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电接入柔直系统交流侧故障特征及对保护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郑黎明 贾科 +2 位作者 毕天姝 侯来运 方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32,共13页
柔性直流输电是解决大规模海上风电远距离外送问题的首选方案。然而,柔直送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线路两侧短路电流均由电力电子换流器提供,系统的故障特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直接导致传统保护性能的下降、甚至不正确动作,影响系统的安... 柔性直流输电是解决大规模海上风电远距离外送问题的首选方案。然而,柔直送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线路两侧短路电流均由电力电子换流器提供,系统的故障特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直接导致传统保护性能的下降、甚至不正确动作,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针对永磁风电场经柔直外送的拓扑,分析了柔直送端交流侧故障的特征,并结合交流侧故障穿越控制目标提出了换流器短路电流解析表达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当风电场弱出力时,仅由柔直换流器提供短路电流,且短路电流呈现出幅值受限特性、甚至低于额定电流;当风电场正常出力时,柔直换流器与风电场均提供短路电流,且二者控制目标不同,两侧同相别短路电流必然存在相角差。基于故障特征的研究,对现场常用的保护原理进行了性能分析,获知了线路距离保护、差动保护均会存在性能下降的问题。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风电柔直送出系统的精细化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现场保护配置以及保护新原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柔性直流 交流故障 故障特征分析
下载PDF
电流差动保护在逆变型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中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7
2
作者 李彦宾 贾科 +2 位作者 毕天姝 孙轶恺 李威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新能源电源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其故障特性受控制策略影响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继电保护原理存在适应性问题。送出线路作为新能源场站电力外送的关键通道,其主保护电流差动保护能否正确动作对于新能源高效利用和系统安全运行十分重... 新能源电源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其故障特性受控制策略影响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继电保护原理存在适应性问题。送出线路作为新能源场站电力外送的关键通道,其主保护电流差动保护能否正确动作对于新能源高效利用和系统安全运行十分重要。针对逆变型新能源场站,推导了逆变型新能源电源短路电流表达式,分析了各相短路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送出线路发生不对称短路时电流差动保护在并网系统为强、弱两种情形下的动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送出线路发生两相短路时,差动保护在并网系统为弱系统时存在拒动的风险、为强系统时灵敏性下降但不会拒动;送出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的存在使得差动保护在并网系统为强、弱系统时均能可靠灵敏动作。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研究结论为逆变型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主保护配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差动保护 适应性分析 逆变型新能源电源 短路电流特性 送出线路
下载PDF
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测距式保护 被引量:51
3
作者 李猛 贾科 +3 位作者 毕天姝 杨国生 刘宇 杨奇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9-724,共6页
提出了一种测距式保护,以保障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在概述直流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极短路故障各阶段电气量特征,重点探讨了R-L模型算法用于直流线路测距时在变量获取方法和数值稳定性两方面存在的局... 提出了一种测距式保护,以保障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在概述直流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极短路故障各阶段电气量特征,重点探讨了R-L模型算法用于直流线路测距时在变量获取方法和数值稳定性两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相应提出了新型变量获取方法以及提高算法数值稳定性的办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保护算法的可行性,保护动作时间在20 ms以内,在40 d B白噪声情况下,测距误差仍保持在1%以内,区外故障时可靠不动作。所提保护利用常规采样频率即可较好地满足直流配电网对保护速动性与选择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距式保护 R-L模型算法 直流配电网 电压源换流器 变量获取方法 数值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流波形相似度识别的柔性直流配电线路保护 被引量:48
4
作者 王聪博 贾科 +2 位作者 毕天姝 赵其娟 朱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823-3832,共10页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可以更加灵活控制潮流、高效消纳直流负荷与分布式电源,是未来直流技术和配电系统结合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是由于电力电子设备耐受故障冲击电流能力差,保护需要利用数毫秒内的暂态信息识别故障区域,同时考虑高频下...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可以更加灵活控制潮流、高效消纳直流负荷与分布式电源,是未来直流技术和配电系统结合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是由于电力电子设备耐受故障冲击电流能力差,保护需要利用数毫秒内的暂态信息识别故障区域,同时考虑高频下分布式电容和量测、通信误差影响,极具挑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暂态电流波形相似度识别的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直流线路主保护策略,与传统基于极性(直接量测幅值正负)的纵联保护相比,由于采用余弦相似度构成判据,更加有效提取多频段特征,受线路分布式电容影响较小,同时不需要严格的通信同步,相对于暂态量差动而言对于设备要求较低,可以快速准确识别直流故障区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策略能较好地满足直流配电系统对保护速动性与选择性的需求,数据窗长仅为0.3 ms,具有较好的抗分布式电容、过渡电阻和噪声能力,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故障分析 故障电流特征 余弦相似度 故障判别
