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9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 被引量:1035
1
作者 Powers WJ Rabinstein AA +17 位作者 Ackerson T 车睿雯 吉康祥 吉训明 蒋芳 李传辉 李芳芳 刘宇嘉 吕彦锋 马红蕊 任明 魏文静 王彬成 吴川杰 吴隆飞 喻琬童 张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168,F0003,共8页
2013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发表后,高质量的新证据使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循证治疗发生重大变化。2013年以来,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重点关注的与AIS患者管理... 2013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发表后,高质量的新证据使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循证治疗发生重大变化。2013年以来,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重点关注的与AIS患者管理相关专题的更新、指南及科学声明中,已经整合了这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二级预防 卒中 治疗
下载PDF
几种常见阴道炎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69
2
作者 郝敏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关键词 阴道炎 治疗 诊断 病原微生物检测
原文传递
2018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 被引量:58
3
作者 Powers WJ Rabinstein AA +17 位作者 Ackerson T 车睿雯 吉康祥 吉训明 蒋芳 李传辉 李芳芳 刘宇嘉 吕彦锋 马红蕊 任明 魏文静 王彬成 吴川杰 吴隆飞 喻琬童 张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6-224,F0003,共10页
(接第3期)3一般性支持治疗和急诊处理3.1气道、呼吸和氧饱和3.1.1急性卒中并发意识障碍及延髓性麻痹影响气道功能者,建议进行气道支持及辅助通气。推荐等级Ⅰ,证据水平C-EO,同2013版AIS指南。3.1.2建议补充氧气以保持氧饱和度&gt;94... (接第3期)3一般性支持治疗和急诊处理3.1气道、呼吸和氧饱和3.1.1急性卒中并发意识障碍及延髓性麻痹影响气道功能者,建议进行气道支持及辅助通气。推荐等级Ⅰ,证据水平C-EO,同2013版AIS指南。3.1.2建议补充氧气以保持氧饱和度&gt;94%。推荐等级Ⅰ,证据水平C-LD,同2013版AIS指南。3.1.3 AIS患者无低氧表现不建议补充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二级预防 卒中 治疗
下载PDF
膨胀型无卤阻燃聚乙烯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志龙 郑裕堃 +3 位作者 古连宝 郑梅梅 周亨近 《塑料》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21,共7页
采用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 (APP/PER)体系对低密度聚乙烯 (LDPE)进行阻燃。通过热重分析 (TGA)方法研究了成炭促进剂Zeolite(ZEO)对APP/PER和LDPE的催化成炭作用以及影响LDPE/APP/PER材料阻燃性能的各种因素 ,同时还对APP与... 采用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 (APP/PER)体系对低密度聚乙烯 (LDPE)进行阻燃。通过热重分析 (TGA)方法研究了成炭促进剂Zeolite(ZEO)对APP/PER和LDPE的催化成炭作用以及影响LDPE/APP/PER材料阻燃性能的各种因素 ,同时还对APP与PER之间的膨胀成炭反应历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对LDPE/APP/PER/AEO材料的配方进行了优化设计 ,得到了使材料阻燃性能达到最好时的APP/PER/ZEO之间的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 ,将APP、PER、与ZEO联用有较好的阻燃协效作用 ,添加APP/PER/ZEO膨胀型阻燃剂体系可使阻燃聚乙烯材料的氧指数达到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 阻燃剂 聚乙烯 阻燃性 无卤阻燃
下载PDF
基于KMV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53
5
作者 蒋彧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8-45,共8页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信用评级在资源合理配置、金融产品定价、提高市场有效性、消除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KMV模型作为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能够动态灵敏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应用于上...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信用评级在资源合理配置、金融产品定价、提高市场有效性、消除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KMV模型作为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能够动态灵敏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应用于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由于中国经济体制与金融市场的特殊性,KMV模型尚不能直接在中国得到应用。笔者首先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对KMV模型参数的估计与设定方法进行修正。随后运用修正后的KMV模型,对2014年2月中国2008家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对模型识别和预测信用风险的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KMV模型具有良好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在特定的评估时长下,模型具有较强的信用风险预测能力。笔者研究表明经过修正的KMV模型能够有效评估中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是对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级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 KMV模型 违约距离 预期违约概率
