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被引量:168
1
作者 陈云 贾宁 陈仁朋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单桩等效处理范围内堤身土体受力平衡,改进了传统的HEWLETT极限状态空间土拱效应分析方法,求得了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桩间距、桩帽大小和填料内摩擦角对桩体荷载分担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土拱处于弹性状态时,改... 基于单桩等效处理范围内堤身土体受力平衡,改进了传统的HEWLETT极限状态空间土拱效应分析方法,求得了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桩间距、桩帽大小和填料内摩擦角对桩体荷载分担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土拱处于弹性状态时,改进方法计算出的桩体荷载分担比小于HEWLETT极限状态计算结果;土拱处于塑性状态时,改进方法计算结果与HEWLETT计算结果相同。设计桩承式路堤时,若填料内摩擦角较大,则应优先考虑增大桩帽宽度来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若内摩擦角较小,则可适当减小桩距来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大内摩擦角填料有助于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给出了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图,便于工程应用。最后对一个工程实例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桩体荷载分担比 三维土拱效应分析 土拱 路堤 桩帽桩
下载PDF
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理论分析及监测 被引量:118
2
作者 贾宁 陈仁朋 +2 位作者 陈云 徐立新 杨少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5-760,共6页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的拓宽建设是高速公路工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杭甬高速公路拓宽为背景,分析了拓宽路堤附加应力对老路堤的影响,基于摩尔–库仑模型,研究了老路堤和拓宽路堤的沉降变形规律,并与实测结果作了对比。拓宽路堤作用下,...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的拓宽建设是高速公路工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杭甬高速公路拓宽为背景,分析了拓宽路堤附加应力对老路堤的影响,基于摩尔–库仑模型,研究了老路堤和拓宽路堤的沉降变形规律,并与实测结果作了对比。拓宽路堤作用下,新老路堤将产生不均匀沉降,路面产生拉应力。拓宽路堤路面铺设时间应以新老路堤工后差异沉降大小为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拓宽 高速公路工程 路面 铺设 沉降变形 软土地基 实测结果 差异沉降 附加应力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土性参数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96
3
作者 张振营 吴世明 陈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39,共5页
用杭州天子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三个钻孔42桶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生活垃圾的成份分析、物理性质指标测定、有机质含量试验及三轴剪切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整理,这些结论可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稳定性分析。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填埋场 室内试验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城市固体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98
4
作者 陈云 王立忠 +2 位作者 胡亚元 吴世明 张振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2-97,共6页
结合某城市固体拉圾填埋场在填埋过程中曾经发生滑坡的工程实例,进行了现场静力触探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垃圾填埋体的组成成分、物理性质指标、不固结不排水和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工程垃圾填埋体的边坡稳定进行... 结合某城市固体拉圾填埋场在填埋过程中曾经发生滑坡的工程实例,进行了现场静力触探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垃圾填埋体的组成成分、物理性质指标、不固结不排水和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工程垃圾填埋体的边坡稳定进行计算,分析了填埋体中淋滤液的饱和度、边坡坡角和浸润线埋深对垃圾边坡稳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静力触探 抗剪强度指标 边坡稳定
下载PDF
微型桩原型水平荷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1
5
作者 龚健 陈仁朋 +2 位作者 陈云 程光明 应建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3541-3546,共6页
对软土地基中的微型桩单桩及群桩进行了水平荷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微型桩有较好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尤其是斜桩基础能有效地减小水平荷载引起的位移。应用p-y曲线法计算了单桩和群桩的水平位移,计算结果与... 对软土地基中的微型桩单桩及群桩进行了水平荷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微型桩有较好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尤其是斜桩基础能有效地减小水平荷载引起的位移。应用p-y曲线法计算了单桩和群桩的水平位移,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微型桩 水平荷载 试验研究 P-Y曲线法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上刚性桩—路堤共同作用分析 被引量:76
6
作者 陈仁朋 许峰 +1 位作者 陈云 贾宁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3,共7页
针对桩承式路堤工作性状比较复杂、对路堤—桩—土之间共同工作机理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的问题,建立了考虑土—桩—路堤变形和应力协调的平衡方程,分析了三者协调工作时路堤、桩、土的荷载传递特性,获得了路堤的土拱效应、桩土荷载分... 针对桩承式路堤工作性状比较复杂、对路堤—桩—土之间共同工作机理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的问题,建立了考虑土—桩—路堤变形和应力协调的平衡方程,分析了三者协调工作时路堤、桩、土的荷载传递特性,获得了路堤的土拱效应、桩土荷载分担、桩和土的沉降等结果。将本文的方法与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软土地基 理论分析 路堤 土拱效应
