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陈蕊红 叶景秀 +5 位作者 张改生 王俊生 牛娜 马守才 朱建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得到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在分子质量9.0~100.0ku、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可识别约610个蛋白质点,对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分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并利用Mascot软件在NCBInr数据库搜索,鉴定出12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分别是泛素结合酶E2、甘氨酸富集蛋白、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假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小链克隆512,它们参与了物质能量代谢、细胞程序化死亡及花发育调控等过程,推测不育系(S)-1376A雄性不育性可能与这些生理生化代谢有关.研究结果为揭示雄性不育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 差异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抗全蚀病小麦-华山新麦草中间材料H891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傅杰 王美南 +3 位作者 陈漱阳 侯文胜 杨群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157-2162,共6页
抗小麦全蚀病中间材料H8911 BC1F1 是通过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杂种幼胚培养及杂种F1 ABDN2n=28 再与小麦回交后得到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49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为20.85 19~21 +7.30 7~11 I,21 +7I的细胞占86.67%.BC... 抗小麦全蚀病中间材料H8911 BC1F1 是通过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杂种幼胚培养及杂种F1 ABDN2n=28 再与小麦回交后得到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49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为20.85 19~21 +7.30 7~11 I,21 +7I的细胞占86.67%.BC1F2和BC1F3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范围分别为45~53和44~52,49条染色体的植株类型分别占30.19%和27.50%,华山新麦草染色体丢失率分别为11.85%和13.1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0.62 18~22 +7.64 5~13 I+0.04 0~1 和20.53 17~22 +7.79 5~15 I+0.05 0~1 ,21 +7I的细胞分别占77.24%和69.42%.随着自交世代的延续,21 +7I细胞的传递能力逐渐降低.利用H8911作供体,选育出小麦-华山新麦草抗全蚀病新种质13个,其中1个附加系表现近高度抗病性,6个附加系、3个代换系和3个易位系材料表现中度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华山新麦草 小麦全蚀病 细胞遗传学 抗病性 利用
下载PDF
多元化经营战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杨军 李宇航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78-81,共4页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战略,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会减缓对主营业务创新升级的步伐,同时会导致企业现金流趋紧,财务风险上升。那么,企业多元化是否也存在"不多元化,等死;多元化,找死"的困境,还是存在最佳的多元化水平,使得...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战略,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会减缓对主营业务创新升级的步伐,同时会导致企业现金流趋紧,财务风险上升。那么,企业多元化是否也存在"不多元化,等死;多元化,找死"的困境,还是存在最佳的多元化水平,使得企业财务风险最低?文章以2007—2017年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对财务风险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并分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经营绩效企业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多元化战略对企业财务风险存在U型影响,即随着多元化程度上升,财务风险先下降后上升。多元化熵指数的临界值为0.656,多元化行业数量的临界值为5.371,即企业业务跨行业数量在5个时,财务风险最低。进一步分企业观察,在相同多元化水平下,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低于非国有企业,绩效好企业的财务风险低于绩效差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战略 财务风险 U型关系 熵指数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4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孙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5-108,113,共5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步推断,H9015-17-1-9附加的是Nh5染色体,H9017-14-16-5附加的是Nh6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附加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
下载PDF
拔节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军 吴秀宁 +4 位作者 鲁敏 麻珊珊 武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为明确拔节期干旱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西农979等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 为明确拔节期干旱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西农979等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7个品种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值、MDA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溶性蛋白除西农509、郑麦366和郑麦9023外均增加。用上述指标所得的抗旱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7个小麦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晋麦47>小偃22>矮抗58>西农979>西农509>郑麦366>郑麦9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冬小麦 拔节期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细胞学特点及GISH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武军 +6 位作者 刘淑会 杨群慧 刘文献 魏芳琴 董剑 朱建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2-775,共4页
为了研究华山新麦草染色体在小麦-华山新麦草各衍生世代中的遗传规律并建立一套小麦-华山新麦草异源附加系,对小麦-华山新麦草BC1F2到BC1F5共315个植株进行细胞学检测和GISH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分布范围为40-54,2n≥43的植株有223... 为了研究华山新麦草染色体在小麦-华山新麦草各衍生世代中的遗传规律并建立一套小麦-华山新麦草异源附加系,对小麦-华山新麦草BC1F2到BC1F5共315个植株进行细胞学检测和GISH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分布范围为40-54,2n≥43的植株有223株,占总观察株数的70.79%;早代植株携带华山新麦草染色体的概率较高,植株染色体数目多大于44,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外源染色体丢失的概率也在增大。因而在选育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时,在BC1F4和BC1F5世代选择效果较好;通过对染色体数目2n=44的42个植株进行GISH分析,筛选出39个二体附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华山新麦草 附加系 GISH分析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和附加系的C-分带鉴定 被引量:14
