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5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层模型中地层划分的探讨 被引量:89
1
作者 贺怀建 白世伟 +1 位作者 新华 陈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7-639,共3页
地层作为三维地层模型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三维地层模型的建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何以岩性来刻划这些层面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根据地质钻孔资料中岩层分界点的排列,确定地层的排序。根据多层DEM建模的概念,按岩性对多层DEM进行了交叉划分... 地层作为三维地层模型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三维地层模型的建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何以岩性来刻划这些层面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根据地质钻孔资料中岩层分界点的排列,确定地层的排序。根据多层DEM建模的概念,按岩性对多层DEM进行了交叉划分处理。形成空间中严格按照岩性为要素进行划分的三维地层模型的骨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层模型 岩性 数字高程模型 DEM GIS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6
2
作者 李斌 新华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文章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纯生产技术效应、纯污染治理技术效应、混合技术效应、结构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治理技术效应和综合效应,并运用37个工业行业2001-2009年三种主要废气排放数据实证分析了工业经济结构和技... 文章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纯生产技术效应、纯污染治理技术效应、混合技术效应、结构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治理技术效应和综合效应,并运用37个工业行业2001-2009年三种主要废气排放数据实证分析了工业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废气减排的贡献,得到如下结论:纯生产技术效应、纯污染治理技术效应在减排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工业废气减排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相对2001年甚至还加剧了环境污染;结构生产技术效应和结构治理技术效应都对废气减排起到了促进作用,环境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业结构的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环境污染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3
作者 范科峰 莫玮 +2 位作者 曹山 新华 裴庆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9-1147,共9页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内容的分发、复制与编辑变得越来越普遍.数字内容的版权管理和内容保护可以减少内容盗版和不规范使用行为.本文介绍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关键技术,分析了国内外应用情况,并讨论了...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内容的分发、复制与编辑变得越来越普遍.数字内容的版权管理和内容保护可以减少内容盗版和不规范使用行为.本文介绍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关键技术,分析了国内外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几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全文,并展望了该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内容 内容安全 数字版权管理 标准化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70
4
作者 孙殿军 沈雁峰 +4 位作者 新华 魏红联 张旭丰 孙玉富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 明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 (地氟病 )病情动态与现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地氟病的病情动态和现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 :11991— 1999年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数据。2 1991— 2 0 0 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果  1在... 目的 明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 (地氟病 )病情动态与现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地氟病的病情动态和现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 :11991— 1999年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数据。2 1991— 2 0 0 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果  1在饮水型病区 ,华北、华东、西北地区的地氟病病情均呈下降趋势 ,东北地区不降反升 ;在燃煤型病区 ,西部病情呈上升趋势 ,氟斑牙患病率上升 15个百分点 ,氟骨症患病率上升 2个百分点。 2目前 ,我国饮水型重病区分布在东北三省 ,华北山西、天津 ,华东江苏 ,西北内蒙、陕西、青海等省份 ;燃煤型重病区分布在西部的贵州、四川、云南、陕西和湖北等省份。3我国地氟病病情虽得到一定控制 ,但并不令人满意 ,饮水型氟斑牙患病率为 2 9.3% ,氟骨症患病率为 1.45 % ;燃煤型氟斑牙患病率为 5 2 .2 % ,氟骨症患病率为 4.32 %。饮水型较燃煤型控制得好些。结论 我国地氟病病情仍然较重 ,防治工作绝不能放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病情 分布
下载PDF
城市配水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新华 田一梅 武福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21,共4页
就城市配水系统优化运行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运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配水系统等效网络模型,较准确地对配水管网进行动态模拟;根据多目标决策原理,建立了两种配水系统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以上各部分均编制了求解程序。经实际应用,获得... 就城市配水系统优化运行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运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配水系统等效网络模型,较准确地对配水管网进行动态模拟;根据多目标决策原理,建立了两种配水系统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以上各部分均编制了求解程序。经实际应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配水系统 优化 运行
下载PDF
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水砷筛查报告 被引量:46
6
作者 沈雁峰 孙殿军 +1 位作者 新华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查清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的分布,为防治与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采用统一试剂盒半定量法进行筛检居民饮水砷。结果调查覆盖面为11个省(... 目的查清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的分布,为防治与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采用统一试剂盒半定量法进行筛检居民饮水砷。结果调查覆盖面为11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9个县和12个师,水砷超标有43个县和3个师。共筛查水井208830眼,高砷井检出率为2.62%,内蒙古自治区检出率最高为8.05%,黑龙江省最低为0.09%。高砷暴露人口110612人,其中儿童19961人。结论西部地区高砷井分布范围较广,且地方性砷中毒流行较重,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砷 病区 筛查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检出率 分布调查 砷暴露 防治工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试剂盒
下载PDF
一种分析并联机器人位置正解的高效算法 被引量:29
7
作者 新华 彭商贤 +1 位作者 张伟军 李春书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4-137,共4页
以 6 - SPS型并联机器人为例 ,提出一种求解并联机器人位置正解的逐次逼近法 .该方法以瞬时速度方向作为每一次逼近的运动方向 ,因此能够快速地以任意精度逼近所求的位姿 .
