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波动性较大地区的人口预测模型选择——以湖北省保康县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丹妮 王亚男 毛显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08-2409,共2页
对土地利用规划中常用的5种人口预测方法作了系统的介绍,并从原理、特点、使用条件等角度加以对比、分析,最后结合保康县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模型,对保康县2010、2020年人口总规模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人口预测方法 模型选择
下载PDF
人口总数估计:基于三系统估计量与比率估计量的组合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孟杰 杨贵军 +1 位作者 冯国雷 滑梦珂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9,共15页
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口普查结果不可避免地偏离真实人口总数,如何构造一个统计性质优良,适用范围广的人口总数估计量,精准把握人口变动趋势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议题.本文解读了英国统计局普查年人口总数估计的经验方法,据此提出三系统估... 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口普查结果不可避免地偏离真实人口总数,如何构造一个统计性质优良,适用范围广的人口总数估计量,精准把握人口变动趋势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议题.本文解读了英国统计局普查年人口总数估计的经验方法,据此提出三系统估计量与比率估计量组合的人口总数估计方法.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口总体合理分层的基础上,新方法能较好地克服由于两系统不独立而引起的交互作用偏差问题,提高人口总数估计量的精度.同时,文章的研究也提出了"第三套人口统计数据资源"的建设思路,这既是构建和应用三系统估计量的数据基础,也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总数估计 三系统估计量 比率估计量 捕获-再捕获-再捕获模型
原文传递
利用初育年龄测度终身生育率的探索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亚楠 钟甫宁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4,共10页
理论上终身生育率是衡量妇女生育水平的理想指标,但由于时滞问题而难以运用;实践中采用的总和生育率用不同年龄妇女生育率加总进行替代,虽然简便易行,却存在一定偏差。与现有的利用总和生育率推算终身生育率的研究有别,本文尝试利... 理论上终身生育率是衡量妇女生育水平的理想指标,但由于时滞问题而难以运用;实践中采用的总和生育率用不同年龄妇女生育率加总进行替代,虽然简便易行,却存在一定偏差。与现有的利用总和生育率推算终身生育率的研究有别,本文尝试利用真实育龄妇女队列的初育年龄测度终身生育率。依据1950—2011年育龄妇女的年龄别生育率数据,发现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这表明,应用初育年龄可以及时提供妇女终身生育率的可靠信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育年龄 终身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下载PDF
数据挖掘在人口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建华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随着收集数据能力的加强 ,人口数据和资料日益丰富起来 ,但同时又普遍感到存在着“数据丰富而信息匮乏”的问题。试图将数据挖掘的技术应用到第五次人口普查当中 ,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来说明在人口学领域如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 ,以此探讨... 随着收集数据能力的加强 ,人口数据和资料日益丰富起来 ,但同时又普遍感到存在着“数据丰富而信息匮乏”的问题。试图将数据挖掘的技术应用到第五次人口普查当中 ,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来说明在人口学领域如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 ,以此探讨如何对五普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如何提高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人口学 应用 第五次人口普查
下载PDF
出生性别比间接估计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陶涛 杨凡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6,共9页
由于出生性别比数据来源多样,根据不同数据来源计算出的指标值差异较大,且因为出生性别比长期受到监测和考核的影响,所以数据较为敏感,真实性常常受到质疑。本文利用怀孕性别比、流引产性别比和出生性别比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三... 由于出生性别比数据来源多样,根据不同数据来源计算出的指标值差异较大,且因为出生性别比长期受到监测和考核的影响,所以数据较为敏感,真实性常常受到质疑。本文利用怀孕性别比、流引产性别比和出生性别比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三者的数量关系,从而能够利用病例性质而非统计报表性质的流引产性别比来间接估计出生性别比水平,为估计出生性别比的真实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间接估计 流引产性别比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长及其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淳 罗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7,共10页
自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开展以来,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规模及其增减变化开始进入民族研究的视野。从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观察与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脉络来看,云南各民族人口的数量变动有三个特征:一是云南... 自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开展以来,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规模及其增减变化开始进入民族研究的视野。从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观察与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脉络来看,云南各民族人口的数量变动有三个特征:一是云南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规模参差不齐;二是云南各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快慢不均;三是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出现超"常规"的大幅度波动。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不同因素包括内在导因与外在差异,受经济、文化、政策三个因素影响,非自然变动、自然增长成为不同历史时期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两个关键指针,但在未来,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作用将趋于稳定,而非自然增长因素作用在一系列民族政策"利好"作用的诱导下还将有可能放大,甚至再度成为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 数量增长 人口普查数据 因素
下载PDF
内蒙古人口变动及人口分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星光 尹韶华 +1 位作者 闫涛 苏俐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学术研究和人口工作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采用IBM 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人口数、人口增长率及性别比等指标,并进行不同... 目的了解和掌握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学术研究和人口工作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采用IBM 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人口数、人口增长率及性别比等指标,并进行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的比较。结果与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普查结果相比,内蒙古2010年总人口数增加了138.2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8万人,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8%;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8.19,出生性别比为111.96,超出了正常范围;内蒙古地区城镇化比例为55.54%,高于全国整体水平49.70%,且存在民族和地区差异。结论近1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有一定的增长;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程度不同,人口性别比也有一定的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程度较高,但地区、年龄、民族的城镇化程度存在差异,尤其是蒙古族人口的城镇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人口普查 城镇化