7
作者 +5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宋亚珍 孙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和附加系进行了细胞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3个异代换系H921-6-12为5A/Nh5代换、H922-9-12为3B/Nh4代换、H924-3-4为3D/Nh4代换,2个异附加系H8911-1-2-6为Nh...  利用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和附加系进行了细胞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3个异代换系H921-6-12为5A/Nh5代换、H922-9-12为3B/Nh4代换、H924-3-4为3D/Nh4代换,2个异附加系H8911-1-2-6为Nh4附加、H9014-154-2为Nh7附加。初步推断华山新麦草的Nh5和Nh4染色体分别能补偿普通小麦的5A和3B,3D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代换系 异附加系 染色体C-分带 细胞学鉴定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小偃22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璋 +2 位作者 武军 刘淑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9期218-220,共3页
国审小麦新品种小偃22是常规育种和远缘杂交有机结合而育成的,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导入长穗偃麦草的优质、抗病、抗逆多个优异基因,实现了种属间优异性状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解决了高产与稳产、高产与优质之间的矛盾,将高产、... 国审小麦新品种小偃22是常规育种和远缘杂交有机结合而育成的,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导入长穗偃麦草的优质、抗病、抗逆多个优异基因,实现了种属间优异性状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解决了高产与稳产、高产与优质之间的矛盾,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几个主要目标性状结合起来,具有多穗多粒、结实性突出、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产量三因素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协调。小偃22从2000年以来长期是陕西省主栽品种,是陕西省第六次更新换代的骨干品种。笔者对小偃22来源、特征特性、创新点,应用情况,优质高产栽培规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并对更新换代大品种的特点和培育和产业化推广经验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小偃22 高产稳产 适应性广 更新换代品种
下载PDF
小簇麦新种质的品质、抗病性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傅杰 周荣华 +2 位作者 陈漱阳 杨群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8,共8页
对 32个小簇麦新物种、新类型材料的农艺性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MCMI,硬粒小麦簇毛麦 (H aynaldia villosa 2 n=14,VV)双二倍体 2 n=2 1 ,普通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2 n=2 8 ,异源附加系 2 n=2 2 和异源代换系 2 n=... 对 32个小簇麦新物种、新类型材料的农艺性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MCMI,硬粒小麦簇毛麦 (H aynaldia villosa 2 n=14,VV)双二倍体 2 n=2 1 ,普通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2 n=2 8 ,异源附加系 2 n=2 2 和异源代换系 2 n=2 1 的细胞分别占 6 9.94% ,6 2 .88% ,5 1.5 3%和 82 .5 4% ;测交鉴定 ,2 n=14 +7 ,2 1 +7 ,2 1 +1 和 2 0 +2 的细胞分别占 82 .47% ,76 .2 5 % ,80 .2 6 %和 84.38% ;用簇毛麦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双二倍体 (除 V85 4cd)中都有 14条簇毛麦染色体 ,它们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2 n=42 =2 8W+14V和 2 n=5 6 =42 W+14V ,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中均有 2条簇毛麦染色体 ,他们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2 n=44 =42 W+2 V和 2 n=42 =40 W+2 V ;12个材料蛋白质含量 15 0 g/ kg以上 ;2 5个材料抗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等两种以上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簇麦 新种质 分子细胞遗传学 原位杂交 品质 抗病性 小麦
下载PDF
三粒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武军 李邦琴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60,共3页
普通小麦 (♀ )×三粒小麦 (♂ ) ,F1全为单子房植株 ,F2 及以后各代一直表现为单子房性状 ;三粒小麦 (♀ )×普通小麦 (♂ ) ,F1全为多子房小麦 ,F2 分离 ,且多子房植株与单子房植株分离比例为 3∶ 1 ,F3以后仍有部分分离。分... 普通小麦 (♀ )×三粒小麦 (♂ ) ,F1全为单子房植株 ,F2 及以后各代一直表现为单子房性状 ;三粒小麦 (♀ )×普通小麦 (♂ ) ,F1全为多子房小麦 ,F2 分离 ,且多子房植株与单子房植株分离比例为 3∶ 1 ,F3以后仍有部分分离。分析结果表明 ,三粒小麦的多子房性状是在三粒小麦细胞质存在的前提下 ,由 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粒小麦 多子房性状 遗传分析 种质资源
下载PDF
部分美国小麦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鉴定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郭超 胡思远 +5 位作者 郑青焕 王亮明 武军 杨群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76-1084,共9页
为筛选高抗性的优质小麦资源,对通过前期抗病性和品质鉴定筛选出的7份优质美国冬小麦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盐胁迫下7个小麦品种的发芽率、相对根长、相对芽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 为筛选高抗性的优质小麦资源,对通过前期抗病性和品质鉴定筛选出的7份优质美国冬小麦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盐胁迫下7个小麦品种的发芽率、相对根长、相对芽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质膜透性和胞间CO2浓度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Hitch、TVT0PL-9和对照西农509为高耐盐品种;NE09L-47、NE09L-60-2和TVT09L-1为耐盐品种;NE09L-12和TVT09L-16为中耐盐品种;对照中国春为盐敏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美国 耐盐性 芽期 苗期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随机交互连通性研究——角色和地域多网络视角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晨光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122,共13页
