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被引量:44
1
作者 张丽珠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11-512,共2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魏志新张丽珠一、发生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的发生,与病人所用促超排卵药物的种类、剂量、治疗方案、疗程长短及病人的内分泌状况有...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魏志新张丽珠一、发生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的发生,与病人所用促超排卵药物的种类、剂量、治疗方案、疗程长短及病人的内分泌状况有关。一般在接受促超排卵的病人中,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 综合征 OHSS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影响临床妊娠的因素——附559个周期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丽珠 +4 位作者 刘平 陈贵安 李美芝 张菊 宋伟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影响临床妊娠率的因素。方法对1992年至1995年11月因双侧输卵管梗阻而行IVFET的559个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计算机SPSPCV30系统,进行单因素...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影响临床妊娠率的因素。方法对1992年至1995年11月因双侧输卵管梗阻而行IVFET的559个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计算机SPSPCV30系统,进行单因素变异方差分析。结果59个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216%。结核性输卵管梗阻占284%,继发不孕中349%有人工流产史。环境改变、阻塞原因不同及过去子宫内妊娠,不影响IVFET成功率。当移植胚胎数增加到5个时,临床妊娠率最高,为325%。累积胚胎评分或胚胎质量与临床妊娠率明显有关。结论移植胚胎数及其质量,是影响临床妊娠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应注意预防高序多胎妊娠发生,并对胚胎存活潜力及子宫接受力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卵巢基础状态对促超排卵结局的预测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丽珠 +5 位作者 李美芝 杨池荪 秦莉 刘平 王振红 赵一鸣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病人的年龄、双侧卵巢基础状态及血清基础雌二醇(E2)水平与促超排卵后卵巢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基础血清促卵泡激素(FSH)<20IU/L、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不孕症病人102例、10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 目的:探讨病人的年龄、双侧卵巢基础状态及血清基础雌二醇(E2)水平与促超排卵后卵巢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基础血清促卵泡激素(FSH)<20IU/L、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不孕症病人102例、10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给予相同的促超排卵方案后,根据直径>10mm的卵泡数目将卵巢反应分为3种类型:低反应型(卵泡数<3个)、中反应型(卵泡数3~14个)和高反应型(卵泡数>14个)。结果:(1)年龄大于35岁者卵巢低反应型的发生率增高,而小于30岁者有发生高反应型的趋势。(2)卵巢基础状态的卵泡数目与促超排卵后卵泡发育数目呈正相关(P<0.001),当基础状态的双侧卵泡数多于20时,极有可能发生卵巢高反应。(3)基础状态最大卵泡直径对卵巢反应类型有显著影响,当其直径大于4mm时,卵巢低反应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4)各反应类型之间基础血清E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和双侧卵巢的基础状态,是预测促超排卵后的卵巢反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雌二醇 排卵诱导
原文传递
Moti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姜红心 +2 位作者 蒋吉英 李翠花 李磊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5年第4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互动实验室 实验教学 病理学 显微 疾病本质 组织切片 大体标本 细菌性痢疾 大叶性肺炎 患病机体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理特点及诊治体会 被引量:14
5
作者 宝荣 +1 位作者 孙智勇 孙自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2岁。上腹疼痛10例,腹部肿块9例。影像学检查均能发现...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2岁。上腹疼痛10例,腹部肿块9例。影像学检查均能发现腹部肿块但未能明确诊断。肿块平均直径10.5cm,包膜完整者9例,包膜不完整4例,质地呈实性5例,呈囊实性8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6例,5例获得确诊。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围绕纤细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细胞形态一致,异型不明显。2例证实有胰腺和血管浸润。8例免疫组化结果均为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α1抗胰蛋白酶(α1-AT)、突触素(Syn)、孕激素(PR)阳性,上皮膜抗原(EMA)、雌激素(ER)、嗜铬颗粒素A(CgA)、S-100蛋白阴性。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4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胰体部肿瘤行胰腺节段切除术。12例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1(2—103)个月,肿瘤无复发,除1例出现营养不良外,余患者生存满意。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为低度恶性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桥梁主梁断面三分力系数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科技信息》 2008年第27期131-132,共2页
