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试验模态分析的圆锯片降低振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骆志高 李举 +2 位作者 王祥 范彬彬 郭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金属圆锯片属于面积较大的薄板类零件,其在锯切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振动问题。为提高圆锯片的锯切性能,降低其工作时的振动,在对圆锯片振动分析及其试验模态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两种不同基体结构圆锯片的固有特性,... 金属圆锯片属于面积较大的薄板类零件,其在锯切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振动问题。为提高圆锯片的锯切性能,降低其工作时的振动,在对圆锯片振动分析及其试验模态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两种不同基体结构圆锯片的固有特性,分析其固有频率及振型的变化,推断基体上开减振孔对锯片整体性能,尤其是对圆锯片振动特性的的影响。试验证明,开减振孔锯片可有效降低圆锯片的振动,为圆锯片降低振动的结构设计及基体冲孔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锯片 试验模态 振动分析 减振孔
下载PDF
Fe_2O_3在钛合金干滑动磨损及摩擦层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秋阳 丁红燕 +4 位作者 周广宏 王树奇 张临财 夏木建 郭啸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9-164,共6页
通过在Ti6Al4V合金滑动界面人工添加Fe_2O_3纳米颗粒及其与TiO_2、MoS_2的混合物,试图促进含Fe_2O_3摩擦层在室温下的快速形成;研究了Fe_2O_3、TiO_2、MoS_2在钛合金滑动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Fe_2O_3相对含量对钛合金磨损行为及磨损机制... 通过在Ti6Al4V合金滑动界面人工添加Fe_2O_3纳米颗粒及其与TiO_2、MoS_2的混合物,试图促进含Fe_2O_3摩擦层在室温下的快速形成;研究了Fe_2O_3、TiO_2、MoS_2在钛合金滑动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Fe_2O_3相对含量对钛合金磨损行为及磨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滑动下的Ti6Al4V合金耐磨性较差,磨面添加的TiO_2进一步加速磨损,MoS_2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磨损但并不显著,而Fe_2O_3完全抑制磨损但增大了摩擦系数。高载下,富TiO_2、MoS_2颗粒并不能形成摩擦层,反而聚集在磨面犁沟或者凹坑处,而富Fe_2O_3则容易形成致密的摩擦层覆盖于磨损表面,这证实了钛合金高温耐磨性的改善是由于Fe_2O_3的出现。混合MoS_2+80%(质量分数)Fe_2O_3形成的摩擦层,兼具MoS_2的润滑性和Fe_2O_3的承载能力,给Ti6Al4V合金带来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摩擦层 纳米颗粒 磨损行为
原文传递
利用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分析对冲压模具的状态判别 被引量:6
3
作者 骆志高 王祥 +2 位作者 李举 范彬彬 郭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189,共4页
根据冲压模具失效产生声发射信号的特点,确定失效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小波包分析技术提取模具信号的能量特征向量,把各频带内的能量与总能量之比为特征参数;再对各频带的特征参数进行遗传算法生成新的优化特征参数,以概率一致性原理为基础... 根据冲压模具失效产生声发射信号的特点,确定失效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小波包分析技术提取模具信号的能量特征向量,把各频带内的能量与总能量之比为特征参数;再对各频带的特征参数进行遗传算法生成新的优化特征参数,以概率一致性原理为基础,通过模糊数学可能性理论得到特征参数的隶属度函数,进而对冲压模具的工作状态进行判定,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可靠地对模具进行状态的判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信号 小波包分析 遗传算法 可能性理论 冲压模具 判别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畚斗冲压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骆志高 范彬彬 +1 位作者 郭啸 马超 《模具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30,共4页
针对曲面冲压件畚斗冲压成形过程中易起皱和拉裂的问题,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利用Dynaform模拟分析,对畚斗成形过程及影响成形质量的5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最后利用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验证。结... 针对曲面冲压件畚斗冲压成形过程中易起皱和拉裂的问题,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利用Dynaform模拟分析,对畚斗成形过程及影响成形质量的5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最后利用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冲压工艺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冲压件 起皱 拉裂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模具拆装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啸 蒋政 汪通悦 《装备制造技术》 2015年第12期223-225,共3页