鉴于产学研创新主体自由合作的交互关联,从角色和地域多网络视角,构建了随机交互网络连通生成函数模型。以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拓扑分析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模型有效性,并结合仿真比较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机制与效... 鉴于产学研创新主体自由合作的交互关联,从角色和地域多网络视角,构建了随机交互网络连通生成函数模型。以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拓扑分析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模型有效性,并结合仿真比较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机制与效果。研究表明: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地域子网连通阈值低于角色子网连通阈值;高校、研究机构的知识原发和中介角色特点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具有突出的支撑作用,远高于企业间合作对网络连通的贡献;"塔式"效应是支撑跨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性的重要因素;保护中等度数创新主体的策略能够有效抵御合作失灵风险,且连接概率大于65%时随机交互连通效果最佳。本文研究对于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连通状态下创新结构调整,以及动态监控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健壮性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 网络连通性 合作创新风险 网络健壮性 渗流
原文传递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4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孙晓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277-2281,共5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 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的异代换系进行了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异代换系 H92 1- 6 - 12和 H92 4 - 3- 4均含有 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 .对这 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 C-分带带型比...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 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的异代换系进行了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异代换系 H92 1- 6 - 12和 H92 4 - 3- 4均含有 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 .对这 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 C-分带带型比较 ,结果认为 :H92 1- 6 - 12可能是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的 5 A / N5h 代换系 ,H92 4 - 3- 4可能是 3D/ N4 h代换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代换系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C-分带
下载PDF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楚江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7,18,共8页
本文在文化创意产业分析和一般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调研访谈,从文化创意产业生命周期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思路。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公共服务平台
下载PDF
部分美国及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艳丽 孙树贵 +6 位作者 武军 杜万里 庞玉辉 刘淑会 杨群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6-1071,共6页
为了比较美国及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选用55对SSR引物对引自美国的67份小麦品种及我国黄淮麦区推广面积较大的17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7份美国小麦品种共检测到443个等位变异,单个引物位点的等位变异为2~24个,... 为了比较美国及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选用55对SSR引物对引自美国的67份小麦品种及我国黄淮麦区推广面积较大的17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7份美国小麦品种共检测到443个等位变异,单个引物位点的等位变异为2~24个,平均每个位点8.10个,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1~0.92,平均为0.59;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共检测到266个等位变异,单个引物位点的等位变异为2~9个,平均每个位点4.82个,PIC变幅为0.10~0.84,平均为0.55。67个美国小麦品种A、B、D三个基因组的平均等位变异与平均PIC值大小分别为:B(8.60)>D(7.88)>A(7.63)和B(0.62)>A(0.58)>D(0.56);黄淮麦区17个小麦品种三个基因组的平均等位变异与平均PIC值大小分别为:B(5.30)>A(5.10)>D(3.94)和B(0.58)>A(0.57)>D(0.4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5对SSR引物能将84份材料区分开来,并分为六大类,15个国内小麦品种被聚为一类,中国春自成一类,其余材料被聚为四类。由此可知,美国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与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小麦种质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下载PDF
67份美国小麦品种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树贵 李艳丽 +7 位作者 鲁敏 张军 王秀娟 武军 杨群慧 刘淑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7-1092,共6页
为了明确矮秆基因在美国小麦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并发掘较少利用的矮秆基因,本研究利用8个小麦矮秆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对67份美国小麦品种中的矮秆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67份美国小麦品种中,超过80%的品种(56个)含有矮秆基因,其中Rht-... 为了明确矮秆基因在美国小麦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并发掘较少利用的矮秆基因,本研究利用8个小麦矮秆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对67份美国小麦品种中的矮秆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67份美国小麦品种中,超过80%的品种(56个)含有矮秆基因,其中Rht-B1b和Rht8基因频率较高,分别占62.7%和43.3%。仅有5个品种含有Rht-D1b基因,同时发现3个品种含有Rht5基因,2个品种含有Rht12基因,未发现含有Rht4、Rht9和Rht13基因的品种。在含有矮秆基因的品种中,35.8%的品种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矮秆基因。其中有1个品种同时含有3个矮秆基因,有20个品种同时含有Rht-B1b和Rht8基因,有3个品种同时含有Rht-D1b和Rht8基因,有1个品种同时含有Rht-D1b和Rht12基因,其余32个品种各含有1个矮秆基因。本研究未发现同时含有Rht-B1b、Rht-D1b、Rht8以及同时含有Rht-B1b、Rht-D1b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小麦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67份美国小麦种质资源的HMW-GS组成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艳丽 鲁敏 +8 位作者 麻姗姗 武军 王亮明 杜万里 庞玉辉 刘淑会 杨群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3,31,共7页