CFD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风洞试验方法有着费用少、省时省力、良好的重复性等特点,其突出的优点是实现了流动的可视化。本文以苏通长江大桥为模型,对不同攻角下主梁断面的三分力系数进行了数值识别,并将数值识别结果与风洞试验值作了比较,... CFD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风洞试验方法有着费用少、省时省力、良好的重复性等特点,其突出的优点是实现了流动的可视化。本文以苏通长江大桥为模型,对不同攻角下主梁断面的三分力系数进行了数值识别,并将数值识别结果与风洞试验值作了比较,验证了采用CFD技术识别桥梁三分力系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文中还给出了0°攻角下流场的速度和压强的等值线图和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三分力系数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下载PDF
促超排卵周期表皮生长因子对人卵泡发育的调节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丽珠 +1 位作者 李美芝 杨池荪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其共同受体(EGFR)在促超排卵过程中对卵泡发育的调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研究10例正常卵巢组织、5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其共同受体(EGFR)在促超排卵过程中对卵泡发育的调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研究10例正常卵巢组织、5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得到的颗粒细胞EGF和EGFR的表达;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受体法、放射免疫法检测IVF患者体液(16例用药前血清、42例卵泡液及同期血清)内EGF样物质(EGFs)(主要包括EGF和TGFα)、6种性激素水平。结果:卵巢局部不产生EGF,但颗粒细胞具有EGFR并可产生TGFα。促超排卵过程中,血清EGFs水平显著升高,其在卵泡液内的水平明显高于同期血清水平;所有标本中未发现EGFs与性激素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卵巢局部产生EGFs是TGFα而非EGF,TGFα通过自分泌作用于EGFR;促超排卵药物作用后,血清EGFs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排卵 表皮生长因子 尿抑胃素 卵泡液
原文传递
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癌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式暖 王亚利 +3 位作者 王艳华 吕世军 姜红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8-9,共2页
目的 :研究 p5 3基因点突变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粘膜细胞癌变过程中的变异作用及定量分析 ,对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新鲜标本及蜡块 90例。DNA提取分析 ,应用PCR -RFLP和DNA序列分析 ,免疫组化ABC法 ,利用MPV - 2型显微分光光... 目的 :研究 p5 3基因点突变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粘膜细胞癌变过程中的变异作用及定量分析 ,对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新鲜标本及蜡块 90例。DNA提取分析 ,应用PCR -RFLP和DNA序列分析 ,免疫组化ABC法 ,利用MPV - 2型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分析。结果 p5 3基因在食管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点突变频率较高 ,分别为 6 0 %、2 9.4%。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占全部突变的 73%。p5 3表达强度与生存期有相关性。结论 :p5 3基因点突变在食管粘膜细胞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基因蛋白p53 点突变 癌前状态 病理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肌缺氧的保护性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亚利 张式暖 +2 位作者 刘克花 姜红心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缺氧后心肌损伤模型 ,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共 2 5只小鼠 ,随机分为 3组 ,实验 2周后 ,取新鲜心肌标本 ,测琥珀酸脱氢酶 (SDH) ,三磷酸腺苷酶 (ATP) ,乳酸脱氢酶(L DH) ;光镜、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缺氧后心肌损伤模型 ,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共 2 5只小鼠 ,随机分为 3组 ,实验 2周后 ,取新鲜心肌标本 ,测琥珀酸脱氢酶 (SDH) ,三磷酸腺苷酶 (ATP) ,乳酸脱氢酶(L DH) ;光镜、电镜观察心肌病理性变化。结果 缺氧组 SDH,ATP酶减少 ,L DH升高 ,心肌间质水肿 ,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 ,肌丝排列紊乱。复方丹参组、心肌酶和心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肌缺氧 复方丹参注射液 治疗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半横断脊髓损伤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金生 董爱萍 +4 位作者 王晓萃 刘伟光 祝增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6-59,I0007,I000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神经细胞,及其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和运动的影响。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大鼠脊髓匀浆上清诱导第3代向神经细胞分化,经免...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神经细胞,及其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和运动的影响。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大鼠脊髓匀浆上清诱导第3代向神经细胞分化,经免疫组化鉴定分化后细胞的性质。制备大鼠半横断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局部注射BrdU标记诱导后的神经细胞。细胞移植5周后观察移植细胞在脊髓内存活分布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MSCs呈纺锤形和多角形,有1~2个核仁,经脊髓匀浆上清诱导后,发出数个细长突起,并交织成网,诱导后的细胞表达Nestin,可推测诱导后的细胞为MSCs源神经细胞。5周后移植的MSCs在宿主损伤脊髓内聚集并存活,表达MAP-2、NF、GFA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运动功能较移植前有所改善。结论MSCs经脊髓匀浆上清诱导后移植治疗大鼠半横断脊髓损伤可使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诱导分化 细胞移植 大鼠
下载PDF
山东地区多中心胃胃肠间质瘤诊治分析:GISSG1201研究中期报告 被引量:7
11
