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座谈会纪要 被引量:477
1
作者 邱贵兴 戴尅戎 +11 位作者 杨庆铭 裴福兴 百成 曾炳芳 安民 王坤正 王继芳 余楠生 周乙雄 孙天胜 刘强 胡永成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6-640,共5页
关键词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大手术 座谈会 预防 纪要 专家 防治方案 文献报道 西方国家
原文传递
应用不同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6
2
作者 百成 +3 位作者 王飞 高石军 邵德成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00-602,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1-2],我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快速增加,多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累及内侧间室。症状轻者可采取口服止痛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症状较重者需采用胫骨近端高位截骨、全膝关节置换、单髁关节置换、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1-2],我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快速增加,多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累及内侧间室。症状轻者可采取口服止痛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症状较重者需采用胫骨近端高位截骨、全膝关节置换、单髁关节置换、关节镜下清理术及腓骨近端截骨术[3]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不均匀沉降 腓骨近端段切术
下载PDF
自体中1/3髌韧带重建前十字韧带术后膝关节内并发症的探讨 被引量:99
3
作者 百成 张庆民 +3 位作者 冯建刚 高石军 邵德成 孙建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中1/3髌韧带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术后膝关节内有关的并发症及其发病机制。方法1994年1月~1997年11月 ,对18例前十字韧带断裂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或小切口关节切开术 ,完成自体中1/3髌韧带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术后平均随访...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中1/3髌韧带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术后膝关节内有关的并发症及其发病机制。方法1994年1月~1997年11月 ,对18例前十字韧带断裂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或小切口关节切开术 ,完成自体中1/3髌韧带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术后平均随访2年 ,对所有病例进行临床检查 ,确定膝关节疼痛部位 ,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 ,并利用膝关节屈曲90°的侧位X线片测量髌韧带长度。结果随访18例患者 ,17例术后膝关节存在触发性或功能性疼痛 ,膝关节疼痛常位于髌股关节、髌骨下极、髌韧带供区及胫骨结节部位。8例患者术后患膝活动度有不同程度受限。6例患者髌韧带发生不同程度的短缩 ,平均短缩2.8mm。4例患者髌股关节间隙变窄。两种术式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自体中1/3髌韧带重建前十字韧带不仅应注意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还应关注髌韧带供区及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发生 ,重视其发病的病理基础。髌韧带中1/3缺损可引起髌韧带短缩及髌股关节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韧带 前交叉韧带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与突出类型及纤维环完整性的关系 被引量:65
4
作者 申勇 百成 +2 位作者 丁文元 张为 崔建岭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与突出类型及纤维环完整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病例选择条件:均为下腰椎单节段突出,侧突型(单侧坐骨神经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随访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与突出类型及纤维环完整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病例选择条件:均为下腰椎单节段突出,侧突型(单侧坐骨神经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随访6~14年,平均8.5年。根据术中所见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形态及纤维环破损大小,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四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术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椎间盘髓核突出较大、纤维环破损较小者,术后疗效佳,复发率低;反之,髓核突出较小或纤维环破损大者,术后疗效差,复发率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与椎间盘突出类型及纤维环的完整性有密切的联系。对临床症状较轻、间盘突出较小且突出物基底较宽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开放式手术。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除应注意保持脊柱骨性结构的稳定性,还应尽量避免过多地破坏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突出类型 纤维环完整性 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 被引量:70
5
作者 邱贵兴 戴尅戎 +11 位作者 杨庆铭 裴福兴 百成 曾炳芳 安民 王坤正 王继芳 余楠生 周乙雄 孙天胜 刘强 胡永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专家 骨科 预防 正确诊断 临床表现 早期发现 疾病状态 PTE
下载PDF
滑膜炎颗粒治疗急、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3
6
作者 百成 王飞 +3 位作者 孙然 董江涛 王晓峰 竞清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背景:中成药治疗滑膜炎具有疗效快、安全性高的优点,其中滑膜炎颗粒是代表药物之一。目的:评价滑膜炎颗粒治疗急炎、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湿热阻络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试验组与对照组... 背景:中成药治疗滑膜炎具有疗效快、安全性高的优点,其中滑膜炎颗粒是代表药物之一。目的:评价滑膜炎颗粒治疗急炎、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湿热阻络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试验组与对照组样本量比例为1:1。试验组服用滑膜炎颗粒,对照组服用滑膜炎颗粒模拟剂。急性膝关节滑膜炎疗程2周,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疗程8周。观察指标包括膝关节肿胀情况、WOMAC量表膝关节疼痛、WOMAC量表膝关节运动功能、滑膜炎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常规安全性指标等。