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鸭瘟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志勤 +2 位作者 刘加波 邓显文 庞耀珊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12,共3页
根据已发表的鸭瘟病毒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 ,其扩增跨幅为 60 2 bp。用这对引物对 6株鸭瘟病毒 DNA进行扩增 ,均获得了与设计大小相符的明亮条带 ,为阳性 ,而对其它 6株禽病病原体基因扩增不出任何条带 ,为阴性。敏感试验表... 根据已发表的鸭瘟病毒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 ,其扩增跨幅为 60 2 bp。用这对引物对 6株鸭瘟病毒 DNA进行扩增 ,均获得了与设计大小相符的明亮条带 ,为阳性 ,而对其它 6株禽病病原体基因扩增不出任何条带 ,为阴性。敏感试验表明可检测到 1 0 0 fg的鸭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检测 鸭瘟病毒 特异性试验 敏感试验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研究概述 被引量:57
2
作者 谭伟 徐倩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4-199,共6页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可引起禽类的呼吸器官或全身性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禽类,偶尔也能直接或间接感染人类。禽流感的流行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和国际进出口贸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经基因突变...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可引起禽类的呼吸器官或全身性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禽类,偶尔也能直接或间接感染人类。禽流感的流行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和国际进出口贸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经基因突变或基因重配转变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在人群中引发流感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并会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和监测以及对其药物的研发和疫苗的研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日益关注和积极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将扼要介绍禽流感病毒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抗原变异 病毒检测 疫苗
原文传递
应用三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鉴别鸡3种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志勤 +3 位作者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廖敏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4,共4页
根据鸡新城疫病毒 (NDV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3对分别与NDV、IBV和ILTV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 3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核酸模板进行三重PCR扩增 ,结果均... 根据鸡新城疫病毒 (NDV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3对分别与NDV、IBV和ILTV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 3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核酸模板进行三重PCR扩增 ,结果均同时得到了 3条与设计相符的 310bp(NDV)、172 0bp(IBV)和 6 47bp(ILTV)三重PCR扩增带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三重PCR技术能检出 10 pg的IBV、1pg的NDVRNA模板和 10 pg的ILTVDNA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聚合酶链反应 鸡新城疫病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下载PDF
应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鸡新城疫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庞耀珊 +1 位作者 志勤 邓显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和IBV二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和IBV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两对分别与NDV和IBV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两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NDV和IBVRNA模板进行多重RT_PCR扩增 ,结果均同时得到了两条特异性的大...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和IBV二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和IBV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两对分别与NDV和IBV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两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NDV和IBVRNA模板进行多重RT_PCR扩增 ,结果均同时得到了两条特异性的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 31 0bp(NDV)和 1 72 0bp(IBV)多重的RT_PCR扩增带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多重RT_PCR技术能同时检出 1 0pg的NDV和 1 0 0pg的IBVRNA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V NDV 多重PCR技术 病原检测
下载PDF
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8
5
作者 丽基 +2 位作者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建立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NDV)的检测。方法:根据AIV和NDV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AIV和NDV的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用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 目的:建立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NDV)的检测。方法:根据AIV和NDV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AIV和NDV的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用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AIV和NDV的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所建方法特异性好,对AIV和NDV的检测敏感性均达到2000个模板拷贝数,比常规RT-PCR敏感性高100倍;抗干扰能力强,对AIV和NDV不同模板浓度进行组合,仍可有效地同时检测2种病毒。对保存的AIV或NDV鸡胚尿囊液及临床病料进行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尿囊液检测的拷贝数均达到1010/μL以上,临床病料的拷贝数为2.13×108~6.52×104/μL。结论:建立了用于检测AIV和NDV的二重荧光定量RT-PCR法,该方法特异、敏感、快速、可定量,对AIV和NDV的防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二重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4