作者 侯庆生 罗文强 +22 位作者 李乐平 戴勇 姜立 王爱亮 储宪群 李玉明 杨道贵 路春雷 姚林果 崔刚 林惠忠 陈刚 崔庆 张焕虎 伦增军 夏立建 苏英峰 韩国 惠希增 孙作成 郭洪亮 周岩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以了解山东省胃GIST的诊治现状。方法收集山东省内2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完成临床病理学资料复核的1 165例胃GIST病例... 目的分析山东省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以了解山东省胃GIST的诊治现状。方法收集山东省内2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完成临床病理学资料复核的1 165例胃GIST病例资料及随访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2008年推荐的GIST危险度分级标准对全组病例进行危险度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 165例胃GIST患者中男性557例,女性608例,中位发病年龄60(15~89)岁。肿瘤位于胃底贲门623例(53.5%),胃体346例(29.7%),胃窦196例(16.8%)。行内镜下切除106例,局部切除术589例,胃大部切除术399例,全胃切除术72例。危险度分极:极低危256例(22.0%),低危435例(37.3%),中危251例(21.5%),高危223例(19.1%)。1 116例患者(95.8%)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0(中位数40)月。随访期间共有337例患者出现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34月(1~60月)。全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86.1%和73.4%,其中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85.8%、63.0%和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部位(RR= 0.580,95%CI:0.402~0.835)、肿瘤大小(RR= 0.450,95%CI:0.266~0.760)、术中有无肿瘤破裂(RR= 0.557,95%CI:0.336~0.924)、危险度分级(RR= 0.309,95%CI:0.164~0.580)和术后有无服用伊马替尼(RR= 1.993,95%CI:1.350~2.922)是影响胃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依据病灶大小选择内镜切除、局部切除、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等手术方式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NIH 2008危险度分级标准对我国胃GIST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肿瘤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问质瘤 山东省 危险度分级 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6-羟多巴胺制备的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娥 付文玉 +2 位作者 庄宝祥 李锋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研究6-羟多巴胺(6-OHDA)制备的帕金森病(PD)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6-OHDA微量注射建立大鼠PD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注射侧和正常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突触素(SYN)及纹状体内γ-氨基丁酸(GA-BA)的表达,利用免疫电... 目的:研究6-羟多巴胺(6-OHDA)制备的帕金森病(PD)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6-OHDA微量注射建立大鼠PD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注射侧和正常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突触素(SYN)及纹状体内γ-氨基丁酸(GA-BA)的表达,利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黑质网状部突触的结构变化。结果:6-OHDA注射侧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GA-BA阳性细胞数量、SYN阳性突触的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值(D值)较正常侧均显著降低。免疫电镜观察SYN免疫反应产物定位于小圆形或扁形突触囊泡质膜面,电子密度高。正常侧可见密集的SYN免疫反应产物,清晰的突触结构,注射侧SYN免疫反应产物很少见,突触结构少见,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结论:6-OHDA制备的PD大鼠神经递质及突触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羟多巴胺 Γ-氨基丁酸 突触素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BDNF基因修饰后移植治疗大鼠半横断脊髓损伤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纪萌 刘玉秋 +4 位作者 赵京杰 金成文 李鑫 王晓萃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93-97,I0013,共6页
目的:采用电生理的研究方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3组:空白组10只(只切除椎板,暴露脊髓硬脊膜);SCI 组10只;SCI术后细胞移植组10只;从以上三... 目的:采用电生理的研究方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3组:空白组10只(只切除椎板,暴露脊髓硬脊膜);SCI 组10只;SCI术后细胞移植组10只;从以上三组大鼠随机抽取8只于细胞移植后1 d、7 d、14 d、21 d、30 d、60 d进行SEP(皮层体感诱发电位)、MEP(运动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检测技术,并观察大鼠的运动评分恢复程度。结果细胞移植4d后,大鼠饮食和活动开始增加;后肢变化过程如下:损伤后1~4d损伤侧后肢迟缓性瘫痪,拖地行走,损伤对侧后肢由损伤初期的运动减弱逐渐恢复,损伤后5~9 d损伤侧后肢痉挛性瘫痪;10~14 d损伤侧下肢恢复少量活动,损伤对侧后肢恢复至较损伤前稍弱的状态;15~21 d损伤侧后肢活动能力较之前有明显改善,至30 d损伤侧后肢活动能力及肌张力恢复程度最明显,30 d以后无更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发现损伤处诱导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行为学观察发现细胞移植改善了损伤大鼠运动能力。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BDNF基因修饰后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再生及部分传导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DNF基因 脊髓损伤 电生理
下载PDF
