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56
篇文章
<
1
2
…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广告语中的幽默艺术
1
作者
石转转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种成功的幽默广告语的案例分析,归纳出广告语中形成幽默的各种艺术手段,并提出在广告语中使用幽默的切当条件。
关键词
广告语
幽默
艺术手段
切当条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欢乐喜剧人》作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及其语用阐释
被引量:
1
2
作者
石微
梁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1-49,150,共10页
以《欢乐喜剧人》1—5季60期节目中的相声小品语言为语料,从语言要素、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和逻辑学等视角分析和探讨《欢乐喜剧人》相声小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包括常规机制:同音易词、词语换境、同构歧解、借形说事;修辞机制:倒反...
以《欢乐喜剧人》1—5季60期节目中的相声小品语言为语料,从语言要素、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和逻辑学等视角分析和探讨《欢乐喜剧人》相声小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包括常规机制:同音易词、词语换境、同构歧解、借形说事;修辞机制:倒反、仿拟、别解、歧疑、双关;认知机制:概念隐喻、框架转换;逻辑机制:偷换概念、自相矛盾等,并从语用层面阐释了其幽默语言生成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欢乐喜剧人》
幽默语言
生成机制
语用阐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新式用典
3
作者
李绍林
《阅读与写作》
1999年第9期27-28,共2页
用典,也称用事,是我国古代诗文常见的一种表达方法,指把前人的事迹或前人典籍中的词句引进诗文中。但是,除了欣赏、研究古汉语外,这种古诗文中常见的表达方法现在却几乎无人再提,而以“引用”辞格中的暗用取而代之,《修辞学词典》(1987...
用典,也称用事,是我国古代诗文常见的一种表达方法,指把前人的事迹或前人典籍中的词句引进诗文中。但是,除了欣赏、研究古汉语外,这种古诗文中常见的表达方法现在却几乎无人再提,而以“引用”辞格中的暗用取而代之,《修辞学词典》(1987)说“用典即暗用”。可是,我们在阅读现在的书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方法
古代诗文
古汉语
修辞学
古诗文
留学生
词典
典籍
词句
汉语教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人王进喜的语言风格
4
作者
郎松雪
郝超
唐晓英
《大庆社会科学》
2012年第2期26-27,共2页
铁人王进喜是新中国工业化初期的一位民族英雄,是新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光辉旗帜。他在为中国石油工业奋斗与拼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豪迈与激情、真诚与质朴、踏实与勤勉,既表现在脚踏实地的实践行为中,也表现在憨厚纯朴而又激情洋溢...
铁人王进喜是新中国工业化初期的一位民族英雄,是新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光辉旗帜。他在为中国石油工业奋斗与拼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豪迈与激情、真诚与质朴、踏实与勤勉,既表现在脚踏实地的实践行为中,也表现在憨厚纯朴而又激情洋溢的语言里。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是铁人内心深处的真诚表达,是铁人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关注铁人的语言特色,是铁人精神研究的一个崭新视角。铁人的语言具有诗意化、民间化和标语化风格,是铁人精神本质的外化形式,是铁人思想感情的文化遗存,是铁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人
语言
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明清时期复辞的审美特点
5
作者
马晓红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1-96,共6页
探讨元明清时期复辞的口语通俗美、嵌复的有益运用、复辞的多样性、新形式的出现等审美特点和这些审美特点形成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
复辞
辞格
类型
审美
元明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幽默语言弱关联因素分析
6
作者
魏电克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3-85,共3页
幽默语言在追求幽默交际中最佳关联同时,牺牲的却是语义、语境、逻辑最大关联。但是,在幽默交际中,如果说话者和听者能够互明幽默意图,如果听者能通过语境,利用自身的语言文化知识,能够实现幽默语言的最佳关联。
关键词
幽默效果
弱关联
处理努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象:现代修辞学的一个重要新术语——李心释《诗目所及》的典型语象例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春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8-124,共7页
语象是诗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使用的一个概念术语,也是一个易与“意象”混淆的概念,可以将其归属于现代修辞学,以更好地区别于“意象”。语象具有审美性、叙事性、认知性。李心释《诗目所及》所用的系列语象自然天成,富于表现力。同...
