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路径与政策研究 被引量:86
1
作者 郑逸璇 宋晓晖 +8 位作者 周佳 许艳玲 林民松 牟雪洁 薛文博 蔡博峰 雷宇 严刚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1年第5期45-51,共7页
全面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兑现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环境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度同源性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就目标指标、管控区域... 全面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兑现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环境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度同源性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就目标指标、管控区域、控制对象、措施任务、政策工具五个方面的协同性系统讨论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本内涵。其次,着眼于当前大气环境治理与碳减排在中国的重要性,本文在国家层面讨论了二者的中长期协同控制路线图,阐述了重点协同区域的识别方法和重点部门的协同治理思路,系统提出了大气环境治理与碳减排的协同路径。再次,本文还就“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这两个领域与碳减排的协同治理思路展开分析讨论。最后,针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对政策体系的需求,提出了统筹优化减污降碳协同目标、建立协同法规标准、建立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建议。本研究将有助于厘清各方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认识,对各级政府后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环境污染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严刚 郑逸璇 +14 位作者 王雪松 李冰 何捷 邵朱强 李永亮 吴立新 丁焰 徐伟 李新 蔡博峰 宋晓晖 王倩 雷宇 王金南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开展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支撑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需求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为约束开展自上而下的... 开展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支撑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需求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为约束开展自上而下的宏观路径研究;以合计贡献了我国碳排放(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90%以上的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共6个重点行业以及建筑、交通2个重点领域为对象,开展自下而上的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通过上下路径反复迭代、行业间耦合优化,打通宏观路径与微观措施的联动和双向反馈,最终形成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达峰路径.结果表明: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需抓紧部署、大力推进包括清洁能源降碳、能效提升降碳、资源循环降碳、管理调控降碳等4类关键举措,方可实现我国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峰的目标,峰值较2020年增加5.0×10^(8)~7.0×10^(8)t左右,达峰后将保持3~4年的峰值平台期.受需求与技术驱动,不同领域碳排放总量将梯次实现达峰,其中工业领域(含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共5个重点行业)预计将在“十四五”期间整体达峰,达峰后碳排放稳定下降;电力行业和交通、建筑领域碳排放均在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经测算,2021-2030年间,为推动碳达峰采取的4类关键措施预计需投入2.08×10^(13)元;其中清洁能源降碳是最为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措施.为保障关键举措顺利落地,建议全面加大政策创新,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碳总量控制与交易市场机制、绿色低碳标准体系、行业准入及产业结构政策体系、价格财税及投融资机制等.本研究分行业及领域的碳达峰路径研究成果及所识别的关键控碳减碳技术手段、措施和政策将为国家碳达峰路径设计提供技术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达峰 国家路径 重点行业 重点领域 行业分析
下载PDF
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53
3
作者 王丽娟 张剑 +4 位作者 王雪松 宋晓晖 周凌安 严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部门,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同时,电力将是未来10年能源增长的主体,而这些新增用电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属于刚性需求,是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电力行业未来新... 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部门,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同时,电力将是未来10年能源增长的主体,而这些新增用电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属于刚性需求,是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电力行业未来新增需求压力巨大,其碳排放峰值及达峰速度将直接决定2030年前全国碳排放达峰目标能否实现.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各部门用电需求、电源结构调整、发电标准煤耗变化等因素,采用基于情景分析的方法,开展电力行业碳排放趋势预测,识别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推动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为制定碳达峰目标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路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通过积极措施,电力行业碳排放能够在2030年左右达峰,在不考虑热电联产供热碳排放时,于2028—2031年达峰,峰值为43.2×10^(8)~44.9×10^(8)t,较2020年增加3.2×10^(8)~4.9×10^(8)t;考虑热电联产供热碳排放,则达峰时间为2031—2033年,峰值为50.7×10^(8)~53.0×10^(8)t,较2020年增加4.9×10^(8)~7.2×10^(8)t.②在电源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如到2030年降低2%左右的电力需求,达峰时间将提前4年左右.③提速风光新能源发展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必然选择,到2030年,提高风光发电、核电、水电、生物质、气电发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节能降耗措施等各项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分别为55.3%、10.6%、9.2%、7.6%、5.7%、11.5%.研究显示,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碳减排工作重点要聚焦于优化电源结构、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用电效率、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水平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CO_(2)排放 碳达峰 情景分析 控制路径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混合高斯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37
