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安全检查技术综述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琪 陈志强 +3 位作者 小平 王学武 张丽 康克军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4年第1期32-37,共6页
近年来,X射线安全检查技术受到航空安全等需要的驱使,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用X射线探测行李中的爆炸物和其他违禁品的几个主要方法做了一个回顾,阐述了用单能法、双能法、双视角、散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法和立体匹配分层成... 近年来,X射线安全检查技术受到航空安全等需要的驱使,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用X射线探测行李中的爆炸物和其他违禁品的几个主要方法做了一个回顾,阐述了用单能法、双能法、双视角、散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法和立体匹配分层成像法进行物质识别的基本原理,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和讨论,最后对X射线安全检查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安全检查 物质识别 双视角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9
2
作者 董燕 刘润 +4 位作者 杨军乐 徐敏 宁文德 小平 党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85-486,共2页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经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患者67例钼靶影像,评价该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性。结果:67例经全数字化钼靶摄影...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经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患者67例钼靶影像,评价该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性。结果:67例经全数字化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患者中,病理证实64例,诊断符合率为95.5%,其中肿块型41例,成簇分布恶性钙化型13例,结构紊乱6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4例,病理结果不符3例。结论:全数字化钼靶乳腺摄影是目前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方法,简单方便又经济,对乳腺癌早期诊断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诊断 @全数字化 乳腺X线摄影术
下载PDF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政策转向 被引量:27
3
作者 小平 田川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政策有效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打造了一流师资队伍,促使高校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过程中存在政府主导考核评价体系的延展性过强、考核方式精细化伴随指标权...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政策有效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打造了一流师资队伍,促使高校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过程中存在政府主导考核评价体系的延展性过强、考核方式精细化伴随指标权重的失衡及评价的功利化、工具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影响了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政策的有效发挥。新时期应进一步落实高校的政策设计与管理权,复归教师的人本价值属性,强调教师考核评价的价值理性,构建权重平衡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符合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考核评价 政策改革 价值理性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鉴别及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红生 杨军乐 +3 位作者 小平 王改莲 高燕军 马鸣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评估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评估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记录其在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符合率。结果病理或手术检查结果显示55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中甲状腺癌32例(58.2%),良性病变23例(41.8%);多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结果显示真阳性28例,真阴性20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的4例;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7.3%(48/55)、87.0%(20/23)和87.5%(28/32);对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等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7%(18/19)、71.4%(5/7)、66.7%(2/3)和100.0%(3/3)。结论临床可将多排螺旋CT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癌的有效辅助手段,以提高诊疗筛查针对性,节省诊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甲状腺癌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真菌性鼻窦炎患者CT与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红生 杨军乐 +2 位作者 小平 马鸣岳 赵芸芸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9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CT与MRI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经病理证实为真菌性鼻窦炎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与MRI检查,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分析CT、MRI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目的分析CT与MRI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经病理证实为真菌性鼻窦炎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与MRI检查,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分析CT、MRI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CT:32例中,上颌窦发病16例,右侧9例,左侧7例;9例蝶窦受累,筛窦7例。表现为窦腔内密度不均软组织影,软组织窗显示非规则窦腔内钙化,受累窦壁骨质可见增生硬化,窦周边界清晰;MRI:与脑实质比较,7例T1WI序列呈均匀低信号,21例等信号,4例伴少量低信号;T2WI病变以低信号为主,伴形态、数量不一高信号;受累鼻窦阻塞性炎症T2WI序列呈高信号,T1WI序列呈等信号,边缘伴明显强化。可侵犯眼眶、海绵窦、脑实质、侵犯颞下窝、翼腭窝,部分可见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可伴硬腭骨质破坏。结论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CT对钙化灶显示率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而MRI在显示病变窦腔受累方面优势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性 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及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小平 杨军乐 +4 位作者 银小辉 徐敏 马鸣岳 宁文德 高燕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5期6-8,17,共4页