语象是诗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使用的一个概念术语,也是一个易与“意象”混淆的概念,可以将其归属于现代修辞学,以更好地区别于“意象”。语象具有审美性、叙事性、认知性。李心释《诗目所及》所用的系列语象自然天成,富于表现力。同时,《诗目所及》语象的适用(适当使用)也是诗学与诗作的某种“互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象
李心释
《诗目所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菜汤和餐巾都稀得透光”看“谐共”辞格
8
作者
文非
《阅读与写作》
2000年第6期29-30,共2页
《语文知识》2000年第2期发表了秦伟同志《搭配不当两例析》一文(下称《搭配》),文章分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两个搭配不当的病句。前一例不成问题,后一例分析得未必正确。现将原句引录于下:“它那儿的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它那儿的菜...
《语文知识》2000年第2期发表了秦伟同志《搭配不当两例析》一文(下称《搭配》),文章分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两个搭配不当的病句。前一例不成问题,后一例分析得未必正确。现将原句引录于下:“它那儿的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它那儿的菜汤和餐巾都稀得透光。”(高语五册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搭配》认为该句“主谓搭配不当”,并分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移用
所指项
赞美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言外之意”——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化生
9
作者
潘华琴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文学言语活动与个体生命有着密切关联,"言外之意"的生成与衍化,"言外之意"的存在并非由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所导致,相反,"言外之意"是个体生命内在情感私密性的留存,同时也是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化生。
关键词
言外之意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
语言的公共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由之中的不自由——以《哀希腊》风格译为例
10
作者
唐圆鑫
《丝绸之路》
2014年第10期60-61,共2页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梁启超对《哀希腊》的初次译介引发了国内众多知名学者对其的屡译不衰,唤醒了他们的社会理想和革命斗志,促进了中国化拜伦形象的构建。本文聚焦“五四”前后梁启超、苏曼殊和查良铮三位翻译家对这首诗的...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梁启超对《哀希腊》的初次译介引发了国内众多知名学者对其的屡译不衰,唤醒了他们的社会理想和革命斗志,促进了中国化拜伦形象的构建。本文聚焦“五四”前后梁启超、苏曼殊和查良铮三位翻译家对这首诗的不同译法,在赏析他们译作的同时,从翻译风格论的视角给予关照,以展示《哀希腊》汉译是如何从文言旧诗体一步步向白话新诗体过渡的。其间,译者的翻译风格在无形中得到了空前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风格论
诗歌翻译
《哀希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委婉语和礼貌原则
被引量:
7
11
作者
钟文
郝义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6-101,共6页
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润滑剂";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制约语言行为的礼貌规范。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索委婉语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委婉语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使话...
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润滑剂";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制约语言行为的礼貌规范。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索委婉语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委婉语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使话语得体,使对方感到你和善不强迫他人,不使人无台阶可下。所以人们在交际中运用委婉语正是遵守了礼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婉语
礼貌原则
准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貌的顺应性
被引量:
5
12
作者
秦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意识程度四个方面对礼貌现象的考察说明礼貌具有顺应性。礼貌的顺应性是指在交际活动中,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交际者根据语境变化选择适宜的礼貌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忽视礼貌的顺应性是礼貌...
