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前衍生化HPLC法检测紫苏子和紫苏叶中氨基酸的含量 被引量:16
1
作者 祝洪艳 张荻 +5 位作者 张力娜 李兵臣 赵岩 何忠梅 郜玉钢 张连学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58-1864,共7页
目的:研究紫苏子和紫苏叶中游离和水解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异硫氰酸苯酯为衍生试剂,使用Ultimate Amino Acid氨基酸分析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水(80∶20),流动相B为醋... 目的:研究紫苏子和紫苏叶中游离和水解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异硫氰酸苯酯为衍生试剂,使用Ultimate Amino Acid氨基酸分析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水(80∶20),流动相B为醋酸钠缓冲液(pH 6.5)-乙腈(93∶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21种氨基酸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0),紫苏子和紫苏叶中水解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21%~101.6%(RSD为0.87%~2.9%,n=6)和96.88%~100.8%(RSD为0.68%~2.7%,n=6)。紫苏子中检测到17种游离氨基酸,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紫苏叶中检测到18种游离氨基酸,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紫苏叶中氨基酸含量高于紫苏子。结论:本法可用于紫苏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紫苏子 紫苏叶 氨基酸 异硫氰酸苯酯 PITC 衍生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激光3D打印TC4钛合金工件根部裂纹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延辉 瞿伟成 +6 位作者 朱小刚 王联凤 李崇桂 孙靖 程灵钰 于治水 郭立杰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6年第10期682-685,共4页
激光3D打印TC4钛合金工件的根部出现了裂纹。通过分析裂纹的微观特征以及工件的残余应力,分析了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以高速、微层、微区连续熔凝为特征的激光3D打印,其热输入量较小,打印层对已成型层的退火作用小,导致激光3D... 激光3D打印TC4钛合金工件的根部出现了裂纹。通过分析裂纹的微观特征以及工件的残余应力,分析了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以高速、微层、微区连续熔凝为特征的激光3D打印,其热输入量较小,打印层对已成型层的退火作用小,导致激光3D打印TC4钛合金工件外表面出现严重的拉应力,最大值达到了640 MPa;同时3D打印过程中存在的飞溅、咬边和熔道不连续等缺陷,会影响下一层铺粉厚度和密度的均匀性,导致微观缺陷的产生,或使得打印工件的性能在微观上不均匀;微观分析显示,裂纹起源和终止于微缺陷处,在扩展过程中有向微缺陷处发展的特征;预热温度不够、严重的残余拉应力、微观缺陷或性能不均匀的共同作用,是导致激光3D打印TC4钛合金工件根部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激光3D打印 裂纹 缺陷 残余应力 预热温度
下载PDF
不同类型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及与肾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杨艳艳 程小莉 +10 位作者 马小琴 陈钊 田李芳 高洁 景兰梅 姚恬 李秋艳 卢家美 姚纲练 付荣国 王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5-769,777,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肾疾病患者的肾脏巨噬细胞(MΦ)浸润情况,探讨肾脏MΦ与肾功能损害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取肾脏病临床患者的肾穿刺活检标本110例和11例正常肾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用MΦ标记物CD68免疫染色,随机选取视野,计算每例...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肾疾病患者的肾脏巨噬细胞(MΦ)浸润情况,探讨肾脏MΦ与肾功能损害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取肾脏病临床患者的肾穿刺活检标本110例和11例正常肾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用MΦ标记物CD68免疫染色,随机选取视野,计算每例患者肾脏MΦ浸润程度,并对肾脏MΦ浸润程度与肾功能及肾组织纤维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类型肾疾病患者的肾组织均可见MΦ浸润,主要发生在肾小管间质区,MΦ浸润程度自高向低依次为狼疮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伴慢性间质或血管病变、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除系膜增生性肾炎外的其余各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各类型肾疾病的肾脏MΦ浸润程度与患者血液的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负相关,与肾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肾脏MΦ浸润程度在不同类型肾疾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肾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MΦ与肾疾病的类型和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慢性肾脏病 肾纤维化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发高灌注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符晓艳 王羚入 +3 位作者 江礼 李囿佑 喻刚连 周华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2期322-324,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收缩压和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2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经颅多普勒超声... 目的研究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收缩压和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2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者脑血流基本情况,术后1、12、24 h再行床旁TCD检查和术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根据TCD检查结果将257例患者分为CHS组13例为研究组和无CHS组244例为对照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收缩压和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1%(13/257),随着年龄的增加、收缩压的增高、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大,CHS的发生率逐渐增高(χ^2=17.973、24.357、23.488,均P<0.001)。结论高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高龄、收缩压≥17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管狭窄程度≥90%的患者更易发生。临床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好血压,特别是高龄、血管高度狭窄的患者,是预防和减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的护理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高灌注综合征
原文传递
