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3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5
1
作者 刘启贵 姜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3期1890-1891,1993,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障碍(post-strokedepression,PSD)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评定一般自然状况外,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社会支...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障碍(post-strokedepression,PSD)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评定一般自然状况外,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伴发疾病评分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入组病人进行评定,对所有病人进行脑CT扫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结果脑卒中后急性期PSD的发生率为41.84%。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后急性期PSD的发病主要反映在病灶数量、病灶前后部位、病灶最前点到额极的距离、病灶最前点到额极的距离与额枕极距离的比值、神经功能缺损、伴发疾病评分、NSE值、HAMA分值、躯体焦虑分值、精神焦虑分值、PSSS分值、E分值、N分值、L分值、客观支持分值方面有差异。PSD组与对照组的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前进法)分析显示PSD的发病主要与PSSS分值、HAMA分值、病灶最前点到额极的距离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急性期PSD的发病是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 焦虑 社会支持 领悟社会支持 个性 PSD
下载PDF
人脸自动识别方法综述 被引量:43
2
作者 李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40,共7页
简要回顾了人脸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发展历程;重点对近年来人脸自动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方法加以评价;总结了现在存在的研究困难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人脸自动识别 人脸检测 人脸定位 特征提取
下载PDF
风/光/储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82
3
作者 李彦哲 郭小嘉 +1 位作者 董海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是降低微电网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文中提出一种含氢储能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的风/光/储并网型微电网结构,综合考虑微电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及环境效益,以总净现值成本TNPC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负荷... 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是降低微电网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文中提出一种含氢储能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的风/光/储并网型微电网结构,综合考虑微电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及环境效益,以总净现值成本TNPC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负荷缺失率为评价指标,建立所提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基于HOM?ER Pro软件设计算例,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并将优化结果与微电网储能传统方式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为风/光/储微电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可再生能源 容量优化 氢储能 蓄电池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8
4
作者 聂志余 郑悦 +5 位作者 张仲慧 范蓉 濮良忠 曲淑闲 王乃昌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对 2 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小板进行观察。结果 发病后 2 4小时内的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明显 ,表现为伪足增多 ,聚集融合成片状 ;α颗粒明显减少 ;线粒体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对 2 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小板进行观察。结果 发病后 2 4小时内的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明显 ,表现为伪足增多 ,聚集融合成片状 ;α颗粒明显减少 ;线粒体也显著减少 ,残留者肿胀、空泡化 ;血小板膜多处破裂。血小板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病灶的大小相一致。发病后 2周血小板超微结构明显恢复 ,但 3例大面积脑梗死者未见恢复。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尤其是 α颗粒明显减少 ,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49
5
作者 杨婷 钱兴皋 +4 位作者 张会慧 周俊 许亮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异,并分别与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与闭眼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摆动面积与BBS总分、第6、9项呈中度负相关(r=-0.408—-0.663,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第8、11—14项,摆动面积与第1、5、7呈中度负相关(r=-0.409—-0.590,P<0.05)。闭眼时摆动面积与第7、8项呈中度负相关(r=-0.492,-0.501,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Berg总分及子项都不相关。结论:Pro-Kin平衡仪的站立位静态平衡测试时睁眼重心摆动的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反馈训练仪 BERG平衡量表 脑卒中 偏瘫 平衡 相关性
下载PDF
人脸识别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刚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简要回顾了人脸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发展历程;重点对近3、4年人脸自动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方法加以评价;总结了现存的研究困难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人脸识别理论 人脸自动识别 人脸检测 人脸定位 特征提取 人脸图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模板匹配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的特点 被引量:45
7
作者 姜潮 刘启贵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5期728-729,共2页
目的:脑卒中抑郁障碍(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情感障碍,先前的研究显示PSD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及生物学因素有关,但对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各因子分的改变特征尚... 目的:脑卒中抑郁障碍(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情感障碍,先前的研究显示PSD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及生物学因素有关,但对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各因子分的改变特征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了解脑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及HAMD各因子分的特征。方法:选择98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评定一般自然状况外,采用ICD-10F06.32器质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及HAMD对入组患者进行评定,对所有患者进行颅脑CT扫描。结果: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为42%。脑卒中急性期PSD组与非抑郁组的HAMD各因子分比较有明显差异,脑卒中急性期轻型PSD组与中、重型组HAMD各因子分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病率较高,脑卒中急性期PSD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较非抑郁组均有改变;脑卒中急性期PSD的轻型组与中重型组在HAMD各因子分之间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抑郁障碍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PSD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司天梅 舒良 +28 位作者 丁新生 王崇顺 王维智 王晓平 文有生 朱沂 朱紫青 老洪尧 刘畅 许秀峰 陈佐明 范洪玉 周盛年 张聪沛 张宁 屈一凡 姜凤英 索爱琴 唐济生 张晓庆 钱敏才 胡学强 郭田生 杨友松 蓝长安 彭国光 谭庆荣 程英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目的系统了解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对5052例抑郁症患者(单纯抑郁症4683例,伴发躯体疾病161例,伴发强迫症112例,双相抑郁96例)进行可变剂量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10~80mg/d,共观察8周。分别在... 目的系统了解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对5052例抑郁症患者(单纯抑郁症4683例,伴发躯体疾病161例,伴发强迫症112例,双相抑郁96例)进行可变剂量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10~80mg/d,共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总分减分率评价疗效,描述性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HAMD总分平均减分率达(81.1±16.8)%。5052例中3697例(73.18%)的患者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伴发躯体疾病、伴发强迫症及双相抑郁患者的病情均获显著改善,后两者第8周的平均治疗剂量[(28.5±10.9)mg/d,(26.9±11.7)mg/d]均明显高于单纯抑郁症患者[(24.5±9.1)mg/d],而伴发躯体疾病患者[(22.4±7.8)mg/d]的平均治疗剂量则低于单纯抑郁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短、首次发作及年龄<45岁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及≥45岁患者。治疗过程中西酞普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症状轻微,多出现于治疗早期。结论西酞普兰安全有效,可用于治疗抑郁症或其他疾病伴发的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抗抑郁药 治疗结果 西酞普兰
