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82
1
作者 陈莉 卢芹 乔菁菁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3,共7页
智慧社区养老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机构养老服务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出的符合中国养老文化与习惯的新概念。本文探讨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原则、服务内容、服务载体及服务平台构成设计,指出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构... 智慧社区养老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机构养老服务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出的符合中国养老文化与习惯的新概念。本文探讨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原则、服务内容、服务载体及服务平台构成设计,指出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构建存在信息数据互联不畅,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顶层设计不规范,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不到位,基层自治组织行政依附性较强等缺点,提出政府需搭建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做好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智慧化解养老服务供需对接问题,改革社区管理制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互联网+
下载PDF
Internet/Web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77
2
作者 陈莉 焦李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随着大型数据库的不断涌现 ,不缺数据缺知识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有用知识 ,创造更大的效益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因此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应运而生 ,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 ,Internet/WWW的... 随着大型数据库的不断涌现 ,不缺数据缺知识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有用知识 ,创造更大的效益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因此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应运而生 ,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 ,Internet/WWW的广泛应用及相应的Web技术的出现 ,也使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指出了有关公开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INTERNET WEB 数据库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者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及生化指标研究 被引量:158
3
作者 刘映霞 杨扬 +19 位作者 张聪 黄凤鸣 王福祥 袁静 王召钦 李金秀 李建明 冯程 张政 王力非 彭凌 陈莉 秦宇豪 赵丹丹 谭曙光 尹路 徐军 周丛照 蒋澄宇 刘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8-269,共12页
Ⅱ新型冠状病毒(2019-n Co V)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迅速传播到中国多地及其他国家.在本研究中,我们报告了来自中国深圳早期的2019-n Co 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可用于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 Ⅱ新型冠状病毒(2019-n Co V)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迅速传播到中国多地及其他国家.在本研究中,我们报告了来自中国深圳早期的2019-n Co 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可用于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生物标记物.所有12例2019-n Co V感染患者均发展为肺炎,其中一半患者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最常见的生化指标异常是低白蛋白(albumin, ALB)血症、淋巴细胞(lymphocytes, LYM)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NEU)百分比降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水平升高,以及CD8细胞计数降低.从患者呼吸道特别是下呼吸道检测到的2019-n Co V病毒滴度与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ALB,LYM, LYM(%), LDH, NEU(%)和CRP的水平与急性肺损伤程度高度相关.年龄、病毒滴度、肺损伤评分和血液生化指标(ALB, CRP, LDH, LYM(%), LYM及NEU(%))可能是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此外, 2019-n Co V感染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病毒滴度和肺损伤程度线性相关.该研究结果提供了多种潜在的可用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提出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 ARB)药物或可作为治疗2019-n Co V感染的潜在药物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nCoV 血管紧张素Ⅱ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 被引量:120
4
作者 余胜泉 陈莉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S期19-24,共6页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面临不可回避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根本出路在于采用系统观和生态观来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本文介绍了教育信息生态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典型的校园信息生态模型,并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技术、教学实...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面临不可回避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根本出路在于采用系统观和生态观来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本文介绍了教育信息生态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典型的校园信息生态模型,并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技术、教学实践之间的和谐互动的教育信息生态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出发点,对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生态 校园信息生态模型 教育信息化
原文传递
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15
5