下载PDF
沙漠微生物矿化覆膜及其稳定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李驰 王硕 +2 位作者 王燕星 斯日古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1298,共8页
将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应用于原位沙漠覆膜的形成,使得流动沙丘经结皮固定而成为半固定、固定沙丘,从根本上阻断沙尘暴的源头。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腹地选择两个微生物矿化试验区域(TP1和TP3),分别用于两种不同矿化菌种诱导生成碳酸钙... 将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应用于原位沙漠覆膜的形成,使得流动沙丘经结皮固定而成为半固定、固定沙丘,从根本上阻断沙尘暴的源头。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腹地选择两个微生物矿化试验区域(TP1和TP3),分别用于两种不同矿化菌种诱导生成碳酸钙覆膜。研究沙漠微生物矿化覆膜的现场试验方法及工艺,对原位矿化覆膜的强度及其在沙漠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进行跟踪检测。采用沙漠土中自行提取的葡萄球菌和传统的巴氏芽孢杆菌两种不同的微生物矿化菌种,通过现场贯入试验检测7、14、28、60、210 d后矿化覆膜沿深度发展的贯入阻力,并将覆膜厚度为2 cm处的平均贯入阻力换算成覆膜层强度,总结覆膜强度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现场观测结果显示,不同微生物菌种诱导生成的矿化覆膜均在试验的第4天开始形成,到第7天覆膜层具有稳定的强度和厚度,现场检测覆膜的平均厚度为2.0~2.5cm,经自源葡萄球菌诱导生成的矿化覆膜(TP1)的强度是巴氏芽孢杆菌诱导生成的矿化覆膜(TP3)强度的1.05倍。当经历冬春交替后覆膜层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明显地TP3较TP1区域表面剥落更为严重,第210天检测TP3的平均厚度为0.7~1.0 cm,覆膜强度较第7天时降低19%,覆膜内碳酸钙含量较第7天检测时降低15%~30%。而TP1在第210天时的强度较第7天时强度降低仅2%。因此,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沙漠原位覆膜的形成,且沙漠自源葡萄球菌经诱导生成的矿化覆膜层具有更好的强度表现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 葡萄球菌 长期稳定性 沙漠矿化覆膜 现场试验
下载PDF
2013年吉林前郭—乾安震源区中强地震矩张量反演与区域孕震环境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吴微微 杨建思 +6 位作者 苏金蓉 杜文康 郑钰 田宝峰 刘莎 吴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41-2554,共14页
2013年10月31日11时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M_S5.5级地震,11时10分,震区再发生Ms5.0级地震.截止2013年11月23日,吉林前郭-乾安地区(本文统称为前郭-乾安震源区)已经发生Ms5.0级以上地震5次.虽然震源区外围中... 2013年10月31日11时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M_S5.5级地震,11时10分,震区再发生Ms5.0级地震.截止2013年11月23日,吉林前郭-乾安地区(本文统称为前郭-乾安震源区)已经发生Ms5.0级以上地震5次.虽然震源区外围中强地震活跃,但在前郭-乾安震源区内,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仅2006年3月31日在距离本次地震序列以西8 km处发生过一次乾安、前郭交界Ms5.1级地震.除此之外,距离震源区90 km处,曾于公元1119年2月发生过M6.7级地震.为了更好地认识区域孕震环境,本文利用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黑龙江数字地震台网的三分向宽频带波形资料,建立了适用于这些台站的分区速度结构模型,反演了2013年10月31日-11月23日前郭-乾安震源区M_L≥4.5级中强地震的矩张量解.结果显示,几次中强地震均呈现逆断层兼少量走滑性质,其中NW走向的节面Ⅰ为此次中强地震序列的断层面,发震断层的优势走向集中在320°左右,优势倾角分布在38°-65°.根据矩张量反演结果,结合地震序列重新定位(郑钰,待发表)后的空间分布情况,我们推测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可能是震源区基底深部一条NW向隐伏逆冲断层,这条断层延伸至地表的位置可能位于震源区北侧靠近124°经度隆起带附近.此外,震源区的发震构造和浅部应力场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挤压应力场背景下,受控于郯庐断裂带右行走滑的次级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矩张量反演 中强地震 地震断层
下载PDF
聚苯醚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胡洋 冯威 +2 位作者 武德珍 金日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1,共5页
综述了第一代聚苯醚合金(PPO/PS)和第二代聚苯醚合金(PPO/PA、PPO/PBT、PPO/PPS等)的技术动向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苯醚合金 综述
