo(IPh<sub>2</sub>)<sub>2</sub>[刊,中]/贺军辉,李妙贞,王尔鉴(中科... O644.1 97021393曙红双—(二苯基碘翁盐)的光化学初级反应机理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primary photochemicalreactive mechanism of Eo(IPh<sub>2</sub>)<sub>2</sub>[刊,中]/贺军辉,李妙贞,王尔鉴(中科院感光化学所.北京(100101))//科学通报.—1995,40(17).—1571—1575以曙红双(二苯基碘翁盐)为例研究了这类体系的光化学初级反应机理,曙红双的光化学反应态和光化学反应产物的分析鉴定。图1参7(方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化学 反应机理 碘翁盐 光化学反应 分析鉴定 曙红 二苯基 反应产物 科学通报 中科院
下载PDF
Eu^(3+)掺杂BaO-TiO_2-3SiO_2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晶晶 王喜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1-60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室温下制备了以BaO-TiO2-3SiO2为基质的稀土Eu3+掺杂的发光材料,各材料的量比为n(Ba)∶n(Ti)∶n(Si)∶n(Eu)=1∶1∶3∶x。通过DTA-TG、IR、XRD、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DTA-TG测试表明,样品...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室温下制备了以BaO-TiO2-3SiO2为基质的稀土Eu3+掺杂的发光材料,各材料的量比为n(Ba)∶n(Ti)∶n(Si)∶n(Eu)=1∶1∶3∶x。通过DTA-TG、IR、XRD、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DTA-TG测试表明,样品在50~400℃之间出现明显失重现象,说明在此过程中凝胶中的吸附水、乙醇、醋酸等物质发生了脱附释放。IR光谱显示,制备的样品中主要存在Ti—O—Si和O—Si—O键。XRD测试证明,材料属于非晶态。激发和发射光谱图显示,材料制备的最佳退火温度为800℃,Eu3+的最佳掺杂比例为x(Eu)=5.75×10-3。在612 nm监测波长下,测得的最佳激发波长为紫外光395 nm和可见光465 nm,即在395 nm和465 nm光激发下,材料发射的红光单色性好且强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BaO-TiO2-3SiO2∶Eu3+ 发光材料
下载PDF
Fe_2O_3/BiWO_6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12
作者 付文 王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3-15,共3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WO6催化剂,以Fe2O3对其进行了改性。考察了复合催化剂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对光催化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BiWO6 FE2O3 罗丹明B 光催化 动力学
下载PDF
Photoreduction of C02 on BiOCI nanoplat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photoinduced oxygen vacancies 被引量:17
13
作者 Ling Zhang WenzhongWang Dong Jiang Erping Gao Songmei Sun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21-831,共11页
CO2 photoreduction by semiconductors is of growing interest. Fabrication of oxygen-deficient surface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enhancing CO2 photoreduction activity. However, regeneration of the oxygen vacancies i... CO2 photoreduction by semiconductors is of growing interest. Fabrication of oxygen-deficient surface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enhancing CO2 photoreduction activity. However, regeneration of the oxygen vacancies in photocatalysts is still a problem since an oxygen vacancy will be filled up by the O atom from CO2 after the dissociation process. Herein, we have fabricated highly efficient BiOC1 nanoplates with photoinduced oxygen vacancies. Oxygen vacancies were easily regenerated by light irradiation due to the high oxygen atom density and low Bi~) bond energy even when the oxygen vacancies had been filled up by the O atom in the photocatalytic reactions. These oxygen vacancies not only enhanced the trapping capability for CO2, but also enhanced the efficiency of separation of electron-hole pairs, which resulted in the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under simulated solar light. Furthermore, the generation and recovery of the defects in the BiOC1 could be realized during the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in water. The existence of photoinduced defects in thin BiOC1 nanoplates undoubtedly leads to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design of solar-driven bismuth based phot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1 nanoplates oxygen vacancy PHOTOCATALYTIC CO2 photoreduction defect
原文传递
光异构化反应速率的量子理论
14
作者 许宗荣 田之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762-765,共4页
Using the multiphonon radiative transition theory to investigate the isomeriza tion photochemical reaction, the expressions of the reactive rate and its low-temperature limitation have been derived.
