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 被引量:110
1
作者 叶列平 陆新征 +1 位作者 李易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76,共10页
介绍了汶川地震中极震区几组相同场地条件下倒塌与未倒塌框架结构的震害案例,并分别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推覆分析方法和基于IDA的结构倒塌储备系数分析方法,对其中2个典型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 介绍了汶川地震中极震区几组相同场地条件下倒塌与未倒塌框架结构的震害案例,并分别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推覆分析方法和基于IDA的结构倒塌储备系数分析方法,对其中2个典型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关于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方法及其相关研究,分析了影响结构抗倒塌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保证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储备和变形能力,增加结构的冗余度和整体性,采取有效措施使结构形成合理的屈服机制,充分利用填充墙使框架结构形成双重抗震防线,可显著提高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最后提出了结构抗地震倒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框架结构 倒塌 弹塑性时程分析 结构倒塌储备系数 冗余度 整体性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结构的震害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66
2
作者 林旭川 潘鹏 +2 位作者 叶列平 陆新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20,共8页
四川汶川地震中,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端出现严重的塑性铰,而梁端震害反而较轻,该结果不符合抗震设计的预期目标。基于地震灾区某典型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对该框架结构进行深入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保持该框架结构质量分布基本不变的... 四川汶川地震中,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端出现严重的塑性铰,而梁端震害反而较轻,该结果不符合抗震设计的预期目标。基于地震灾区某典型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对该框架结构进行深入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保持该框架结构质量分布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建立3种不同的计算模型:①纯框架模型;②带楼板的框架模型;③带楼板-填充墙的框架模型。对3种模型分别进行三维弹塑性时程动力分析,分析中采用本次地震中什邡八角镇的强震记录。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无法保证"强柱弱梁"抗震设计目标的实现;填充墙的存在影响结构的破坏机制,填充墙上下设置不均匀容易导致框架软弱层。建议框架结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楼板和填充墙对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适当提高柱的刚度和承载力,结构弹塑性分析应采用考虑结构楼板和填充墙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 抗震性能 楼板 填充墙 有限元模型 时程分析 破坏机制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军旗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5-27,共3页
根据文献 [4]中 1 0根钢筋混凝土柱的单调、单向往复、双向往复循环加载试验基础 ,推导改进了文献 [1 ]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单轴损伤模型 ,并建立了双轴累积损伤模型 ,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大变形幅值和变形幅值的循环效应对构... 根据文献 [4]中 1 0根钢筋混凝土柱的单调、单向往复、双向往复循环加载试验基础 ,推导改进了文献 [1 ]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单轴损伤模型 ,并建立了双轴累积损伤模型 ,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大变形幅值和变形幅值的循环效应对构件损伤的影响 ,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且简便易行 ,既可进行确定性振动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构件 循环荷载 损伤模型 适用范围
下载PDF
汶川地震中木结构古建筑的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潘毅 王超 +1 位作者 季晨龙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106,共4页
根据对四川省都江堰、广元、彭州等灾区的木结构古建筑震害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分类与统计的方法,得到其不同破坏程度所占的比例,归纳出其典型震害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古建筑抵抗低烈度地震扰... 根据对四川省都江堰、广元、彭州等灾区的木结构古建筑震害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分类与统计的方法,得到其不同破坏程度所占的比例,归纳出其典型震害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古建筑抵抗低烈度地震扰动的能力较弱,非结构构件破坏所占的比例很大,但其所采用的榫卯节点、柱脚"平摆浮搁"以及斗拱等特殊的连接方式,起到了减震耗能作用,保证了木结构古建筑整体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严重损坏者较少。然而,部分古建筑由于后期改造不当、年久失修和山体滑坡等原因,仍然发生了整体或部分倒塌。由此得到一些启示:不符合古建筑受力机理的改造,会加重其震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汶川地震 震害
原文传递
劲性钢筋混凝土柱基本抗震行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黄雄军 路湛沁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3-51,共9页