结果:1急性滑膜炎:试验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改善率为54.29%,滑膜炎综合疗效总有效率75.76%,中医证侯总有效率84.85%,各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WOMAC量表膝关节疼痛评分下降值及WOMAC量表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2慢性滑膜炎:试验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改善率为50.75%,滑膜炎综合疗效总有效率75.38%,中医证侯总有效率90.77%,各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WOMAC量表膝关节疼痛积分下降值及WOMAC量表膝关节运动功能积分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滑膜炎颗粒能显著改善急、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的关节肿胀和疼痛情况,促进关节积液吸收,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缓解中医证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颗粒 滑膜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国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专家建议 被引量:60
7
作者 邱贵兴 戴尅戎 +11 位作者 杨庆铭 裴福兴 百成 曾炳芳 安民 王坤正 王继芳 余楠生 周乙雄 孙天胜 刘强 胡永成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1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大手术 专家 预防 中国 防治方案 文献报道 西方国家 重视程度 DVT
下载PDF
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 被引量:55
8
作者 邱贵兴 戴尅戎 +11 位作者 杨庆铭 裴福兴 百成 曾炳芳 安民 王坤正 王继芳 余楠生 周乙雄 孙天胜 刘强 胡永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大手术 专家 预防 防治方案 文献报道 西方国家 重视程度 DVT 肺栓塞
下载PDF
颈3椎板切除单开门成形术对颈椎轴性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50
9
作者 张为 百成 +4 位作者 申勇 董玉昌 丁文元 李宝俊 姚晓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4-548,共5页
目的对传统C3~7椎板成形术进行改良,探讨C3切除、C4~7成形的改良椎板成形术是否相对于传统的椎板成形术能有效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接受C3椎板切除的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44例颈椎病患者作为... 目的对传统C3~7椎板成形术进行改良,探讨C3切除、C4~7成形的改良椎板成形术是否相对于传统的椎板成形术能有效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接受C3椎板切除的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44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试验组(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12~27个月);同期接受传统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12~40个月)。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评分、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JOA评分恢复率,A组患者为59.2%±11.3%,B组患者为60.1%±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22.7%,B组为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2.1%±1.6%,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6.4%±3.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4.6°±4.0°,B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11.6°±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3椎板切除的椎板成形术在获得良好神经减压效果的同时,可以维持颈半棘肌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对颈椎后伸机制的破坏,从而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 椎板切除术
原文传递
生长因子对软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百成 张洪斌 +1 位作者 张汉杰 郑淑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关键词 软骨形成 软骨细胞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高石军 百成 +5 位作者 汤慧华 樊锡风 孙建海 冯忠军 任启富 郭晓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与骨性关节炎发病的关系。方法抽取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积液和血清,及关节镜下清理术中切除的骨性关节炎滑膜和退变软骨作为标本,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其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骨性关节炎...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与骨性关节炎发病的关系。方法抽取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积液和血清,及关节镜下清理术中切除的骨性关节炎滑膜和退变软骨作为标本,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其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软骨及滑膜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其血清及关节液,且软骨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滑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一氧化氮浓度明显高于其血清及骨性关节炎的关节液。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软骨及滑膜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可能引起其自身组织损伤,而成为关节软骨退变和滑膜炎症的病因之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液中一氧化氮浓度明显高于骨性关节炎可为这两种疾病的鉴别提供依据,同时也提示虽同为一氧化氮引起的组织损伤,但其发病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软骨下骨髓水肿与膝骨关节炎疼痛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耿晓鹏 百成 +2 位作者 王霞 高巍 王晓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MRI显示的软骨下骨髓水肿程度与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共264例,按疼痛程度分为三组:无疼痛组47例,轻度疼痛组184例,中重度疼痛组33例;根据X线检查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将膝骨关节炎分为三度... 目的探讨MRI显示的软骨下骨髓水肿程度与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共264例,按疼痛程度分为三组:无疼痛组47例,轻度疼痛组184例,中重度疼痛组33例;根据X线检查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将膝骨关节炎分为三度:轻度(K-L分级Ⅱ级)52例,中度(K-L分级Ⅲ级)142例,重度(K-L分级Ⅳ级)70例;将MRI诊断的骨髓水肿分为三级:0级(无骨髓水肿)69例,1级(轻度骨髓水肿)127例,2级(较重骨髓水肿)68例。