自由呼吸对提高冠状动脉CT图像强化效果及均一性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曹乐 刘翔 +4 位作者 李雅楠 张向辉 樊钢练 谢芳 郭建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8-892,共5页
目的比较屏气与自由呼吸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对冠状动脉图像强化效果及均一性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7月期间,在我院256排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纳入本研究。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屏气组(30例,检查过程中... 目的比较屏气与自由呼吸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对冠状动脉图像强化效果及均一性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7月期间,在我院256排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纳入本研究。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屏气组(30例,检查过程中嘱患者吸气后屏气);B组(30例,检查过程中嘱患者平静呼吸)。两组患者扫描方案及对比剂注射方案均一致。比较两组图像的CT值、强化变化率、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得分(1~5分,1分差,不能诊断,5分优)及两组患者扫描前后心率变化差异。结果自由呼吸组的CT值[(405.10±58.20)Hu]及强化均一性(14.37%)均优于屏气组[(337.60±72.70)Hu,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冠脉节段平均得分分别为4.49±0.41、4.33±0.36,两组患者扫描前后的心率分别是(1.74±1.86)次/min、(1.30±1.25)次/min,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自由呼吸可提高图像的强化效果及强化均一性,且可得到与屏气条件下同样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造影 屏气 自由呼吸 强化效果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9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钢 郭石平 +4 位作者 廉建红 曹国珍 马勇 曹俊燕 张沛刚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优势及相关问题。方法以49例采用VATS肺叶切除治疗的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以49例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的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指标、术...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优势及相关问题。方法以49例采用VATS肺叶切除治疗的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以49例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的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2.6±24.3) ml、(148.4±49.8) ml;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分别为(265.6±35.5) mg、(346.4±40.5) mg;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2.4±1.8) d、(5.4±1.6) 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5±1.5) d、(11.5±1.5) 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ATS肺叶切除治疗NSCLC能达到和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且创伤小、安全、可靠,可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外科治疗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岩土施工技术应用于污染场地修复中的问题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宋刚练 《上海国土资源》 2018年第4期51-54,共4页
在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技术中,修复药剂在污染土壤中的分散程度是保证修复效果的关键,因此岩土施工技术在上海低渗透性污染场地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小试研究了固化剂(水泥)的投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得出6%固化剂的添加提高了过硫酸... 在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技术中,修复药剂在污染土壤中的分散程度是保证修复效果的关键,因此岩土施工技术在上海低渗透性污染场地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小试研究了固化剂(水泥)的投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得出6%固化剂的添加提高了过硫酸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1000kPa左右,能够克服岩土施工技术在场地修复中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该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原位修复 水泥固化剂 地基承载力 岩土施工技术
下载PDF
2012-2015年垫江县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雷鸣 刘萍 +1 位作者 李刚 梅连明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年第3期186-187,共2页
目的分析垫江县近年来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5年垫江县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垫江县共发生食物中毒38起,中毒人数294人,死... 目的分析垫江县近年来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5年垫江县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垫江县共发生食物中毒38起,中毒人数294人,死亡2人,病死率0.68%;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3、4季度;中毒事件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的均为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占24起(63.16%)、178人(60.54%),主要为毒蘑菇中毒;家庭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占25起(65.79%),单位食堂是中毒人数最多的场所,为109人(37.07%)。结论垫江县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应以防控毒蘑菇中毒为主,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家庭和集体食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事件分析
下载PDF
中国算盘子属(叶下珠科)一些种的分类学处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姚纲 张连婕 薛彬娥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7-553,共7页