本文根据23根劲性钢筋混凝土(SRC)柱和3根钢筋混凝土(RC)柱在单调及往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对SRC柱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耗能性能、强度衰减、恢复力模型、累积损伤模型等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震性能 试验
原文传递
带劲性钢筋混凝土边框低剪力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黄雄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5-539,共5页
通过对4 个劲性混凝土及1 个钢筋混凝土边框低剪力墙的试验研究,探讨了低剪力墙的破坏特征以及抗震性能。
关键词 剪力墙 抗震试验 劲性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边框
下载PDF
被动柔性防护网受力机理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 被引量:39
7
作者 余志祥 +1 位作者 韦韬 齐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128,共7页
针对落石被动柔性网防护结构系统,设计了新型大能量落石冲击试验台,进行了11组原尺寸被动柔性防护网落石冲击试验,研究了防护网系统的传力机理、破坏特征、计算单元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经试验结果分析,揭示了防护网系统3阶段传力的工... 针对落石被动柔性网防护结构系统,设计了新型大能量落石冲击试验台,进行了11组原尺寸被动柔性防护网落石冲击试验,研究了防护网系统的传力机理、破坏特征、计算单元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经试验结果分析,揭示了防护网系统3阶段传力的工作性态;指出了支撑索滑移、钢柱轴压-压弯屈曲失稳转换的传力机理,明确了导致防护网系统失效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索、网模拟的两阶段恢复力模型、减压环的三段非线性弹簧模型、钢柱底部的有限转动弹簧约束边界及落石冲击作用的等效荷载模型,初步搭建起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的计算理论框架。对防护网进行了数值分析,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了计算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防护网 设计理论 试验系统 计算方法 落石冲击 地质灾害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及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累积损伤模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翌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2-417,共6页
本文在阐述损伤值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简称RC)和劲性钢筋混凝土(简称SRC)构件的累积损伤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大变形幅值以及荷载循环所引起的损伤,比较准确地定量描述了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 本文在阐述损伤值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简称RC)和劲性钢筋混凝土(简称SRC)构件的累积损伤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大变形幅值以及荷载循环所引起的损伤,比较准确地定量描述了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累积损伤 循环荷载
下载PDF
被动防护网系统强冲击作用下的传力破坏机制 被引量:24
9
作者 余志祥 +2 位作者 齐欣 韦韬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34,共11页
为了研究被动防护网系统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抗冲击力学行为,基于实际工程调查,进行了系统破坏特征的统计与研究,结合现行各国技术现状,分析了关键结构部件的破坏机理,构建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开展了750 k J^5000 k J共计5组系统足尺模型... 为了研究被动防护网系统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抗冲击力学行为,基于实际工程调查,进行了系统破坏特征的统计与研究,结合现行各国技术现状,分析了关键结构部件的破坏机理,构建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开展了750 k J^5000 k J共计5组系统足尺模型冲击试验,针对系统破坏机理、传力变形、耗能原理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系统的破坏演化机制与破坏模式。研究表明:系统的冲击力学行为具有三阶段特征,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构成了系统的主要耗能机制并对结构整体抗力产生决定性影响;系统结构具有明显的自适应变刚度特征,且该特征与三阶段受力演化过程相互制约;系统的支撑结构、绳索与耗能器布置均是制约系统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不恰当的配置可导致支撑柱屈曲、绳索破断等现象;提出了新型高性能被动防护网体系,研究表明该体系具备较高的落石拦截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被动防护网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 被动网系统 冲击 足尺试验 破坏机理
原文传递
万县长江大桥钢筋混凝土拱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汤小波 谢冀萍 +4 位作者 董渭钊 蒲黔辉 杨永清 翁汉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2-367,共6页