下载PDF
象山港人工鱼礁区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2
9
作者 江志兵 陈全震 +5 位作者 寿鹿 廖一波 朱旭宇 曾江宁 张月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813-5824,共12页
根据2010年1月(冬)、4月(春)、7月(夏)和11月(秋)对象山港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4属220种,主要由硅藻(168种)和甲藻(38种)组成。春、秋、冬季全区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67.85、65.88和56.77×... 根据2010年1月(冬)、4月(春)、7月(夏)和11月(秋)对象山港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4属220种,主要由硅藻(168种)和甲藻(38种)组成。春、秋、冬季全区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67.85、65.88和56.77×104个/m3)显著高于夏季(7.19×104个/m3),优势种主要有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大洋角管藻(Cerataulina pelagica)、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和罗氏角毛藻(C.lauderi)等,其中琼氏圆筛藻为全年的优势种,且在春、冬季为该海域的绝对优势种。浮游植物群落参数(丰度、chl a浓度、种类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度和Margalef丰富度等指数)和环境因子(温度、盐度、透明度、pH值、DO、悬浮物、DIN、PO4-P和SiO3-Si浓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变化(P<0.001),但区域(鱼礁区与对照区)间基本无显著差异。聚类、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季节差异(P=0.001),但区域间无显著差异。可见,人工鱼礁投放对网采浮游植物群落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1)可能是该海域人工鱼礁投放数量不多,仅有230个水泥鱼礁体(共5000空立方),建礁时间也较短,导致其生态效应在短期内难以显著体现;(2)对照区与人工鱼礁区的距离较近,且采样站位均靠近岛屿,潮流和岛屿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可能超过了人工鱼礁投放对其的影响。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显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温度、营养盐、盐度和悬浮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人工鱼礁 环境因子 CCA分析 象山港
下载PDF
尼龙6/乙烯-1-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体系的亚微相态与性能 被引量:20
10
作者 冯威 罗欣 +2 位作者 武德珍 金日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15,共5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A6/POE和PA6/POEgMAH共混合金,借助于力学试验机、TEM、SEM、Molau实验和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亚微相态、冲击断口形貌和流变性能,系统地研究了POEg...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A6/POE和PA6/POEgMAH共混合金,借助于力学试验机、TEM、SEM、Molau实验和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亚微相态、冲击断口形貌和流变性能,系统地研究了POEgMAH对PA6的增容增韧作用。结果表明,POE与PA6是不相容体系,经MAH接枝改性后的POE与PA6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POEgPA6共聚物起到了原位增容作用,细化了分散相尺寸,有效地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PA6/POEgMAH共混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是PA6的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G-MAH PA6 增容 增韧 尼龙合金 共混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负压滴灌治疗对糖尿病足感染创面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闫程程 鞠上 +7 位作者 曹欣 杨博华 张晓福 王宁 连晓彤 张素明 张杰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0-464,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负压滴灌治疗对糖尿病足感染(DFI)创面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负压滴灌治疗对糖尿病足感染(DFI)创面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黄柏液负压滴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水负压滴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包括创面面积、局部症状积分、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创面进行分泌物培养。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内数据差异,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数据差异。