作者 雷延兰 罗玲 +2 位作者 陈莉 李萍 刘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19名,其中71名为实验组,48名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自我护理量表和透析治疗依从性量表的前测。实验组接受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对...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19名,其中71名为实验组,48名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自我护理量表和透析治疗依从性量表的前测。实验组接受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4~5个月,两组接受后测。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依从性改变的有效性。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90.27±13.12 vs.96.15±8.48,t=-5.140,P=0.000)和透析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80.32±10.71 vs.86.58±8.18,t=-6.948,P=0.000)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干预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96.15±8.4 vs.90.25±10.52,t=3.376,P=0.001)和透析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86.58±8.18 vs.80.98±9.14,t=3.509,P=0.001)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提升。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透析依从性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Ⅳ级患者生化指标和左心室结构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1
6
作者 陈莉 逯伟达 +3 位作者 吴媛媛 吴茂红 李静 黄婼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Ⅳ级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ST2(sST2)及左心室结构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Ⅳ级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Ⅳ级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ST2(sST2)及左心室结构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Ⅳ级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中,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采用荧光素增强免疫化学发光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NT-proBNP、hs-CRP和sST2,改良Simpson法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8例(26.7%)比20例(61.3%),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LVEF提高(46.7±9.2)%(P<0.05),LVEDD缩小(52.6±6.7)mm(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hs-CRP、sST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年重复住院次数、累计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托拉塞米维持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Ⅳ级患者安全有效,能降低hs-CRP、sST2水平,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Ⅳ级患者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N端前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ST2
原文传递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采后红富士苹果热处理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1
7
作者 陈莉 屠康 +1 位作者 王海 赵艺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3,共5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在不同时间-温度的热空气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对红富士苹果进行不同时间-温度的热空气处理,处理后的果实置于(0±0.5)℃条件冷藏4个月,然后置于20℃条件下7 d(模拟货架期),对货架结束时果实底色a*值、硬度...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在不同时间-温度的热空气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对红富士苹果进行不同时间-温度的热空气处理,处理后的果实置于(0±0.5)℃条件冷藏4个月,然后置于20℃条件下7 d(模拟货架期),对货架结束时果实底色a*值、硬度和固酸比进行测定。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苹果底色a*值、硬度和固酸比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考察了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果实品质各指标的影响,得出优化热处理温度为36.3℃,处理时间82.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热处理 苹果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HPV及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4
8
作者 李玉霞 宋晓婕 +3 位作者 陈莉 周燕 砥石 张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3期479-481,共3页
目的: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及两者联合筛查结果的比较,研究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 目的: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及两者联合筛查结果的比较,研究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检查阳性以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任意阳性为阳性,阴性以全阴为阴性,对宫颈癌的3种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478例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炎症的患者有253例(52.9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225例(47.07%);鳞癌6例(1.26%)。478例患者中高危型HPV筛查结果阳性例数为283例,阳性检出率59.21%,且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TCT检查结果中不典型磷状细胞(ASC)及以上病变有219例,阳性检出率为45.82%。对3种筛查方法的总符合率进行比较,高危型HPV+TCT联合检查符合率最高,为99.58%,其次为TCT检查符合率为81.59%,高危型HPV筛查符合率为76.99%,而2种方法联合检查对CINI以上病变的筛查,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为当前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薄层液基细胞学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学诊断
原文传递
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92
9
作者 陈莉 赵莉华 +2 位作者 王玉珍 刘战地 蔡计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心理学知识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应温反应
下载PDF
豫西南泥湖矿田钼钨及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理探讨 被引量:86
10