下载PDF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风电场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被引量:48
5
作者 贾科 郑黎明 +3 位作者 毕天姝 杨哲 李彦宾 韩俊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263-6274,共12页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场站发电原理与同步机不同,导致其故障特性与同步机有较大差异,使得基于工频量的传统保护性能下降,甚至出现误拒动现象。为了解决工频量保护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各类风电场站故障暂态电流特性,获知了各类风电场站...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场站发电原理与同步机不同,导致其故障特性与同步机有较大差异,使得基于工频量的传统保护性能下降,甚至出现误拒动现象。为了解决工频量保护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各类风电场站故障暂态电流特性,获知了各类风电场站与同步机的暂态电流波形特征存在巨大差异。当送出线路区内故障时,两侧暂态电流波形差异巨大;当发生区外故障时,线路中流过穿越性电流,两侧暂态电流波形差异很小。该文利用这种波形差异提出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的纵联保护原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能够可靠识别区内、外故障,具有耐受过渡电阻和噪声的能力,且在常规采样频率下性能良好,适用于现有的各类风电场站。现场数据验证了所提保护的有效性,容易实现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联保护 余弦相似度 风电场站
下载PDF
基于小波时间熵的MMC-HVDC架空线路单极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48
6
作者 王帅 毕天姝 贾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79-2185,共7页
直流线路保护问题是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采用架空线路输电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通过分析MMC-HVDC系统结构和线路行波过程,指出MMC-... 直流线路保护问题是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采用架空线路输电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通过分析MMC-HVDC系统结构和线路行波过程,指出MMC-HVDC单极接地故障电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暂态量的变化上;其次,进一步提出利用小波时间熵的方法实现快速准确故障检测,分析对比了接地故障、雷击和噪声等条件下不同频带信号分量的小波时间熵分布特征,给出了可靠区别故障和雷击、噪声的判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检测MMC-HVDC架空线路的单极接地故障,并可靠排除交流区故障、雷击和噪声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架空线路 故障检测 小波时间熵 雷击干扰
下载PDF
基于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的新能源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被引量:47
7
作者 贾科 杨哲 +3 位作者 魏超 郑黎明 李彦宾 毕天姝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3-115,共13页
新能源电源均直接或间接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其故障电流幅值受限、相角受控、谐波含量高、波形非线性度强,与传统同步电源有着明显区别。传统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动作性能面临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 新能源电源均直接或间接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其故障电流幅值受限、相角受控、谐波含量高、波形非线性度强,与传统同步电源有着明显区别。传统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动作性能面临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的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方法。当正常运行或者区外故障时,流过送出线路的是穿越性电流,因此两侧电流波形完全相反。当发生区内故障时,两侧暂态电流波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可以利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量度两侧电流波形的相关程度,从而区分区内、区外故障。该方法适用于各类新能源场站,且具备较好的抗过渡电阻和抗噪声能力。同时,与现有基于新能源故障特征的保护相比,该方法在新能源弱出力以及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动作性能。仿真结果和现场录波数据均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联保护 新能源场站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暂态电流波形 送出线路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流波形相关性的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被引量:39
8
作者 毕天姝 李彦宾 +1 位作者 贾科 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12-2019,共8页