模具拆装实验是机械类专业模具类课程的必修实验课。针对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手段的改革,科技创新的融入等方面对提高实验效果进行了探索,综合运用多种软件,实现了模具的虚拟拆装,为模具拆装实验提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工... 模具拆装实验是机械类专业模具类课程的必修实验课。针对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手段的改革,科技创新的融入等方面对提高实验效果进行了探索,综合运用多种软件,实现了模具的虚拟拆装,为模具拆装实验提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实践证明,模具虚拟拆装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节省实验费用和场地,对学生了解模具结构、组成原理和装配顺序很有帮助,可作为模具拆装实验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虚拟拆装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拉深模激光毛化工艺参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骆志高 郭啸 范彬彬 《模具工业》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为改善拉深模摩擦和润滑条件,提高其使用寿命,提出使用激光毛化技术对其表面进行造型强化。通过实验对影响激光毛化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得到拉深模激光毛化的合适工艺参数范围,为拉深模激光毛化表面摩擦性能研究及毛化点尺寸优... 为改善拉深模摩擦和润滑条件,提高其使用寿命,提出使用激光毛化技术对其表面进行造型强化。通过实验对影响激光毛化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得到拉深模激光毛化的合适工艺参数范围,为拉深模激光毛化表面摩擦性能研究及毛化点尺寸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模 失效 激光毛化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冷变形TB3合金二次时效后低周疲劳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振亚 张临财 +3 位作者 郭啸 孙巧艳 肖林 孙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5-439,共5页
对于经过冷变形的固溶态Ti-10Mo-8V-1Fe-3.5Al(TB3)合金,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结果表明:其内部冷变形产生的高密度位错在常规时效后依然大量存在,这将导致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针对此问题,本实验研究了一种二次时效工艺,在常规... 对于经过冷变形的固溶态Ti-10Mo-8V-1Fe-3.5Al(TB3)合金,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结果表明:其内部冷变形产生的高密度位错在常规时效后依然大量存在,这将导致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针对此问题,本实验研究了一种二次时效工艺,在常规时效基础上增加了短时间高温时效阶段。TEM观察结果表明,二次时效工艺处理后,合金内部位错密度大幅降低,与此同时时效析出的α片出现了变体选择效应。对经过冷变形及二次时效工艺处理后的TB3合金试样(SA试样)和未变形的常规峰值时效状态试样(FA试样)进行低周轴向拉压疲劳测试结果表明:在总应变幅低于0.01时,SA试样疲劳寿命稍高;总应变幅高于0.01时,FA试样疲劳寿命稍高。另外,对低周疲劳测试后的试样TEM观察结果表明:(1)位错滑移是该合金低周疲劳过程中的主要变形方式;(2)低周疲劳产生的位错条带结构在FA试样中较宽且不连续,而在SA试样中细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钛合金 预变形 二次时效 低周疲劳行为 变体选择效应
原文传递
拉深模激光毛化表面的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啸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5,共2页
为提高拉深模的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利用激光毛化技术在模具钢试样表面分别加工出不同直径和间距的微单元体。对比研究毛化表面试样和非毛化表面试样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毛化试样表面耐磨性均优于非毛化表面试样。通过激光毛化可提高... 为提高拉深模的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利用激光毛化技术在模具钢试样表面分别加工出不同直径和间距的微单元体。对比研究毛化表面试样和非毛化表面试样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毛化试样表面耐磨性均优于非毛化表面试样。通过激光毛化可提高拉深模寿命,改善板料成形时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模 激光毛化 磨损 摩擦系数
下载PDF
基于小波有限元对注塑型腔内熔体的三维流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骆志高 范彬彬 +2 位作者 郭啸 王祥 李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44-1247,共4页
