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0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羊茅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绿色植株的高频再生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张华 陈火庆 +4 位作者 吴关庭 章锡良 金卫 夏正红 陈锦清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95-99,共5页
将5个高羊茅品种的成熟种子经灭菌后,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2,4-D和ABA的N6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4-D和ABA对5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显著影响,以培养基中附加9mg/L2,4-D和2mg/LABA的诱导率最高。将经过数次继... 将5个高羊茅品种的成熟种子经灭菌后,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2,4-D和ABA的N6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4-D和ABA对5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显著影响,以培养基中附加9mg/L2,4-D和2mg/LABA的诱导率最高。将经过数次继代改造后获得的高质量胚性愈伤置于AA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建立起来自3个品种的8个悬浮细胞系,其中6个悬浮细胞系经高渗预处理后能高频再生出绿色植株,基本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再生白化植株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胚性悬浮细胞 高频再生 绿色植株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耐逆性增强的高羊茅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关庭 陈锦清 +5 位作者 胡张华 郎春秀 陈笑芸 王伏林 金卫 夏英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95-2402,共8页
为改良草坪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耐逆性,以成熟种子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耐逆相关CBF1基因导入4个供试品种的基因组,经GUS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 为改良草坪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耐逆性,以成熟种子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耐逆相关CBF1基因导入4个供试品种的基因组,经GUS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验证,获得了112株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为0.92%~2.87%,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试验表明,在高盐与高渗胁迫下,转基因植株具有显著生长优势,存活率极显著高于非转化对照植株,经低温、高温、干旱和高盐等逆境胁迫处理后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平均较对照植株低25%~30%,证明转基因植株的耐逆性有所增强.考察发现,非胁迫条件下CBF1基因的组成型超表达使转基因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CBFI基因 耐逆性 农杆菌介导法
下载PDF
转CBF1基因增强水稻的耐逆性 被引量:27
3
作者 吴关庭 郎春秀 +4 位作者 胡张华 陈笑芸 王伏林 金卫 陈锦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为改良水稻(Oryza sativaL.)的耐逆性,以来源于成熟种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耐逆相关CBF1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基因组,经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验证,获得... 为改良水稻(Oryza sativaL.)的耐逆性,以来源于成熟种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耐逆相关CBF1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基因组,经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验证,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T1代检测结果显示,所转基因已遗传给后代,且大多数株系的分离比符合3∶1。试验表明,在高盐与高渗胁迫下,转基因株系较非转化对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生长优势,表现苗高负增长率较小,长出的根数较多,根长较长;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株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证明水稻转基因株系的耐逆性得到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CBF1基因 耐逆性
下载PDF
百慕大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6
4
作者 胡张华 陈火庆 +8 位作者 吴关庭 金卫 章锡良 郎春秀 黄锐之 陈笑云 刘智宏 夏正红 陈锦清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85-89,共5页
百慕大是一种难以培养的草坪草。本研究首次以百慕大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百慕大成熟种子的出愈能力很强,且不同的基本培养基诱导效果相近,但初生愈伤组织呈无定型棉絮状,不能再生成株。采用... 百慕大是一种难以培养的草坪草。本研究首次以百慕大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百慕大成熟种子的出愈能力很强,且不同的基本培养基诱导效果相近,但初生愈伤组织呈无定型棉絮状,不能再生成株。采用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浓度以及在培养基中附加适宜浓度ABA、CH和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方法,对初生愈伤组织实施继代改造,高频诱导出致密颗粒状的、具有高度再生能力的胚性愈伤组织,此类胚性愈伤组织在含有2.0mg/L6 BA、1.0mg/LKT和0.5mg/LNAA的分化培养基上再生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慕大 成熟胚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草坪草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短期动态变化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一项成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周志刚 谢云 +5 位作者 冯铁男 张晓燕 张媛 金卫 田锐 王瑞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短期动态变化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的...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短期动态变化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ICU 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基线数据(包括疾病严重程度、感染生物标志物、PLT及心脏、肝脏、肾脏、凝血等器官和系统功能指标与炎性指标);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其预测28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U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多参数模型,绘制其预测28 d死亡的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共220例ICU脓毒症患者纳入最终分析,28 d死亡61例,存活159例,28 d病死率为27.7%。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更容易合并心血管、肾脏、免疫系统等慢性疾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更高,1 d和7 d PLT更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入ICU 1周内PLT均<100×10^9/L)或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入ICU当天PLT≥100×10^9/L,入ICU 1周内PLT下降超过初始值的50%或以上)发生率以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更高,心脏、肾脏、凝血功能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性别、疾病类型、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和肝功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3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均能够预测ICU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以SOFA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78);7 d PLT的AUC大于1 d PLT(AUC:0.862比0.674);其他主要临床指标的AUC均<0.8。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优势比(OR)=1.423,95%可信区间(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重症监护病房 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 预后