6
作者 范晴 +5 位作者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志勤 丽基 彭宜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环介导体外等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BVDv的5'端非编码区序列,在保守区的8个位点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2对特异性引物和1对环引物),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恒温(63.5℃)、... 目的: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环介导体外等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BVDv的5'端非编码区序列,在保守区的8个位点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2对特异性引物和1对环引物),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恒温(63.5℃)、快速(65min)的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检测其他对照病毒均为阴性;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到1个拷贝的阳性质粒,可通过观察浑浊度或加入染料后直接判定扩增结果。结论:建立了用于检测BVDv的LAMP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基层和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5’端非编码区 环介导恒温扩增
下载PDF
广西斑点叉尾鮰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3
7
作者 邓显文 +6 位作者 刘加波 丽基 庞耀珊 志勤 董建宝 黄伟德 刘远新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在广西2处网箱和2处池塘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4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通过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进一步确定3株为钻鱼... 在广西2处网箱和2处池塘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4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通过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进一步确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这4株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引起斑点叉尾鮰发生爱德华氏菌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氟哌酸等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鲴 钻鱼爱德华氏菌 迟钝爱德华氏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H9亚型禽流感病毒RT-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3
8
作者 彭宜 +5 位作者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志勤 丽基 范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2,28,共5页
目的根据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了一种适用于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H9亚型AIV血凝素(HA)基因序列,在保守区设计了一套针对HA基因8个区域的6条特异性引物,并... 目的根据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了一种适用于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H9亚型AIV血凝素(HA)基因序列,在保守区设计了一套针对HA基因8个区域的6条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H3、H5、H7亚型AIV及其它禽呼吸道病原体均无扩增反应,并可通过反应液是否有沉淀或向反应液中加入荧光染料来对结果进行可视化观察;扩增反应只需要在常规水浴锅中进行,50min之内可完成反应;该方法对H9亚型AIV RNA的最小检测限为0.01pg,灵敏度是一步法RT-PCR方法的1 000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适合在基层进行H9亚型AI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优化
下载PDF
RT-PCR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志勤 +6 位作者 廖敏 邓显文 庞耀珊 刘加波 唐小飞 何竞铭 唐翠英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14,共4页
建立RT PCR检测猪瘟病毒的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E2基因 (囊膜糖蛋白gP55基因 )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扩增片段的大小为 50 7bp ,用RT PCR技术对石门系标准株和 1 0株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这对引物对标准株和 1 0株分... 建立RT PCR检测猪瘟病毒的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E2基因 (囊膜糖蛋白gP55基因 )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扩增片段的大小为 50 7bp ,用RT PCR技术对石门系标准株和 1 0株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这对引物对标准株和 1 0株分离株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 50 7bpRT PCR产物 ,而对其他 6种猪病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RT PCR可检出 1 0 0pg的猪瘟病毒RNA模板 ,对人工感染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对白细胞抽提的核酸样品检出率最高为 1 0 0 % (2 4 / 2 4 ) ,其次为扁桃体、脾、肾 ,检出率为 83 3 % (2 0 / 2 4 ) ,再者为淋巴结 ,检出率为66 7% (1 6/ 2 4 )。对送检的 1 9份疑似猪瘟的病死猪病料组织进行RT PCR检测 ,结果有 1 6份样品为猪瘟病毒阳性。兔体交叉反应试验结果RT PCR阳性的 1 6份病料中 ,有 1 4份样品被判为含有猪瘟病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检测 猪瘟 病毒 应用
下载PDF
多重PCR快速检测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病原体 被引量:24
10
作者 志勤 +4 位作者 唐小飞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朱贤龙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共4页
