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4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坡的善治之道——评《新加坡道路》
1
作者 闫亮 韩琳琳 《比较政治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18-230,237,共14页
《新加坡道路》一书以新加坡的现代化为主线,以政治发展为主要内容全面描述和分析了新加坡走出的一条成功的善治道路。新加坡的发展道路实际上和政治学家福山提出的'良治国家三要素'理论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结合自身的实际先后... 《新加坡道路》一书以新加坡的现代化为主线,以政治发展为主要内容全面描述和分析了新加坡走出的一条成功的善治道路。新加坡的发展道路实际上和政治学家福山提出的'良治国家三要素'理论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结合自身的实际先后构建起'强国家'的治理模式、现代法治国家和'体制内'民主化的模式,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治理。虽然新加坡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善治道路,但是在'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面临着内外部许多挑战,可以说其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道路》 善治 强国家 法治 体制内民主
原文传递
新加坡侨寓文人邱菽园南洋汉诗主题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金进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87-94,共8页
晚清政府内外交困,社会不安定使得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侨寓南洋寻找生路,其中以新马两地为多。邱菽园有着举人功名、丰厚家产和个人学识的优势,加上办报兴学和雅集诗社,很快成为19、20世纪之交新加坡文坛领袖。他曾因巨额援助维新派起义受... 晚清政府内外交困,社会不安定使得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侨寓南洋寻找生路,其中以新马两地为多。邱菽园有着举人功名、丰厚家产和个人学识的优势,加上办报兴学和雅集诗社,很快成为19、20世纪之交新加坡文坛领袖。他曾因巨额援助维新派起义受到政治牵连,又因经济破产备感世态的炎凉。困顿时期的邱菽园依然保持着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继续培植新加坡本土文化,他的岗位意识越来越在地化,诗文中出现了更多的本土关怀。纵观其一生的诗文创作和文学活动,一方面邱菽园毕竟根在中国,爱国情结是割舍不断的,与同期南来的左秉隆、黄遵宪等人一样,邱菽园的诗文中有着挥之不去的感时忧国情怀;另一方面,其诗文中开始描摹新加坡在地风土人情,也开始经营本土文人的交际圈。邱菽园丰富的文人交游经历及文人间诗文唱和,在在展示着汉诗在南洋地区的传播历程,同时,也勾勒着海外知识分子从花果飘零的无奈到自觉落地生根的移民心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菽园 侨寓文人 南洋汉诗 岗位意识 新加坡
下载PDF
略论新加坡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3
作者 郝宏桂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58-61,共4页
略论新加坡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郝宏桂近半个世纪以来,以亚洲四小龙”(台湾、南朝鲜、新加坡、香港)为代表的新兴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异军突起,创造了历史上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最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它们利用战后世界性的经济景气,... 略论新加坡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郝宏桂近半个世纪以来,以亚洲四小龙”(台湾、南朝鲜、新加坡、香港)为代表的新兴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异军突起,创造了历史上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最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它们利用战后世界性的经济景气,走出了一条出口导向的工业化道路,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社会现代化 教育改革 工业化道路 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道路 经济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儒家伦理 经济结构
下载PDF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如何纯洁廉明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39,共1页
人民行动党有一个基本的执政理念:新加坡缺乏天然资源,只有从管理上获得效益,首先就是政治领导必须廉洁,使黑金政治不存在,即“为了生存,必须廉政;为了发展,必须反贪。”
关键词 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 纯洁 天然资源 执政理念 政治领导 黑金政治 廉洁
下载PDF
新加坡“拥车证”竞标策略研究
5
作者 路洪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8-9,共2页
竞投标制度,是一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基本制度。新加坡政府利用这一有效机制,公开、公正、公平地解决了所谓大城市汽车最佳保有量的问题。本文试图用贝叶斯均衡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揭示出在竞投标过程中,作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 竞投标制度,是一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基本制度。新加坡政府利用这一有效机制,公开、公正、公平地解决了所谓大城市汽车最佳保有量的问题。本文试图用贝叶斯均衡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揭示出在竞投标过程中,作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竞标人"的一般行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投标制度 贝叶斯均衡 “拥车证” 资源配置
下载PDF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
6
《经济导刊》 2015年第4期7-7,共1页
