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皮石斛研究综述 被引量:113
1
作者 李桂锋 李进进 +2 位作者 许继勇 小勇 廖俊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0-153,共4页
本文综述了20余年来国内有关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菌根真菌等研究工作,并对铁皮石斛产业化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菌根真菌
下载PDF
铁皮石斛种胚萌发和原球茎质量控制 被引量:54
2
作者 张铭 朱峰 +1 位作者 小勇 罗紫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2-94,共3页
本文讨论了植物生长素对铁皮石斛种胚萌发和 ABA对原球茎质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NAA在 0 .0 5~ 2 .0× 10 -6范围内都能促进种胚萌发 ,而 2 ,4 - D促进种胚萌发的浓度范围很窄 ,仅在浓度为0 .5× 10 -6时能促进种胚萌发 ;0 ... 本文讨论了植物生长素对铁皮石斛种胚萌发和 ABA对原球茎质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NAA在 0 .0 5~ 2 .0× 10 -6范围内都能促进种胚萌发 ,而 2 ,4 - D促进种胚萌发的浓度范围很窄 ,仅在浓度为0 .5× 10 -6时能促进种胚萌发 ;0 .5×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种胚 原球茎 质量控制 兰科
下载PDF
石斛属植物生物碱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3
作者 小勇 《中国药事》 CAS 2005年第7期445-447,共3页
关键词 石斛属 植物生物碱 现代药理研究 亚热带地区 华南地区 传统医学 贵重药材 滋阴清热 益胃生津 润肺止咳 口干烦渴 降低血糖 多种 大洋洲 抗衰老 抗肿瘤 分布
下载PDF
铁皮石斛多糖促进毛发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陈健 戚辉 +6 位作者 李金标 易燕群 陈丹 胡小红 王美玲 孙兴力 小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目的:观察铁皮石斛多糖(DCP)促毛发生长的功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铁皮石斛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DCP,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取C57BL/6J小鼠30只,用脱毛膏去除其背部毛发建立脱发模型,分为对照组、阳... 目的:观察铁皮石斛多糖(DCP)促毛发生长的功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铁皮石斛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DCP,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取C57BL/6J小鼠30只,用脱毛膏去除其背部毛发建立脱发模型,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DCP组,每日分别涂抹超纯水、米诺地尔酊、DCP(5.0 g·L-1)l次,每次0.2 mL,连续给药21 d,应用小鼠毛发生长情况评分标准对C57BL/6J小鼠给药7,14 d毛发生长情况进行评分,及称量给药21 d C57BL/6J小鼠单位脱毛区域毛发质量评价DCP对C57BL/6J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采用MTT法和RT-PCR法分别评价DCP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殖和对HaCaT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DCP提取率为29.87%,DCP质量分数为79.65%。DCP组C57BL/6J小鼠的毛发生长平均得分、平均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DCP组HaCaT细胞生存率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结论:DCP具有促毛发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VEGF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多糖(DCP) 毛发生长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原文传递
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固形包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铭 小勇 黄华荣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5-439,共5页
应用粘土和蛭石粉作基质包埋铁皮石斛种胚来制作人工种子。试验结果表明 :当粘土∶蛭石粉∶MS培养液为 2∶1∶2时萌发率可达 5 6 .8%。在此系统中单独添加 1.0 %活性炭或同时添加 1.0 %活性炭和 0 .5 %淀粉制作的铁皮石斛人工种子 ,平... 应用粘土和蛭石粉作基质包埋铁皮石斛种胚来制作人工种子。试验结果表明 :当粘土∶蛭石粉∶MS培养液为 2∶1∶2时萌发率可达 5 6 .8%。在此系统中单独添加 1.0 %活性炭或同时添加 1.0 %活性炭和 0 .5 %淀粉制作的铁皮石斛人工种子 ,平均萌发率分别达 76 .7%和 80 .3%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8.4 %和 2 4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人工种子 固形包埋系统 药用植物 粘土 蛭石粉 活性炭 壳聚糖
下载PDF
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培养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小勇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4期7-11,共5页
目的 建立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系 ,作为人工种子繁殖体。方法 对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培养条件进行比较选择 ,并测定生长增殖状况。结果 悬浮培养的原球茎分散性好、整齐均一。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 1/ 4 MS+40 mg/ L Vc,p H5 .6 ,摇... 目的 建立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系 ,作为人工种子繁殖体。方法 对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培养条件进行比较选择 ,并测定生长增殖状况。结果 悬浮培养的原球茎分散性好、整齐均一。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 1/ 4 MS+40 mg/ L Vc,p H5 .6 ,摇床转速为 5 0 r/ m in,15 d继代一次 ,黑暗培养。培养基中添加 0 .5 m g/ LABA预培养 30 d,原球茎的质量提高、同步性更好。结论 首次报道了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系的建立 ,为铁皮石斛大规模培养开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原球茎 悬浮培养 中药材
下载PDF
盐度对稀释平板法研究红树林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瑜斌 林鹏 +1 位作者 小勇 庄铁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87-1295,共9页