奶牛乳房炎是引起奶牛业经济损失的一种重要疫病,目前还没有快速、特异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原的方法。本试验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各自保守的16S或23S rRNA基因序列,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三重PCR检测方法... 奶牛乳房炎是引起奶牛业经济损失的一种重要疫病,目前还没有快速、特异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原的方法。本试验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各自保守的16S或23S rRNA基因序列,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三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所有参与测试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都能扩增出各自的阳性条带,而对所有参与测试的对照菌株则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到4个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2个菌的大肠杆菌。对送检的乳房炎奶样36份直接进行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7份,无乳链球菌阳性2份,大肠杆菌阳性6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多重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 大肠杆菌
下载PDF
罗非鱼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0
11
作者 邓显文 +4 位作者 刘加波 庞耀珊 董建宝 志勤 丽基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从广西某鱼场的发病罗非鱼(Tilapianilotica)中分离到1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菌落圆形,边缘整齐,灰白色,湿润菌落,直径为0.5~1.0mm,有动力,接触酶阳性,赖氨酸及鸟氨酸脱梭酶阳性,还原硝酸盐... 从广西某鱼场的发病罗非鱼(Tilapianilotica)中分离到1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菌落圆形,边缘整齐,灰白色,湿润菌落,直径为0.5~1.0mm,有动力,接触酶阳性,赖氨酸及鸟氨酸脱梭酶阳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化特性测定结果均符合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特征。应用PCR技术扩增出576bp目的片段,通过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结果,进一步确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具有致病性,对氧氟沙星、氯霉素、氟哌酸、恩诺沙星、先锋霉素等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迟缓爱德华氏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加波 +3 位作者 邓显文 唐小飞 庞耀珊 志勤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从广西某江网箱养鱼场的发病或濒死罗非鱼中分离到8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征,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8株分离菌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均能致死小白鼠和罗非鱼,并都能产生较强的毒素致死小白鼠;8株分离菌对环丙沙星... 从广西某江网箱养鱼场的发病或濒死罗非鱼中分离到8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征,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8株分离菌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均能致死小白鼠和罗非鱼,并都能产生较强的毒素致死小白鼠;8株分离菌对环丙沙星、氟哌酸、氯霉素、庆大霉素等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鉴别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毒支原体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志勤 +2 位作者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43-446,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结果均同时得到了 4条特异性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 310bp(NDV)、172 0bp(IBV)、6 47bp(ILTV)、和 732bp(MG)多重PCR扩增带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多重PCR技术能检出 10pg的IBV、1pg的NDVRNA模板和 10pg的ILTV、1pg的MGDNA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鸡新城疫病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鸡毒支原体
下载PDF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庞耀珊 +2 位作者 邓显文 刘加波 志勤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9年第10期9-12,共4页
根据鸡毒霉形体( MG) 、滑液霉形体( MS) 的基因文库,设计并合成了分别与MG、MS 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两对引物,用这两对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ultiPCR) 同时检测MG 与MS。当样品中同时含有MG 和 ... 根据鸡毒霉形体( MG) 、滑液霉形体( MS) 的基因文库,设计并合成了分别与MG、MS 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两对引物,用这两对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ultiPCR) 同时检测MG 与MS。当样品中同时含有MG 和 MS 的目的模板DNA 时,均同时得到2 条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732 bp( MG) 和207 bp ( MS) 的PCR 扩增带;而对其它8 种禽病病原的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 技术最低能同时检出100 fg 的MG、MS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鸡毒霉形体 滑液霉形体
下载PDF
Ⅰ群禽腺病毒分离鉴定及hexon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罗思思 +6 位作者 邓显文 刘加波 庞耀珊 志勤 丽基 彭宜 范晴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调查禽腺病毒的感染状况,2008—2010年从广西南宁市活禽市场采集样品259份,通过SPF鸡胚传代增殖,经PCR鉴定,92份为禽腺病毒阳性,阳性率为35.5%(92/259)。选取不同年份的8株进行免疫琼脂扩散、血凝性、致细胞病变、形态学和鸡胚致病性... 为调查禽腺病毒的感染状况,2008—2010年从广西南宁市活禽市场采集样品259份,通过SPF鸡胚传代增殖,经PCR鉴定,92份为禽腺病毒阳性,阳性率为35.5%(92/259)。选取不同年份的8株进行免疫琼脂扩散、血凝性、致细胞病变、形态学和鸡胚致病性试验。结果:8株均与Ⅰ群禽腺病毒阳性血清反应,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病毒粒子具有腺病毒典型特征,可致鸡胚肝细胞变圆、折光性增强,使鸡胚发育不良。将克隆的8株hexon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均与Ⅰ群禽腺病毒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结果表明,8株分离株均为Ⅰ群禽腺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群禽腺病毒 分离 鉴定 HEXON
原文传递
一步法RT-PC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廖敏 +5 位作者 志勤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唐小飞 何竞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5,共3页