原文传递
千岛湖水环境质量调查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28
6
作者 韩伟明 胡水景 +3 位作者 金卫 李瑾 李峻雷 王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7-344,共8页
通过1992~1993年千岛湖水质、底质、生物和污染源调查,对其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输入作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水质污染逐年加重,湖泊已属中营养状态。非点源辖入量占入湖污染总量的95%,其中50%来自上游... 通过1992~1993年千岛湖水质、底质、生物和污染源调查,对其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输入作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水质污染逐年加重,湖泊已属中营养状态。非点源辖入量占入湖污染总量的95%,其中50%来自上游安徽来水。建立了对流扩散模型并进行水质预测,提出了千岛湖水环境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保护对策 千岛湖 湖水 污染
下载PDF
水稻温敏型紫叶突变体PLM12及其遗传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关庭 王贤裕 金卫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4,共5页
PLM1 2系通过平阳霉素与γ射线复合处理从早籼品种陆青早 1号中诱变获得的温敏型紫叶突变体 ,其突变性状的表现需要较高的温度环境。与原亲本相比 ,PLM1 2的多个主要农艺性状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研究认为 ,叶片转紫后光合能力大大... PLM1 2系通过平阳霉素与γ射线复合处理从早籼品种陆青早 1号中诱变获得的温敏型紫叶突变体 ,其突变性状的表现需要较高的温度环境。与原亲本相比 ,PLM1 2的多个主要农艺性状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研究认为 ,叶片转紫后光合能力大大下降、光合产物严重不足是导致每穗实粒数大幅度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PLM1 2紫叶突变属于核遗传 ,由 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型紫叶突变 遗传分析 水稻 PLM12
下载PDF
应用反义PEP基因表达技术提高稻米脂肪含量 被引量:20
8
作者 吴关庭 郎春秀 +4 位作者 胡张华 陈笑芸 王伏林 金卫 陈锦清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9-344,共6页
以成熟种子为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将反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lase,PEPCase)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并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 以成熟种子为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将反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lase,PEPCase)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并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验证。对T1代的检测结果表明,所转基因已遗传给后代,且大多数株系的分离比符合3:1。T2代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株系的稻米脂肪含量比对照高出0.37±0.12个百分点,其差异大部分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反义PEP基因 脂肪含量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关庭 胡张华 +5 位作者 郎春秀 陈笑芸 王伏林 金卫 陈锦清 夏英武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0-346,共7页
为建立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遗传转化体系,以草坪型高羊茅品种凌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介... 为建立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遗传转化体系,以草坪型高羊茅品种凌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转化的适宜条件为:愈伤组织在含BAP和NAA各0.5mg/L的培养基上预培养3d;菌液浓度OD600值0.7,感染时间15min;农杆菌预培养基和悬浮培养基以及共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共培养温度23℃,共培养时间3d,共培养基pH值5.2。不同浓度潮霉素筛选效果试验表明,采用低浓度(50mg/L)潮霉素连续筛选,再生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数最多,因此是最为可取的筛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农杆菌 遗传转化 影响因素 筛选效果 农杆菌介导转化 草坪型高羊茅 遗传转化体系 胚性愈伤组织 菌液浓度
下载PDF
碳青霉烯抗生素的药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金卫 武鑫 王瑞兰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耐受,对G^+菌、G^-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在临床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日渐增多,细菌耐药率不断攀升,其药品不良反应(ADRs)受到更多关注。本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导致ADRs...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耐受,对G^+菌、G^-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在临床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日渐增多,细菌耐药率不断攀升,其药品不良反应(ADRs)受到更多关注。本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导致ADRs的原因、类型及其防治措施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综述
下载PDF
医学模拟教学在重症医学PBL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周志刚 田锐 +4 位作者 胡家昌 杜江 金卫 李岩 王瑞兰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simulation based medical education,SBME)在重症医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至2013年在我院参与重症医学PBL教学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simulation based medical education,SBME)在重症医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至2013年在我院参与重症医学PBL教学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46名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24名2009级学生为PBL组,22名2010级学生为医学模拟-PBL组(SBME-PBL组)。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理论知识考核、直接观察操作技能(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 DOPS)和迷你临床评估训练(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等评分系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用百分比表示,考核成绩用x^-±s表示,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兴趣(P=0.665,0.937,0.746)和学习能力(P=0.937,0.665)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协作能力方面SBME-PBL组要明显高于PBL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38,0.024)。②在理论知识考核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3)。③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DOPS评估显示:SBME-PBL组的各项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PBL组(P 心肺复苏=0.000,P 气管插管=0.023,P 电除颤=0.002, P 中心静脉穿刺=0.047)。④Mini-CEX评估显示:相对于PBL组,SBME-PBL组在体格检查(χ^2=0.790)、临床判断(P=0.426)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医疗面谈、人文关怀、沟通技能、组织效能和整体临床能力方面有提高,P值分别为0.002、0.001、0.017、0.029、0.024。结论 SBME能够提高重症医学PBL教学中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临床综合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医学模拟教学 重症医学 临床教学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及凋亡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 被引量:20