结果(1)两组基线时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创面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创面面积及症状积分:治疗2周后,两组的创面面积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缩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创面面积及症状积分的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3±2.0)比(4.4±2.9)cm2、(5±3)比(7±3)分,t=4.544、3.321,均P〈0.001]。(3)相关炎性因子:治疗2周后,两组的血清PCT、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t=2.282-16.745,均P〈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水平更低(分别为t=2.867、4.110、3.241,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PCT、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2周后进一步下降(t=5.917-24.026,均P〈0.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细菌学变化:治疗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比例分别为31.67%(19/60)和66.67%(40/60),均较治疗前(100%)下降(分别为χ^2=100.022、37.162,均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2,P〈0.001);治疗4周后两组细菌培养阳性比例较治疗2周后下降均不明显(均P〉0.05),试验组细菌培养阳性比例低于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负压伤口疗法 中草药 复方黄柏液
原文传递
丙氨酸转移酶血液筛查应用意义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李栋 李超 +3 位作者 励修楣 贾尧 王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现阶段继续开展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1月上海地区565 360名献血者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其中3 395名因ALT检测不合格而延缓献血的献血者第2次献血筛查时间间隔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5 ... 目的探讨现阶段继续开展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1月上海地区565 360名献血者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其中3 395名因ALT检测不合格而延缓献血的献血者第2次献血筛查时间间隔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5 360名献血者中32 042名ALT检测不合格(5.67%);再次献血的3 395名延缓献血者中,2 205名(64.95%)血液筛查结果合格,1 190名(35.05%)血液筛查不合格,其中单纯ALT不合格者1 151名(33.90%),单纯梅毒、HBsAg、抗-HCV或抗-HIV检测结果转阳者分别为11(0.32%)、12(0.35%)、7(0.21%)和1(0.03%)人,ALT与HBsAg、-抗HCV或抗-HIV检测同时不合格者分别为1(0.03%)、2(0.06%)和1(0.03%)名;72.64%延缓献血者的献血间隔时间<半年,单纯特异性传染病指标转阳者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40(24—267)d,ALT与特异性传染病指标同时不合格者的献血间隔期为91—220 d。结论在核酸检测等新的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以前,ALT血液筛查能部分检出酶免疫检测的窗口期漏检,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检测 血液筛查 延缓献血 血液安全
下载PDF
乙烯-1-辛烯共聚物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冯威 武德珍 +2 位作者 罗欣 金日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36,46,共5页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实现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与马来酸酐(MAH)的熔融接枝反应。实验表明,POE熔融接枝MAH的反应过程中伴随着交联副反应的发生;当MAH/DCP≥20时,...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实现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与马来酸酐(MAH)的熔融接枝反应。实验表明,POE熔融接枝MAH的反应过程中伴随着交联副反应的发生;当MAH/DCP≥20时,体系中不产生凝胶;随着MAH/DCP比值的减小(DCP用量的增加),凝胶含量增加。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OEgMAH大分子的存在。此外,对POE熔融接枝MAH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辛烯共聚物 POE 熔融接枝 马来酸酐