在使用稀释平板法分离潮间带红树林及其对照光滩土壤微生物以及计数时,多数情况下使用陈海水制作培养基和稀释水,很少考虑培养基和稀释水的盐度对最终计数结果的影响。使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盐度对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与深圳福田红树林... 在使用稀释平板法分离潮间带红树林及其对照光滩土壤微生物以及计数时,多数情况下使用陈海水制作培养基和稀释水,很少考虑培养基和稀释水的盐度对最终计数结果的影响。使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盐度对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与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土壤微生物平板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与稀释水盐度对微生物数量有明显的影响。统计分析显示细菌的海水稀释效果优于淡水,而放线菌与真菌则刚好相反(P〈0.05,一个例外)。海水不适合配制红树林区土壤微生物平板计数的培养基,从0-35,高盐度的平板培养基会降低微生物的数量,尤其是放线菌的数量,尽管培养基的盐度对真菌影响无规律,但细菌数量在低盐度时比在高盐度和不加氯化钠时要多。根据盐度效应,提出了稀释平板技术应用于潮间带的红树林及其相应光滩时的优化方法,认为细菌应该用海水作无菌稀释水,而放线菌和真菌则应用淡水作稀释水;包括光滩在内的红树林区土壤微生物分离与计数的培养基宜控制较低盐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微生物数量 土壤 红树林 潮间带
下载PDF
金钗石斛生物碱抗糖性白内障作用及蛋白质组学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小勇 龙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17-621,共5页
为观察金钗石斛生物碱抗糖性白内障作用及其相关蛋白谱。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样品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大鼠白内障模型,样品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在注射D-半乳糖26 ... 为观察金钗石斛生物碱抗糖性白内障作用及其相关蛋白谱。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样品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大鼠白内障模型,样品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在注射D-半乳糖26 d后形成Ⅱ级白内障后每天分别给予0.36、0.18 g/kg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灌胃进行实验性治疗,阳性对照组每天以0.22 g/kg石斛夜光丸灌胃,正常对照组每天仅灌胃生理盐水;用裂隙灯观察观察晶状体浑浊度;46 d后处死动物后检测晶状体水溶性蛋白、GSH的含量及T-SOD和MDA的活性;使用双向电泳技术提取分离大鼠晶状体总蛋白及糖基化蛋白,分析比较双向电泳图谱,寻找正常组与模型组、生物碱治疗组大鼠晶状体蛋白质组学差异。结果金钗石斛生物碱高剂量组能明显减轻晶状体混浊度,显著升高晶状体水溶性蛋白、GSH含量及T-SOD活性,降低MDA的活性;2-DE获得了较好的大鼠晶状体总蛋白质及糖基化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并观察到模型组有大量蛋白质点表达上调或下调或新蛋白,蛋白质糖基化水平升高,给予高剂量石斛生物碱后,大部分达上调或下调蛋白质恢复到正常的水平,糖基化蛋白降低。表明金钗石斛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抗糖性白内障作用,并伴随一系列晶状体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其差异蛋白可能参与了晶状体浑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生物碱 糖性白内障 双向电泳 晶状体蛋白质
下载PDF
金钗石斛提取物抗白内障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小勇 龙艳 +3 位作者 詹宇坚 李熙灿 徐勤 徐传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8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DMEM低糖培养基体外培养Wistar大鼠晶状体,将晶状体分为7个组,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 h四个时段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DMEM低糖培养基体外培养Wistar大鼠晶状体,将晶状体分为7个组,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 h四个时段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度的改变;最后,检测各组晶状体水溶性蛋白、GSH的含量、及T-SOD和MDA的活性。结果在培养的各个时段,正常对照组晶状体始终保持透明,各药物组晶状体混浊度与模型组相比明显较轻(P<0.05),而石斛总生物碱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混浊程度最轻;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组、粗多糖组晶状体水溶性蛋白、GSH含量及T-SOD活性均升高,同时MDA的活性降低;其中总生物碱高剂量组晶状体水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水平(P<0.05),其MDA活性则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抗白内障之效,而总生物碱的效果优于粗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白内障 氧化损伤 晶状体
下载PDF
p38 MAPK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21
10
作者 小勇 黎才海 饶荣生 《实用癌症杂志》 200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P38 MAPK 信号通路 肿瘤
下载PDF
金钗石斛生物碱对糖性白内障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调控 被引量:19
11
作者 小勇 龙艳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177-180,205,共5页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生物碱对半乳糖所致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样品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腹腔注...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生物碱对半乳糖所致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样品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大鼠白内障模型,样品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在注射D-半乳糖26d后形成Ⅱ级白内障后每天分别给予0.36、0.18g/kg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灌胃进行实验性治疗,阳性对照组每天以0.22g/kg石斛夜光丸灌胃,正常对照组每天仅灌胃生理盐水;用裂隙灯观察观察晶状体浑浊度;46d后处死动物后取晶状体,硝酸还原法测定NO的含量、比色法检测NOS的活性,提取各组晶状体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NOS基因的表达。结果金钗石斛生物碱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的NO浓度及NOS的活性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实时定量PCR表明金钗石斛生物碱可下降iNOS基因的表达。结论金钗石斛生物碱能有效抑制iNOS基因的表达,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生物碱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糖尿病性白内障