4
作者 祖爵 何鸿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85-1589,共5页
针对现有方法在复杂多变环境下不能很好地检测出运动物体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消减法,并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模型初始化时,提出了一种能准确得到实际背景模型的方法;在模型更新中引入了加速因子和合理性反馈使得... 针对现有方法在复杂多变环境下不能很好地检测出运动物体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消减法,并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模型初始化时,提出了一种能准确得到实际背景模型的方法;在模型更新中引入了加速因子和合理性反馈使得模型能更快、更准确地反应真实的背景。实验结果表明,同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改进的混合高斯模型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物体发生运动时产生的拖影,并能很好地检测出运动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觉监控 混合高斯模型 运动目标检测
下载PDF
中国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金玲 郝成亮 +6 位作者 吴立新 徐鑫 刘文革 严刚 张泽宸 张鸿宇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8-376,共9页
煤化工行业是我国煤炭消费和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要求下,煤化工行业高碳排放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且面临巨大挑战,开展煤化工行业CO_(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实现高碳能源的绿色低碳化利用成为亟待解决... 煤化工行业是我国煤炭消费和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要求下,煤化工行业高碳排放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且面临巨大挑战,开展煤化工行业CO_(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实现高碳能源的绿色低碳化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煤化工各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节能低碳技术应用、原料和燃料结构调整等因素,采用下游部门需求法和项目法分别预测传统煤化工与现代煤化工各子行业未来发展规模,采用碳排放系数法预测不同情景下2021—2035年行业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判断行业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措施、达峰时间和峰值.结果表明:①2019年我国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为5.4×10^(8)t,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8%.其中,传统煤化工碳排放量为3.6×10^(8)t,现代煤化工碳排放量为1.8×10^(8)t.②基准情景下,煤化工行业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强化控制情景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控碳措施,可推动煤化工行业在2025年左右提前达到碳排放峰值.③控制现代煤化工规模、优化行业用能结构、优化甲醇原料结构等措施是煤化工行业碳减排的三项主要措施,到2030年可分别减少碳排放0.50×10^(8)、0.16×10^(8)和0.08×10^(8)t.研究显示,促进煤化工行业碳达峰应尽快实施控制现代煤化工发展规模、从源头减少传统煤化工产品需求、优化甲醇行业原料结构、优化煤化工用能结构、提高行业能效水平和促进产品固碳化等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煤炭消费 碳排放 情景分析 达峰路径
下载PDF
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构想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金南 曹东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3B期39-43,49,共6页
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国土环境与经济协调布局,制定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及西部地区的开发规划;制定资源保护与资源节约规划;制定绿色产业与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制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规划。中国环境规划... 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国土环境与经济协调布局,制定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及西部地区的开发规划;制定资源保护与资源节约规划;制定绿色产业与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制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规划。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提出,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环境压力,必须制订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变。本文提出了制定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中长期目标及其发展指标, 并对实施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绿色政策进行了展望,建议国家应加快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领导绩效考核制度,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以及绿色发展投融资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整治规划 绿色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 综合治理规划 环境污染 西部地区 资源节约 资源保护 绿色产业
下载PDF
中国建筑领域CO_(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袁闪闪 +5 位作者 杜艳春 曲世琳 胡楚梅 金玲 徐伟 严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404,共11页