下载PDF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和变化性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陈图农 +2 位作者 徐成 刘苏佳 郑鹏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基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人格替代模型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跨时间的稳定性与变化性。方法:3所高校2258名大学生在基线时接受DSM-5人格特质评估量表(PID-5)测试,间隔一年半时间一半被试再次接受PID-5测试。... 目的:基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人格替代模型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跨时间的稳定性与变化性。方法:3所高校2258名大学生在基线时接受DSM-5人格特质评估量表(PID-5)测试,间隔一年半时间一半被试再次接受PID-5测试。通过等级稳定性、平均水平变化、可信变化指数及人格剖面图稳定性分别从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评估人格的稳定性和变化性。结果:追踪一年半时间内,群体水平:大学生DSM-5人格平均等级稳定性为0.53,平均水平变化效应量d介于0.00~0.12;个体水平:人格5维度发生的可信变化介于2.4%(心理病态)~10%(负性情感),人格5维度总体剖面稳定性为0.63。结论:人格呈现中度的等级稳定性,一年半时间内的变化程度很小,追踪时间内的人格稳定性与变化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M-5人格特质 稳定性 变化性 追踪
下载PDF
FSM在高精度瞄准线稳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徐飞飞 纪明 +3 位作者 解静 牛静 胥青青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3,共5页
快速反射镜(fast-steering mirrors,简称FSM)是一种精确控制光束方向的装置。提出用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FSM补偿稳瞄系统中粗级平台的残余误差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稳定精度,同时对采用FSM的高精度稳瞄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快速反射镜(fast-steering mirrors,简称FSM)是一种精确控制光束方向的装置。提出用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FSM补偿稳瞄系统中粗级平台的残余误差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稳定精度,同时对采用FSM的高精度稳瞄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粗级平台稳定误差为110μrad,通过FSM补偿后的系统稳定误差不大于8μrad,即采用该方法可将稳定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瞄准线稳定 快速反射镜 整体稳定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宁 鞠上 +10 位作者 杨博华 王刚 曹欣 张晓福 闫程程 连晓彤 赵琦 姚丽丽 垢东美 杜杨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5-470,共6页
目的系统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自建库至2017年9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危险因素的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质量评估,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 目的系统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自建库至2017年9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危险因素的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质量评估,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累计大截肢组659例,对照组4 905例。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及其合并OR值和95%CI分别为:溃疡累及骨11.80(6.90-20.15)、透析5.19(2.69-10.04)、外周动脉疾病(PAD)4.80(2.22-10.36)、坏疽4.67(1.62-13.48)、后足位置3.64(1.19-11.13)、踝肱指数(ABI)降低3.36(1.51-7.52)、低蛋白3.13(1.82-5.37)、贫血2.66(1.22-5.79)、感染2.52(1.71-3.71)、缺血性心脏病(IHD)1.39(1.05-1.84)、血肌酐升高1.19(1.08-1.31)。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高血压、Charcot足与糖尿病足大截肢无统计学关联(均P〉0.05)。结论糖尿病足大截肢的发生与溃疡累及骨、透析、PAD、坏疽、后足位置、ABI降低、低蛋白、贫血、感染、肌酐升高、IHD有关,而与WBC、CRP、HbA1c、DPN、高血压、Charcot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大截肢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与中国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基于异质性企业视角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俊青 李响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109,共28页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研究了环境规制如何通过要素替代、创新补偿以及资源重置3种渠道塑造中国企业和行业生产率的静态与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在企业层面上,环境规制会提升高效企业生产率,降低低效企业生产率。在行业层面上,...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研究了环境规制如何通过要素替代、创新补偿以及资源重置3种渠道塑造中国企业和行业生产率的静态与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在企业层面上,环境规制会提升高效企业生产率,降低低效企业生产率。在行业层面上,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将不利于资源错配严重行业的加总生产率增长。我们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和3种渠道各自的作用。因此要实现环境改善型的技术进步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更重要的是减少要素在行业内和行业间流动的摩擦以及各种制度性障碍,降低行业资源错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企业异质性 行业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沙漠公路风蚀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驰 黄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42-647,共6页