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意识程度四个方面对礼貌现象的考察说明礼貌具有顺应性。礼貌的顺应性是指在交际活动中,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交际者根据语境变化选择适宜的礼貌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忽视礼貌的顺应性是礼貌原则存在不足之处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原则
顺应
语境
动态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说大幅度强化──林斤澜小说语言特色之一
被引量:
1
13
作者
丁安仪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9年第6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小说语言
林斤澜
小说主题
色彩意义
阅读过程
队长
矮凳
词语
弄明白
生命的韧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文写作谨防角色错位
14
作者
李小林
《阅读与写作》
1997年第8期25-26,共2页
何谓“角色错位”?先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公文写作的实例: 县人民政府批转县经委关于当前工业生产意见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县人民政府同意县经委《关于当前工业生产的意见》,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键词
公文写作
写作行为
角色错位
写作规范
实用写作
积极修辞
写作实践
比喻
表达方式
文学写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月刊》常用辞格解析
15
作者
郭静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8-30,共3页
以《小说月刊》为语料,主要对常用的七种辞格,即比喻、比拟、夸张、双关、排比、对比和顶真进行分析。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小说月刊》文章的作者不仅把传统的修辞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在修辞的运用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将汉...
以《小说月刊》为语料,主要对常用的七种辞格,即比喻、比拟、夸张、双关、排比、对比和顶真进行分析。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小说月刊》文章的作者不仅把传统的修辞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在修辞的运用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将汉语中很多传统的修辞手法与新生事物相结合,二是一些早已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会再度出现用来完成对文章的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修辞
辞格
《小说月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章角度一例
16
作者
徐建国
《阅读与写作》
1995年第8期2-2,共1页
人们写文章总离不开角度。所谓文章的角度,就是指作者是站在哪个方位来观察客观事物和确定文章的王题,截取怎样的生活画面来表情达意。角度的选择,是作者在写作的构思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确定了角度,才能进入构思。一篇文章构思的...
人们写文章总离不开角度。所谓文章的角度,就是指作者是站在哪个方位来观察客观事物和确定文章的王题,截取怎样的生活画面来表情达意。角度的选择,是作者在写作的构思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确定了角度,才能进入构思。一篇文章构思的好坏,诚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角度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角度制约着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
表情达意
构思阶段
客观事物
写文章
多种因素
作者
写作
确定
画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并列对应协调美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聿恩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3期20-21,共2页
句群讲究并列结构的语序对应。所谓并列结构的语序对应,是指一处并列结构的语序与另一处的语序协调一致。例如: (1)他们虽然也会有一时的失误,但那是探险家留下的警戒后来者的足迹;虽然也会有片刻的犹豫,但那是为了贮存更多的力量和勇气;
关键词
并列结构
并列短语
句群
草木荣枯
初中语文
高中语文
去来
并列关系
指一
活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式不必立异
18
作者
欧阳鹏程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3期21-21,共1页
将汉字组合成词句,使语言形之于书面,此中却很存在着一个布局优劣的选择问题。请看下录一则消息的标题(采自《工人日报》1990年11月7日二版)——
关键词
《工人日报》
选择问题
请看
改读
横写
两带
获鹿
回龙
有则
使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修辞艺术
被引量:
7
19
作者
张艳玲
《民族论坛》
2005年第6期39-40,共2页
本文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风格类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大学校园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难以人为地强行消除。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大学校园流行语,尽量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语...
本文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风格类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大学校园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难以人为地强行消除。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大学校园流行语,尽量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语言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流行语
大学
修辞艺术
风格类型
文化现象
社会服务
辩证
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P呢?”问句疑问功能的成因试析
被引量:
12
20
作者
李大勤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61,共10页
“WP呢 ?”中的“呢”并不负载疑问语气 ,但却是该问句疑问语气得以形成的一个内在因素。在“WP呢CP”中 ,“呢”作为准主位标记 ,要求一个新述位 (CP)以线性相接的方式与主位 (WP)共现。一旦“WP呢”本身脱离了主位结构的线性相接的制...