新能源电源通过变流器并网,其短路电流受控制策略影响而呈现幅值受限、频率为非工频、相角受控等特性,导致传统工频量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出现误拒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的主保护原理,以保证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可... 新能源电源通过变流器并网,其短路电流受控制策略影响而呈现幅值受限、频率为非工频、相角受控等特性,导致传统工频量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出现误拒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的主保护原理,以保证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分析了同步发电机和各类新能源电源故障暂态电流波形特征,获知送出线路区内、外故障时两侧暂态电流波形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进而提出了基于波形相关性的纵联保护新原理,利用相关系数度量波形相关性并构造了动作判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能够可靠、灵敏地识别送出线路区内、外各种类型短路故障,数据窗长仅为10ms,耐受过渡电阻和噪声的能力强,采用常规采样频率即可,容易推广应用。录波数据验证了所提保护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流 波形相关性 纵联保护 送出线路 新能源场站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的配网故障定位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贾科 李论 +2 位作者 杨哲 赵冠琨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75-3485,共11页
配电网结构复杂、分支众多、架空线与电缆共存,故障后巡线困难。目前已有很多方法很够实现故障区域定位,但该类方法得到的最小故障区域只能确定在两个测点之间,测点较少时,定位的区域大,仍需较长时间来排查故障。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利用... 配电网结构复杂、分支众多、架空线与电缆共存,故障后巡线困难。目前已有很多方法很够实现故障区域定位,但该类方法得到的最小故障区域只能确定在两个测点之间,测点较少时,定位的区域大,仍需较长时间来排查故障。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利用稀疏测点来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首先,证明了可将故障点的负序注入电流等效为故障区域两端节点的虚拟负序注入电流。然后,利用支路追加法推导了节点阻抗矩阵所含特性,以此说明负序电压方程元素取幅值的可行性,以及测点分布需要满足的条件。之后利用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求解节点负序电压方程,利用重构负序电流向量来进行故障定位。所提算法对测量数据无严格同步要求,所需采样频率不高,仿真中为4kHz,所需数据时间窗长较短。基于69节点多电源配电系统的仿真数据表明,所提方法仅利用9个测点的电压信息,可以有效定位故障线路,且不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线路参数少量误差等因素影响,抗噪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故障定位 贝叶斯压缩感知
下载PDF
大型光伏电站汇集系统的故障特性及其线路保护 被引量:38
10
作者 贾科 顾晨杰 +2 位作者 毕天姝 魏宏升 杨奇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9-198,共10页
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系统在拓扑和控制上的显著区别,造成两者故障特性的不同,导致现有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故障分析方法和保护原理在集中式光伏电站汇集系统中无法适用。为此,针对广泛应用于集中式光伏逆变器中的正负序双同步旋转坐标... 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系统在拓扑和控制上的显著区别,造成两者故障特性的不同,导致现有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故障分析方法和保护原理在集中式光伏电站汇集系统中无法适用。为此,针对广泛应用于集中式光伏逆变器中的正负序双同步旋转坐标系电流控制器,计及直流侧光伏电池板电源特性影响,推导出不同控制目标下故障电流统一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短路试验数据,考察850 MW大型光伏电站内35 k V汇集线路的电流保护性能,证明架空线下游电流保护存在不能正确动作现象,同时提出距离保护新配置方案。在PSCAD/EMTDC中搭建光伏电磁暂态详细模型并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大量仿真实例证明了新保护配置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大型光伏电站汇集系统保护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光伏电站 控制目标 故障电流 保护配置
下载PDF
逆变型电源对故障分量方向元件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李彦宾 贾科 +3 位作者 毕天姝 闫人滏 陈蕊 杨奇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30-3236,共7页
新能源电源结构特征与控制方法均迥异于传统同步发电机,其故障特性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给传统继电保护带来挑战。为此研究了逆变型电源对故障分量方向元件的影响机理。在分析故障特性基础上,推导了逆变型电源等效正、负序突变量阻抗解析... 新能源电源结构特征与控制方法均迥异于传统同步发电机,其故障特性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给传统继电保护带来挑战。为此研究了逆变型电源对故障分量方向元件的影响机理。在分析故障特性基础上,推导了逆变型电源等效正、负序突变量阻抗解析表达式,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故障条件和负荷电流下等效序突变量阻抗角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了逆变型电源对各类故障分量方向元件的影响机理。RTDS仿真和录波数据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分量方向元件 影响机理 等效序突变量阻抗 逆变型电源
下载PDF
柔性直流配网中基于暂态高频阻抗比较的方向纵联保护 被引量:36
12
作者 贾科 宣振文 +3 位作者 李晨曦 王聪博 李猛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343-5351,共9页
柔性直流配网是未来直流技术和配电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保护技术作为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难点在于快速、有选择性地识别故障。针对双极短路故障,依据不同直流线路故障时暂态高频阻抗的特征差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暂态... 柔性直流配网是未来直流技术和配电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保护技术作为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难点在于快速、有选择性地识别故障。针对双极短路故障,依据不同直流线路故障时暂态高频阻抗的特征差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暂态高频阻抗比较的方向纵联保护,并形成相应的直流线路保护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基于具有直流故障隔离能力换流器的柔性直流配网模型,PSCAD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快速、可靠地实现故障判别,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过渡电阻能力强,受噪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故障识别 方向纵联保护 高频阻抗
