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采血小板采集前后献血者外周血溶血率的变化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素英 陈青 傅琍琍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9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究献血者单采血小板采集前后的外周血溶血率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本血站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38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采集前后的外周血中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计算外周血的溶血... 目的 探究献血者单采血小板采集前后的外周血溶血率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本血站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38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采集前后的外周血中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计算外周血的溶血率,同时收集献血者的性别、捐献量等资料,分析影响溶血率的因素。结果 138名献血者在采集单采血小板后的外周血溶血率高于采集前(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献血量的献血者采集后的外周血溶血率均高于采集前(P<0.05);其中男性采集后外周血溶血率低于女性,1个治疗量的采集后外周血溶血率低于2个治疗量(P<0.05)。结论 献血者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会对血小板采集管路体系内的红细胞造成一定破坏,导致采集后的外周血溶血率会明显升高,且性别和采集的献血量均会影响外周血溶血率变化,采集时间是影响外周血溶血率的关键因素。血站在单采血小板采集中应尽量考虑到献血者的性别等因素,合理控制影响因素,降低采集后的外周血溶血率,提高采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外周血溶血率 血红蛋白 捐献量 血常规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过程引发献血者骨代谢平衡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道全 郑素英 +2 位作者 陈青 陈明桥 陈颖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2-773,共2页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献血者骨代谢平衡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骨标志物图示分析法(bonemarker plot)对35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集前、后血骨代谢特异性标志物(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献血者骨代谢平衡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骨标志物图示分析法(bonemarker plot)对35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集前、后血骨代谢特异性标志物(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采集后2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采集前(P<0.05),β-CTX和OC的平均升幅分别为(64.5±47.1)%和(34.7±25.2)%。bone marker plot分析显示采集后骨转换水平大幅升高(P<0.05);骨平衡向骨吸收增强方向偏移(P=0.01)。结论机采血小板过程对献血者骨代谢平衡的影响的特点为以骨吸收增强为主的骨转换速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骨平衡 骨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