目的探讨MR及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经病理证实的25例胰腺癌患者的MR及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诊断胰腺癌Ⅰ期12例,Ⅱ期11例,Ⅲ期1例,Ⅳ期1例;CT诊断胰腺癌Ⅰ期11例,Ⅱ期12例... 目的探讨MR及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经病理证实的25例胰腺癌患者的MR及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诊断胰腺癌Ⅰ期12例,Ⅱ期11例,Ⅲ期1例,Ⅳ期1例;CT诊断胰腺癌Ⅰ期11例,Ⅱ期12例,Ⅲ期2例,Ⅳ期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判断Ⅰ期、Ⅱ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85.71%,88.00%,83.33%,92.31%;83.33%,92.31%,88.00%,90.91%,85.71%。CT判断Ⅰ期、Ⅱ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85.71%,84.00%,81.82%,85.71%;83.33%,84.62%,84.00%,83.33%,84.62%。MR对胰腺癌术前分期的总的准确率为88.00%。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的的准确率为80.00%。结论 MR及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具有较高价值且MR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磁共振成像 体层 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贺中正 王占尧 +6 位作者 王宏 杨彦平 王安生 龙乾发 宁文峰 小平 岳树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96-801,共6页
目的探讨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80例出血量为15~30 ml的幕上出血患者分别予药物保守治疗(40例,包括6例出血量15~20 ml患者和34例出血量> 20~30 ml患者)和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 目的探讨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80例出血量为15~30 ml的幕上出血患者分别予药物保守治疗(40例,包括6例出血量15~20 ml患者和34例出血量> 20~30 ml患者)和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40例,出血量> 20~30 ml),分别于入院时和发病后3 d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价意识状态,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录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包括再出血、癫、颅内感染、严重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后3 d GCS评分(P=0.000)和出院时NIHSS评分(P=0.000)均低于入院时;手术组患者GCS评分高于(P=0.003)、NIHSS评分低于(P=0.000)对照组。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0.53±2.64)d对(17.30±4.92)d;t=7.673,P=0.000]。两组均未出现再出血、颅内感染、严重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出血量为15~30 ml的幕上出血患者,采用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脑水肿高峰期反应,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引流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晴 雷小莹 +3 位作者 小平 刘春英 赵琳辉 万贝贝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两种技术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病灶的图像特征,并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分期评估。方法运用超声造影和磁共振成像两种技术分别对74例(超声造影组和磁共振成像组各37例)病理证实为Ⅰ期子宫内膜癌...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两种技术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病灶的图像特征,并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分期评估。方法运用超声造影和磁共振成像两种技术分别对74例(超声造影组和磁共振成像组各37例)病理证实为Ⅰ期子宫内膜癌伴有肌层浸润患者术前影像表现及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术前超声造影诊断Ⅰa期(3例)、Ⅰb期(17例)和Ⅰc期(11例)子宫内膜癌31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8%(31/37);31例子宫内膜癌病变超声造影表现:Ⅰa期(3例):病变区子宫内膜呈不均匀性低或等增强,与肌壁分界清,肌壁呈均匀性强化;Ⅰb期(17例):病变区子宫内膜呈不均匀性中等或高增强,与肌壁分界不清,受累肌壁厚度≤1/2肌层厚度;Ⅰc期(11例):病变区子宫内膜呈不均匀性高或中等增强,与肌壁分界不清,受累肌壁厚度>1/2肌层厚度,内膜及受累肌壁增强及消退多早于正常肌壁。(2)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Ⅰa期(3例)、Ⅰb期(18例)和Ⅰc期(10例)子宫内膜癌31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亦为83.8%(31/37);31例子宫内膜癌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现:Ⅰa期(3例):病变的子宫内膜呈不均匀高信号,结合带完整;Ⅰb期(18例):病变的子宫内膜呈不均匀高信号,结合带中断且子宫肌层内缘边界不清,受累肌壁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受累肌壁厚度≤1/2肌层厚度;Ⅰc期(10例):病变的子宫内膜呈不均匀高信号,结合带中断且子宫肌层内缘边界不清,受累肌壁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受累肌壁厚度>1/2肌层厚度。(3)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术前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Ⅰ期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层深度诊断的准确率均为83.8%(31/37)。结论术前正确认识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图像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芸芸 高燕军 +2 位作者 董季平 宁文德 小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52-756,共5页