通过Fluent软件对沙漠公路的风蚀破坏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公路不同横断面时风沙流扰动、增速、减速、恢复的过程,确定路基(堑)高度、边坡坡率和路面宽度等公路断面设计参数对风沙流扰动的影响,提出沙漠公路路基(堑)风蚀破坏规律... 通过Fluent软件对沙漠公路的风蚀破坏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公路不同横断面时风沙流扰动、增速、减速、恢复的过程,确定路基(堑)高度、边坡坡率和路面宽度等公路断面设计参数对风沙流扰动的影响,提出沙漠公路路基(堑)风蚀破坏规律。结果表明:路面宽度的改变对路基沿程风速变化影响较小,各特征点处风速变化小于5%。路基(堑)高度和边坡坡率对风沙流扰动的影响较大。随路基(堑)高度增加,风沙流流场的扰动被增强,路基(堑)风蚀破坏越显著,当边坡坡率为1:1时,路基模型高度250 mm时的迎风路肩风速为模型高度60 mm时的1.15倍,其背风坡脚风速降低45%;路堑模型高度250 mm时的背风堑顶风速为模型高度60 mm时的1.05倍,迎风堑脚处风速降低高达80%。建议沙漠公路宜采用中低路基(堑),不宜高填深挖。当路基(堑)高度一定,边坡坡率为1:1.75或1:2时,路基(堑)沿程风速变化平缓,沙漠路肩不易被吹蚀破坏;路堑中堑脚位置处不易出现堆积。其结论与室内风蚀风洞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Fluent数值模拟 沙漠公路 风蚀破坏
下载PDF
基于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的微生物矿化技术在分散性土改良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驰 史冠宇 +2 位作者 武慧敏 王翠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将基于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的微生物矿化技术运用于分散性土的改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某水库工程的筑坝土料作为岩土基质,通过针孔试验、双密度计试验和碎块试验,对微生物矿化改良前后的土样进行分散性试验鉴定和评价。试验结果显... 将基于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的微生物矿化技术运用于分散性土的改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某水库工程的筑坝土料作为岩土基质,通过针孔试验、双密度计试验和碎块试验,对微生物矿化改良前后的土样进行分散性试验鉴定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经过微生物矿化改良后的土样抗分散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以脲酶溶液制备的微生物改性剂,改良后土样在针孔试验中经历了50、180、380 mm以及1020 mm的水头后,流出水始终保持清澈透明的状态,且出水口平整;针孔尺寸保持不变,收集针孔试验后的土样进行碎块试验,未出现胶粒的分散状况。双密度计试验中测得经脲酶溶液改良后土样的分散度低于30%,较原土样的分散度降低约50%,土样由分散性转变为非分散性;经微生物菌液改良后土样的分散度为41.1%,较原土样的分散度降低22%,土样由分散性转变为过渡性。以脲酶溶液制备的微生物改性剂,在粒径细小的黏性土中发挥矿化作用更加充分,就分散性土的改良和提高抗分散能力而言,优于以微生物菌液制备的微生物改性剂。首次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技术应用于分散性土的改良,这是绿色微生物矿化技术与水利筑坝材料改良相结合的创新,在筑坝填料分散性土的改良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矿化技术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技术 分散性土 脲酶 针孔试验 分散度
下载PDF
沙漠公路风沙土路基风蚀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8,共6页
以沙漠公路风沙土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风蚀风洞试验研究路基的风蚀破坏规律,以及路基不同断面对风沙流运动的影响。以路基高度、路基边坡坡率和路基宽度作为路基断面主要设计参数,研究不同路基断面下风沙流扰动、增速、减速、恢复... 以沙漠公路风沙土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风蚀风洞试验研究路基的风蚀破坏规律,以及路基不同断面对风沙流运动的影响。以路基高度、路基边坡坡率和路基宽度作为路基断面主要设计参数,研究不同路基断面下风沙流扰动、增速、减速、恢复的过程,以及路基周围风速流场的变化特征,分析路基病害较未病害时路基周围流场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路基高度和边坡坡率对风沙流运动的影响较大。随路基高度增加,路基对风沙流流场扰动增强,迎风坡坡顶处吹蚀破坏和背风坡坡底处堆蚀破坏越显著,在确定的路基边坡坡率下,路基模型高度为250mm较模型高度为60mm时,迎风坡坡顶风速增加1.13倍,背风坡坡底风速减小2.53倍,建议沙漠公路路基高度宜小于2.5m。进一步,在确定的路基高度下,比较不同的边坡坡率对路基沿程风速的影响,发现当路基边坡坡率为1:1.75时,路基沿程风速变化不明显,沙漠公路风沙土路基不宜被风蚀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沙漠公路 风沙流 风蚀 路基断面 室内风蚀风洞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