3月23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布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于当天凌晨去世,享年91岁。消息传出,举世关注。从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到2011年淡出政坛,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31年,担任内阁职务52年,在新加坡政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 3月23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布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于当天凌晨去世,享年91岁。消息传出,举世关注。从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到2011年淡出政坛,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31年,担任内阁职务52年,在新加坡政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期间,新加坡用了不到40年时间,从一个缺乏经济禀赋和安全保证,贫困落后的弹丸之地,跃升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进入发达国家之列。其发展轨迹,被总结为新加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耀 “亚洲四小龙” 西方国家 邦成 集权型 政治价值 价值形态 后发国家 福利主义 能力构建
原文传递
新加坡游学印象
7
作者 史峰 《新教师》 2013年第12期12-12,64,共2页
办理完了赴新加坡游学的手续之后,我满心欢喜地给在前期到达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已有半年的同事李伟打电话,问他在新加坡有什么感受。李伟在电话里说:新加坡天天"夏日",好单调;新加坡饭食没味道,不习惯;新加坡人很木讷,不好交... 办理完了赴新加坡游学的手续之后,我满心欢喜地给在前期到达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已有半年的同事李伟打电话,问他在新加坡有什么感受。李伟在电话里说:新加坡天天"夏日",好单调;新加坡饭食没味道,不习惯;新加坡人很木讷,不好交往。李伟的话让我对新加坡有了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我是带着对新加坡的"不良印象"而去的……一在新加坡德明中学的校园里,我被干干净净的校园环境所折服。路上见不到垃圾纸屑,甚至连"灰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人 李光耀 明中 花园里 公共场合 洗衣服 政治思维 公正平等 世界融合 “亚洲四小龙”
下载PDF
种族和谐日:新加坡种族和谐教育的重要形式
8
作者 陈巧燕 《中国民族教育》 2009年第12期37-39,共3页
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廉政建设、市政建设等诸多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主要归功于新加坡社会的和谐稳定。从1969年起,曾经种族冲突严重的新加坡人民已经和谐共处了40年,特别是存其邻国屡屡出现种族暴乱的情况... 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廉政建设、市政建设等诸多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主要归功于新加坡社会的和谐稳定。从1969年起,曾经种族冲突严重的新加坡人民已经和谐共处了40年,特别是存其邻国屡屡出现种族暴乱的情况下.新加坡能够始终保持种族和谐,更凸显其在解决种族问题上的巨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冲突 和谐教育 新加坡 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廉政建设 90年代 市政建设 和谐稳定
原文传递
政治魔术师李光耀
9
作者 俞飞 《方圆》 2015年第7期73-73,共1页
我为什么要感到不悦?你想想看,当一个人使用污蔑性恶言来表达他的看法时,他就已经失去了理据。身为律师,这是我所学到的第一件事:不要与别人争吵,因为你会丧失理据,李光耀如是说。
关键词 李光耀 魔术师 政治 个人使用 理据 律师
下载PDF
新加坡政府机构行政领导人的选拔和培养
10
作者 高永新 文平 《楚天主人》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十分推崇精英治国的国家。以李光耀为代表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对新加坡的未来始终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考虑新加坡的未来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时,政府机构行政领导人的选拔和培养,是新加坡政府考虑的最多,也是政...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十分推崇精英治国的国家。以李光耀为代表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对新加坡的未来始终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考虑新加坡的未来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时,政府机构行政领导人的选拔和培养,是新加坡政府考虑的最多,也是政策力度最大的一个方面。为了迎接21 世纪的挑战,新加坡政府结合自己的国情特点,制定了详细的选拔和培养行政领导人的计划,而且有一套法律和规章制度加以匡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行政领导 政府机构 公共服务 选拔 候选人资格 发展空间 培养计划 大学学习 奖学金
原文传递
放宽对中国游客的入境条件
11
《旅游纵览》 2003年第1期49-49,共1页
新加坡移民局日前推出新举措:一、签证时间由原14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二、团队游客可申请14天内多次入境签证。三。
关键词 中国游客 入境签证 团队游客
原文传递
人物
12
《环球财经》 2015年第4期17-17,共1页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3月23日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于当天凌晨3时侣分去世,享年91岁。李光耀出生于1923年9月16日,1954年他创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并担任秘书长。1959年新加坡自治,36岁的李光耀出任总理,...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3月23日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于当天凌晨3时侣分去世,享年91岁。李光耀出生于1923年9月16日,1954年他创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并担任秘书长。1959年新加坡自治,36岁的李光耀出任总理,1990年11月卸任,之后担任内阁资政。他在2011年5月完全退出内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1954年 1959年 李光耀 前总理 秘书长