将疼痛程度分别与膝骨关节炎分度和骨髓水肿分级进行列联表资料字2检验及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疼痛程度与膝骨关节炎分度间无明显相关性(字2=5.251,P=0.263),但中重度疼痛组中重度骨关节炎的比例高于无疼痛组和轻度疼痛组(42.4%∶23.4%和24.5%)。疼痛程度与骨髓水肿分级间存在相关性(字2=28.175,P<0.001);虽然两疼痛组的骨髓水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4.632,P=0.099),但中重度疼痛组的2级骨髓水肿的比例高于轻度疼痛组(42.4%∶27.2%)。秩和检验显示,三组疼痛病例的骨关节炎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而骨髓水肿的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疼痛程度的加重,骨髓水肿的程度也加重。结论膝骨关节炎疼痛与软骨下骨髓水肿相关,且存在疼痛越重,则骨髓水肿越严重的趋势;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与病变的X线分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疼痛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股骨单隧道与双隧道重建后十字韧带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百成 高石军 +3 位作者 王晓峰 邵德成 王飞 陆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单束单隧道与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后十字韧带(PCL)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单束前外束重建法重建PCL 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8~50岁,平均35.5岁;右膝12例,左膝6例。移植物为骨-髌腱(中1/3)... 目的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单束单隧道与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后十字韧带(PCL)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单束前外束重建法重建PCL 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8~50岁,平均35.5岁;右膝12例,左膝6例。移植物为骨-髌腱(中1/3)-骨的11例,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的7例。于PCL股骨附着点解剖中心的稍前方钻取股骨隧道,屈膝70°,拉紧并固定移植物。2000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PCL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1~47岁,平均33岁;右膝9例,左膝3例。移植物为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的7例,一端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肌腱的5例。将肌腱编织分为两束。于股骨侧钻取双隧道。两束分别于屈膝70°和0°时拉紧并固定。结果采用前外束重建法的18例患者平均随访23个月,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的12例患者平均随访17个月。前外束重建组与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组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2.4±3.7)分和(94.3±3.4)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屈膝0°和30°时,前外束重建组的胫骨后移距离是(5.9±0.4)mm和(6.2±0.5)mm,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组是(3.5±0.3)mm和(4.0±0.4)m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屈膝60°和90°时,两组胫骨后移距离差异无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股骨单隧道 双隧道重建 十字韧带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2064例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智勇 孙然 +6 位作者 张奇 张英泽 百成 朱炼 吕丽 赵海涛 吴文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就诊的所有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按年龄分为儿童组(16岁以下)、青壮年组(16~60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所有股骨颈骨折根据AO分型,分为31—B1型、31-B2型和31...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就诊的所有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按年龄分为儿童组(16岁以下)、青壮年组(16~60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所有股骨颈骨折根据AO分型,分为31—B1型、31-B2型和31-B3型。对全部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共统计股骨颈骨折2064例,男性971例,女性1093例。2003年356例,2004年381例,2005年397例,2006年454例,2007年476例。儿童组股骨颈骨折74例(3.59%),青壮年组979例(47.43%),老年组1011例(48.98%)。31-B1型960例(46.51%),31—B2型860例(41.67%),31-B3型244例(11.82%)。结论股骨颈骨折逐年上升,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青壮年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老年人女性高于男性。儿童组、青壮年组股骨颈骨折AO分型以31-B2型最多,而老年组以31-B1型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流行病学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洪斌 百成 +1 位作者 张汉杰 郑淑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对创伤性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大耳白兔2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在两侧髌股关节股骨侧的关节面中心分别造成直径3.5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选择右侧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对创伤性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大耳白兔2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在两侧髌股关节股骨侧的关节面中心分别造成直径3.5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选择右侧为实验组,自术后起,膝关节内注射10μg/ml的HGF0.1ml,每周3次,共4周;左侧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同一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4、6、8、12、24周分别取材进行大体、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HGF实验组修复组织填充快,质量好。4周时缺损区充填完全,再生软骨与纤维组织比例约1:1。24周时再生组织与周围正常软骨外观相近,肉眼难以区分;光镜下损伤区基本恢复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电镜下可见到多数形态成熟的透明软骨细胞。而盐水对照组6周时缺损区仍有浅表凹陷,并以纤维组织性修复为主。除术后4周外,其余各期两组的组织学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同时发现再生软骨干24周后变薄,个别标本有裂隙形成。结论HGF能有效地促进创伤性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为临床无创性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组织学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膝关节骨关节炎滑膜中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水平测试与观察 被引量:25