关键词 逐次逼近 位置正解 并联机器人 有效算法
下载PDF
中国棉花生产与科技发展 被引量:53
8
作者 喻树迅 魏晓文 新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7-329,共3页
阐述了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波动及其原因 ,剖析了棉区布局的演变和生产的宏观调控方法。同时对我国棉花科研的成就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生产、科研、行政和服务等领域 。
关键词 中国 棉花生产 科技工作 科技水平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益心酮滴丸制备工艺 被引量:50
9
作者 张志华 新华 孟庆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考察影响益心酮滴丸制备因素。方法 正交试验法 L9(34)优选制备条件。结果 优选出益心酮滴丸的制备工艺 ,重复试验结果满意。
关键词 益心酮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固体分散技术 中药
下载PDF
城市自来水与中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田一梅 新华 张雅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27,共5页
面对我国许多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与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提出将中水系统纳入城市供水系统 ,统一规划 ,并提出了一套自来水与中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方法 :根据统计回归原理 ,建立供水系统费用模型 ;按照年成本法 ,建立供水系统综合规划... 面对我国许多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与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提出将中水系统纳入城市供水系统 ,统一规划 ,并提出了一套自来水与中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方法 :根据统计回归原理 ,建立供水系统费用模型 ;按照年成本法 ,建立供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模型。经仿真计算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 中水系统 综合规划 城市 优化方法
下载PDF
给水管网故障实时诊断方法 被引量:42
11
作者 梁建文 肖笛 +1 位作者 新华 张宏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0-47,共8页
本文提出了城市给水管网故障实时诊断的一个快速、有效和实用方法 .方法通过实时监测给水管网中 3个位置的水压变化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来诊断故障位置、故障程度和故障影响范围 .方法可适用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气候等常常导致的给水... 本文提出了城市给水管网故障实时诊断的一个快速、有效和实用方法 .方法通过实时监测给水管网中 3个位置的水压变化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来诊断故障位置、故障程度和故障影响范围 .方法可适用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气候等常常导致的给水管网爆管事故及日常故障的实时诊断 .作为给水管网故障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还建立了给水管网局部破坏状态下水力分析的方法 .最后 ,本文以一小型给水管网为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并就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故障 实时诊断 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SCADA 给水系统 局部破坏 城市
下载PDF
中水回用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喻青 新华 +1 位作者 秦琦 薛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31-2833,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中水回用的发展现状以及中水回用系统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水资源 中水回用 水处理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污水资源化 节水治污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45
13
作者 新华 段祥茂 +2 位作者 徐宗进 王夫玉 张洪程 《甘肃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51-54,共4页
试验表明 ,播期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表现为 :首先是每穗结实粒数或结实率 ,其次是千粒重 ,再次是每穗颖花数 ,而穗数 /667m2 受影响甚小。就江苏淮北地区而言 。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类型 产量因素 成熟期 成熟度 粳稻 产量构成 播种期
下载PDF
GIS技术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田一梅 新华 黎荣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1-23,共3页
介绍了GIS技术的组成、发展及产业化 ,论述了GIS应用于供水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以及深度开发专业性GIS及提高其应用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图形数据管理 供水系统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缩节胺互作对棉花株型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48
15
作者 邢晋 张思平 +3 位作者 新华 闫贞贞 魏然 张立祯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和缩节胺互作对棉花结构与功能的调控效应。【方法】在河南安阳进行了鲁棉研28号种植密度和缩节胺互作试验,种植密度设置了1.5万、4.5万、7.5万、10.5万、13.5万株·hm^(-2)等5个水平,缩节胺用量设置了0,195,39...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和缩节胺互作对棉花结构与功能的调控效应。【方法】在河南安阳进行了鲁棉研28号种植密度和缩节胺互作试验,种植密度设置了1.5万、4.5万、7.5万、10.5万、13.5万株·hm^(-2)等5个水平,缩节胺用量设置了0,195,390 g·hm^(-2) 3个水平。【结果】提高棉花种植密度,节间长度和株高增加,果枝倾角、主茎叶倾角减小,叶片和茎干物质分配系数减小,导致个体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增大缩节胺用量,可减小棉花果枝方位夹角、株高,增加果枝倾角、叶长和叶柄长,铃干物质分配系数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密度和缩节胺对果枝夹角、果枝倾角、株高、叶和果实的干物质分配系数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对棉花空间成铃结构存在互补效应。在缩节胺用量为390 g·hm^(-2)、种植密度10.5万株·hm^(-2)时,棉花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值14 362 kg·hm^(-2),籽棉产量最高(3 257.4 kg·hm^(-2))。【结论】综合产量和品质效应,密度保持在7.5万~10.5万株·hm^(-2)、缩节胺用量在195~390 g·hm^(-2)时棉花均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对指导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和培育机采棉最佳株型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密度 缩节胺 生长形态