原文传递
李光耀:任何事情必须按规矩来
13
作者 杨亚雄 《做人与处世》 2016年第12期60-60,共1页
36岁的李光耀当选新加坡总理后,召开家庭会议说:“你们不要存有仗我的权势发财的幻想,不要指望特殊照顾。”李光耀把持这样做人为官原则,是受祖父影响。
关键词 李光耀 新加坡 祖父
原文传递
儒家文化与新加坡民主政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 《复旦政治学评论》 CSSCI 2010年第1期190-198,共9页
新加坡社群主义民主强调群体、政府与国家的重要性,从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出发,奉行好政府主义,实施精英政治,限制结社与言论自由,强调互助与和谐。新加坡的民主政治与儒学倡导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观念,"行仁... 新加坡社群主义民主强调群体、政府与国家的重要性,从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出发,奉行好政府主义,实施精英政治,限制结社与言论自由,强调互助与和谐。新加坡的民主政治与儒学倡导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观念,"行仁政"学说,重视家庭关系的伦理观以及强调整体性、不可分割性的"天下观"之间具有内在传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人 人民行动党 社群主义 李光耀 儒家文化 不可分割性 言论自由 儒学研究 新加坡人 礼义
原文传递
得民心者得天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蝉联执政剖析
15
作者 姚建国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大选 人民行动党 执政 国会选举 总理 民心 反对 竞争对手 绝对优势 新加坡人
下载PDF
李光耀与中国:华人和非华人的两张面孔
16
《新华月报》 2015年第8期82-85,共4页
对很多中国民众而言,李光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这不仅是因为他“华裔”的身份,更是因为他对中国的内政外交常常有着独到的见解。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其是20和21世纪的亚洲传奇人物,“他是协助促成亚洲经济奇迹的人”。
关键词 中国民众 李光耀 华人 人和 传奇人物 21世纪 美国总统 经济奇迹
原文传递
李光耀实践“亚洲价值”之评析
17
作者 欧贤超 顾长永 《经济管理文摘》 2004年第14期10-18,共9页
新加坡是倡导“亚洲价值”最积极的国家,而李光耀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亚洲价值”之所以在新加坡流行并受其领导人的推崇,除了具备领导人所需要的政治功能外,星国在经济成长、社会稳定、种族和谐、廉洁效率的政府等方面的成就,因... 新加坡是倡导“亚洲价值”最积极的国家,而李光耀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亚洲价值”之所以在新加坡流行并受其领导人的推崇,除了具备领导人所需要的政治功能外,星国在经济成长、社会稳定、种族和谐、廉洁效率的政府等方面的成就,因此而激发的自信心,亦是重要的背景。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经济方面的成就:在李光耀当政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耀 新加坡 总理 亚洲 政府 劳资关系 民主 政党
下载PDF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如何密切联系民众
18
《上海支部生活》 2013年第11期56-56,共1页
新加坡是一个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虽然一党长期执政,但是,她面对的却是一个多党存在的环境,并且有反对党的存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必须在5年一次的议会大选中取胜,获得议会的多数席位才能组成政府,继续自己的... 新加坡是一个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虽然一党长期执政,但是,她面对的却是一个多党存在的环境,并且有反对党的存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必须在5年一次的议会大选中取胜,获得议会的多数席位才能组成政府,继续自己的执政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 民众 内阁制 议会 反对党 执政 国家
原文传递
缓冲区机制与政党治理——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隋斌斌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0,共4页
在全球化和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持续动态、有序发展的缓冲区机制是政党治理有效进行的关键依托。本文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对缓冲区机制与政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党治理缓冲区机制背后的支持因素进行系统剖... 在全球化和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持续动态、有序发展的缓冲区机制是政党治理有效进行的关键依托。本文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对缓冲区机制与政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党治理缓冲区机制背后的支持因素进行系统剖析,并结合我国实践,就执政党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治理 缓冲区 人民行动党 共同价值观 法治 启示
下载PDF
新加坡“小贩中心”是怎么成为一景的
20
作者 王一 《党政论坛》 2016年第8期32-33,共2页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旅游,大抵有两个心愿:一是能尝到当地独具特色的美食,二是花费能够尽可能做到物有所值。新加坡的“小贩中心”不但让这两个愿望尽数实现,其中透露出来的城市管理经验也可供我们参考。如今的小贩中心已成为新加坡饮食...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旅游,大抵有两个心愿:一是能尝到当地独具特色的美食,二是花费能够尽可能做到物有所值。新加坡的“小贩中心”不但让这两个愿望尽数实现,其中透露出来的城市管理经验也可供我们参考。如今的小贩中心已成为新加坡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景”,体现着一种城市的秩序,甚至被列为“每一个人有生之年必须到访的一千个地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人 出国旅游 饮食文化 流动摊贩 熟食店 李光耀 平民百姓 食品卫生手册 集中式管理 营商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