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CPR)在面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面神经炎患者行MR增强扫描。通过GE AW 4.5工作站观察患者颅内面神经受累情况,测量面神经及邻近颞叶组织的信号强度,计算面神经与同一层面邻近颞叶的信号强度... 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CPR)在面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面神经炎患者行MR增强扫描。通过GE AW 4.5工作站观察患者颅内面神经受累情况,测量面神经及邻近颞叶组织的信号强度,计算面神经与同一层面邻近颞叶的信号强度比值(SIR)。通过Philips EBW工作站进行面神经的CPR重建,整体观察患者面神经的颅内走行及受累情况。结果 30例面神经炎患者中,患侧面神经膝状神经节、鼓室段、迷路段、内听道段及乳突段的SIR分别为1.59±0.28、1.16±0.16、1.38±0.20、1.30±0.19及0.96±0.14,健侧SIR分别为1.08±0.19、0.74±0.13、0.81±0.13、0.83±0.08及0.69±0.12,各受累部位患侧面神经SIR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PR图像可直观显示面神经受累部位及面神经的颅内走行情况。结论面神经MR增强扫描及CPR技术有助于清晰显示面神经炎患者颅内面神经走行及受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疾病 磁共振成像 影像增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关节面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燕 刘静 +2 位作者 李润武 小平 刘润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1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SSD、VRT)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四肢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36例.均行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和MPR重建。结果:36例患者中髋关节骨折6例、骨盆骨折4例、膝关节骨折9例、...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SSD、VRT)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四肢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36例.均行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和MPR重建。结果:36例患者中髋关节骨折6例、骨盆骨折4例、膝关节骨折9例、肘关节骨折2例,肩关节骨折2例,重建图像中可以显示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多平面重建可清晰显示微小骨折,MPR图像可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重建.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多层螺旋CT三维后处理图像可以提高四肢骨关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判断伤情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关节骨折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下载PDF
ASL与DWI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敏 杨军乐 +3 位作者 小平 周蕻 赵雅琴 贺长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两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GE HDx 1.5T双梯度磁共振,对22例急性脑缺血患者分别行常规MR(包括T1FLAIR、T2WI)、3D-TOF MRA、DWI(b值取100...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两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GE HDx 1.5T双梯度磁共振,对22例急性脑缺血患者分别行常规MR(包括T1FLAIR、T2WI)、3D-TOF MRA、DWI(b值取1000s/mm2)及3D ASL序列,观察ASL与DWI序列病变区最大层面面积的大小及与MRA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测量缺血区域与对侧镜像层面的脑血流(CBF)值,计算相对脑血流值(r CBF)=缺血区域CBF/对侧镜像层面CBF,r CBF在0.9-1.1之间,定义为灌注正常,r CBF>1.1定义为高灌注,r CBF<0.9定义为低灌注。结果:22例急性脑缺血患者中,小面积缺血10例,DWI表现为斑点状或小片状高信号,其中4例ASL为低信号,DWI面积与ASL面积相近,另6例DWI显示为高信号,ASL无阳性表现,小面积梗死病例中MRA均无明显异常;大面积缺血10例,DWI表现为一个供血区大片状高信号或多个供血区域斑点状、小片状高信号,ASL均为低信号,ASL显示病变区最大层面面积大于DWI面积,其中2例病变周围皮层区ASL存在局部高信号影,大面积缺血病例中MRA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或动脉闭塞;另2例患者DWI表现为阴性,而ASL为低信号,即TIA患者,MRA显示1例表现为大脑中动脉硬化,1例表现为颈内动脉闭塞。对于6例ASL为阴性病例者,缺血区CBF值为(40.47±1.94)ml/100g*min,对侧镜像区为(42.74±1.49)ml/100g*min,r CBF为0.95±0.04;16例ASL表现为低信号的病例,其中1例DWI表现为脑干及双侧小脑半球局部高信号,ASL表现为双侧小脑半球均为低信号,两侧CBF分别为24.13 ml/100g*min、23.76 ml/100g*min,因为无法测量该患者正常小脑CBF值,从而无法计算r CBF,本例患者MRA表现为椎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其余15例病例测量病变区CBF值为:(22.29±0.95)ml/100g*min,对侧镜像层面CBF为:(44.96±2.89)ml/100g*min,r CBF为0.52±0.03,局部皮层高信号区CBF为233.07 ml/100g*min,对侧镜像区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弥散加权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CBF
下载PDF