为了挖掘新的种质资源,对引自美国的67份小麦种质材料进行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品质性状分析。HMW.GS组成分析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20种亚基类型和25种亚基组合,表明这批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在Glu—A1位点上,亚基1... 为了挖掘新的种质资源,对引自美国的67份小麦种质材料进行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品质性状分析。HMW.GS组成分析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20种亚基类型和25种亚基组合,表明这批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在Glu—A1位点上,亚基1与2*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6.4%与35.8%;Glu-B1位点有9个等位变异,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7+9亚基对(47.8%);Glu—D1位点有8个等位变异,以5+10亚基对为主要类型,出现频率高达74.6%。在Glu-B1住点上发现3个不常见亚基7*、8*、8**和3个未知亚基a、b、c,还发现1个未知亚基,暂时将其标记为5*,可能位于Glu—D1位点上。亚基组合类型中,“null,7+8,5+10”的出现频率最高,为22.4%。亚基评分在5~10分之间,平均8.2分,得分在8分及其以上的材料有42份(62.69%),其中得10分的材料有9份(13.43%)。利用DA7200近红外成分分析仪对这批小麦材料的品质性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其品质指标较低。这67份美国小麦材料含有的优质亚基比例较高,可作为中间材料以改良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亚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美国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品质
下载PDF
基于Price-Mueller模型的互联网公司员工离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梦茜 大丽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101,共9页
基于Price-Mueller离职模型,从外部变量、个体变量、工作特征变量和工作回报变量四个维度构建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以国内互联网公司研发等核心岗位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范围内,外部机会、... 基于Price-Mueller离职模型,从外部变量、个体变量、工作特征变量和工作回报变量四个维度构建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以国内互联网公司研发等核心岗位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范围内,外部机会、工作自主性、薪酬对互联网公司核心员工的离职倾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亲属责任、工作压力、同事支持、领导支持、员工培训和晋升机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年龄的大小、跳槽次数的多少和月收入水平的高低,使得互联网公司核心员工离职倾向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为此,在外部环境、工作特征和工作回报等方面,互联网公司减弱核心员工离职倾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公司 离职倾向 Price-Mueller模型
下载PDF
小麦-华山新麦草抗全蚀病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傅杰 +2 位作者 陈漱阳 侯文胜 杨群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05-1909,共5页
对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H20和代换系H1的抗病性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0和H1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范围分别为42~44和40~42,2n=44和2n=42的细胞频率分别为58.33%和90%;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1.55 ... 对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H20和代换系H1的抗病性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0和H1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范围分别为42~44和40~42,2n=44和2n=42的细胞频率分别为58.33%和90%;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1.55 +0.90 和20.74 +0.52 ,22 和21 的细胞频率分别为61.56%和86.18%;与中国春测交,21 +1 和20 +2 的细胞频率分别为70.14%和88.59%。用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20和H1中均有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他们的染色体构成分别为2n=44=42W+2N和2n=42=40W+2N。对全蚀病菌,H20表现近高度抗病性,H1表现中度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华山新麦草新种质 小麦全蚀病 抗病性 分子细胞学 鉴定
下载PDF
大赖草6-SFT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基因烟草抗旱和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贺晓岚 王建伟 +5 位作者 李文旭 陈真真 武军 王中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9-398,共10页
果聚糖合成酶(6-SFT)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利用RACE结合RT-PCR技术从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2n=4x=28,NsNsXmXm)中克隆到6-SFT基因,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863 bp。该基因被命名为Lr-6-SFT(GenBank登录号KT387273),编码620... 果聚糖合成酶(6-SFT)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利用RACE结合RT-PCR技术从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2n=4x=28,NsNsXmXm)中克隆到6-SFT基因,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863 bp。该基因被命名为Lr-6-SFT(GenBank登录号KT387273),编码620个氨基酸,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含有保守的果糖基转移酶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表明,大赖草6-SFT与华山新麦草、普通小麦、西尔斯山羊草和大麦6-SFT具有高度相似性。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1300-35SN-Lr-6-SFT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该载体转入烟草品种W38中。对经过抗性筛选、PCR和RT-PCR验证的转基因植株进行抗旱和抗寒性鉴定,发现转基因植株与对照相比,抗旱和抗寒性明显增强;在逆境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果聚糖、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而丙二醛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本研究表明,Lr-6-SFT基因是典型的GH32家族成员,其表达能够提高烟草对干旱和寒冷胁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FT基因 干旱 寒冷 大赖草 生理指标 转基因烟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