下载PDF
中国极老龄人年龄别性比值的分析及其调整
8
作者 干建平 《黄冈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34-36,共3页
对1953年、1964年和1982年中国极老龄人(85岁以上)年龄别性比值原始曲线的波动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产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两性有不等的年龄堆积现象和人口数量较少,运用移动平均法调整后的曲线明显优于原始曲线,并呈现明显的共同特点。
关键词 中国 极老龄人 年龄别性比值 波动性 人口特征
全文增补中
新生代女性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对厦门市外来女性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健囡 徐昊楠 《管理观察》 2017年第11期94-96,共3页
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女性不仅仅关注收入的提高,更追求获得发展空间和社会认可。本文从心理融合、行为融合、在流入地的生活状态三个维度,构建女性流动人口综合城市融合度指标,以此为因变量,建立OL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新生代女性流动人口... 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女性不仅仅关注收入的提高,更追求获得发展空间和社会认可。本文从心理融合、行为融合、在流入地的生活状态三个维度,构建女性流动人口综合城市融合度指标,以此为因变量,建立OL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新生代女性流动人口并未比上一代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其向上流动的动力不足。因此,女性社会保障的针对性制度设计和完善农村家庭支持是现阶段破解城市"门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女性 流动人口 结构要素 城市融合
下载PDF
中国劳动力人口变动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147,共6页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动,这些变动虽然加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是也为中国能否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势必会逐...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动,这些变动虽然加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是也为中国能否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势必会逐步消失。因此,一方面中国要采取措施确保"人口红利"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确保中国新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竞争优势
下载PDF
2014/2015年上海改革形势分析报告
11
作者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形势分析课题组 肖林 +10 位作者 周国平 严军 钱智 李锋 史晓琛 李敏乐 施维 俞春燕 余运江 李秀秀 阿依仙木古丽.吾甫尔 《科学发展》 CAS 2015年第2期29-36,共8页
2014年,上海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改革。从自贸试验区到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从国资国企改革到投资体制改革,从文化体制改革到社会治理创新,从生态文明制度... 2014年,上海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改革。从自贸试验区到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从国资国企改革到投资体制改革,从文化体制改革到社会治理创新,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到农村改革,上海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不断取得重要突破。2015年是上海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持续全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形势 自贸试验区建设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下载PDF
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反思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志仪 《西北人口》 2003年第4期2-7,共6页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而撰写的纪念文章。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长期以来有很大争论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毛泽东的人口思想进行的评价,认为应该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历史地看待毛泽东当时的人口观点,毛...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而撰写的纪念文章。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长期以来有很大争论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毛泽东的人口思想进行的评价,认为应该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历史地看待毛泽东当时的人口观点,毛泽东的主导思想是在阐述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不是强调人越多越好;第二部分是阐述五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一普”之后,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主基调是提倡节育,主张有计划地生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了适合当时条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第三部分是对五十年代批判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评价,认为不能过分夸大“批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作用;第四部分是对广泛流传的“错批一人,多增三亿”提法的评价,认为这一提法缺乏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口思想 评价
下载PDF
老年人收入分层研究——基于滁州市的实证调查
13
作者 冯春梅 史贤华 陈学云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30-34,共5页
通过描述统计发现滁州市老年人的收入偏低,老年人平均退休金的工资替代率为仅0.37;滁州市老年人收入可以分为五个层级,收入分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住分级。滁州市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退休金和子女的赡养,消费以生活费为第一,... 通过描述统计发现滁州市老年人的收入偏低,老年人平均退休金的工资替代率为仅0.37;滁州市老年人收入可以分为五个层级,收入分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住分级。滁州市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退休金和子女的赡养,消费以生活费为第一,医疗费第二;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收入的因素有继续就业、户口所在地、受教育程度、退休前的工作、子女数、是否上老年大学和年龄这几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收入分层 滁州 积极老龄化
下载PDF
性别失衡治理工具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以国家“关爱女孩行动”43个试点县区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尚子娟 杨雪燕 毕雅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2,共6页