原文传递
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姜潮 刘启贵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9期3704-3706,共3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性认知功能障碍(lacunarinfarctcognitiveim-pairment,LI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8例住院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评定一般自然状况外,采用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ischemicscale,H...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性认知功能障碍(lacunarinfarctcognitiveim-pairment,LI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8例住院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评定一般自然状况外,采用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ischemicscale,HI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伴发疾病评分量表对入组患者进行评定,对所有患者进行颅脑CT扫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alspecificityenolase,NSE)检测。结果:LICI的发生率为38%(37/98)。单因素分析显示LICI的发病主要反映在病灶体积(t=2.792,P=0.007)与NSE值(t=3.062,P=0.003)。LICI组与非LICI组的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后退法)分析显示LICI的发病主要与高血压、脑卒中次数、病灶最前点与额极的距离、病灶体积相关。结论:LICI的发生率较高,LICI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血管性痴呆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人脸检测技术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刚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3年第4期7-9,12,共4页
简要回顾了人脸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发展;按基于图像类和基于特征类将人脸检测算法分为两大类并介绍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介绍了人脸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总结了现存的研究困难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人脸检测 人脸识别系统 图像序列 计算机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现状与改进对策 被引量:27
11
作者 刘胡权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3,共6页
小规模学校在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广泛存在。作为推动小规模学校发展核心动力的师资水平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基于实证研究表明:诱发我国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呈现多元化态势... 小规模学校在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广泛存在。作为推动小规模学校发展核心动力的师资水平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基于实证研究表明:诱发我国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呈现多元化态势。因此,多元化地探讨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推动小规模学校内涵式发展成为摆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前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村小规模学校 教师队伍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足下垂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杨婷 李雪萍 +4 位作者 林强 杨倩 许亮 俞长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比较步态诱发式功能性电刺激(FES)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康复功能训练,试验组采用... 目的:比较步态诱发式功能性电刺激(FES)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康复功能训练,试验组采用步态诱发式FES,刺激患侧腓总神经和胫前肌,2次/天,每次20min,每周7天,共4周。对照组采用NME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评定偏瘫侧主动踝背伸的角度、FMA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步行速度。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偏瘫侧主动踝背伸的角度、FMA值以及10m最大步行速度较治疗前都有显著改善(P<0.05)。主动踝背伸角度试验组增加了58.3%,对照组增加了29.6%;FMA值试验组增加了38%,对照组增加了19%;10米最大步行速度试验组增加了34%,对照组增加了11%;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NMES能够改善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速度,常规康复训练结合FES后效果更明显,因此步态诱发式FES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训练方法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足下垂 运动功能 步行速度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启贵 姜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7期2526-2527,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脑卒中后急性期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评定一般自然状况外,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脑卒中后急性期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评定一般自然状况外,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伴发疾病评分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入组病人进行评定,对所有病人进行脑CT扫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组HAMD评分程度与病灶最前点到额极的距离、病灶最前点到额极的距离与额枕极距离的比值、神经功能缺损分值、NSE值、HAMA分值、躯体焦虑分值、精神焦虑分值相关。PSD组的HAMD评分程度的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Forward:LR)分析显示HAMD评分程度的轻重主要与HAMA分值,病灶最前点到额极的距离相关。HAMD评分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后退法)分析结果显示HAMD评分高低与HAMA分值、伴发疾病评分分值、NSE值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在左侧的病灶HAMD评分要高于病灶位于右侧的HAMD评分。由标化偏回归系数的大小可见,HAMA分值的高低对HAMD评分高低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其他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病灶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汉密尔顿抑郁评分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 焦虑 社会支持 领悟社会支持 个性 PSD