下载PDF
地面新施工荷载对临近地铁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97
7
作者 戴宏伟 陈仁朋 陈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城市建设的开展和城市用地的紧张,使得地铁隧道附近往往布置新的建筑,对临近地铁隧道产生不利的影响。建立了地面新施工荷载对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求解。研究了荷载位置、隧道埋深、隧道直径以及不同土... 城市建设的开展和城市用地的紧张,使得地铁隧道附近往往布置新的建筑,对临近地铁隧道产生不利的影响。建立了地面新施工荷载对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求解。研究了荷载位置、隧道埋深、隧道直径以及不同土质对隧道沉降和内力的影响。成果可以为地铁隧道的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荷载 地铁隧道 有限差分法 纵向变形
下载PDF
深厚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66
8
作者 郝玉龙 王立忠 +1 位作者 陈云 陈胜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5-349,共5页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温州地区典型深厚软土 ,首先分析了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的4~ 8层建筑物地基的长期沉降观测结果 ,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沉降计算 ,发现计算结果是实测结果的 3倍左右。然后 ,试验...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温州地区典型深厚软土 ,首先分析了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的4~ 8层建筑物地基的长期沉降观测结果 ,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沉降计算 ,发现计算结果是实测结果的 3倍左右。然后 ,试验研究了典型温州软土的结构性 ,得出主要压缩层的土体结构屈服应力比在 1 7~ 2 5范围内 ,发现当下卧层的附加应力σz 与有效自重应力σz0 ′之和小于土体结构屈服应力σsy 时 ,建筑物沉降将得到有效控制。最后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考虑软土结构性的沉降计算方法 ,考虑土的结构性对下卧层沉降的影响 ,对 12幢不同层数的建筑物进行了沉降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土 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沉降控制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上微型桩抗压和抗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9
9
作者 吕凡任 陈仁朋 +1 位作者 陈云 应建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5,共7页
微型桩(Micropile)和常规钻孔灌注桩相比,具有单位体积混凝土承载力高、施工场地小、适用各种类型的土、布置形式灵活等特点,可以用做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本文通过软土地基上微型桩的单桩、群桩抗压和抗拔现场试验,研究其荷载-沉降特性... 微型桩(Micropile)和常规钻孔灌注桩相比,具有单位体积混凝土承载力高、施工场地小、适用各种类型的土、布置形式灵活等特点,可以用做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本文通过软土地基上微型桩的单桩、群桩抗压和抗拔现场试验,研究其荷载-沉降特性、群桩效应、施工工艺等,以期为微型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认为:单桩荷载-沉降曲线是缓变型,属摩擦桩,可以以2 0mm沉降量对应的荷载作为桩的极限承载力;可以以2 0mm~3 0mm上拔量对应的上拔荷载作为单桩极限上拔荷载;斜桩可以更好地承担上拔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单桩 群桩 现场试验
下载PDF
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84
10
作者 曹卫平 陈仁朋 陈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6-441,共6页
桩承式加筋路堤中存在土拱效应,它影响着路堤的荷载传递和沉降变形性状,桩土应力比是反应土拱效应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桩土相对位移、路堤高度、桩梁净间距、桩梁宽度及水平加筋体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及路堤沉降的影响... 桩承式加筋路堤中存在土拱效应,它影响着路堤的荷载传递和沉降变形性状,桩土应力比是反应土拱效应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桩土相对位移、路堤高度、桩梁净间距、桩梁宽度及水平加筋体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及路堤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桩土应力比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发展而变化,存在上限值和下限值;②路堤高度与桩梁净间距之比越大,桩土应力比越大;桩梁宽度与桩梁净间距之比越大,桩土应力比也越大;③使用水平加筋体能提高桩土应力比,提高的幅度与水平加筋体拉伸强度有关;④当路堤高度与桩梁净间距之比小于1.4时,无论是否使用水平加筋体,路堤顶面均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沉降;当路堤高度与桩梁净间距之比大于1.6时,路堤顶面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沉降。该研究成果可为桩承式加筋路堤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承式加筋路堤 模型试验 土拱效应 桩土应力比 沉降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粘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被引量:81
11
作者 陈颖平 黄博 陈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5-1071,共7页
采用萧山原状和重塑软粘土在不同压力下固结后进行动力试验,探讨结构性软粘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合适的动应变破坏标准。文中比较了按本文提出的破坏标准与破坏应变标准取为5%和10%时的动强度差异,结果表明,在破坏振次较小时,本文提出的... 采用萧山原状和重塑软粘土在不同压力下固结后进行动力试验,探讨结构性软粘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合适的动应变破坏标准。文中比较了按本文提出的破坏标准与破坏应变标准取为5%和10%时的动强度差异,结果表明,在破坏振次较小时,本文提出的应变破坏标准更为合理;随着振次的增大,不同应变标准下的动强度差异性逐渐减小并趋于同一个稳定值——土体的最小动强度。固结压力对结构性软土动强度的影响较大,当固结压力小于土体结构屈服应力时,原状土动强度明显高于重塑土;而当固结压力超过土体结构屈服应力时,两者的动强度基本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软粘土 结构性 动应变 应变破坏标准 动强度