“WP呢 ?”中的“呢”并不负载疑问语气 ,但却是该问句疑问语气得以形成的一个内在因素。在“WP呢CP”中 ,“呢”作为准主位标记 ,要求一个新述位 (CP)以线性相接的方式与主位 (WP)共现。一旦“WP呢”本身脱离了主位结构的线性相接的制约 ,这一形式就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述位缺项”趋势 ,从而为该形式负载疑问语气提供了可能。篇章距离是“WP呢 ?”得以负载疑问功能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外部因素 ,即 :只有在“WP呢”与“CP”分属于一个相邻对的不同话轮之时 ,“WP呢”才有可能成为或被重新分析为真正负载疑问功能的疑问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功能
主位结构
语篇距离
述位缺项
相邻对
"呢"
汉语
疑问语气
语法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谈广告语中的幽默艺术
1
作者
石转转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文摘
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种成功的幽默广告语的案例分析,归纳出广告语中形成幽默的各种艺术手段,并提出在广告语中使用幽默的切当条件。
关键词
广告语
幽默
艺术手段
切当条件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欢乐喜剧人》作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及其语用阐释
被引量:
1
2
作者
石微
梁星
机构
北华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1-49,150,共10页
基金
北华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一般资助项目“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欢乐喜剧人》幽默语言研究”(北华研创合字[2019]第081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以《欢乐喜剧人》1—5季60期节目中的相声小品语言为语料,从语言要素、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和逻辑学等视角分析和探讨《欢乐喜剧人》相声小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包括常规机制:同音易词、词语换境、同构歧解、借形说事;修辞机制:倒反、仿拟、别解、歧疑、双关;认知机制:概念隐喻、框架转换;逻辑机制:偷换概念、自相矛盾等,并从语用层面阐释了其幽默语言生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欢乐喜剧人》
幽默语言
生成机制
语用阐释
Keywords
Top Funny Comedian
humorous language
generative mechanism
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新式用典
3
作者
李绍林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9年第9期27-28,共2页
文摘
用典,也称用事,是我国古代诗文常见的一种表达方法,指把前人的事迹或前人典籍中的词句引进诗文中。但是,除了欣赏、研究古汉语外,这种古诗文中常见的表达方法现在却几乎无人再提,而以“引用”辞格中的暗用取而代之,《修辞学词典》(1987)说“用典即暗用”。可是,我们在阅读现在的书刊时,
关键词
表达方法
古代诗文
古汉语
修辞学
古诗文
留学生
词典
典籍
词句
汉语教师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人王进喜的语言风格
4
作者
郎松雪
郝超
唐晓英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研究中心
出处
《大庆社会科学》
2012年第2期26-27,共2页
基金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庆精神研究中心招标项目<基于文化学视角的铁人文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DQJS211
文摘
铁人王进喜是新中国工业化初期的一位民族英雄,是新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光辉旗帜。他在为中国石油工业奋斗与拼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豪迈与激情、真诚与质朴、踏实与勤勉,既表现在脚踏实地的实践行为中,也表现在憨厚纯朴而又激情洋溢的语言里。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是铁人内心深处的真诚表达,是铁人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关注铁人的语言特色,是铁人精神研究的一个崭新视角。铁人的语言具有诗意化、民间化和标语化风格,是铁人精神本质的外化形式,是铁人思想感情的文化遗存,是铁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铁人
语言
风格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明清时期复辞的审美特点
5
作者
马晓红
机构
上海金融学院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1-9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辞格审美史>阶段性项目(编号为10BYY067)
文摘
探讨元明清时期复辞的口语通俗美、嵌复的有益运用、复辞的多样性、新形式的出现等审美特点和这些审美特点形成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
复辞
辞格
类型
审美
元明清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幽默语言弱关联因素分析
6
作者
魏电克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3-85,共3页
文摘
幽默语言在追求幽默交际中最佳关联同时,牺牲的却是语义、语境、逻辑最大关联。但是,在幽默交际中,如果说话者和听者能够互明幽默意图,如果听者能通过语境,利用自身的语言文化知识,能够实现幽默语言的最佳关联。
关键词
幽默效果
弱关联
处理努力
Keywords
humorous effects
less relevance
processing cost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象:现代修辞学的一个重要新术语——李心释《诗目所及》的典型语象例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春泉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8-12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文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研究”(17BYY212)。
文摘
语象是诗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使用的一个概念术语,也是一个易与“意象”混淆的概念,可以将其归属于现代修辞学,以更好地区别于“意象”。语象具有审美性、叙事性、认知性。李心释《诗目所及》所用的系列语象自然天成,富于表现力。同时,《诗目所及》语象的适用(适当使用)也是诗学与诗作的某种“互文”。