本课题组对万县长江大桥主跨420m用钢筋混凝土拱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型试验,模型为十分之一比例尺,实例各施工阶段的挠度和应力,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破坏试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关键词 拱桥 钢管混凝土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柔性钢棚洞结构在落石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成清 陈林雅 +2 位作者 陈驰 李俊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了解决柔性钢棚洞结构研究和设计依据缺乏的问题,针对我国交通建设中落石灾害的广布偶发与集中群发的特点,比较了不同落石灾害防治措施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了刚性和柔性棚洞结构的特点及在设计理论、动力性能及稳定性能等方面... 为了解决柔性钢棚洞结构研究和设计依据缺乏的问题,针对我国交通建设中落石灾害的广布偶发与集中群发的特点,比较了不同落石灾害防治措施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了刚性和柔性棚洞结构的特点及在设计理论、动力性能及稳定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宽度、延伸长度和防护能级的条件下,柔性钢棚洞在结构受力、施工、环保和经济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隧道、公路进出口对落石的防护,尤其是快速抢修抢建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灾害 棚洞结构 数值模型 柔性防护结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城市高架桥抗震性能水准的量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艳辉 强士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8,64,共6页
为实现城市高架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以常规城市高架桥为研究对象,在性能水准(划分为完好、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和性能指标(用桥墩顶点的位移延性系数表示破损指标)已经确定的前提下,着重讨论了性能水准的量化过程... 为实现城市高架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以常规城市高架桥为研究对象,在性能水准(划分为完好、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和性能指标(用桥墩顶点的位移延性系数表示破损指标)已经确定的前提下,着重讨论了性能水准的量化过程.具体步骤为:提出各性能水准与桥墩塑性铰区混凝土压应变和钢筋拉应变限值的对应关系;建立各性能水准与桥墩顶点位移和位移延性系数的关系;建立各性能水准与破损指标的量化关系.与已有研究的比较表明,所提出的性能指标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水准 量化 混凝土压应变 钢筋拉应变 位移延性系数 破损指标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姜维山 +1 位作者 孙慧中 喻磊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2年第3期41-46,共6页
型钢混凝土指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含型钢的结构(SRC),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本文对目前的型钢混凝土设计理论、计算方法、试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整体的综述,简要介绍了设计理论中的容许应力计算法、一般极限状态计算法... 型钢混凝土指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含型钢的结构(SRC),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本文对目前的型钢混凝土设计理论、计算方法、试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整体的综述,简要介绍了设计理论中的容许应力计算法、一般极限状态计算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的变形、裂缝、刚度计算方法,以及和实验的对比结果,最后简要介绍了一个配螺旋箍SRC短梁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设计理论 计算方法 试验
下载PDF
底部薄弱层结构的柱顶隔震加固改造设计 被引量:17
14
作者 潘鹏 曹海韵 +4 位作者 齐玉军 潘振华 叶列平 徐亚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3,共5页
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某底部为薄弱层的6层框架结构建筑,底层破坏严重,但上部楼层基本完好。震后通过在首层柱顶设置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将薄弱层改造为隔震层,恢复该建筑首层使用功能,并使其满足提高一度设防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抗... 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某底部为薄弱层的6层框架结构建筑,底层破坏严重,但上部楼层基本完好。震后通过在首层柱顶设置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将薄弱层改造为隔震层,恢复该建筑首层使用功能,并使其满足提高一度设防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介绍了该建筑的隔震加固改造方案。采用SAP2000建立了可考虑隔震层扭转的层模型,分析了隔震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依据分析的结果,采用PKPM进行隔震层下部结构的加固设计及基础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 加固 薄弱层 框架结构 汶川地震
下载PDF
落石作用于钢筋混凝土棚洞的冲击力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驰 刘成清 +1 位作者 陈林雅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棚洞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即如何计算落石作用于钢筋混凝土棚洞的最大冲击力问题,以冲量定理为基础,推导出了落石最大冲击力的近似计算方法;以实际棚洞结构为原型,利用有限元方法确定近似计算方法中参数的取值,得到了...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棚洞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即如何计算落石作用于钢筋混凝土棚洞的最大冲击力问题,以冲量定理为基础,推导出了落石最大冲击力的近似计算方法;以实际棚洞结构为原型,利用有限元方法确定近似计算方法中参数的取值,得到了落石作用于钢筋混凝土棚洞的冲击力公式。该公式考虑了落石形状、质量、冲击速度、垫层材料、垫层厚度以及棚洞跨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并与试验数据作对比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落石形状、质量、冲击速度、垫层材料、垫层厚度对冲击力影响较大,而棚洞跨度对冲击力影响较小;落石形状、质量、垫层材料、垫层厚度对冲击时间影响较大,冲击速度、棚洞跨度对冲击时间影响较小。该结论可为今后钢筋混凝土棚洞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冲击力 有限元法 钢筋混凝土棚洞 落石