下载PDF
柔性直流配电线路能量分布差动保护 被引量:36
13
作者 贾科 李猛 +3 位作者 毕天姝 王聪博 祁欢欢 杨奇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58-306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双端量直流线路保护算法,以保证直流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分析直流双极短路故障差动电流频段分布,发现线路分布电容电流与故障电流的能量频段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区内故障时差动电流的能量主要分布在低频段,而区外故障时... 提出了一种双端量直流线路保护算法,以保证直流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分析直流双极短路故障差动电流频段分布,发现线路分布电容电流与故障电流的能量频段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区内故障时差动电流的能量主要分布在低频段,而区外故障时差流能量主要分布在高频段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能量分布的差动保护原理,给出了具体的动作判据与保护流程,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保护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保护算法的可行性,保护具有天然的选择性,可耐受较高过渡电阻、噪声(20d B)以及一定的同步误差(40?s),保护出口时间在3ms以内。本原理将分布电容的影响变为保护的制动量,因此区外故障时分布电容电流不会造成保护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频段 直流配电系统 电压源换流器 故障分析 小波变换
下载PDF
基于扰动注入的柔性直流配电网主动故障定位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贾科 李论 +2 位作者 宣振文 李猛 李晨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106,共8页
直流配电网中电力电子元件耐受故障电流能力差,要求保护数毫秒切除故障,因此留给故障定位所使用的数据量有限。现有基于暂态电流单端量测的定位方法受分布式电容、噪声和过渡电阻影响较大,难以实现精确的故障定位。因此,考虑故障发生后... 直流配电网中电力电子元件耐受故障电流能力差,要求保护数毫秒切除故障,因此留给故障定位所使用的数据量有限。现有基于暂态电流单端量测的定位方法受分布式电容、噪声和过渡电阻影响较大,难以实现精确的故障定位。因此,考虑故障发生后直流断路器快速动作,在系统失电的情况下给系统串联一个LC注入装置构成衰减的振荡扰动,利用振荡频率、衰减系数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可以精确定位故障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行且具有一定的耐受过渡电阻、分布式电容、噪声和线路参数误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故障定位 LC注入装置
下载PDF
基于断路器重合闸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33
15
作者 赵冠琨 贾科 +2 位作者 陈金锋 陈淼 毕天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56,共9页
高压柔性直流输电采用架空线路,运行环境复杂,难以避免故障。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可以缩短故障清除时间,对于快速恢复供电十分重要。现有测距算法依赖暂态波头辨识,受到干扰后测距精度会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在线路分布参数模型基础上,在... 高压柔性直流输电采用架空线路,运行环境复杂,难以避免故障。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可以缩短故障清除时间,对于快速恢复供电十分重要。现有测距算法依赖暂态波头辨识,受到干扰后测距精度会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在线路分布参数模型基础上,在时域中通过电报方程计算线路沿线分布的电压和电流,进而根据故障点处电阻值相对稳定这一特性构成测距判据。由于输电线路两侧的直流断路器重合时间并不一致,此时先重合一侧的系统才会继续向故障点馈入短路电流,因此通过单端量便可实现测距。所提测距方法无需通信,适用于各种故障类型并且所需窗长较短,具有耐受过渡电阻和噪声的能力。最后利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500 kV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测距算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直流断路器 分布参数模型 重合闸
下载PDF
基于全电流方向特征的柔性直流配电网纵联保护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李猛 贾科 +3 位作者 张秋芳 刘颖 毕天姝 杨奇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6-122,130,共8页
为保证柔性直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一种线路主保护方法。在分析双极短路故障各阶段电流方向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全电流方向特征的纵联保护方法,给出了动作判据以及定值整定方法,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所提保护的影响。保护方法不... 为保证柔性直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一种线路主保护方法。在分析双极短路故障各阶段电流方向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全电流方向特征的纵联保护方法,给出了动作判据以及定值整定方法,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所提保护的影响。保护方法不受电压源型换流器闭锁以及线路分布电容暂态电流的影响。物理实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法的可行性,其动作速度快,具有良好的耐受噪声和过渡电阻的能力。所提保护方法能较好地满足柔性直流配电网对保护速动性与选择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纵联保护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全电流量 电压源型换流器
下载PDF