实施建筑领域CO_(2)排放控制是推动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运行阶段CO_(2)排放量为21.7×10^(8) t,约占全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0%,其中直接排放6.9×10^(8) t,间接排放14.8×10^(8) t.... 实施建筑领域CO_(2)排放控制是推动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运行阶段CO_(2)排放量为21.7×10^(8) t,约占全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0%,其中直接排放6.9×10^(8) t,间接排放14.8×10^(8) t.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领域CO_(2)排放仍呈刚性增长态势.为明确建筑领域CO_(2)排放达峰路径,综合考虑建筑领域发展现状和用能情况,以建筑运行中供暖、炊事等活动所需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耗直接排放以及热电联产供暖、空调、照明、电梯、电器等外购热力和电力间接排放为核算范围,在预测不同阶段建筑发展规模、建筑能源消费、用能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未来碳排放变化趋势和达峰时间,提出达峰路径和重要政策举措.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CO_(2)排放量从13.2×10^(8) t增至21.7×10^(8) t,其中直接排放已于2017年达峰,间接排放仍在持续增长.②从建筑规模和节能降碳措施等角度分情景开展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预测建筑领域CO_(2)排放将在2029—2030年左右达峰,峰值排放量为28.1×10^(8)~29.2×10^(8) t,达峰后有2~3年的平台期.③低碳清洁取暖、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改造和合理控制建筑规模4项措施是建筑领域实现碳排放达峰的重要举措,4项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分别达到40.7%、27.1%、17.7%和14.5%.研究显示,2030年前,发展建筑可再生能源、强化建筑节能、合力控制建筑规模是建筑领域降碳的核心举措,而推动低碳清洁取暖是实现我国建筑领域降碳最主要的控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领域 CO_(2)排放 达峰路径 情景分析 建筑节能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居民采暖“煤改电”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与健康效益评估 被引量:33
8
作者 闫祯 金玲 +4 位作者 王慧丽 唐倩 王丽娟 雷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3,共9页
散煤燃烧等低矮面源的排放对京津冀等地区采暖季ρ(PM2. 5)贡献较大,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京津冀地区居民采暖"煤改电"治理工程,以2025年为目标年,以不做任何散煤治理工作为基准情景,同时设计2种不同的控制情... 散煤燃烧等低矮面源的排放对京津冀等地区采暖季ρ(PM2. 5)贡献较大,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京津冀地区居民采暖"煤改电"治理工程,以2025年为目标年,以不做任何散煤治理工作为基准情景,同时设计2种不同的控制情景(控制情景1、控制情景2),评估不同控制情景下"煤改电"带来的健康效益.通过综合考量民用散煤占燃煤消费量的比例、散煤PM2. 5排放强度,结合京津冀地区各城市PM2. 5源解析结果,确定民用散煤对大气环境ρ(PM2. 5)的贡献系数,计算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成果,运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预测不同控制情景中京津冀地区居民采暖"煤改电"带来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在控制情景1中ρ(PM2. 5)年均值分别下降4. 9、4. 9和1. 1μg/m^3,在控制情景2中分别下降5. 4、5. 6和2. 0μg/m^3;(2)在控制情景1、控制情景2中京津冀地区居民采暖"煤改电"带来的健康效益分别为266. 55×108和352. 34×108元,分别约占京津冀地区2015年GDP的0. 38%和0. 51%.研究显示,通过实施"煤改电",京津冀地区可实现的健康效益相当可观,其中,北京市获得的健康效益最大,其次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大气污染 居民采暖“煤改电” 健康效益
下载PDF
京津冀燃煤工业和生活锅炉的技术分布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慧丽 雷宇 +2 位作者 贺晋瑜 高丽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0-1517,共8页
燃煤工业和生活锅炉(下称燃煤锅炉)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分析其污染物排放特征对燃煤锅炉的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的容量、锅炉种类、除尘方式、实际除尘效率等技术分布信息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建立... 燃煤工业和生活锅炉(下称燃煤锅炉)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分析其污染物排放特征对燃煤锅炉的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的容量、锅炉种类、除尘方式、实际除尘效率等技术分布信息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技术分布信息的2012年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分析了技术特征对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以10 t/h及以下的小容量锅炉为主,主要炉型为层燃炉,除尘方式以湿式除尘及多管旋风除尘为主;2012年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的SO2、NOx、颗粒物、PM10和PM2.5排放量分别为90.81×104、30.88×104、31.46×104、14.64×104和8.07×104t,排放主要集中于10 t/h及以下和35 t/h以上的锅炉;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是锅炉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城市;供热、食品、化工、造纸是燃煤锅炉排放最集中的行业.京津冀地区不同城市锅炉的容量及行业分布差异明显,各城市对燃煤锅炉应因地制宜采取天然气替代、集中供热等措施,以控制燃煤锅炉的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京津冀 大气污染物 排放清单
下载PDF
SPD模式在某公立医院耗材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志超 卢隽滢 +1 位作者 柯佳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93,共3页