VEGF和Angiopoietin家族在早期人胚肝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红心 +3 位作者 齐安东 李翠花 王箐 李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Angiopo- ietin-1(Ang-1)、Angiopoietin-2(Ang-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3-5 wk人胚胎肝的表达,以了解早期人胚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造血干细胞与肝干细胞之间的...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Angiopo- ietin-1(Ang-1)、Angiopoietin-2(Ang-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3-5 wk人胚胎肝的表达,以了解早期人胚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造血干细胞与肝干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实验用发育3,4,5 wk人胚胎标本各8例(共24例),石蜡切片,连续切片,进行 CD34、VEGFA、VEGFC、fms样酪氨酸激酶-1(FLT-1)、胚胎肝激酶1(Flk-1)、FLT-4、 Ang-1、Ang-2、Tie-2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3 wk时靠近肝芽的间充质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多,而肝芽内未见血管内皮细胞及造血细胞;4 wk时,肝索形成处可见较多正在形成的新生血管增多,肝索间开始出现少量的造血细胞;5 wk时肝索间出现原始的肝血窦结构,血窦内造血细胞的数量较4 wk明显增多. 发育的3-5 wk,部分肝干细胞及血细胞中出现 VEGFA阳性反应,多数肝细胞及内皮细胞中均有VEGFC免疫反应,而造血细胞中无.多数肝干细胞和少数血管内皮细胞呈flt-1和flk-1 阳性,造血细胞呈flt-1、flk-1免疫反应阴性, 而呈flt-4阳性.肝干细胞强表达Ang-2,而造血细胞表达其受体Tie-2,与此同时,内皮细胞表达Ang-1和Ang-2,而不表达其受体Tie-2.结论:来自肝干细胞的VEGFA信号可使内皮细胞分化、增殖并形成血管;来自内皮细胞的VEGFC、Angiopoietin信号对肝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作用;造血细胞分泌的VEGFA 可以通过旁分泌途径调节肝干细胞的发育;造血细胞的发育依赖于肝干细胞产生的 VEGFC和An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 发育 肝脏 VEGF家庭 Angiopoietin家族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晓萃 李鑫 +2 位作者 付文玉 王玉良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30-134,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源神经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脑匀浆上清诱导第3代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源神经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脑匀浆上清诱导第3代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的性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诱导前后细胞Ca2+浓度变化,6只PD大鼠行纹状体内MSCs源神经细胞移植作为细胞移植组,6只PD大鼠作为对照组。细胞移植术后4周检测PD大鼠的行为变化,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MSCs呈纺锤形和多角形,有1~2个核仁,MSCs经脑匀浆上清诱导后其胞体折光性增强,发出数个细长突起,互相交织成网,有的似轴突。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胞质Ca2+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可推测诱导后的细胞为MSCs源神经细胞,将BrdU标记的MSCs源神经细胞移植到PD大鼠纹状体治疗4周后,可见细胞散在分布于注射侧脑组织,有少量细胞可迁移到对侧脑组织,PD大鼠的旋转行为得到显著改善。结论MSCs源神经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可使其旋转行为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帕金森病 细胞移植 骨髓 大鼠
下载PDF
十二指肠间质瘤预后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玉龙 李乐平 +21 位作者 戴勇 姜立 王爱亮 储宪群 李玉明 杨道贵 路春雷 姚林果 崔刚 林惠忠 陈刚 崔庆 郭洪亮 张焕虎 伦增军 夏立建 苏英峰 韩国 惠希增 孙作成 周岩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4年11月山东省23家三级甲等医院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病理学复核及随访,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单...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4年11月山东省23家三级甲等医院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病理学复核及随访,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203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例,男101例,女102例。中位年龄55岁。术后1、3、5和10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95.0%、88.0%、82.0%和82.0%,术后1、3、5和10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3.0%、87.0%、81.0%和75.0%。高复发风险病人术后服用伊马替尼,其5年总体存活率明显高于未服药者(89%vs.62%,P<0.05)。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RR=5.510,95%CI 1.170~5.719, P<0.05)、核分裂像(RR=6.849,95%CI 1.264~5.124,P<0.05)和肿瘤是否破裂(RR=7.349,95%CI 1.608~18.196, P<0.05)是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直径、核分裂像和肿瘤是否破裂是十二指肠间质瘤术后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手术方式5年总体存活率无明显差异,伊马替尼可改善术后高复发风险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十二指肠肿瘤 手术方式 预后 伊马替尼
原文传递
过量饮酒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生精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利丽 李如江 +2 位作者 刘长云 郭文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3期25-26,22,共3页