原文传递
劲性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5
16
作者 路湛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7-45,共9页
本文根据塑性理论中的下限定理,对计算劲性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的累加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累加方法,利用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公式给出了劲性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 本文根据塑性理论中的下限定理,对计算劲性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的累加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累加方法,利用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公式给出了劲性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与试验及数值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用累加方法建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相当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混凝土结构 极限承载力 计算
下载PDF
劲性钢筋混凝土框架顶层边节点静力及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家夔 张轶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根据对15个劲性钢筋混凝土顶层边节点试件的试验结果(其中6个为低周往复加载),探讨了其破坏模式,传力机理及抗剪强度和延性,提出了一个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 节点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梁受弯刚度计算 被引量:8
18
作者 施建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0-733,共4页
根据平截面假定和型钢混凝土共同变形假定,推导出型钢混凝土梁刚度与钢筋混凝土及型钢刚度的迭加关系.利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刚度计算的有关公式,在对中和轴位置和考虑型钢受拉翼缘影响的裂缝间钢筋应力不均匀系数等进行近似处理... 根据平截面假定和型钢混凝土共同变形假定,推导出型钢混凝土梁刚度与钢筋混凝土及型钢刚度的迭加关系.利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刚度计算的有关公式,在对中和轴位置和考虑型钢受拉翼缘影响的裂缝间钢筋应力不均匀系数等进行近似处理后,给出了型钢混凝土梁刚度计算公式及其简化公式.给出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 混凝土 刚度
下载PDF
偏头痛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阿森斯睡眠量表(AIS)对112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及112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失眠的发生率。对偏头痛组中无睡眠障碍亚组、可疑失眠亚组和失眠亚组先兆发作...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阿森斯睡眠量表(AIS)对112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及112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失眠的发生率。对偏头痛组中无睡眠障碍亚组、可疑失眠亚组和失眠亚组先兆发作率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睡眠质量与偏头痛的关系。结果偏头痛组失眠的发生率(58.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1%)(P<0.001)。偏头痛各亚组间先兆发作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眠亚组中、重度头痛的比例(53.0%,37.9%)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亚组(23.8%,19.1%)和可疑失眠亚组(40.0%,16.0%)(均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偏头痛组睡眠质量与头痛程度呈负相关(P<0.001)。结论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且睡眠质量越差的患者头痛程度越重,改善睡眠质量有可能减轻头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睡眠质量 头痛程度
下载PDF
砌体结构抗震评估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苏启旺 叶列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构造柱、圈梁和现浇楼板可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是砌体结构的主要抗震构造措施,为反映砌体结构整体性的抗震作用,分析构造柱、圈梁和现浇楼板对结构整体性的影响,提出结构整体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汶川地震中大量多层砖砌体结构房屋... 构造柱、圈梁和现浇楼板可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是砌体结构的主要抗震构造措施,为反映砌体结构整体性的抗震作用,分析构造柱、圈梁和现浇楼板对结构整体性的影响,提出结构整体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汶川地震中大量多层砖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的分析,建议了考虑砖砌体结构整体性系数和承载力指标的震害程度指标,它可作为结构抗震能力指标之一。建立了不同地震烈度下震害程度指标与结构破坏程度间的定量关系,根据上述的定量关系,获得震害程度判断值,分析烈度和破坏程度的变化对震害程度判断值的影响。最后进行多幢多层砖砌体结构房屋墙体破坏程度评估的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震害程度指标及震害程度判断值可以准确评估结构不同方向的墙体破坏程度,实现对砌体结构的抗震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结构抗震评估 地震烈度 结构整体性 震害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