分析了不可压缩、非等温、黏性非牛顿流体在型腔内的流动特点,应用小波有限元法准确地模拟出熔体型腔内充模流动模型,克服了传统有限元在工程奇异性问题求解中的不足。算例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该方法成功地模拟了注塑... 分析了不可压缩、非等温、黏性非牛顿流体在型腔内的流动特点,应用小波有限元法准确地模拟出熔体型腔内充模流动模型,克服了传统有限元在工程奇异性问题求解中的不足。算例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该方法成功地模拟了注塑成形型腔内流体的流动过程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模型 小波有限元 奇异性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激光毛化对拉延模表面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骆志高 范彬彬 +2 位作者 郭啸 陈堡磊 庞朝利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3,209,共4页
为了对激光技术在拉延模表面的性能影响进行研究,从激光毛化微凸体形貌特征及拉延成形中摩擦行为特点的角度,研究了在拉延成形过程中,激光毛化表面的摩擦力及由微凸体接触摩擦系数和润滑摩擦系数组成的合成摩擦系数,建立了摩擦系数与表... 为了对激光技术在拉延模表面的性能影响进行研究,从激光毛化微凸体形貌特征及拉延成形中摩擦行为特点的角度,研究了在拉延成形过程中,激光毛化表面的摩擦力及由微凸体接触摩擦系数和润滑摩擦系数组成的合成摩擦系数,建立了摩擦系数与表面微观形貌几何参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讨论了激光毛化形貌参量对表面摩擦系数的影响,并通过采用大量激光毛化摩擦学模拟实验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激光毛化改善了拉延模表面摩擦学特性,且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激光毛化在拉延成形中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毛化 映射关系 摩擦系数
下载PDF
Ti-10Mo-8V-1Fe-3.5Al合金的时效强化及其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振亚 孙巧艳 +4 位作者 肖林 孙军 张临财 郭啸 李秀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43-1548,共6页
对Ti-10Mo-8V-1Fe-3.5Al(TB3)合金时效强化过程及时效强化机制进行了详细研究。对时效后经过塑性变形的TB3样品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在早期时效样品中,位错可以绕过细小的α片;而在时效后期的样品中,α片尺寸长大且伴随着... 对Ti-10Mo-8V-1Fe-3.5Al(TB3)合金时效强化过程及时效强化机制进行了详细研究。对时效后经过塑性变形的TB3样品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在早期时效样品中,位错可以绕过细小的α片;而在时效后期的样品中,α片尺寸长大且伴随着体积分数增大,β晶粒被粗大的α片分割成许多封闭的单元,变形过程中位错不能绕过这些粗大的α片而被限制在这些相对封闭的单元中。鉴于此,对早期时效(时效时间少于2h)的TB3合金,结合Orowan强化机制及强度混合定律建立了其时效强度模型,而对于时效后期(时效时间超过2h)试样,结合细晶强化理论及强度混合定律建立了时效强度模型。这些强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钛合金 时效强化 强化机制 强度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滑动速度下两种钛合金的磨损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秋阳 丁红燕 +4 位作者 张满 周广宏 王正军 郭啸 李年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31-1639,共9页
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两种典型双相钛合金TC4和TC11合金在不同滑动速度下的磨损行为,并探讨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TC4合金的磨损率随滑动速度加快和载荷增加而增长,滑动速度为4m/s时,同载荷下的磨损率达到了最高值;而TC11合金... 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两种典型双相钛合金TC4和TC11合金在不同滑动速度下的磨损行为,并探讨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TC4合金的磨损率随滑动速度加快和载荷增加而增长,滑动速度为4m/s时,同载荷下的磨损率达到了最高值;而TC11合金的磨损率随滑动速度加快先增加,在滑动速度为2m/s时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下降,在4 m/s时取得最低值。载荷30 N时,TC4合金在滑动速度为1~4 m/s时的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TC11合金在滑动速度为1~2 m/s时的磨损机制为轻微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在3 m/s时的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但在4 m/s时的为氧化轻微磨损。两种钛合金在滑动速度为1~2m/s时的磨损行为与磨损机制相似。但高速下,稳定摩擦氧化物层的存在显著降低了TC11合金的磨损率;而TC4合金由于硬度相对较低,对摩擦氧化物层的支撑作用不足,磨损率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磨损行为 磨损机制 摩擦氧化物层
下载PDF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啸 《科技视界》 2012年第12期71-72,共2页
本文对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塑料模具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付诸实践,通过讲好绪论课,精心选取教学内容,重视模具标准化和模具CAD/CAE,既重视传统模具设计知识的讲授,又将现代模具设计制造过程融入到教学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 本文对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塑料模具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付诸实践,通过讲好绪论课,精心选取教学内容,重视模具标准化和模具CAD/CAE,既重视传统模具设计知识的讲授,又将现代模具设计制造过程融入到教学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模具设计 教学方法 实践