关键词
语象
李心释
《诗目所及》
Keywords
verbal image
Li Xinshi
Shi Mu Suo Ji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菜汤和餐巾都稀得透光”看“谐共”辞格
8
作者
文非
出处
《阅读与写作》
2000年第6期29-30,共2页
文摘
《语文知识》2000年第2期发表了秦伟同志《搭配不当两例析》一文(下称《搭配》),文章分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两个搭配不当的病句。前一例不成问题,后一例分析得未必正确。现将原句引录于下:“它那儿的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它那儿的菜汤和餐巾都稀得透光。”(高语五册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搭配》认为该句“主谓搭配不当”,并分析说:
关键词
词语移用
所指项
赞美诗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言外之意”——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化生
9
作者
潘华琴
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2-144,共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自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及其演变"(03BZW007)
文摘
文学言语活动与个体生命有着密切关联,"言外之意"的生成与衍化,"言外之意"的存在并非由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所导致,相反,"言外之意"是个体生命内在情感私密性的留存,同时也是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化生。
关键词
言外之意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
语言的公共性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由之中的不自由——以《哀希腊》风格译为例
10
作者
唐圆鑫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丝绸之路》
2014年第10期60-61,共2页
文摘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梁启超对《哀希腊》的初次译介引发了国内众多知名学者对其的屡译不衰,唤醒了他们的社会理想和革命斗志,促进了中国化拜伦形象的构建。本文聚焦“五四”前后梁启超、苏曼殊和查良铮三位翻译家对这首诗的不同译法,在赏析他们译作的同时,从翻译风格论的视角给予关照,以展示《哀希腊》汉译是如何从文言旧诗体一步步向白话新诗体过渡的。其间,译者的翻译风格在无形中得到了空前彰显。
关键词
翻译风格论
诗歌翻译
《哀希腊》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委婉语和礼貌原则
被引量:
7
11
作者
钟文
郝义侠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6-101,共6页
文摘
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润滑剂";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制约语言行为的礼貌规范。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索委婉语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委婉语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使话语得体,使对方感到你和善不强迫他人,不使人无台阶可下。所以人们在交际中运用委婉语正是遵守了礼貌原则。
关键词
委婉语
礼貌原则
准则
Keywords
euphemism
politeness principle
maxim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貌的顺应性
被引量:
5
12
作者
秦勃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文摘
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意识程度四个方面对礼貌现象的考察说明礼貌具有顺应性。礼貌的顺应性是指在交际活动中,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交际者根据语境变化选择适宜的礼貌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忽视礼貌的顺应性是礼貌原则存在不足之处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礼貌原则
顺应
语境
动态性
Keywords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adaptation
context
dynamics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说大幅度强化──林斤澜小说语言特色之一
被引量:
1
13
作者
丁安仪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9年第6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小说语言
林斤澜
小说主题
色彩意义
阅读过程
队长
矮凳
词语
弄明白
生命的韧性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文写作谨防角色错位
14
作者
李小林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7年第8期25-26,共2页
文摘
何谓“角色错位”?先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公文写作的实例: 县人民政府批转县经委关于当前工业生产意见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县人民政府同意县经委《关于当前工业生产的意见》,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键词
公文写作
写作行为
角色错位
写作规范
实用写作
积极修辞
写作实践
比喻
表达方式
文学写作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月刊》常用辞格解析
15
作者
郭静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摘
以《小说月刊》为语料,主要对常用的七种辞格,即比喻、比拟、夸张、双关、排比、对比和顶真进行分析。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小说月刊》文章的作者不仅把传统的修辞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在修辞的运用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将汉语中很多传统的修辞手法与新生事物相结合,二是一些早已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会再度出现用来完成对文章的修饰。
关键词
汉语修辞
辞格
《小说月刊》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章角度一例
16
作者
