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30年畜禽养殖量及其耕地氮污染负荷分析 被引量:166
1
作者 杨飞 杨世琦 +1 位作者 王卷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共11页
为准确掌握近年来中国畜禽养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威胁,该研究利用年平均增长率方法,揭示畜禽养殖量及其氮污染的增长率的区域差异和时序变化规律,分析耕地的畜禽污染负荷。结果表明,近些年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 为准确掌握近年来中国畜禽养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威胁,该研究利用年平均增长率方法,揭示畜禽养殖量及其氮污染的增长率的区域差异和时序变化规律,分析耕地的畜禽污染负荷。结果表明,近些年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各地区的猪、羊、家禽养殖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都普遍较高,增幅甚至超过12%;牛和羊的年平均增长率的区域差异较大。畜禽养殖发展基本可分为3个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80-1995年),全面发展阶段(1996-2006年),现代化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畜禽氮污染产生量都较大,华北和东北各省的年平均增长率相对较高,其中河南、四川、山东三省的畜禽养殖的增幅较快、养殖量较大、耕地的氮污染负荷较重。全国平均单位耕地面积的畜禽氮污染负荷达138.13kg/hm2,其中四川等6省市已达202.98kg/hm2以上。该研究为全国和各省区农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畜禽养殖 年平均增长率
下载PDF
基于组件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以地下水资源空间分析系统为例 被引量:56
2
作者 宫辉力 +2 位作者 赵文吉 朱少霞 贾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9,共4页
组件地理信息系统不依赖于某一种开发语言,一般利用地理信息控件实现地理信息功能,专业应用功能则直接在通用平台上开发或是插入其它的专业模型分析控件来实现。目前,组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主要模式。... 组件地理信息系统不依赖于某一种开发语言,一般利用地理信息控件实现地理信息功能,专业应用功能则直接在通用平台上开发或是插入其它的专业模型分析控件来实现。目前,组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主要模式。该文阐述了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详细介绍了ESRI公司推出的MapObjects控件,结合实例论述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地下水资源空间分析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 组件技术 GIS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泽红 王卷乐 +4 位作者 赵中平 董锁成 李宇 程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76-2482,共7页
弘扬古丝路文明先进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生态文明,是协调丝路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的基础上,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跨国共建生... 弘扬古丝路文明先进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生态文明,是协调丝路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的基础上,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跨国共建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土壤、植被等重要生态要素存在明显的地带性梯度变化规律,生态背景总体较为脆弱,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存在跨界传输的通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沿线地区人类活动将明显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明显增强,部分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不容忽视,需要各国积极行动,共同构建丝路生态文明。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跨国迁移性特征,应尽快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合作机制,在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沙漠化和荒漠化治理技术联合创新,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合作,共同应对长距离污染物传输问题等领域率先行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文明模式 跨境环境合作
原文传递
一种简单跨域单点登录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润达 +1 位作者 宋佳 冯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8-291,共4页
分布式体系架构下多站点协作网络的应用需要统一身份认证和资源访问控制机制,单点登录系统是完成这项功能的必备模块。采用一种应用于Web环境下轻量级的单点登录解决方案,它是一种基于HTTP重定向和票据,并以跨域Cookie的共享为核心的集... 分布式体系架构下多站点协作网络的应用需要统一身份认证和资源访问控制机制,单点登录系统是完成这项功能的必备模块。采用一种应用于Web环境下轻量级的单点登录解决方案,它是一种基于HTTP重定向和票据,并以跨域Cookie的共享为核心的集中式认证系统。本方案在分布式数据资源共享网络建设中实现了多个站点的跨域全局登录、用户认证和用户授权等功能。通过建立规范的登录控制模块,简单地修改配置文件,就可方便地将分散网络节点加入认证体系,完成网络节点单点登录和资源访问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登录 用户认证 数据共享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地学知识图谱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周成虎 王华 +11 位作者 王成善 侯增谦 郑志明 沈树忠 成秋明 冯志 王新兵 闾海荣 樊隽轩 胡修棉 侯明才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0-1079,共10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研究正进入一个以建立新知识体系为核心和大数据驱动为手段的重大转折时期,从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学科知识体系到计算机可理解与可操作的知识图谱是地学知识研究的一次革命性跃迁.地学知识图谱在采纳一般知识表...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研究正进入一个以建立新知识体系为核心和大数据驱动为手段的重大转折时期,从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学科知识体系到计算机可理解与可操作的知识图谱是地学知识研究的一次革命性跃迁.地学知识图谱在采纳一般知识表达的图模式基础上,拓展地学知识所特有的时空特征,融合图、文、数等地学要素,从而建立全域地学知识表达模型;发展联邦式群智协同地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协同全球地球科学家,实现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图谱构建;发展基于深度解析的多模态地学数据动态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从海量的地学文献资料中提取地学知识,实现最新、最全的动态地学知识图谱构建.全面而系统的地学知识图谱不仅可以深化现有的地学大数据分析,而且可以推进大数据驱动的高精度地质时间轴构建、规则与数据驱动的智能地图编制、地学知识演化与推理分析等研究,将进一步拓展数据与知识双重驱动的地学研究新方向,开辟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交叉的新领域,实现地学研究的源头创新和时空大数据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知识图谱 全域地学知识表达模型 联邦群智协同 高精度地质时间轴