12
作者 田锐 许飞 +7 位作者 王瑞兰 谢晖 孟潇潇 钱永兵 金卫 胡家昌 周志刚 俞康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肠道屏障功能变化,探讨炎症因子释放、肠黏膜氧化应激及凋亡在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内,24只BALB/c小鼠...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肠道屏障功能变化,探讨炎症因子释放、肠黏膜氧化应激及凋亡在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内,24只BALB/c小鼠,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SAP组:以雨蛙素联合脂多糖腹腔注射法诱导,先腹腔内注射雨蛙素50μg/kg,连续6次,每次间隔1h,在末次雨蛙素注射同时,腹腔内注射脂多糖10mS/kg(LPSE.Coli);对照(假手术)组:每小时一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共6次。两组动物分2批(每批6只/组)分别于建模后4h及8h,麻醉后打开腹腔取血及标本。观察小鼠胰腺及肠道病理变化并予评分,测定小鼠血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测定肠黏膜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力,检测小鼠肠黏膜细胞easpase-3酶活性,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小鼠肠黏膜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以PASW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明确上述检测指标在两组小鼠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明确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结果建模后4h及8h,SAP组小鼠胰腺出血、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严重,胰腺病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淀粉酶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组织病理评分及血DAO质量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TNF-α质量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炎症因子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氧化应激 凋亡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早期免疫功能麻痹在重症甲型H1N1流感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3
作者 钱永兵 谢晖 +3 位作者 田锐 陆健 金卫 王瑞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1-585,共5页
目的 分析重症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者的早期免疫学特征,为预测该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学院就诊并确诊为重症甲流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8 d... 目的 分析重症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者的早期免疫学特征,为预测该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学院就诊并确诊为重症甲流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早期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器官功能、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状态,通过Cox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免疫功能是否为重症甲流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5例重症甲流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咳嗽(93.3%)、发热(86.7%)、咳痰(80.0%)、气短(73.3%)、肌肉酸痛(40.0%)及乏力(40.0%)等;均给予抗病毒、抗感染、机械通气及抗凝治疗,部分患者使用俯卧位通气、肌松剂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患者心、肾功能明显损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别为(14.1±6.1)分和(9.6±4.1)分,提示患者病情危重.15例患者28 d死亡4例,11例痊愈出院.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分:22.7±3.8比11.8±3.8),肌钙蛋白〔cTn(μg/L):0.52(0.07,2.02)比0.15(0.10,0.45)〕和尿素氮〔BUN(mmol/L):11.9(6.7,29.1)比3.9(2.7,6.8)〕亦明显升高,而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降低(×109/L:76±33比146±49,均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入院24 h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升高〔CRP(mg/L):172.2±88.5比74.8±33.1,IL-6(ng/L):283.3(140.1,711.0)比18.5(12.7,71.4),均P〈0.01〕;CD3+、CD4+、CD8+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CD3+T细胞:0.348±0.119比0.573±0.106,CD4+T细胞:0.135±0.046比0.344±0.098,CD8+T细胞:0.089±0.057比0.208±0.054,NK细胞:0.124±0.057比0.252±0.182,均P〈0.05),但CD4+/CD8+比值、人白细胞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重症
原文传递
抗生素对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生长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关庭 胡张华 +5 位作者 郎春秀 陈笑芸 金卫 王伏林 陈锦清 夏英武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研究了两种常用抗生素对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头孢霉素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生长 ,而浓度低于 5 0 0mg L的羧苄青霉素能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两种抗生素对愈伤组织分化均有抑制作用 ,但羧苄青霉素的抑制作用要比头... 研究了两种常用抗生素对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头孢霉素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生长 ,而浓度低于 5 0 0mg L的羧苄青霉素能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两种抗生素对愈伤组织分化均有抑制作用 ,但羧苄青霉素的抑制作用要比头孢霉素小。因此 ,在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中 ,抑菌剂以选用羧苄青霉素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生长 高羊茅 抗生素 胚性 羧苄青霉素 愈伤组织分化 头孢霉素 抑制作用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不同输血比例对创伤大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陆健 刘月高 +5 位作者 钱永兵 金卫 田锐 俞康龙 李岩 王瑞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缩红细胞(PRBC):新鲜冰冻血浆(FFP)比例对创伤大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07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10例初始24h输PRBC≥10U的成人创伤大输血患者,并按24h内PRBC:FFP比例分为四组:A组(P... 目的评价不同浓缩红细胞(PRBC):新鲜冰冻血浆(FFP)比例对创伤大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07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10例初始24h输PRBC≥10U的成人创伤大输血患者,并按24h内PRBC:FFP比例分为四组:A组(PRBC:FFP≤1,41例)、B组(1〈PRBC:FFP≤1.5,63例)、C组(1.5〈PRBC:FFP≤2,30例)和D组(PRBC:FFP〉2,76例)。观察并比较各组24h内输血量及其比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和肺水肿等)、入院24h后凝血功能变化[包括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预后变化[包括序惯性脏器功能衰竭评分(SOFA)、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30d病死率及死亡原因等]。结果A组PRBC输注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输血后不良反应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输血后的凝血指标(PT、APTT、INR)较D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SOFA评分和30d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组死于大出血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D组的生存时间最短,B、C组最长。结论伤后24h内保持适当的输血比例(1.5〈PRBC:FFP≤2)可改善创伤大输血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提高比例虽然可以改善凝血指标,甚至减少PRBC用量,但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成分输血 创伤和损伤 预后