下载PDF
基于线性接触模型的颗粒材料细–宏观弹性常数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85
12
作者 徐小 凌道盛 +1 位作者 陈云 黄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1-998,共8页
细观参数的正确选取是离散元模拟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细观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可比性。利用颗粒材料单元体宏观力学参数和颗粒细观参数间的相关性,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的PFC3D模拟和结果的回归分析,基... 细观参数的正确选取是离散元模拟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细观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可比性。利用颗粒材料单元体宏观力学参数和颗粒细观参数间的相关性,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的PFC3D模拟和结果的回归分析,基于线性接触模型建立了颗粒材料初始杨氏模量、初始泊松比等宏观弹性常数与颗粒法向刚度、颗粒刚度比等细观弹性常数间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线性接触模型,颗粒材料的初始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约与围压的1/10次方成正比,并约与颗粒粒径的0.9次方成反比。初始泊松比则约与颗粒刚度比的1/14次方成正比,而与颗粒粒径几乎无关。常见砂土的颗粒刚度比为2.0~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接触模型 细观弹性常数 宏观弹性常数 颗粒刚度比 颗粒粒径 相关关系
下载PDF
水位骤降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0
13
作者 贾官伟 詹良通 陈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98-1803,共6页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临水边坡,比如河岸、海堤、土石坝、水库库岸以及湖岸等,边坡外水位的骤降极易诱发此类临水边坡的滑坡。通过大型模型试验研究水位骤降引致临水边坡滑坡的原因及失稳模式。模型边坡的尺寸为15m×5m×6m(长&...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临水边坡,比如河岸、海堤、土石坝、水库库岸以及湖岸等,边坡外水位的骤降极易诱发此类临水边坡的滑坡。通过大型模型试验研究水位骤降引致临水边坡滑坡的原因及失稳模式。模型边坡的尺寸为15m×5m×6m(长×宽×高),边坡部分的高度为4m。在试验中,通过水位控制系统实现坡外水位的骤降,利用数码摄像、高精度传感器、侧面示踪点等仪器设备详细记录水位骤降过程中边坡内的孔隙水压力、土水总压力,滑动面形态及坡面裂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水位骤降引致边坡失稳的原因及失稳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坡外水位骤降时,坡内水位的下降速度显著滞后于坡外,产生指向坡外的渗流,是滑坡产生的重要原因;松散填土边坡的失稳模式为有多重滑面的牵引破坏模式。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水位骤降引致滑坡的机制,可为治理此类滑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模型试验 临水边坡 水位骤降 稳定性 失稳模式
下载PDF
软土地基深基坑中双排桩式围护结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1
14
作者 蔡袁强 赵永倩 +2 位作者 吴世明 陈云 汤翔宇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7年第4期442-448,共7页
本文采用平面应变非线性弹性有限单元法,编制了分析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程序,藉此研究了软土地基中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特性.文章探讨了桩身刚度、土体性质、前后排桩排距、被动区土体加固对围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并由... 本文采用平面应变非线性弹性有限单元法,编制了分析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程序,藉此研究了软土地基中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特性.文章探讨了桩身刚度、土体性质、前后排桩排距、被动区土体加固对围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并由此得到了双排桩式围护结构设计及施工的一些有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有限元法 双排桩式 软土地基 围护结构
下载PDF
高速列车荷载作用的动三轴试验模拟 被引量:77
15
作者 黄博 丁浩 陈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动三轴试验是目前最常见的获取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强度特性的室内试验手段。为探讨模拟高速列车荷载时加荷模式、排水条件、加荷次数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利用GDS动三轴仪,对高速铁路沿线典型黏性土进行高振次循环动三轴试... 动三轴试验是目前最常见的获取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强度特性的室内试验手段。为探讨模拟高速列车荷载时加荷模式、排水条件、加荷次数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利用GDS动三轴仪,对高速铁路沿线典型黏性土进行高振次循环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试样变形、孔压发展规律和临界循环应力比的变化。研究建议可采用半正弦波在排水条件下进行动力试验模拟高速列车荷载,获得地基土体的最大可能变形和临界动应力比,从而简化试验过程,大大缩短试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荷载 动三轴试验 加载模式 排水条件 临界动应力比
下载PDF
改进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及其在单桩负摩阻力时间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0
16
作者 陈仁朋 周万欢 +1 位作者 曹卫平 陈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4-830,共7页