以"关爱女孩行动"43个试点县区的公共治理工具的实践和治理成效为基础,应用公共治理理论和政策工具选择理论,总结和建立了县区级性别失衡治理工具的选择模型;在对治理工具分类的基础上,发现了治理工具类型、外在治理环境和执... 以"关爱女孩行动"43个试点县区的公共治理工具的实践和治理成效为基础,应用公共治理理论和政策工具选择理论,总结和建立了县区级性别失衡治理工具的选择模型;在对治理工具分类的基础上,发现了治理工具类型、外在治理环境和执行有效性间的一般规律;目前,在中国居高不下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问题上,其中对不同地区的特征,应采取相关治理工作,使其顺利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女儿户能够"老有所靠,老有所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治理 人口性别比 关爱女孩行动
下载PDF
城镇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琦 穆而 《党政干部学刊》 2003年第2期27-28,共2页
本文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对辽宁城镇老年人口健康自评状况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老年人所患主要疾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婚姻家庭构成及家居情况进行了分析,力求为探索“健康老龄化”对策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老年人口 健康状况
原文传递
2011年德国人口普查中的新技术——记录链接
16
作者 刘骏豪 孙晶莹 《中国统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1-43,共3页
人口普查的主旨在于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其相关特性,一国的政策制定及人力规划需依赖其正确的普查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结构也随之变得多样化,复杂的传统普查方法不仅费用加大,而且很难提高完访率,访问结果... 人口普查的主旨在于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其相关特性,一国的政策制定及人力规划需依赖其正确的普查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结构也随之变得多样化,复杂的传统普查方法不仅费用加大,而且很难提高完访率,访问结果的质量也因民众配合意愿的降低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新技术 链接 德国 人口数量 普查结果 人力规划 人口结构
原文传递
人口概率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田飞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5期9-13,共5页
队列因素法已经成为人口预测的标准模式,根据参数估计方法的差异又可将其分为场景预测和概率预测两大类。概率预测法认为未来人口参数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预测结果应该用区间去描述最为科学。根据统计学的分类方法,还可将概率预测方法... 队列因素法已经成为人口预测的标准模式,根据参数估计方法的差异又可将其分为场景预测和概率预测两大类。概率预测法认为未来人口参数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预测结果应该用区间去描述最为科学。根据统计学的分类方法,还可将概率预测方法分为古典概率预测方法和现代概率预测方法。文章在介绍了两种概率预测方法的内容和数据之后,以安徽省为例,展示了古典概率预测方法的数据准备和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预测 概率预测 队列因素法 安徽
下载PDF
2015—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年人口预测 被引量:170
18
作者 陈艳玫 刘子锋 +1 位作者 李贤德 黄奕祥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预测2015—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年人口数。方法以1994—2010年我国年龄别、性别死亡率数据构建ARIMA预测模型,预测2011—2050年间我国年龄别、性别死亡率,根据公式得到2015—2050年每5年年龄别、性别存活率预测值,据此再利... 目的预测2015—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年人口数。方法以1994—2010年我国年龄别、性别死亡率数据构建ARIMA预测模型,预测2011—2050年间我国年龄别、性别死亡率,根据公式得到2015—2050年每5年年龄别、性别存活率预测值,据此再利用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人口年龄移算模型,预测出2015—2050年间中国分年龄、分性别的老年人口数。结果 2015—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呈递增趋势,其中2020—2030年期间的增长速度最快,为老龄化高速发展期;年龄段越高,女性老年人口占比越高;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在老年人口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且增速加快。结论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早制定相应的老年人保障对策,以应对老年人口在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ARIMA模型 年龄移算模型 中国老年人口 预测
下载PDF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控制机理与系统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青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9,共6页
文章基于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认识,分析了人口普查误差的成因与数据质量控制机理,构建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设计。研究认为,基于现实的人口普查需求目标和外在约束机制,合理组织生产者、使用者... 文章基于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认识,分析了人口普查误差的成因与数据质量控制机理,构建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设计。研究认为,基于现实的人口普查需求目标和外在约束机制,合理组织生产者、使用者和被调查者的共同参与,系统设计、优化人口普查数据生成过程,才能系统评估与控制相关误差,有效保障数据质量。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误差测度、质量评价和反馈控制的闭合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包括基于总调查设计的综合质量控制、基于事后质量抽查的系统质量评估和基于PDCA的全面质量管理三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 统计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控制系统 事后质量抽查 全面质量管理
下载PDF
基于人口“乡-城”动态迁移视角的农村人口预测——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卓 徐鑫亮 万祥荣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87-95,共9页
在我国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口的动态迁移主要体现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基于人口"乡-城"动态迁移的视角,构建修正的Leslie农村人口预测模型,运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黑龙江省2010年人口普... 在我国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口的动态迁移主要体现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基于人口"乡-城"动态迁移的视角,构建修正的Leslie农村人口预测模型,运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黑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2011~2060年黑龙江省农村人口总量及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从人口总量来看,黑龙江省农村人口呈持续平滑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1668万人减少至2060年的177万人,人口总量将减少89.39%,年均减少速度将达到4.39%;从人口结构来看,黑龙江省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老龄化加速期(2011~2036年)、人口结构稳定期(2037~2053年)和老龄化衰退期(2054~2060年)三个阶段,人口结构从动态上呈现出峰值年龄先增后减和青年人口大批减少的特征。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实现,黑龙江省农村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将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农村人口 修正的Leslie人口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