下载PDF
城市煤气负荷的预测 被引量:35
16
作者 田一梅 新华 《煤气与热力》 1998年第4期20-23,共4页
根据城市煤气负荷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煤气短期负荷预测的三角函数模型,并给出了节假日负荷及突发事件负荷的预测方法,并开发了软件。
关键词 煤气 负荷预测 城市煤气
下载PDF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1
17
作者 李海英 张书廷 新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5-840,共6页
用直径200mm的外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以城市生活污泥为试验物料,在250-700℃之间对其进行了中低温热解的试验研究,得到气、液、固3种热解产物的产率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体产物的产率随热解终温的升高而下降,在250-450℃范... 用直径200mm的外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以城市生活污泥为试验物料,在250-700℃之间对其进行了中低温热解的试验研究,得到气、液、固3种热解产物的产率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体产物的产率随热解终温的升高而下降,在250-450℃范围内减少较快,在450-700℃范围内减少非常缓慢;而热解液产率在450℃以下呈上升趋势,450-550℃热解液产率较高,550℃达最高值43%,550℃以上呈下降趋势;液态产物中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最下层为热解产生的水分及水溶性有机物,中间层为脂肪酸类及硫醇类物质,最上层为脂肪族、烯族碳氢类物质;热解气产率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内均呈增加趋势,450℃后气体产生速率明显增加。450℃左右,有机物发生二次裂解反应。这些规律为城市生活污泥热解技术的实际工业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热解 产物分布 固定床 终温
下载PDF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被引量:47
18
作者 吴晓梅 新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易引起脂肪液化的原因,采取具体的防治措施,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2004年1...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易引起脂肪液化的原因,采取具体的防治措施,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4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均≥25 kg/m2根据切口脂肪液化程度给予换药、充分引流、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照射等治疗;从基础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加强护理,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无l例发生院内感染。2010年起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入手,对脂肪液化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开展68台经腹部切口手术,尚未发生1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结论落实个体化治疗原则,积极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术中细致操作、减少组织损伤,加强术后护理,可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防治
下载PDF
种植密度氮肥互作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5
19
作者 李鹏程 董合林 +6 位作者 刘爱忠 刘敬然 孙淼 王国平 刘绍东 新华 李亚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22-130,共9页
种植密度和氮肥投入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为提高棉花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于2013-2014年以转Bt+Cp TI品种中棉所79为材料,在河南省安阳市中棉所试验农场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00,5.25,7.50株/m^2),4个氮肥用量(分别为0,112.5... 种植密度和氮肥投入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为提高棉花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于2013-2014年以转Bt+Cp TI品种中棉所79为材料,在河南省安阳市中棉所试验农场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00,5.25,7.50株/m^2),4个氮肥用量(分别为0,112.5、225.0、337.5 kg/hm^2,以N计),探讨种植密度与氮肥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与氮吸收量随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收获指数随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中密中氮处理(种植密度5.25株/m^2、施氮量225.0 kg/hm^2)单位面积成铃数较多,籽棉和皮棉产量、氮肥回收利用率优于其他处理,高密低氮处理(种植密度7.50株/m^2、施氮量112.5 kg/hm^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生理利用率高于其他处理,而籽棉、皮棉产量与中密中氮处理较接近,研究表明增密减氮可实现棉花的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栽培 密度 互作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新华 彭商贤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37,共3页
介绍一种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分析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动平台瞬时运动为基础,建立奇异位形条件,从而获得简化的奇异位形判别方程式,以6自由度三角平台并联机器人和三支链并联机器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奇异位形 瞬时运动 位形奇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