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7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86例)和治疗组(287例)。对照组口服吡...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7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86例)和治疗组(287例)。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97%、8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SE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NSE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均为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在长期缓解疼痛、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恢复椎体高度、远期减小后凸角方面较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有一定的...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均为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在长期缓解疼痛、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恢复椎体高度、远期减小后凸角方面较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不能完全否认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目的: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全面性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搜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 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database,CNKI等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13年5月份发表的所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照研究,2名作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再次独立进行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5.2.5版本)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12个研究,1 081例患者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在短期内缓解疼痛差异、短期及远期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的差异、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的差异、短期内减小后凸角差异、手术所需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在长期缓解疼痛差异、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差异、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差异、治疗后远期改善后凸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在长期缓解疼痛、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恢复椎体高度、远期减小后凸角方面较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有优势,且均为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式,因原始研究缺乏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论证,建议临床上慎重选择治疗方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7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86例)和治疗组(287例)。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97%、8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SE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NSE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文摘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均为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在长期缓解疼痛、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恢复椎体高度、远期减小后凸角方面较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不能完全否认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目的: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全面性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搜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 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database,CNKI等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13年5月份发表的所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照研究,2名作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再次独立进行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5.2.5版本)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12个研究,1 081例患者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在短期内缓解疼痛差异、短期及远期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的差异、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的差异、短期内减小后凸角差异、手术所需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在长期缓解疼痛差异、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差异、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差异、治疗后远期改善后凸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在长期缓解疼痛、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恢复椎体高度、远期减小后凸角方面较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有优势,且均为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式,因原始研究缺乏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论证,建议临床上慎重选择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