颞部HRCT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组诊断先天性小耳畸形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宏 小平 +2 位作者 银小辉 杨想春 马鸣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93-997,共5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小耳畸形颞部高分辨率CT(HRCT)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表现。方法对61例临床诊断先天性小耳畸形(69耳)患者颞部HRCT行MPR及CPR,观察其表现。结果69患耳中,53耳外耳道骨性闭锁(53/69,76.81%),66耳(66/69,95.65%)... 目的观察先天性小耳畸形颞部高分辨率CT(HRCT)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表现。方法对61例临床诊断先天性小耳畸形(69耳)患者颞部HRCT行MPR及CPR,观察其表现。结果69患耳中,53耳外耳道骨性闭锁(53/69,76.81%),66耳(66/69,95.65%)锤骨畸形,55耳(55/69,79.71%)砧骨畸形,27耳(27/69,39.13%)镫骨畸形。60耳(60/69,86.96%)见不同程度面神经管(FNC)畸形,包括17耳(17/60,28.33%)FNC位于鼓室段低位,其中14例单侧小耳畸形FNC鼓室段低位,患侧FNC鼓室段上缘与水平半规管内端垂直距离[1.40(1.20,1.50)mm]大于对侧[0.80(0.60,0.80)mm,Z=-4.533,P=0.001]。57耳(57/60,95.00%)FNC乳突段前位,其中45例单侧小耳畸形FNC乳突段前位,患侧FNC乳突段中点至膝状神经窝前缘连线的垂直距离[7.10(5.70,8.50)mm]小于对侧[11.00(10.00,12.10)mm,Z=-7.531,P=0.001];2耳(2/60,3.33%)FNC迷路段-乳突段缺如;1耳(1/60,1.67%)FNC鼓室段-乳突段缺如;5耳(5/60,8.33%)见FNC鼓室段裂缺,3耳(3/60,5.00%)FNC明显纤细,7耳(7/60,11.67%)见FNC乳突段分叉畸形。结论颞部HRCT及MPR、CPR能清晰显示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道、各听小骨、听骨链及FNC畸形,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双能X射线材料分辨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小平 王学武 +2 位作者 谢亚丽 陈志强 张丽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3年第3期162-165,共4页
对一种有效的双能X射线材料分辨算法进行了讨论。定义了与材料的有效原子序数相关的特征量,并结合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实现对材料组的分辨。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证明了此算法可以有效的分辨有机物,混合物,无机物三组材料。
关键词 分辨 原子序数 证明 X射线 算法研究 特征量 无机物 处理 材料 错误率
下载PDF
双能X射线材料识别技术在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小平 陈志强 王学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2-784,共3页
在类似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的实验平台上完成了一系列有关材料识别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5-10MeV的能量范围内,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利用双能X射线技术根据有效原子序数识别材料组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 材料识别 双能X射线 有效原子序数
下载PDF
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MR测量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小平 宦怡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测量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宽径及T2信号强度并探讨其与年龄、体重及身高的变化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217例无泌尿系统症状(临床表现为无尿路刺激、无排尿困难、无并发症之一)的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7组:第1组(20~29岁,n=22)... 目的测量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宽径及T2信号强度并探讨其与年龄、体重及身高的变化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217例无泌尿系统症状(临床表现为无尿路刺激、无排尿困难、无并发症之一)的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7组:第1组(20~29岁,n=22),第2组(30~39岁,n=29),第3组(40~49岁,n=47),第4组(50~59岁,n=45),第5组(60~69岁,n=37),第6组(70~79岁,n=22),第7组(80岁及以上,n=15)。MRI测量轴位外周带的五点及七点处宽径;测量闭孔内肌、臀肌、外周带的T2信号强度,并计算外周带的相对信号强度,即外周带分别与闭孔内肌、臀肌的比值。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上述MR测量值的变化特点。结果正常组前列腺的外周带宽径左侧为(1.15±0.25)cm,右侧为(1.16±0.23)cm。不同年龄段前列腺的外周带左右宽径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外周带分别与闭孔内肌及臀肌的T2信号强度比分别为4.97±1.33、2.80±0.68。结论外周带宽径随年龄的变化有先变大后减小趋势,T2信号强度随年龄增大有先增高后减低趋势,可出现局灶性信号减低。外周带左右宽径、体积及相对T2信号强度与身高、体重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测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常成人垂体的磁共振测量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小平 杨军乐 +4 位作者 高燕军 徐敏 马鸣岳 银小辉 宁文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垂体形态、测量其大小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300例非鞍区病变及内分泌症状的正常成年人。按性别、年龄分为5组: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及60岁以上组,每组男女各30例,MR... 目的:观察正常垂体形态、测量其大小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300例非鞍区病变及内分泌症状的正常成年人。按性别、年龄分为5组: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及60岁以上组,每组男女各30例,MRI测量矢状位腺体及后叶前后径、高径以及垂体柄前后径;冠状位腺体宽径、高径及垂体柄宽径;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上述各径线MR测量值的变化特点。结果:成人男、女正常垂体冠状高径分别为(4.01±1.08)mm、(3.99±1.37)mm,冠状宽径分别为(9.75±1.63)mm、(10.17±1.59)mm;矢状高径分别为(4.46±1.24)mm、(4.68±1.61)mm;前后径分别为(10.15±1.51)mm、(10.24±0.90)/TIFF/;垂体后叶矢状高径分别为(4.01±1.43)mm、(4.59±1.17)mm,前后径分别为(2.01±0.66)mm、(1.98±0.70)mm;垂体柄冠状宽径分别为(1.56±0.21)mm、(1.59±0.21)mm,前后径分别为(1.50±0.23)mm、(1.52±0.22)mm。垂体高径在20~29年龄组最大,有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减小趋势;垂体宽径及前后垂体后叶及垂体柄各径线有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结论:成人垂体各径线随年龄的变化有先变大后减小趋势。各径线与年龄有一定统计学差异而与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测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髋关节一过性骨髓水肿综合征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小平 刘春英 +4 位作者 张东 宁文德 杨军乐 董季平 银小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937-1939,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一过性骨髓水肿综合征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13例髋关节一过性骨髓水肿综合征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髋关节同时受累4例,单侧9例(左侧6例,右侧3例);病变累及股骨头、股骨颈13侧,... 