医用耗材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耗材管理模式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管理过程缺乏规范、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某公立医院将SPD模式运用于耗材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介绍了该院基于SPD... 医用耗材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耗材管理模式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管理过程缺乏规范、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某公立医院将SPD模式运用于耗材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介绍了该院基于SPD模式开展耗材管理的实践与经验,为进一步提升耗材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D 医用耗材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建设项目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宋晓晖 吕晨 +4 位作者 王丽娟 郑逸璇 蔡博峰 严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5-413,共9页
建立完善的、减污降碳相协同的管理制度是支撑全国碳排放高质量达峰的重要保障,有效控制新增碳排放是推动实现重点行业尽早达峰的关键.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源头防控的基础性制度,将温室气体管控要求纳入其中是现阶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 建立完善的、减污降碳相协同的管理制度是支撑全国碳排放高质量达峰的重要保障,有效控制新增碳排放是推动实现重点行业尽早达峰的关键.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源头防控的基础性制度,将温室气体管控要求纳入其中是现阶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可行途径及重要抓手.综合考虑国内外管理实践经验以及我国制度特点与管理需求,开展了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本文提出了系统性、全过程、协同性的三大温室气体评价基本原则,识别建设项目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强调高效、低碳、循环的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包含项目分析与判断、影响因素识别、影响预测与技术分析、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体系.基于该方法,以山东省250万吨电解铝产能转移至云南省项目为例,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测算结果表明:若不考虑项目对云南省对外输电的影响,全国CO_(2)减排量可达2574.4×10^(4)t;如考虑项目对跨区输电的影响,则全国CO_(2)净减排量将减至968.3×10^(4)t;进一步考虑技术升级、地方煤炭消费政策等因素影响,还会得到差异明显的评价结果.研究显示,考虑不同评价目标、评价边界和影响因素可能会对全社会碳排放量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由此建议在开展相关评价时应立足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评价目标和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环境影响评价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下载PDF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医院药事信息化管理过程 被引量:19
12
作者 羊晶璟 孙炳伟 +2 位作者 郭剑峰 张文康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65,共2页
卓越绩效模式下的过程管理是医院追求卓越绩效的立足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药事管理过程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文章阐述了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医院药事信息化管理过程,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PDCA循环相... 卓越绩效模式下的过程管理是医院追求卓越绩效的立足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药事管理过程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文章阐述了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医院药事信息化管理过程,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PDCA循环相结合,提高了药事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推动了医院医疗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绩效模式 过程管理 药事管理 信息化 信息技术 PDCA循环
下载PDF
深度机器学习辅助医院智能化管理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炳伟 苟建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25-128,共4页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搜索引擎,网上购物,金融交易,无人驾驶等领域出现了很多智能化创新项目,传统的医院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智能化风潮的冲击。现有大部分大型医院已经逐步实施了虚拟机、信息平台及云存储等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基础...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搜索引擎,网上购物,金融交易,无人驾驶等领域出现了很多智能化创新项目,传统的医院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智能化风潮的冲击。现有大部分大型医院已经逐步实施了虚拟机、信息平台及云存储等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基础搭建工作,探索采用智能化技术深入挖掘大数据中隐藏的规则和知识,深度机器学习方法改善医院现代化管理机制。方法总结医院相关管理工作之外,介绍了现有人工智能的应用,并由信息科自行创新设计和研发了辅助医院智能化管理的深度机器学习系统。结果系统提供决策建议给医疗质量监控、医院运营管理及医疗辅助诊断。结论系统增强了数据分析能力,突出了图形显示效果,改善了医院不良事件上报患者模型中预测的成功率,为人工智能在医院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医院管理 智能化管理
下载PDF
大气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金玲 +4 位作者 雷宇 薛文博 苏铭 杨金田 王金南 《中国环境管理》 2015年第5期42-49,共8页
煤炭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WRF-CAMx空气质量模型定量分析了煤炭消费-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基于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2020年、2030年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对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 煤炭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WRF-CAMx空气质量模型定量分析了煤炭消费-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基于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2020年、2030年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对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煤炭消费总量的约束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地区行业发展与能源供需等因素,提出各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与控煤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2020年、2030年空气质量改善阶段性目标,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应分别控制在40.8亿吨和37.7亿吨左右,京津冀鲁豫等11个重点省份2020年煤炭消费量应控制在15.8亿吨、2030年控制在13.1亿吨,全国煤炭清洁化利用水平需要在当前基础上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大气环境约束 PM2.5浓度