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对预测桩的承载变形性状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改进了反应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性状的双曲线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可以描述随着地基土的固结,桩侧土初始剪切刚度随时间增长及桩土界面的加载、卸载... 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对预测桩的承载变形性状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改进了反应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性状的双曲线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可以描述随着地基土的固结,桩侧土初始剪切刚度随时间增长及桩土界面的加载、卸载循环剪切特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大面积堆载下,在桩顶作用大小不同的竖向荷载以及桩侧土达到不同固结度时再施加桩顶荷载情况下,桩身摩阻力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基土的固结,桩身中性点位置处于一个变化过程中,桩顶作用的荷载大小不同,桩身中性点位置也不同;地基土固结一段时间后再打桩能减小桩侧负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 负摩阻力 固结
下载PDF
结构性软土压缩特性研究 被引量:65
17
作者 王立忠 丁利 +1 位作者 陈云 李玲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53,共8页
针对结构性软土的压缩性 ,通过对温州软土的原状土和重塑土在不同加压率下的固结试验 ,分析原状土和重塑土不同的压缩性状以及加压率对土体压缩性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原位压缩曲线确定方法进行探讨 ,并结合对世界各地土样的试... 针对结构性软土的压缩性 ,通过对温州软土的原状土和重塑土在不同加压率下的固结试验 ,分析原状土和重塑土不同的压缩性状以及加压率对土体压缩性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原位压缩曲线确定方法进行探讨 ,并结合对世界各地土样的试验室压缩曲线的分析 ,提出新的折线形原位压缩曲线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土体 压缩性 加压率 原位压缩曲线
下载PDF
东南沿海残积土地区降雨诱发型滑坡预报雨强-历时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9
18
作者 詹良通 李鹤 +1 位作者 陈云 D.G.Fredlund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2-880,886,共10页
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地区每年雨季期间有大量土质滑坡发生,如何对由降雨诱发的滑坡进行预报一直都是一个热点研究课题,雨强-历时曲线(简称I-D曲线)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降雨型滑坡预报的降雨量临界值曲线。针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浅层残积土滑坡... 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地区每年雨季期间有大量土质滑坡发生,如何对由降雨诱发的滑坡进行预报一直都是一个热点研究课题,雨强-历时曲线(简称I-D曲线)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降雨型滑坡预报的降雨量临界值曲线。针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浅层残积土滑坡,根据相关勘察数据及资料,概化得到了该类型边坡的地质剖面及岩土层性质,然后应用Geo-Studio软件分析了边坡初始湿润条件、土体抗剪强度、饱和渗透系数、边坡坡角、残坡积土层厚度及雨型等参数对I-D曲线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残坡积土抗剪强度参数、饱和渗透系数、边坡坡角、雨型等因素对I-D曲线的影响显著,边坡安全系数降至临界值所需降雨历时随抗剪强度参数值降低、表层残积土渗透系数增加或坡角增大而减少;当雨强较小时,初始湿润条件对I-D曲线的影响显著;当雨强大于残坡积土层饱和渗透系数时,入渗量主要由渗透系数控制,边坡安全系数降至临界值所需降雨历时不随雨强增大而变化。该研究结果为I-D曲线在东南沿海残积土地区降雨诱发滑坡预警预报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残积土 浅层滑坡 雨强-历时曲线 东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对坑内基桩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5
19
作者 胡琦 凌道盛 +2 位作者 陈云 程泽海 冉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65-1970,共6页
基坑开挖对基桩产生一定的侧摩阻力,如果处理不当,将危及地下结构与基桩的安全使用,同时也给基桩承载力与刚度的确定带来困难。根据应力路径与应力水平对土体刚度的影响,建立了受深基坑开挖影响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通过应力路径试... 基坑开挖对基桩产生一定的侧摩阻力,如果处理不当,将危及地下结构与基桩的安全使用,同时也给基桩承载力与刚度的确定带来困难。根据应力路径与应力水平对土体刚度的影响,建立了受深基坑开挖影响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通过应力路径试验确定了界面摩擦特性参数。对不同开挖深度的影响分析,得出了基坑开挖对桩周侧摩阻力的分布、基桩刚度与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覆土条件下的基桩承载力与刚度值是偏于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摩阻力 深基坑 荷载传递法 有限元法 剪切刚度
下载PDF
软粘土地基基坑开挖中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数值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50
20
作者 蔡袁强 阮连法 +1 位作者 吴世明 陈云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5-71,共7页
本文采用平面应变非线性弹性有限单元法,编制了分析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程序,藉此研究了软土地基中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特性。文章探讨了桩身刚度、前后排桩排距。被动区土体加固对围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到了双排桩式... 本文采用平面应变非线性弹性有限单元法,编制了分析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程序,藉此研究了软土地基中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特性。文章探讨了桩身刚度、前后排桩排距。被动区土体加固对围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到了双排桩式围护结构设计及施工的一些有益结论。结合一工程实例,数值计算和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有限元法 双排桩 围护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