作者 叶会寿 毛景文 +6 位作者 李永峰 燕长海 郭保健 赵财胜 何春芬 郑榕芬 陈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豫西南泥湖钼钨铅锌银矿田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金堆城—南泥湖钼钨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在矿田内除了早期探明的斑岩—夕卡岩型钼钨矿床和夕卡岩型多金属硫铁矿床外,最近几年又在其外围发现了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它们在空间上呈规律性分... 豫西南泥湖钼钨铅锌银矿田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金堆城—南泥湖钼钨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在矿田内除了早期探明的斑岩—夕卡岩型钼钨矿床和夕卡岩型多金属硫铁矿床外,最近几年又在其外围发现了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它们在空间上呈规律性分布。成矿流体及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钨及多金属硫铁矿床与铅锌银矿床为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大气水加入,成矿物质和花岗斑岩一起源于下地壳。年代学研究表明:钼钨铅锌银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140 M a左右,形成于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换晚期的岩石圈伸展环境。其成矿机理为: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由于俯冲的扬子板片可能发生断离,软流圈物质通过板片断离窗上涌,幔源岩浆在壳幔边界附近发生底侵作用,诱发碰撞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含矿的花岗质岩浆,沿NNE向断层与EW向的断层交汇处上升并在较高的构造层次上侵位,形成花岗斑岩体以及钼钨矿床、多金属硫铁矿床及铅锌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地质地球化学 动力学背景 成矿机理 南泥湖 豫西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85
11
作者 龚时鹏 余艳红 陈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为切口感染寻找最佳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可能与切口感染相关的术前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阴道检查次数、术前血红蛋白等16项指标,并根据随机原则,取同一医院未感染的产...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为切口感染寻找最佳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可能与切口感染相关的术前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阴道检查次数、术前血红蛋白等16项指标,并根据随机原则,取同一医院未感染的产妇为对照组。结果:在术前可能相关因素中,肥胖、产妇伴有基础性疾病或感染、胎膜早破等11项在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ASA评分、年龄等5项经统计学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如肥胖、胎膜早破、过多的阴道检查、肛查等,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感染 术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天津PM_(10)和NO_2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研究 被引量:82
12
作者 王郭臣 王珏 +1 位作者 信玉洁 陈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09-3016,共8页
利用HYSPLIT模型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气象数据,用聚类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期间抵达天津的逐日72h气流后向轨迹按不同的季节进行归类.并利用相应的PM10和NO2浓度日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季节气流轨迹对天津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利用HYSPLIT模型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气象数据,用聚类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期间抵达天津的逐日72h气流后向轨迹按不同的季节进行归类.并利用相应的PM10和NO2浓度日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季节气流轨迹对天津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运用潜在源贡献(PSCF)因子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法分别模拟了不同季节PM10和NO2潜在PSCF和CWT.结果表明,不同方向气流轨迹对天津PM10和NO2潜在源区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天津PM10和NO2日均浓度最高值对应的气流轨迹均集中在冬、春和秋季等来自内陆的西北气流;夏季影响天津的气流轨迹主要来自西北和东南方向,对天津PM10和NO2的日均浓度贡献较小.天津PM10和NO2的PSCF与CWT分布特征类似,最高值主要集中在天津本地以及邻近的河北省和山东省,是天津这两种污染物主要潜在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NO2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潜在源贡献 浓度权重轨迹 天津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的凋亡诱导作用及bcl-2基因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64
13
作者 戎煜 梁福佑 +4 位作者 陈莉 杜海军 刘乐尧 孙红柳 安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 10μ g/ml去甲斑蝥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处理后,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普通光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去甲斑蝥素对乳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现象。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 10μ g/ml去甲斑蝥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处理后,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普通光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去甲斑蝥素对乳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现象。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百分比,用蛋白印迹杂交方法对凋亡抑制基因 bcl-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经 10μ g/ml去甲斑蝥素处理 12 h后,可观察到 MCF-7细胞变形、出泡,从培养瓶底脱离。细胞染色和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染色质浓聚、边集,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百分比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抑制基因 bcl-2的表达降低。结论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去甲斑蝥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乳腺肿瘤 BCL-2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开展病人术前教育的做法及体会 被引量:79
14
作者 陈莉 邵春燕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93-594,共2页
手术治疗是对外科系统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由于术前宣教工作不够,大部分病人对手术了解不够,当病人知道要采取手术治疗时,心情是十分紧张的。加上疾病的痛苦,增加了术前、术中与术后配合的难度。为此我们手术室开展了系统术前... 手术治疗是对外科系统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由于术前宣教工作不够,大部分病人对手术了解不够,当病人知道要采取手术治疗时,心情是十分紧张的。加上疾病的痛苦,增加了术前、术中与术后配合的难度。为此我们手术室开展了系统术前教育,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教育 病人 手术室护理
原文传递
柔性管理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7
15
作者 胡德英 方鹏骞 +4 位作者 赵光红 刘义兰 陈晶 陈莉 喻姣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2-934,共3页
通过对护理管理问题分析,对护士采取了健康管理、心理沟通、工作轮换等柔性管理措施,达到了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护士自我实现的目的。
关键词 护理管理研究 柔性管理 护士
原文传递
过去20年气候变暖对我国冬季采暖气候条件与能源需求的影响 被引量:74
16