下载PDF
金钗石斛提取物抗白内障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龙艳 小勇 +3 位作者 詹宇坚 李熙灿 徐传磊 徐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加入H2O2与总生物碱(或粗多糖)共培养24h;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h...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加入H2O2与总生物碱(或粗多糖)共培养24h;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h共4个时段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度的改变;检测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均能减轻晶状体混浊度,并能显著升高晶状体水溶性蛋白、GSH含量及T-SOD活性,降低MDA的活性(均P<0.05),其中石斛总生物碱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抗白内障作用,其机制与拮抗晶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而总生物碱的效果优于粗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药理学 金钗石斛/化学 白内障/中药疗法 晶状体/病理学 器官培养
下载PDF
植物人工种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铭 黄华荣 小勇 《植物学通报》 CSCD 2000年第5期407-412,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 2 0年来植物人工种子研究的进展 ,并对人工种子的诸领域 :概念、意义、动态、应用前景、体细胞胚的诱导与同步化、包埋方法、人工种皮、干化、贮藏及防腐等进行了概述。结合我们在铁皮石斛人工种子方面的研究 。
关键词 植物 胚状体 人工种子 包埋 贮藏 铁皮石斛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下侏罗统战备村组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郑吉林 王文东 +5 位作者 杨华本 梁中恺 小勇 闫永生 怀宝峰 贺小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6-1114,共9页
大兴安岭北部战备村地区出露一套火山岩,岩石组合主要为一套浅灰色、灰白色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流纹质火山熔岩、碎屑熔岩夹少量火山沉凝灰岩。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的基础上,查明该套地层下部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之... 大兴安岭北部战备村地区出露一套火山岩,岩石组合主要为一套浅灰色、灰白色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流纹质火山熔岩、碎屑熔岩夹少量火山沉凝灰岩。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的基础上,查明该套地层下部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之上,上部被中—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平行不整合覆盖,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78~192Ma,时代为早侏罗世。根据《中国地层指南》关于新建“组”的要求,指定战备村剖面为层型,新建为战备村组。下侏罗统地层单位的建立,对大兴安岭早中生代火山构造岩浆活动的研究及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新建 下侏罗统 战备村组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火山岩成因及地幔富集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华本 王文东 +2 位作者 闫永生 小勇 耿成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1-1486,共16页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的成因及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3Ma),该玄武岩样品的SiO_2...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的成因及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3Ma),该玄武岩样品的SiO_2含量介于49.96%~59.06%之间,全碱含量介于5.21%~7.44%之间,Mg~#{100×n(Mg^(2+))/[(n(Mg^(2+))+n(Fe^(2+))]}值介于50~94之间。该玄武岩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La_N/Yb_N值介于10.7~20.0之间,具有轻微的Eu异常(δEu=0.80~1.09),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认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环境,源区岩浆起源于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与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混合形成,含富含挥发分的金云母和角闪石等,暗示岩石圈地幔经历了交代作用的改造,交代类型以俯冲板片流体/熔体交代为主。结合区域已有研究表明,本区地幔交代富集作用来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向南俯冲,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新林区 塔木兰沟组 地球化学 岩石圈地幔 交代作用
下载PDF
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形态及有效部位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14
16