原文传递
几种新的诱变因素对水稻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彩莲 陈秋方 +1 位作者 慎玫 金卫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68-273,共6页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 5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 ,以及用离子束、质子、同步辐射 (软X射线 )处理水稻干种子 ,并与γ射线处理作比较 ,研究其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供试的几种诱变因素均可诱发各类染色体结构变异 ,其细胞染色...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 5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 ,以及用离子束、质子、同步辐射 (软X射线 )处理水稻干种子 ,并与γ射线处理作比较 ,研究其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供试的几种诱变因素均可诱发各类染色体结构变异 ,其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空间环境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 ,其它诱变因素均不同程度地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质子等处理在M2 代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叶绿素缺失突变、株高突变和抽穗期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诱变效应 诱变育种 空间诱变 诱变处理
下载PDF
古方四物汤的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金卫 晏菊姣 《广东药学》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四物汤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疗效确凿的著名方剂,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是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组成。方中熟地甘温,滋阴养血为君药,当归,白芍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臣药,佐以川芎,活血行滞,使熟地、白芍补血而不... 四物汤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疗效确凿的著名方剂,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是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组成。方中熟地甘温,滋阴养血为君药,当归,白芍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臣药,佐以川芎,活血行滞,使熟地、白芍补血而不滞血。四药合用,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具有滋养强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药理学
下载PDF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7
18
作者 史玉强 刘建东 +4 位作者 金永民 孙晓怡 金卫 李琳 费金岩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4,共5页
对大伙房水库水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水库水质中各类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为1.0×10-6/a。水质中基因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大到小排列为六价铬>砷>;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 对大伙房水库水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水库水质中各类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为1.0×10-6/a。水质中基因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大到小排列为六价铬>砷>;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大到小的排列为铅>汞>氰化物>氨氮>挥发酚。因此在管理上应重视对基因毒物质中化学致癌物排放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健康风险评估 大伙房水库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白介素-6在老年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19
作者 金卫 张晓燕 +1 位作者 杜江 王瑞兰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1期9-11,18,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白介素-6(IL-6)对老年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岁,按其预后分为存活组和危亡组2组。观...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白介素-6(IL-6)对老年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岁,按其预后分为存活组和危亡组2组。观察性别、年龄、主要诊断、住院天数;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入院24h内PCT、IL-6、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腹腔病原菌培养结果。结果共计纳入67例老年腹腔感染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1(8,18)d,死亡率43.30%。入院24 h内的PCT、IL-6均与APACH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正相关。死亡组APAPCHⅡ评分和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住院天数少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PCT和IL-6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内毒素和CRP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致病菌主要以革兰氏染色阴性菌(37%)和真菌(30%)为主。PCT和IL-6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082)、(0.817±0.081),截断值分别为84.985ng/m1、IL-6 4 675 pg/mL。结论 PCT和IL-6对老年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其预后的判断可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APACHII评分 腹腔感染 老年患者
下载PDF
水稻突变品种原丰早抽穗期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漱芗 金卫 骆倩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97-101,共5页
利用 P_1、P_2、F_1、F_2、B_1和 B_2 6个世代抽穗期的平均数及其方差估计水稻突变品种原丰早抽穗期提早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遗传动态。结果表明:早熟基因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约有2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其抽穗期提早。该性状具... 利用 P_1、P_2、F_1、F_2、B_1和 B_2 6个世代抽穗期的平均数及其方差估计水稻突变品种原丰早抽穗期提早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遗传动态。结果表明:早熟基因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约有2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其抽穗期提早。该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正反交结果表明,细胞质基因对早熟性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原丰早 抽穗期 遗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