下载PDF
基于SPD的医院医用耗材管理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于波 +3 位作者 李青 刘雅娴 周绿林 留平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48,共3页
基于医院SPD医用耗材管理模式进行风险评价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SPD管理中的风险指标及权重系数,并对风险指标(组织结构风险、制度设计风险、验收风险、分包风险、配送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结算考核风险)进行一致性分析。将风险评估... 基于医院SPD医用耗材管理模式进行风险评价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SPD管理中的风险指标及权重系数,并对风险指标(组织结构风险、制度设计风险、验收风险、分包风险、配送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结算考核风险)进行一致性分析。将风险评估体系应用于样本医院SPD医用耗材管理风险评估,为提升医院SPD模式下医用耗材管理风险识别及工作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D 风险评估 医用耗材
下载PDF
基于SO2总量控制探讨我国煤电发展的环境空间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严刚 杨金田 +2 位作者 罕立 燕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5-189,共5页
以电力环保数据库、中国电力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我国火电行业的发展特点,SO2排放特征和全国SO2环境承载能力状况,探讨2010─2030年我国SO2总量控制目标的发展趋势和电力行业的SO2总量控制要求.以此为基础,采用情景分析方... 以电力环保数据库、中国电力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我国火电行业的发展特点,SO2排放特征和全国SO2环境承载能力状况,探讨2010─2030年我国SO2总量控制目标的发展趋势和电力行业的SO2总量控制要求.以此为基础,采用情景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不同阶段SO2总量控制目标对煤电发展装机容量的影响约束,提出了不同阶段为实现总量控制目标和保证煤电持续发展能够获得必要的环境空间所应采取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硫沉降的环境空间状况,按照东部、中部、西南和西北4个区域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未来我国煤电发展的环境空间,提出相应布局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总量控制 煤电 环境空间
下载PDF
信息共享在简化护理交班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桂华 罗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07-1208,共2页
充分运用、整合及重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实现护理交班报告流动信息自动计算,交班内容自动提取,跨应用程序平台共享数据。系统自动提取医院信息系统(HIS)及电子病历中相关护士交班信息,经过计算重组后生成电子化、结构化的护理交班本,并... 充分运用、整合及重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实现护理交班报告流动信息自动计算,交班内容自动提取,跨应用程序平台共享数据。系统自动提取医院信息系统(HIS)及电子病历中相关护士交班信息,经过计算重组后生成电子化、结构化的护理交班本,并对重要护理事项实时语音提示。系统运行后,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手工输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管理系统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医院不良事件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吉祥 +1 位作者 徐永中 许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前大部分医院实施了信息化不良事件管理机制,但缺乏对不良事件上报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系统阐述了不良事件全过程信息化的管理过程,设计了不良事件综合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医院不良事件管理工作。
关键词 医院不良事件 全过程信息化 信息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能源供给侧改革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雷宇 《环境保护》 CSSCI 2016年第16期25-28,共4页
煤炭的大量使用是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减少煤炭使用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至关重要。"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电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以及大气污染物减排的要求,都对能源结构优化提出... 煤炭的大量使用是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减少煤炭使用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至关重要。"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电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以及大气污染物减排的要求,都对能源结构优化提出了迫切需求。建议结合能源供给侧改革,从严格控制新增煤电产能、淘汰落后煤电产能、推进民用部门煤改电三方面入手,在化解煤电产能过剩危机的同时,推动"十三五"期间全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燃煤电厂 大气环境质量 供给侧改革 能源 污染物减排
下载PDF
构建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框架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亚梅 +1 位作者 杨金田 雷宇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22,共4页
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大、地区分布不均衡、消费结构不合理及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由于煤炭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过于集中,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关键词 煤炭消费 控制框架 污染问题 污染物排放 消费结构 珠三角 不均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