作者 戚辉 陈健 +8 位作者 易燕群 陈丹 王剑 李华杰 叶淡玲 马冬生 尹林敏 叶晓霞 小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8-561,60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形态及其有效部位成分,为铁皮石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铁皮石斛徒手切片及其粉末进行显微鉴定。多糖成分采用超声提取后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多糖和甘露...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形态及其有效部位成分,为铁皮石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铁皮石斛徒手切片及其粉末进行显微鉴定。多糖成分采用超声提取后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结果】甘露糖含量在150~250 mg/g之间;广东省新丰、广东省丹霞山、浙江省温州、浙江省义乌的多糖含量达250 mg/g以上。【结论】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形态无显著差异,但其主要成分多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化学 多糖 分析 甘露糖 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分光光度法 紫外线
原文传递
铁皮石斛与绞股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小勇 张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1-814,共4页
目的 探索铁皮石斛与绞股蓝原生质体杂交融合 ,为中药材的改良提供新途径。方法 两种原生质体通过PEG法进行成对融合 ,融合子培养在添加 BA2 mg/L 及 NAA1m g/L 改良的 MS液体培养基中。结果 分离得到了高产量、活力强、纯度高的铁... 目的 探索铁皮石斛与绞股蓝原生质体杂交融合 ,为中药材的改良提供新途径。方法 两种原生质体通过PEG法进行成对融合 ,融合子培养在添加 BA2 mg/L 及 NAA1m g/L 改良的 MS液体培养基中。结果 分离得到了高产量、活力强、纯度高的铁皮石斛及绞股蓝叶肉原生质体。结论 融合获得了有活力的杂种细胞 ,培养 3d后 ,杂种细胞开始分裂 ,共进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绞股蓝 原生质体 融合 细胞分裂
下载PDF
黑龙江十五里桥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2
18
作者 公维国 李向文 +2 位作者 海峰 小勇 聂春雨 《黄金》 CAS 2013年第4期19-24,共6页
十五里桥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南缘,是近年来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新发现的又一岩金矿床。在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土壤地球化学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区内成矿元素分布特征、相关性、因子等分析认为,区内主成矿... 十五里桥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南缘,是近年来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新发现的又一岩金矿床。在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土壤地球化学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区内成矿元素分布特征、相关性、因子等分析认为,区内主成矿元素为金,后期叠加富集特征明显,找寻金矿床或矿化体潜力较大;土壤测量金异常规模较大、峰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套合好,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发现金矿体,产于伊列克得组火山岩内,金矿化与石英脉关系密切,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同时根据土壤测量异常特征及所处地质环境,为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测量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方向 十五里桥金矿床
下载PDF
石斛酚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小勇 高欣欣 +6 位作者 顾琼 王岭 方花 戚辉 易艳群 王峥涛 古练权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石斛酚对醛糖还原酶(AR)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石斛酚对AR的抑制作用及抑制类型;采用分子对接软件Syby17.3中的FlexX预测二者作用残基及结合方式。结果石斛酚对AR的IC50=2.12 mmol/L,抑制类型为非竞... 目的探讨石斛酚对醛糖还原酶(AR)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石斛酚对AR的抑制作用及抑制类型;采用分子对接软件Syby17.3中的FlexX预测二者作用残基及结合方式。结果石斛酚对AR的IC50=2.12 mmol/L,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并呈显强烈的量-效关系;二者作用残基为Trp111,His110,Tyr48,Trp20,主要结合方式是疏水相互作用、氢键和范得华力。结论石斛酚对AR活性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酚 醛糖还原酶 抑制
原文传递
陈氏简易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的临床应用:附280例报道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存才 杨小敏 +7 位作者 周新文 小勇 徐国辉 李小军 徐宗全 周峥 曾志平 饶荣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评价陈氏简易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第一肝门加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对肝创面出血程度的影响。方法: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月280例肝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肝脏创面出血程度分成0~IV级,观察单纯施行第一肝门阻断及施行陈氏... 目的:评价陈氏简易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第一肝门加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对肝创面出血程度的影响。方法: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月280例肝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肝脏创面出血程度分成0~IV级,观察单纯施行第一肝门阻断及施行陈氏简易全肝血流阻断之后肝断面出血程度的变化。结果:280例患者施行第一肝门阻断之后有98例(35.0%,98/280)获得良好术野,其中肝创面出血程度0级45例,I级53例。另182例在加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之后有115例(41.1%,115/280)获得良好术野,其中肝创面出血程度0级55例,I级60例;47例(16.8%,47/280)肝创面出血程度有所减轻,其中II级39例,III级8例;13例(4.6%,13/280)肝创面出血程度无明显变化,其中II级10例,III级3例;3例(1.1%,3/280)IV级,肝静脉主干损伤导致大出血;4例(1.4%,4/280)因血压降至60mmHg(1mmHg=0.133kPa)以下放弃施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结论:陈氏简易全肝血流阻断可安全有效地控制术中肝脏断面的出血,其操作简单,有利于实现清晰肝切除、精准肝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方法 肝脏血流阻断技术 腔静脉 陈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