下载PDF
基于多种软件的注射模虚拟拆装的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啸 蒋政 +1 位作者 卓荣明 汪通悦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第12期45-46,共2页
以实验室注射模为原型,采用Pro/E建立其三维模型,经3DS Max8进行格式转换,在Cult 3D中实现了虚拟环境下注射模的虚拟拆装。研究表明,利用多种软件实现注射模的虚拟拆装是可行的,为模具虚拟拆装实验室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注射模 虚拟拆装 CULT 3D
下载PDF
TB3合金应力时效后低周疲劳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临财 郭啸 +3 位作者 孙巧艳 肖林 孙军 宋振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53-2156,共4页
对固溶处理后的Ti-10Mo-8V-1Fe-3.5Al(TB3)合金施加弹性压应力,同时在500℃下进行时效处理。TEM观察结果表明:在应力时效的样品里大部分晶粒中α片相互平行排列,即只有一种α片变体,而在未施加压应力常规时效的样品中出现了数种α片的... 对固溶处理后的Ti-10Mo-8V-1Fe-3.5Al(TB3)合金施加弹性压应力,同时在500℃下进行时效处理。TEM观察结果表明:在应力时效的样品里大部分晶粒中α片相互平行排列,即只有一种α片变体,而在未施加压应力常规时效的样品中出现了数种α片的变体。选择了两种强度相当的热处理状态的TB3试样进行低周疲劳测试,一种是500℃自由时效9 h,另一种是在约200 MPa压应力下,500℃时效6 h。低周疲劳测试结果表明:在同一应变幅下,应力时效试样具有较高的低周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钛合金 应力时效 低周疲劳行为 变体选择效应
原文传递
拉深模激光毛化区域的研究
16
作者 郭啸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1,共3页
针对拉深件容易产生的起皱和拉裂缺陷进行分析,为提高板料的抗破裂性,讨论了利用激光毛化技术控制金属的流动,提高板料拉深成形性能。通过不同毛化区域对板料抗破裂性和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激光毛化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试验... 针对拉深件容易产生的起皱和拉裂缺陷进行分析,为提高板料的抗破裂性,讨论了利用激光毛化技术控制金属的流动,提高板料拉深成形性能。通过不同毛化区域对板料抗破裂性和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激光毛化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拉深模激光毛化区域;同时,拉深模应对凸模进行毛化,以提高板料的拉深成形性能;若对凹模进行毛化,虽可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但会降低板料的拉深成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凸模进行毛化可增加拉深件危险断面的厚度,提高板料的拉深成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模 激光毛化 模具寿命 成形性能
原文传递
Ti-2.5Cu合金应力时效析出行为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临财 张满 +5 位作者 郭啸 孙巧艳 肖林 孙军 刘力 宋振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4-1927,共4页
对固溶处理后的Ti-2.5Cu合金施加大约200 MPa弹性压应力,同时进行时效处理。TEM观察结果表明:Ti-2.5Cu合金时效处理析出了片状的Ti2Cu强化相粒子;在未施加压应力常规时效的试样中出现了3种Ti2Cu片的变体;而在应力时效处理后的试样里,一... 对固溶处理后的Ti-2.5Cu合金施加大约200 MPa弹性压应力,同时进行时效处理。TEM观察结果表明:Ti-2.5Cu合金时效处理析出了片状的Ti2Cu强化相粒子;在未施加压应力常规时效的试样中出现了3种Ti2Cu片的变体;而在应力时效处理后的试样里,一些晶粒中只出现2种或1种Ti2Cu片的变体,即弹性应力导致了时效析出Ti2Cu粒子的变体选择效应。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时效析出相变体选择效应导致了合金材料的强度降低和延伸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 5Cu合金 应力时效 变体选择效应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纳米晶对CuZr基非晶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张临财 宋振亚 +1 位作者 郭啸 侯彦华 《材料科学》 2014年第6期225-232,共8页
本文制备了较大尺寸的CuZr基完全非晶合金以及含有原位析出纳米晶组织的非晶复合材料,在排除试样几何尺寸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上述两种材料在压缩加载下的变形行为,证实了原位析出纳米晶对CuZr基非晶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制备了较大尺寸的CuZr基完全非晶合金以及含有原位析出纳米晶组织的非晶复合材料,在排除试样几何尺寸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上述两种材料在压缩加载下的变形行为,证实了原位析出纳米晶对CuZr基非晶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自由体积和细小纳米晶的共同存在可以有效的提高非晶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为从非晶合金中制备具有良好塑性的纳米晶非晶复合材料的韧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自由体积 变形行为 断口形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