逆变型电源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彦宾 贾科 +3 位作者 毕天姝 闫人滏 陈蕊 杨奇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4-59,共6页
新能源电源接入使得电网故障特征发生根本性改变,传统继电保护应用于新能源接入系统时存在适应性问题。针对工频量距离保护在逆变型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中的适应性问题,推导了典型低穿控制策略下逆变型电源短路电流表达式,分析了短路电... 新能源电源接入使得电网故障特征发生根本性改变,传统继电保护应用于新能源接入系统时存在适应性问题。针对工频量距离保护在逆变型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中的适应性问题,推导了典型低穿控制策略下逆变型电源短路电流表达式,分析了短路电流幅值和相角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送出线路发生各类短路故障时两侧工频量距离保护在不同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下的动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逆变型电源短路电流幅值受限和相角受控使得场站侧工频量距离保护容易出现不正确动作、系统侧工频量距离保护能更加可靠地动作,该结论不受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影响。基于RTDS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影响机理 送出线路 逆变型电源
下载PDF
适用于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的高频突变量距离保护 被引量:28
18
作者 贾科 杨哲 +3 位作者 赵其娟 朱正轩 郑黎明 毕天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71-3279,共9页
新能源电源均直接或间接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其短路电流呈现幅值受限、非工频、相角受控、内阻抗不稳定等特性,从而导致送出线路上新能源侧距离保护存在拒动风险。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高频突变量距离保护方法。由于故障产生的电压跌... 新能源电源均直接或间接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其短路电流呈现幅值受限、非工频、相角受控、内阻抗不稳定等特性,从而导致送出线路上新能源侧距离保护存在拒动风险。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高频突变量距离保护方法。由于故障产生的电压跌落具有全频率分量,因此首先建立了逆变型电源和双馈风机的高频阻抗模型,并确定了使其具备稳定相角的频率选取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高频工作电压与故障点高频电压的大小,可靠地区分区内外故障。该方法利用故障点电压跌落产生的高频信号消除了频率偏移及新能源弱馈作用的影响。同时由于在高频下阻抗圆的半径较大,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仿真结果和录波数据均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源 高频突变量 距离保护 过渡电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线路保护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聪博 贾科 +2 位作者 毕天姝 赵其娟 冯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59-2567,共9页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耐受冲击电流能力差,系统1~2ms左右闭锁。目前绝大多数直流保护利用极短数据窗暂态信号构成判据,容易受到噪声、量测误差和控制切换暂态影响,其动作性能受到考验。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多...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耐受冲击电流能力差,系统1~2ms左右闭锁。目前绝大多数直流保护利用极短数据窗暂态信号构成判据,容易受到噪声、量测误差和控制切换暂态影响,其动作性能受到考验。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线路保护。该保护利用端口的本地保护与系统中各变换器间协调控制配合,通过控制切换的方式改变系统中变换器的调制频率,进而将各端口变换器变为具有特征信号的注入源,然后利用特征信号进行计算与检测,最终形成直流线路保护。该保护与传统直流保护相比,解决了变换器快速闭锁后无法给保护提供有效故障信息的问题,同时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且无需较高的数据采样频率,有效的在电力电子设备中实现控制保护相结合,原理简单可靠。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频率特征 谐波阻抗 控保协同
下载PDF
基于短时能量的多端柔性直流单极接地故障线路识别方法 被引量:29
20
作者 毕天姝 王帅 +2 位作者 贾科 周泽昕 李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9-695,共7页
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的模块化多电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 based multi-terminal HVDC,MMC-MTDC)发生直流线路单极接地后,所有非故障极线路电压升高为额定值的2倍,威胁线路和设备安全,因此,需要快速识别并切除故障线路,以恢复MMC-MTD... 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的模块化多电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 based multi-terminal HVDC,MMC-MTDC)发生直流线路单极接地后,所有非故障极线路电压升高为额定值的2倍,威胁线路和设备安全,因此,需要快速识别并切除故障线路,以恢复MMC-MTDC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小电流接地方式的MMC-MTDC系统单极接地后,无稳态故障电流,且各直流线路稳态电压基本相同,无法依靠稳态电压、电流量来识别故障线路。分析了MMC-MTDC单极接地时线路对地电容电流暂态变化特性,提出采用线路两端的暂态差流作为区分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依据;进一步通过计算线路两端差流的短时能量来扩大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差异,减少暂态过程对故障线路识别的影响,达到可靠识别故障线路的目的。在PSCAD中搭建四端MMCMTDC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故障线路两端差流短时能量远大于非故障线路两端差流短时能量,并且该故障线路差动电流短时能量波动较小,能可靠识别接地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 单极接地 故障线路识别 电容电流 短时能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