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哈贝马斯大众文化批判的多重维度 |
魏艳芳
姚燕
|
《实事求是》
|
2011 |
0 |
|
2
|
唯我与共生——新现象学对主体间关系问题的新探索 |
庞学铨
冯芳
|
《哲学分析》
|
2011 |
6
|
|
3
|
利科是过程哲学家吗?——解释与生成 |
J.R.哈斯威特
陈伟功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差异哲学中文字对语言意义的游戏建构 |
景君学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5
|
论伽达默尔解释学经验的特征及其对他者问题的启示 |
姜韦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6
|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在英美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探论 |
田世锭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1 |
3
|
|
7
|
评马里奥·本格的概念理论 |
吴新忠
|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0 |
|
8
|
记“国际现象学研讨会暨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 |
孙周兴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9
|
论作为后现代科学哲学家的费耶阿本德 |
洪晓楠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0
|
“后现代主义”释义 |
张之沧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14
|
|
11
|
认识论转向后的客观性问题探讨 |
田建尔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2
|
权力知识:关于费耶阿本德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
姚国宏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3
|
单面文化·革命艺术·感性解放——评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王小岩
|
《新东方》
|
2009 |
0 |
|
14
|
培根的语言观及其影响 |
伍先禄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5
|
哈耶克反对社会主义的时代和理论背景分析 |
黄民文
凌红平
|
《经济研究导刊》
|
2011 |
0 |
|
16
|
一个“更”字:凝聚十九大对青年一代浓烈召唤 |
王争
|
《瞭望》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王淼
马晶晶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3
|
|
18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文明新能量的增添 |
刘同舫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9
|
“现代性”语义之辨正 |
炎冰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20
|
后现代状况的知识分子命运——对利奥塔“知识分子死亡”论的解读 |
吴歧范
|
《雪莲》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