16
作者 百成 王晓峰 +3 位作者 张静 高石军 邵德成 王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比较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和P物质(substanceP,SP)在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单纯半月板撕裂膝关节滑膜中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定性和半定量分析NGF和SP在膝OA(13例次)及单纯半月板撕... 目的比较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和P物质(substanceP,SP)在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单纯半月板撕裂膝关节滑膜中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定性和半定量分析NGF和SP在膝OA(13例次)及单纯半月板撕裂患者(6例次)膝关节不同部位滑膜中的表达。用Gless神经纤维染色法观察滑膜内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NGF主要在滑膜的血管壁平滑肌层表达,OA膝内下方滑膜的NGF阳性血管率(67.2%)明显高于外侧滑膜(47.6%,P<0.05)和髌上囊处滑膜(29.9%)的表达以及单纯半月板撕裂膝关节内下方(38.9%)、外侧(41.0%)、髌上囊处(32.2%)滑膜的表达(P<0.01)。SP在滑膜血管壁上表达,OA膝内下方滑膜SP的表达(61.7%)明显高于外侧滑膜的表达(46.5%,P<0.05)和在髌上囊滑膜(31.6%)的表达以及单纯半月板撕裂膝关节内下方(43.1%)、外侧(40.5%)和髌上囊(33.2%)处滑膜的表达(P<0.01)。滑膜内的神经纤维分布广泛,在血管周围尤为明显,形成血管周围神经网。结论NGF和SP在膝OA滑膜内下方的表达明显高于它们在滑膜其它处的表达,与临床观察到的膝OA患者膝内下方疼痛和压痛部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滑膜 神经生长因子 P物质 测试 观察
原文传递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2
17
作者 申勇 李增炎 +3 位作者 石奉文 张惠民 张标 百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194-196,共3页
为了解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与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总结了31例20岁以下青少年手术后远期随访结果。随访平均8年,优良率93%。作者认为,外伤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较少出... 为了解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与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总结了31例20岁以下青少年手术后远期随访结果。随访平均8年,优良率93%。作者认为,外伤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较少出现感觉、运动及腱反射异常等神经根损害的表现。治疗上不应过份强调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下载PDF
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刘昆鹏 百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674-677,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剂量与给药次数对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白兔 2 5只并随机分 5组 ,分别向关节内注射 0 .1ml,0 .2ml及 0 .4ml醋酸泼尼松龙 2次或 4次 ,对照组膝关节内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 ,注射完成 2周后... 目的 :探讨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剂量与给药次数对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白兔 2 5只并随机分 5组 ,分别向关节内注射 0 .1ml,0 .2ml及 0 .4ml醋酸泼尼松龙 2次或 4次 ,对照组膝关节内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 ,注射完成 2周后对动物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电镜检查。结果 :实验组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缺损、裂隙及结构破坏 ,软骨细胞数目增多或减少以及软骨异染性的降低 ,潮线的完整性破坏。软骨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包括软骨细胞肿胀、水肿变性及坏死。结论 :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与注射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及给药次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注射 糖皮质激素 关节软骨 治疗
下载PDF
203例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治疗和探讨 被引量:30
19
作者 王飞 百成 +3 位作者 高石军 杨劼 邵德成 陆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机制和特点 ,研究残留半月板组织的处理原则。方法 :对 2 0 3例行关节镜诊治的盘状半月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盘状半月板患者的年龄分布特点和 14岁以下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盘状半月板病例的比例。对...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机制和特点 ,研究残留半月板组织的处理原则。方法 :对 2 0 3例行关节镜诊治的盘状半月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盘状半月板患者的年龄分布特点和 14岁以下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盘状半月板病例的比例。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年龄分布 ,在 2 0岁以下组患者数量最多 ,较其它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14岁以下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中外侧盘状半月板组所占比例与普通半月板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盘状半月板的症状、体征和MRI有其相对的特殊性 ,其年龄分布显示青少年患者较多。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机制与其解剖特征和组织学构成有关 ,镜下治疗的原则是保留一个外形和厚度接近正常 ,边缘稳定、光滑的半月板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胫骨 半月板
下载PDF
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晓峰 百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56-1160,共5页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活动度 影响因素 膝关节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