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 被引量:13
1
作者 姚春栉 +3 位作者 覃燕琼 冯诗锐 温诗雅 张青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7例肝郁脾虚型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每天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加味四逆散。2组...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7例肝郁脾虚型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每天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加味四逆散。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TCMS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78.79%,2组经治疗后,TCMSSS、HAMD、SDS、PSQI评分均呈下降,且观察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抗抑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肝郁脾虚型
下载PDF
四逆散对应激性抑郁大鼠血清IL-1β及海马组织5-H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姚春栉 覃燕琼 +2 位作者 赖燕 张青萍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4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应激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海马组织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变化,探讨四逆散对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逆散高、低...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应激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海马组织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变化,探讨四逆散对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逆散高、低剂量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性温和应激结合孤养方式建立抑郁大鼠模型28天。造模同时,四逆散各剂量组给予四逆散对应剂量灌胃,氟西汀组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溶液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行为学变化、糖水偏好率;测定大鼠血清IL-1β、海马组织5-HT水平。结果:给药28天后,与模型组及氟西汀组比较,四逆散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行为学评分及糖水偏爱率均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升高、海马组织5-HT含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各剂量组、氟西汀组血清IL-1β下降、海马组织5-HT含量升高(P<0.05),氟西汀组作用较明显。结论:四逆散可能通过下调血清IL-1β含量,提高海马5-HT含量,改善抑郁大鼠行为,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抑郁模型 大鼠 IL-1Β 5-羟色胺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四逆散治疗抑郁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姚春栉 张青萍 +1 位作者 覃燕琼 《大众科技》 2019年第3期43-45,共3页
文章从基于中医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分析,综述了四逆散治疗抑郁症的作用靶向与可能机制,探讨了四逆散治疗抑郁症的理法和方药,介绍了四逆散在临床的应用,为探索中医药防治抑郁症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四逆散 抑郁症 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覃燕琼 +3 位作者 姚春栉 刘体勤 廖健思 张青萍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6期54-5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CBM及PubMed,检索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药汤剂联合西...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CBM及PubMed,检索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可提高SAP患者临床疗效[RR=1.19,95%CI(1.13,1.25),P<0.05];使CPIS评分更低[MD=-1.03,95%CI(-1.59,-0.48),P<0.05],NIHSS评分更低[MD=-4.31,95%CI(-5.56,-3.06),P<0.05];治疗后IL-6值水平更低[MD=-12.59,95%CI(-17.37,-7.8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无明显差异[RR=0.87,95%CI(0.32,2.32),P=0.78>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SAP在疗效上优于单纯西药,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受于纳入文献证据强度的限制,尚需更多高级别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中药汤剂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5
作者 李俊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4-6,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96例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以补阳还五汤...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96例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以补阳还五汤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干预,并将两组患者状况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认知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更高,且吞咽及神经功能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干预,对疾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补阳还五汤 脑卒中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吞咽功能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李俊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行半夏白术天麻汤+针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6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n=60)半夏白术天麻汤+针刺治疗;对比疗效、中医症...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行半夏白术天麻汤+针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6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n=60)半夏白术天麻汤+针刺治疗;对比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疗效[80.00%vs93.33%]: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神经功能(CSS)、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SS-QOL)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较对照组更低,ADL、SS-QOL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脑卒中行半夏白术天麻汤+针刺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针刺 脑卒中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姚春栉 +3 位作者 覃燕琼 陈燕 刘体勤 张青萍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108-2112,共5页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通过信号传导及调节相关蛋白基因,阻断炎症级联反应和内质网应激,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改善线粒体功能,以实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目的,对大脑缺血性损伤发挥重要的保护...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通过信号传导及调节相关蛋白基因,阻断炎症级联反应和内质网应激,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改善线粒体功能,以实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目的,对大脑缺血性损伤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亟须解决以下问题:①研究多属小样本、单中心,实验结果误差大;②观察指标或信号通路众多但单一、重复,未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蛋白靶点之间的串联机制,无法深入探索作用机制;③动物模型制作及其种类的标准未统一,影响因素较多,缺乏研究的针对性;④探索性新药的临床疗效存在不确定性等。今后需进一步运用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等新兴学科进行临床特异性设计,加强探索信号通路、蛋白靶点在分子水平上彼此间的交互作用,并开展临床类研究,重视药物的临床转化,为防治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药有效成分 作用靶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星蒌承气汤治疗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覃燕琼 张青萍 +1 位作者 姚春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0期1974-1977,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星蒌承气汤治疗痰热腑实型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热腑实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组加用星蒌承气汤进行治疗,7d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使用星蒌承气汤治疗痰热腑实型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热腑实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组加用星蒌承气汤进行治疗,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采用PAC-SYM(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和PAC-QOL(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情况进行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的PAC-SYM和PAC-QOL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星蒌承气汤对痰热腑实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促进自发排便,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质优效佳价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蒌承气汤 痰热腑实型脑卒中 便秘
下载PDF
紫杉醇单独或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对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盛正和 曾健 +4 位作者 黄文 李玲 李斌斌 吕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68-473,共6页
目的对紫杉醇(PTX)、甲氨蝶呤(MTX)或者PTX和MTX联合用药(PTX+MTX)的关节炎治疗作用进行比较,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经胶原诱发建立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14 d后四肢红肿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构建成功。实验随机分为7组... 目的对紫杉醇(PTX)、甲氨蝶呤(MTX)或者PTX和MTX联合用药(PTX+MTX)的关节炎治疗作用进行比较,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经胶原诱发建立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14 d后四肢红肿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构建成功。实验随机分为7组(n=10):空白对照组、模型组、MTX治疗组(1 mg/kg)、PTX低中高剂量治疗组(1.5、2.5、3.5 mg/kg)和MTX+PTX联合治疗组(MTX 1 mg/kg,PTX 3.5 mg/kg)。HE染色分析踝关节炎症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1β和IL-6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滑膜组织中TLR4和p-NFκBp65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IL-6、IL-12、MMP-3、TNFα蛋白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充血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IL-6和IL-1β阳性细胞数量,同时降低了TLR4、p-NFκBp65蛋白表达量以及血清中的MMP-3、IL-12、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且均为PTX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PTX与MTX均对RA具有治疗作用,两药联合应用疗效弱于PTX单药。PTX和MTX通过抑制CIA模型滑膜组织中TLR4和p-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发挥药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甲氨蝶呤 关节炎 TLR4 p-NFκBp65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