目的 研究长期过量饮酒对凋亡相关基因bcl - 2、bax在睾丸及生精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类饮用白酒制备大鼠的酒精毒性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酒精对Bcl- 2、Bax蛋白在睾丸及生精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的酒... 目的 研究长期过量饮酒对凋亡相关基因bcl - 2、bax在睾丸及生精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类饮用白酒制备大鼠的酒精毒性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酒精对Bcl- 2、Bax蛋白在睾丸及生精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的酒精作用于大鼠 2个生精周期 ,每个生精小管中Bcl- 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在高剂量组为 96± 33.74 ,低剂量组为 15 6 .6± 2 8.5 2 ,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2 2 2 .6± 5 6 .86 ) (P <0 .0 1)。每个细胞中Bcl- 2蛋白表达强度 (OD值 )在高剂量组 (0 .14 2± 0 .0 35 )、低剂量组 (0 .15 1± 0 .0 2 6 ) ,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0 .196± 0 .0 32 ) (P <0 .0 1) ;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在高剂量组为 (4 12 .4± 96 .75 ) ,低剂量组为 (337.5± 94 .39)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14± 82 .5 7) (P <0 .0 1) ,Bax蛋白的表达强度 (OD值 )在高剂量组 (0 .113± 0 .0 36 )和低剂量组 (0 .0 82± 0 .0 17)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0 .0 5± 0 .0 2 4 ) (P <0 .0 1)。结论 长期过量饮酒使睾丸及生精细胞中bcl- 2的表达降低 ,bax的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睾丸 精子 凋亡 BCL-2
下载PDF
AChE纤维在大鼠海马结构的生后发育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文彩 窦寰宇 +3 位作者 高培福 王尊哲 沈馨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5-239,T007,共6页
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反应结合形态计量学分析 ,对出生后第 1d至第 60 d SD大鼠海马结构中胆碱能纤维和各层宽度的发育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发现 :乙酰胆碱酯酶纤维在海马结构中呈层状分布 ,生后 1~ 7d,各层分布稀疏 ;此后纤维均在生... 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反应结合形态计量学分析 ,对出生后第 1d至第 60 d SD大鼠海马结构中胆碱能纤维和各层宽度的发育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发现 :乙酰胆碱酯酶纤维在海马结构中呈层状分布 ,生后 1~ 7d,各层分布稀疏 ;此后纤维均在生后 7~ 2 1d快速增长 ,始层和辐射层纤维密度于生后 2 1d达到高峰 ,分别为 63 / 0 .0 1mm2和 5 4/ 0 .0 1m m2 ;在稳定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 ;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纤维密度于生后 42 d达到生长高峰 ,分别为 5 2 / 0 .0 1mm2和 10 9/ 0 .0 1m m2 ,此后开始下降。各层宽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宽 ,且于生后 7d到 2 1d增长最为迅速。结果表明 :胆碱能纤维在海马结构的发育主要是在出生后出现并体现“先过度生长后降低”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hE纤维 大鼠 海马结构 生后发育 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
下载PDF
对建设高质量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晓燕 付丽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2期165-166,共2页
针对医学免疫学实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笔者通过优化及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实验考核等途径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探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良... 针对医学免疫学实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笔者通过优化及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实验考核等途径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探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实验课教学 探讨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秀云 +3 位作者 任广秀 庞婷婷 庞业俊 汪忠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31-534,共4页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 (BCS)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0例BCS病人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2 60例中采用介入、手术或介入联合手术治疗 2 73例次 ,其中下腔静脉成形术或 /和支架置入术 14 9例 160例次 ,...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 (BCS)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0例BCS病人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2 60例中采用介入、手术或介入联合手术治疗 2 73例次 ,其中下腔静脉成形术或 /和支架置入术 14 9例 160例次 ,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成形术或 /和支架置入术 15例 17例次 ,下腔静脉加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成形术或 /和支架置入术 10例 ;常温下直视根治术 8例 ,肠腔转流术 16例 ,肠颈转流术 5例 ,肠房转流术 8例 ,腔房转流术 6例 ,脾肺固定术 18例 ,肠腔转流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 17例 ,经右房手指破膜术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 8例。手术死亡 2例 ,1例介入病人心包填塞死亡 ,1例手术病人大出血死亡。全组病人经随访 3月~ 6年 ,2 0例复发 ,其中 7例死于肝功能衰竭 ,其余病人恢复满意。结论 布 加综合征首选介入治疗 ,不宜介入或介入失败和复发者应选用手术或介入联合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介入性放射学 BCS 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