目的探讨髋关节一过性骨髓水肿综合征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13例髋关节一过性骨髓水肿综合征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髋关节同时受累4例,单侧9例(左侧6例,右侧3例);病变累及股骨头、股骨颈13侧,累及股骨头、股骨颈及股骨粗隆4侧。病变在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13例;T2WI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11例,等信号2例;T2WI脂肪抑制病变均呈高信号。合并关节积液8例,呈长T1、长T2信号。股骨头形态均无异常。结论正确认识髋关节一过性骨髓水肿综合征的MRI表现,有利于正确诊断,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水肿 股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胼胝体梗死的MRI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军乐 董季平 +1 位作者 宁文德 小平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分析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和特征。方法 :1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 ,9例有高血压病史 ,4例有糖尿病 ,而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者 3例 ,13例均行MR检查。结果 :梗死发生于胼胝体膝部者 2例 ,体部 8例 ,其中 3例为胼胝体体部多发梗死 ,... 目的 :分析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和特征。方法 :1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 ,9例有高血压病史 ,4例有糖尿病 ,而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者 3例 ,13例均行MR检查。结果 :梗死发生于胼胝体膝部者 2例 ,体部 8例 ,其中 3例为胼胝体体部多发梗死 ,1例为膝部和体部多发病灶 ,3例发生于压部 ,大小为 0 .2cm× 0 .3cm~ 1.1cm× 4.0cm。不同程度的伴有底节区、丘脑、脑干等部位的梗死。MRI上 ,T1 加权像呈低信号 ,T2 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不强化或轻度不均匀强化 ,Flair序列为高信号。结论 :MRI可有效、准确、全面地显示胼胝体梗死的大小、范围以及合并的其他部位的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梗死 MRI 临床特点 解剖结构 颅脑外伤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激活ATF6/c-fos信号通路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功能减退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凯丽 张长城 +4 位作者 刘尚雨 赵雪怡 小平 袁丁 赵海霞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004-2012,共9页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青年对照组(2月龄)、衰老模型组(17月龄)、淫羊藿苷低和高剂量组(2、6 mg·kg...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青年对照组(2月龄)、衰老模型组(17月龄)、淫羊藿苷低和高剂量组(2、6 mg·kg^(-1),17月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或含药饲料持续喂养4个月。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蛋白(PLZF)、骨形成蛋白4(BMP4)、激活转录因子6(ATF6)和c-fos的蛋白表达和定位。结果HE染色结果发现,淫羊藿苷可明显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中ZO-1、occludin、β-catenin、PLZF和BMP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而淫羊藿苷可显著上调衰老大鼠睾丸组织中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衰老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苷能明显上调衰老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中occludin和β-catenin以及通路相关指标ATF6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淫羊藿苷可减轻衰老所致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功能减退,机制可能与激活Sertoli细胞ATF6/c-fo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激活转录因子6/转录因子c-fos通路 衰老 睾丸 支持细胞 血睾屏障
原文传递
HRCT在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链破坏诊断中的价值
20
作者 关荣 马鸣岳 +4 位作者 小平 任小军 常正伟 杨想春 张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35-36,47,共3页
目的 利用颞骨薄层HRCT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技术评价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骨链(OC)破坏情况。方法将34例37耳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颞骨HRCT轴位、MPR及CPR图像对听骨链破坏的显示情况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评... 目的 利用颞骨薄层HRCT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技术评价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骨链(OC)破坏情况。方法将34例37耳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颞骨HRCT轴位、MPR及CPR图像对听骨链破坏的显示情况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评价各方法的灵敏性与特异性。结果MPR重建图像显示锤骨破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MPR重建及CPR重组显示砧骨破坏的敏感性分别为97.1%及91.2%,特异性均为100%,MPR重建及CPR重组显示镫骨破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88.9%及84.2%,MPR重建对锤砧关节骨质破坏显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CPR重组对砧镫关节骨质破坏显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结论HRCT MPR及CPR技术可以准确评估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骨链破坏的情况,为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型中耳炎 听骨链 多平面重建 曲面重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