下载PDF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冬冬 +2 位作者 郭子江 姜长斌 尹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 目的: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亚型,完全前循环梗死型、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分别为55,30,107和64例。将各亚型患者分别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为起病6h后虽经常规治疗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加拿大脑卒中量表评分下降1分或更多,并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后出血;发病后神经功能稳定或好转的患者进入非进展组)。比较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选择发病率最高的亚型,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2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患者[38.2%,13.3%,20.6%,18.8%(χ2=9.074,P<0.05)]。②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各危险因素的比较:进展组患者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和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48%,15%;(8.6±2.2)mmol/L,(6.6±2.8)mmol/L(χ2=7.090,t=-2.866,P<0.01)]。结论: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同,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最高。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高血糖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缺血 高血糖症 动脉粥样硬化 因素分析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婷 陈慧柚 +4 位作者 许亮 范吉法 徐晨曦 王晓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1-786,共6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并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其潜在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例。2组患者...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并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其潜在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即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的同时进行tDCS治疗,tDCS刺激电流在10 s内从0上升到1 mA,保持20 min后,在10 s从1 mA下降到0。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15 d。对照组则仅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tDCS治疗为假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15 d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E-FMA)和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DTI检查。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UE-FMA和WMFT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UE-FMA评分为(35.32±13.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1.80±13.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囊后肢层面的FA值、rFA、FAasy和中央前回FA、CST长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显著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这可能是基于促进CST完整性和对称性改变的神经可塑性机制,因此临床上可以将tDCS可作为神经康复中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冬冬 +2 位作者 郭子江 姜长斌 尹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以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的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 目的:探讨以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的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亚型,完全前循环梗死型、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分别为55,30,107和64例。将各亚型患者分别分为进展组: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为起病6h后虽经常规治疗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加拿大脑卒中量表评分下降1分或更多,并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后出血;非进展组:发病后神经功能稳定或好转的患者。比较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选择发病率最高的亚型,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2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患者犤38.2%,13.3%,20.6%,18.8%(χ2=9.074,P<0.05)犦。②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血糖两因素进入方程(P<0.05)。结论: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同,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最高。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高血糖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缺血 高血糖症 动脉粥样硬化 因素分析
下载PDF
进展性脑卒中诊治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姜丽杰 +1 位作者 宋妮娜 孙文芳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11期50-52,共3页
进展性脑卒中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一个临床现象,进展性脑卒中的存在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迄今为止,关于其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均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进展性脑卒中可能是多种原因、多种病理机制所产生的多... 进展性脑卒中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一个临床现象,进展性脑卒中的存在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迄今为止,关于其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均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进展性脑卒中可能是多种原因、多种病理机制所产生的多种状态的组合,治疗的手段应该以开放动脉或通过全身治疗的方法来增加脑灌注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治疗
下载PDF
基础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资源差距之审视 被引量:20
18
作者 蔡明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共4页
教师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城乡教师在生师比、年龄与性别结构、学历与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是由城乡教师职业收入、职业满意度与职业发展前景不同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构建科... 教师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城乡教师在生师比、年龄与性别结构、学历与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是由城乡教师职业收入、职业满意度与职业发展前景不同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调整城乡倒挂的教师编制标准、依靠政策吸引高学历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是当下缩小教师资源配置城乡差距的应然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教师资源
下载PDF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程敬泉 +1 位作者 周晓霞 张兆志 《衡水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综述了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机械球磨法、水热法、微乳液法、超声波法等,归纳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对磁性纳米材料当前的应用热点进行了概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基于电子书包教学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马相春 钟绍春 +2 位作者 徐妲 迟立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了传统"课堂知识传授,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知识的传授翻转到了课外,知识内化过程在课堂上完成。电子书包教学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以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以云教学平台...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了传统"课堂知识传授,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知识的传授翻转到了课外,知识内化过程在课堂上完成。电子书包教学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以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以云教学平台为基础,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支撑工具、内容制作与发布平台及互动教学工具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对教师备课、授课、测评、辅导以及学生预习、上课、作业、练习等教与学环节进行全方位支撑。电子书包教学系统能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能解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断层"问题,能有效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书包教学系统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