算盘子属(Glochidion J.R.&G.Forst.)是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叶下珠族(Phyllantheae)中一个分类极为困难的类群。基于广泛野外考察与馆藏标本查阅,对中国该属部分物种进行分类学处理。其中,长柱算盘子[G.khasicum(Müll.Arg... 算盘子属(Glochidion J.R.&G.Forst.)是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叶下珠族(Phyllantheae)中一个分类极为困难的类群。基于广泛野外考察与馆藏标本查阅,对中国该属部分物种进行分类学处理。其中,长柱算盘子[G.khasicum(Müll.Arg.)Hook.f.]与倒卵叶算盘子(G.obovatum Siebold&Zucc.)在中国的分布予以排除,菲岛算盘子[G.philippicum(Cav.)C.B.Rob.]在中国被发现仅分布于台湾地区;G.bodinieri H.Lév.,G.pseudo-obscurum var.glabrum Pamp.与G.pseudo-obscurum var.lanceolatum Pamp.这三个名称被处理为湖北算盘子(G.wilsonii Hutch.)的新异名;G.vaniotii H.Lév.被排除在算盘子属外,并接受为芸香科臭常春(Orixa japonica Thunb.)的异名。另外,对G.khasicum(Müll.Arg.)Hook.f.,G.obovatum Siebold&Zucc.,G.philippicum(Cav.)C.B.Rob.,G.pseudo-obscurum var.lanceolatum Pamp.及G.wilsonii Hutch.这五个名称进行了后选模式的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盘子属 叶下珠科 分类处理 中国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室内淋洗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刚练 江建斌 +3 位作者 梅皓天 鞠振宇 何静 马雪瑞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2年第4期115-120,共6页
以上海市某建设用地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淋洗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优化了淋洗条件,研究了淋洗后不同粒径组分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盐酸、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这3种淋洗剂对重金属镍、铜、... 以上海市某建设用地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淋洗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优化了淋洗条件,研究了淋洗后不同粒径组分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盐酸、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这3种淋洗剂对重金属镍、铜、铅的淋洗试验中,盐酸的淋洗效果最好,最佳淋洗浓度为0.3 mol/l,最佳淋洗时间为60 min,对土壤中镍、铜、铅的去除率分别为46%、74%、78%,其中镍的去除率较低是由于镍的本底浓度过高所导致。粒径分级试验结果表明,经盐酸和去离子水淋洗后的土壤中,重金属主要分布在粒径小于0.075 mm的土壤中;相比于去离子水,盐酸淋洗后,土壤颗粒的分散程度得到提高,从而对土壤颗粒中的重金属进行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淋洗 粒径分级
原文传递
Some Hybrid Mean Values of a New Number Theoretic Func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REN gang-lian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29,共5页
Let p and q be two distinct primes, epq(n) denotes the largest exponent of power pq which divides n.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mean value properties of function epq(n), and give some hybrid mean value formulas f... Let p and q be two distinct primes, epq(n) denotes the largest exponent of power pq which divides n.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mean value properties of function epq(n), and give some hybrid mean value formulas for epq(n) and Dirichlet divisor function d(n). Key words: largest exponent; asymptotic formula; hybrid mean value; Dirichlet divisor function 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st exponent asymptotic formula hybrid mean value Dirichlet divisor function d(n)
下载PDF
关于一些广义Cochrane-Hardy和的混合均值研究
12
作者 任刚练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3年第5期288-296,共9页
研究了四种广义Cochrane-Hardy和的加权均值,利用Kloosterman和,原特征及Bernoulli周期函数的性质,将其转化为有关Gauss和及DirichletL-函数的求和式,结合L-函数的均值定理得到四个较为精确的渐近公式.
关键词 KLOOSTERMAN和 DIRICHLETL-函数 GAUSS和 渐近分布性质
原文传递
VOC/SVOC污染场地修复中的二次污染与防治措施研究
13
作者 梅皓天 江建斌 宋刚练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21期172-174,178,共4页
近年来随着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关于场地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挥发与半挥发性有机物(VOC/SVOC)污染。通过研究VOC/SVOC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常用的修复技术,从工艺流程上对可能... 近年来随着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关于场地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挥发与半挥发性有机物(VOC/SVOC)污染。通过研究VOC/SVOC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常用的修复技术,从工艺流程上对可能会产生的二次污染的来源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从大气、水、固废、噪声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二次污染防控措施,旨在推进场地修复行业中的二次污染防治工作,以期能够为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VOC 污染场地 修复技术 二次污染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增添微量元素对苦荞芽菜黄酮酚酸类物质的影响
14
作者 王珺儒 马麟 +4 位作者 李文飞 唐晓慧 赵钢 彭镰心 赵江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3,共9页
以7种微量元素无机盐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增添使用微量元素无机盐的营养液对苦荞芽菜中多种黄酮酚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配合添加7种微量元素无机盐处理对苦荞芽菜中多种黄酮酚酸类物质(除荭草素之外)及其总... 以7种微量元素无机盐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增添使用微量元素无机盐的营养液对苦荞芽菜中多种黄酮酚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配合添加7种微量元素无机盐处理对苦荞芽菜中多种黄酮酚酸类物质(除荭草素之外)及其总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影响大小依次为:ZnSO_4·7H_2O、CuSO_4·5H_2O、MnSO_4·4H_2O、EDTA-2Na、(NH_4)_6Mo_7O_(24)·4H_2O、FeSO_4·7H_2O和H_3BO_3,最优因素组合为FeSO_4·7H_2O(13.9 mg/L)、EDTA-2Na(37.2 mg/L)、H_3BO_3(1.43 mg/L)、MnSO_4·4H_2O(0.22 mg/L)、ZnSO4·7H_2O(0.08 mg/L)、CuSO_4·5H_2O(1.07 mg/L)、(NH_4)_6Mo_7O_(24)·4H_2O(0.03 mg/L);此条件下苦荞芽菜的生长量极显著增加,黄酮酚酸类物质总量显著增加,最高可达62.58±2.79 mg/g DW(Dry W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苦荞芽菜 黄酮类 酚酸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