徐建国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5年第8期2-2,共1页
文摘
人们写文章总离不开角度。所谓文章的角度,就是指作者是站在哪个方位来观察客观事物和确定文章的王题,截取怎样的生活画面来表情达意。角度的选择,是作者在写作的构思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确定了角度,才能进入构思。一篇文章构思的好坏,诚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角度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角度制约着构思。
关键词
角度
表情达意
构思阶段
客观事物
写文章
多种因素
作者
写作
确定
画面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列对应协调美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聿恩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3期20-21,共2页
文摘
句群讲究并列结构的语序对应。所谓并列结构的语序对应,是指一处并列结构的语序与另一处的语序协调一致。例如: (1)他们虽然也会有一时的失误,但那是探险家留下的警戒后来者的足迹;虽然也会有片刻的犹豫,但那是为了贮存更多的力量和勇气;
关键词
并列结构
并列短语
句群
草木荣枯
初中语文
高中语文
去来
并列关系
指一
活着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式不必立异
18
作者
欧阳鹏程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3期21-21,共1页
文摘
将汉字组合成词句,使语言形之于书面,此中却很存在着一个布局优劣的选择问题。请看下录一则消息的标题(采自《工人日报》1990年11月7日二版)——
关键词
《工人日报》
选择问题
请看
改读
横写
两带
获鹿
回龙
有则
使人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修辞艺术
被引量:
7
19
作者
张艳玲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民族论坛》
2005年第6期39-40,共2页
文摘
本文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风格类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大学校园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难以人为地强行消除。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大学校园流行语,尽量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语言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
校园流行语
大学
修辞艺术
风格类型
文化现象
社会服务
辩证
语言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P呢?”问句疑问功能的成因试析
被引量:
12
20
作者
李大勤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61,共10页
文摘
“WP呢 ?”中的“呢”并不负载疑问语气 ,但却是该问句疑问语气得以形成的一个内在因素。在“WP呢CP”中 ,“呢”作为准主位标记 ,要求一个新述位 (CP)以线性相接的方式与主位 (WP)共现。一旦“WP呢”本身脱离了主位结构的线性相接的制约 ,这一形式就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述位缺项”趋势 ,从而为该形式负载疑问语气提供了可能。篇章距离是“WP呢 ?”得以负载疑问功能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外部因素 ,即 :只有在“WP呢”与“CP”分属于一个相邻对的不同话轮之时 ,“WP呢”才有可能成为或被重新分析为真正负载疑问功能的疑问句。
关键词
疑问功能
主位结构
语篇距离
述位缺项
相邻对
"呢"
汉语
疑问语气
语法
Keywords
interrogative function
thematic structure
textual distance
rheme missing
adjacency pairs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广告语中的幽默艺术
石转转
《咸宁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欢乐喜剧人》作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及其语用阐释
石微
梁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谈新式用典
李绍林
《阅读与写作》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铁人王进喜的语言风格
郎松雪
郝超
唐晓英
《大庆社会科学》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元明清时期复辞的审美特点
马晓红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幽默语言弱关联因素分析
魏电克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语象:现代修辞学的一个重要新术语——李心释《诗目所及》的典型语象例析
张春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菜汤和餐巾都稀得透光”看“谐共”辞格
文非
《阅读与写作》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言外之意”——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化生
潘华琴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自由之中的不自由——以《哀希腊》风格译为例
唐圆鑫
《丝绸之路》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委婉语和礼貌原则
钟文
郝义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礼貌的顺应性
秦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试说大幅度强化──林斤澜小说语言特色之一
丁安仪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公文写作谨防角色错位
李小林
《阅读与写作》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小说月刊》常用辞格解析
郭静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文章角度一例
徐建国
《阅读与写作》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并列对应协调美
王聿恩
《阅读与写作》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形式不必立异
欧阳鹏程
《阅读与写作》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修辞艺术
张艳玲
《民族论坛》
200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WP呢?”问句疑问功能的成因试析
李大勤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