根据已发表的禽呼肠孤病毒 (ARV)S1 1 3 3株S1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扩增跨幅为 5 3 2bp的引物。这对引物对ARV标准株、分离株以及人工感染SPF鸡跗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进行一步法RT_PCR扩增 ,即将反转录和PCR反应在一个PCR反应管中一... 根据已发表的禽呼肠孤病毒 (ARV)S1 1 3 3株S1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扩增跨幅为 5 3 2bp的引物。这对引物对ARV标准株、分离株以及人工感染SPF鸡跗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进行一步法RT_PCR扩增 ,即将反转录和PCR反应在一个PCR反应管中一次性完成。结果该方法对ARV 4个标准株和 5个分离株的扩增均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RT_PCR产物 ,而对照样品的扩增全为阴性 ;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 0 .1 6ng的ARVRNA ,还可以直接从感染鸡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中检测到ARVRNA。表明该一步法RT_PCR对于ARV的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RT-PCR 检测 禽呼肠孤病毒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地高辛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廖敏 +4 位作者 刘加波 邓显文 庞耀珊 志勤 唐小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7-410,共4页
从带有禽呼肠孤病毒 (ARV)S1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中回收 5 4 0bpS1cDNA片段 ,并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ARVcD NA探针。其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探针能与ARV不同毒株核酸抽提物起特异性杂交反应 ,而与对照IBV、NDV、ILTV、MG、E .coli正常鸡... 从带有禽呼肠孤病毒 (ARV)S1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中回收 5 4 0bpS1cDNA片段 ,并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ARVcD NA探针。其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探针能与ARV不同毒株核酸抽提物起特异性杂交反应 ,而与对照IBV、NDV、ILTV、MG、E .coli正常鸡胚尿囊液抽提的核酸及载体PBluescript空质粒DNA的杂交反应均为阴性 ,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探针对ARVRNA的最低检出量为 0 .4 5ng。应用该探针对不同方法处理的病料进行检测 ,结果均出现杂交显色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地高辛探针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Ⅰ群禽腺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5
18
作者 唐熠 +5 位作者 熊文婕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志勤 丽基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3-716,共4页
根据Ⅰ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了一种适用于Ⅰ群禽腺病毒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经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101copies/μL;对Ⅰ群禽腺病毒12个血清型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 根据Ⅰ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了一种适用于Ⅰ群禽腺病毒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经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101copies/μL;对Ⅰ群禽腺病毒12个血清型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禽呼肠孤病毒(ARV)、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别用建立的LAMP方法与常规PCR方法对24份临床疑似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8.3%和37.5%。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高,可用于Ⅰ群禽腺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群禽腺病毒 Hexon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
原文传递
二温式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被引量:24
19
作者 庞耀珊 +6 位作者 志勤 廖敏 邓显文 刘加波 唐小飞 何竞铭 梁海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本研究设计了一对能扩增大小为 30 6 bp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某段基因的特异性引物 ,优化建立了能快速检测 WSSV的二温式 PCR。在对包括 10 5份临床样品、10份 SPF南美白对虾组织样品和其他对虾病害病原在内的样品检测结果中 ,有 ... 本研究设计了一对能扩增大小为 30 6 bp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某段基因的特异性引物 ,优化建立了能快速检测 WSSV的二温式 PCR。在对包括 10 5份临床样品、10份 SPF南美白对虾组织样品和其他对虾病害病原在内的样品检测结果中 ,有 6 5份临床样品呈现 WSSV阳性 ,而 10份 SPF南美白对虾组织样品和其他对虾病害病原的 PCR结果为阴性。该二温式 PCR最低能检测到 1pg的 WSSV感染对虾组织样品总 DNA。这些结果表明 ,该 PCR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温式 PCR检测 白斑综合征病毒 南美白对虾 病原 样品检测 WSSV阳性 WSSV感染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广西分离株σ_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邓显文 +3 位作者 刘加波 庞耀珊 唐小飞 廖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采用RT_PCR技术扩增禽呼肠孤病毒广西分离株R1σ3基因,将σ3基因克隆至PGEX_4T_1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为σ3目的基因。切下目的基因σ3,重组到含有谷胱甘肽(GST)的融合蛋白质粒表达载体PGEX_4T_1,获得重组质粒经PCR酶切以及序... 采用RT_PCR技术扩增禽呼肠孤病毒广西分离株R1σ3基因,将σ3基因克隆至PGEX_4T_1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为σ3目的基因。切下目的基因σ3,重组到含有谷胱甘肽(GST)的融合蛋白质粒表达载体PGEX_4T_1,获得重组质粒经PCR酶切以及序列分析鉴定,表达σ3基因插入的位置,大小和阅码框架均正确,表明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GEX_R1_σ3。构建好的重组质粒,经1mmol/L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DH5α中得到了表达。融合蛋白GST_R1_σ3的分子量为60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能够与A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σ3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PGEX-4T-1 广西分离株 RT-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