关键词 光异构化 反应速率 量子理论
下载PDF
铁单原子及碳化铁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应用
15
作者 李泊林 戴靓丽 胡一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
采用球磨-煅烧方法,一次制备出铁单原子-纳米颗粒混合催化剂和钌-铁双金属电催化剂(Ru-Fe DMCs)两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这两种低成本且容易制备的催化剂尤其是铁单原子-纳米颗粒混合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性能,... 采用球磨-煅烧方法,一次制备出铁单原子-纳米颗粒混合催化剂和钌-铁双金属电催化剂(Ru-Fe DMCs)两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这两种低成本且容易制备的催化剂尤其是铁单原子-纳米颗粒混合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性能,在10和5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具有275 mV和403 mV的低过电位,经过12 h的稳定性实验,其OER催化性能未见明显改变。针对铁单原子-纳米颗粒混合催化剂重点分析了其结构以及元素价态和组成,研究表明铁单原子-纳米颗粒混合催化剂是一种呈现多孔层碳纳米片状的铁单原子与铁纳米颗粒共存的混合催化剂,能显著提高电化学析氧反应的性能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煅烧法 原子及纳米颗粒催化剂 协同机理 电催化应用
下载PDF
葡萄糖溶液中金纳米粒子的光化学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辅龙 董守安 +2 位作者 王晓娜 方卫 戴云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4,共5页
研究了在葡萄糖溶液中HAuCl4的光化学还原过程及葡萄糖的含量对最终金纳米粒子形状的影响。当葡萄糖∶金离子的质量比小于2 g/1.2 mg时,可得到各向异性金纳米粒子,其中质量比为0.5 g/1.2 mg时得到形貌良好的金纳米锥;当质量比在2~7 g/1... 研究了在葡萄糖溶液中HAuCl4的光化学还原过程及葡萄糖的含量对最终金纳米粒子形状的影响。当葡萄糖∶金离子的质量比小于2 g/1.2 mg时,可得到各向异性金纳米粒子,其中质量比为0.5 g/1.2 mg时得到形貌良好的金纳米锥;当质量比在2~7 g/1.2 mg间变化时,能获得较小尺寸的球形(或类球形)金纳米粒子;而当质量比大于7 g/1.2 mg时,只能得到粒子尺寸较大、形貌也不均一的类球形纳米粒子。简要探讨了紫外光的作用机理和不同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葡萄糖 光化学 金纳米锥
下载PDF
N掺杂石墨烯/WO_3纳米线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民杰 张娜 侯朝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2-1916,共5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N掺杂石墨烯/WO3纳米线复合光催化剂,用XRD、TEM、FT-IR和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活性。结果表明,经过两次水热反应,WO3纳米线负载在N掺杂石墨烯表面。引入N...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N掺杂石墨烯/WO3纳米线复合光催化剂,用XRD、TEM、FT-IR和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活性。结果表明,经过两次水热反应,WO3纳米线负载在N掺杂石墨烯表面。引入N掺杂石墨烯有助于减少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模拟太阳光照60 min,该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石墨烯 水热法 WO3纳米线 光催化
下载PDF
光化学
18
《中国光学》 EI CAS 2002年第5期108-109,共2页
O664.1 2002053989TiO<sub>2</sub>光催化剂的光谱研究=Spectrum studies of titaniaphotocatalysts[刊,中]/苏文悦,傅贤智,魏可镁(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张汉辉(福州大学化学系.福建,福州(38000... O664.1 2002053989TiO<sub>2</sub>光催化剂的光谱研究=Spectrum studies of titaniaphotocatalysts[刊,中]/苏文悦,傅贤智,魏可镁(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张汉辉(福州大学化学系.福建,福州(38000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1,21(1).—32-34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纳米TiO<sub>2</sub>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光谱研究 福州大学 光催化降解 光谱分析 光谱学 福建 光化学 光催化活性 化学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法制备CaS类红色光致发光材料
19
作者 赵艳茹 张洪浩 +1 位作者 赵金乐 卢中甫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110-113,共4页
采用微波辐射法快速合成CaS:Eu2+单掺杂与CaS:Eu2+,Gd3+(Sm3+)双掺杂红色光致发光材料,探讨了基质组成、激活剂、助熔剂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硫化钙 激活剂 助熔剂 发光材料
下载PDF
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参量提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朕 尚丽平 +1 位作者 邓琥 职统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25-1928,共4页
氨基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而色氨酸和酪氨酸又是天然氨基酸中重要的发光组分,应用荧光光谱法对其进行测量和分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用美国Pekin-Elmer LS55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行了测量。将测... 氨基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而色氨酸和酪氨酸又是天然氨基酸中重要的发光组分,应用荧光光谱法对其进行测量和分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用美国Pekin-Elmer LS55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行了测量。将测量的数据用激发-发射-荧光强度的三维坐标表示,得到三维荧光谱图,但色氨酸和酪氨酸存在共性峰,通过波峰位置简单地来辨别两种混叠的物质很有难度。以数理统计概念为基础,提取该三维荧光光谱的特征参数,得到两种物质荧光光谱中最相关的信息,可以解决两种物质光谱混叠的分辨问题。结果表明,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三维荧光光谱平均值、标准差、原点矩、混合中心矩等参数差值百分比分别为330.37%,102.86%,329.16%,329.63%,区别较大;而边际分布、相关系数值差值百分比仅为10.61%和2.40%。因而平均值、标准差、原点矩、混合中心矩可作为敏感特征参数,用其分辨谱图混叠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是可行的。这种'数学预提取'的三维光谱分析法可以找出组分之间的敏感特征参量,能够取代传统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特征参量化 色氨酸 酪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