作者 陈莉 方修睦 +1 位作者 方修琦 李帅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0-597,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气候变暖,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显著变暖,对我国冬季采暖气候条件和能源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论文以全国458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气温为基础,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依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气候变暖,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显著变暖,对我国冬季采暖气候条件和能源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论文以全国458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气温为基础,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依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规定,确定了采暖初(终)日及集中(过渡)采暖期的划分方法,并采用度日法分析了采暖强度。结果发现与1980年以前时段相比,1985—2004年以及1995—2004年间,我国集中采暖区和过渡采暖区的界线明显北移,尤其110E°以东地区北移最大达2~3个纬距;北方大部地区采暖期长度缩短5~15d,长江以南地区缩短最大达30d以上;北方采暖强度普遍减小200℃以上;理论上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耗能降低了5%~30%,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采暖耗能降低了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集中采暖区 过渡采暖区 采暖期长度 采暖强度 供热节能率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5
17
作者 阮倩 自华芬 陈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用麻醉药物不同分为A组(n=41)、B组(n=42)和C组(n...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用麻醉药物不同分为A组(n=41)、B组(n=42)和C组(n=42)。A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0.5 mg/kg),B组采用罗哌卡因(0.5 mg/kg)+右美托咪定(0.25μg/kg)麻醉,C组采用罗哌卡因(0.5 mg/kg)+右美托咪定(0.5μg/kg)麻醉;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麻醉恢复质量(QoR-40)评分、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患者术中10 min、30 min、60 min及术毕HR、SBP和DBP均小于A组(P<0.05);B组和C组QoR-40量表总分均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术后2 h、6 h、12 h、24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心动过缓、一过性低血压、一过性高血压、呼吸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麻醉恢复质量,加强镇痛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血流动力学 麻醉恢复质量 镇痛
下载PDF
我国网球项目奥运备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跟踪监测及比赛胜负规律分析 被引量:61
18
作者 陈正 胡亚斌 +1 位作者 陈莉 黄香伯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1,共5页
运用电视、录像、临场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女子网球队奥运备战运动员主要比赛过程进行跟踪监测,研究分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和实力现状,正确定位我国女子网球整体水平,并从众多的统计数据中揭示网球项目比赛规律。
关键词 网球 奥运会 29届 技术 战术 监测 中国
下载PDF
茶多酚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9
19
作者 刘丽娜 赵金垣 +2 位作者 陈莉 刘和亮 丁丽华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 探讨茶多酚 (teapolyphenols ,TP)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大鼠用百草枯(paraquat,PQ)灌胃 (2 5 0mg/kg)染毒后 3h再经口灌注TP ,分别测定染毒后 8、2 4、48、72h大鼠血浆和支气管 肺泡灌洗液 (BALF)中丙二醛 (MDA)... 目的 探讨茶多酚 (teapolyphenols ,TP)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大鼠用百草枯(paraquat,PQ)灌胃 (2 5 0mg/kg)染毒后 3h再经口灌注TP ,分别测定染毒后 8、2 4、48、72h大鼠血浆和支气管 肺泡灌洗液 (BALF)中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 ,并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结果 PQ染毒后血浆及BALF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血浆SOD活力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8h后GSH Px稍升高 ;BALF中SOD、GSH Px均下降 ,但前者 48h后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给予TP治疗后 ,与中毒组比较 ,血浆和BALF中MDA含量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GSH Px和SOD活力逐渐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PQ中毒后肺泡壁充血、增厚 ,炎症细胞浸润 ,并有局灶性出血 ;给予TP后 ,肺泡壁充血、出血均有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药物疗法 茶多酚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耕地覆盖变化 被引量:65
20
作者 叶瑜 方修琦 +2 位作者 任玉玉 张学珍 陈莉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50,共11页
人类通过耕作活动对自然植被景观的改变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北地区是过去300年中国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变化发生重大影响的典型地区,对于从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的角度看土地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历史数... 人类通过耕作活动对自然植被景观的改变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北地区是过去300年中国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变化发生重大影响的典型地区,对于从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的角度看土地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历史数据订正与多源耕地数据关系模型校核相结合的方法,重建了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耕地面积时间序列以及耕地覆盖的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从变化总趋势来看,过去300年东北耕地几乎呈指数增长,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为近100年,垦殖率由约10%增至20%以上;(2)从空间格局变化来看,18世纪中后期之前,东北三省的开垦区域还主要局限于辽宁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垦区域大规模向北扩张,至20世纪初期,东北的垦殖北界已达到黑龙江中部;20世纪东北整体垦殖强度仍不断增大,但区域差异性逐渐减小,其中,20世纪初至3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高垦殖率区域扩张较明显,并逐渐形成了3个主要农耕区;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表现出新垦殖区域向森林地区的扩张.总之,过去300年东北耕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反映出人类通过土地开垦、森林砍伐等生产活动已较大幅度地改变了该区域的自然景观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300年 东北地区 耕地 土地覆盖 环境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