原文传递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8
6
作者 孙九林 +6 位作者 廖顺宝 杨雅萍 朱华忠 王卷乐 冯敏 宋佳 杜佳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分布式、异构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与"一站式"共享服务是科学数据共享的关键和难点。首先,提出"创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共建、共享"的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理念和按"总中心—分中心—数据资源点"三个层... 分布式、异构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与"一站式"共享服务是科学数据共享的关键和难点。首先,提出"创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共建、共享"的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理念和按"总中心—分中心—数据资源点"三个层次的整合架构,然后,在组织模式上保障分布式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即通过"元数据集中管理,数据体分散存储"的策略,从技术上保障分布式数据资源的快速整合。针对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数据资源的特性,设计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核心元数据标准及扩展方案,利用MVC(元数据标准模型—显示视图—操作函数)模式实现多标准地学元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自适应显示。最终,研究面向SOA的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一个总中心,认证中心和若干个分中心",形成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分布式服务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共享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元数据 网络服务
下载PDF
GIS中的地图投影变换 被引量:30
7
作者 宫辉力 许惠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8-94,共7页
系统阐述了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变换、高斯投影及其分带投影的基本原理 .以地图投影及其变换为基础 ,采用VisualBasic6 .0作为软件平台 ,开发了GIS的地图投影变换软件 ,结合高斯投影例子具体介绍了地图投影变换的编程实现 .该软件不仅可... 系统阐述了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变换、高斯投影及其分带投影的基本原理 .以地图投影及其变换为基础 ,采用VisualBasic6 .0作为软件平台 ,开发了GIS的地图投影变换软件 ,结合高斯投影例子具体介绍了地图投影变换的编程实现 .该软件不仅可单独应用于测绘等众多领域中 ,同时可很好地与GIS软件进行接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变换 高斯投影 地理信息系统 GIS VB6.0 分带投影
下载PDF
中国畜禽养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8
作者 +1 位作者 孙九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3-1398,共16页
以中国畜禽养殖的空间格局为研究目标,利用2007年分县的统计数据及农业调查数据,构建标准猪、地均猪、人均猪等指标,使用GeoDa、ArcGIS等软件,借助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分布图系、重心曲线等方法,对中国县域畜禽养殖空间分布... 以中国畜禽养殖的空间格局为研究目标,利用2007年分县的统计数据及农业调查数据,构建标准猪、地均猪、人均猪等指标,使用GeoDa、ArcGIS等软件,借助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分布图系、重心曲线等方法,对中国县域畜禽养殖空间分布规律、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主要结论:①空间聚类趋势分析表明,标准猪和人均猪在全国和局部聚集特征都显著,而地均猪在全国的聚集特征不明显,局部有聚集特征;②虽然标准猪、地均猪和人均猪等不同的刻画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分布图系、重心曲线和不同的分区方案,但是却存在着潜在的统一分区方案。只是,每一分区中各级别重心的归属依据与相邻级别重心的间距进行调整。由此,中国畜禽养殖可分为畜养极疏区、稀疏区、相对稀疏区、一般稀疏区、一般区、相对密集区、密集区、高密区等8个区;③存在着一条畜禽养殖疏密分界线,该线自内蒙古新巴尔虎左右旗交界处到海南省东方市西海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空间自相关 重心曲线 空间格局 分界线 分布图系 中国
原文传递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模型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贺三维 潘鹏 +1 位作者 陈鹏飞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0-467,共8页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面临着农用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数量锐减的现状。如何缓解人地关系、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效率是目前中国解决农用地问题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展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为例,提出基于动态模...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面临着农用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数量锐减的现状。如何缓解人地关系、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效率是目前中国解决农用地问题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展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为例,提出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以克服传统方法学习过程慢,易造成规则灾难、过度拟合等问题。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挑选评价指标体系,剔除冗余程度高的评价指标:耕地平衡指数和单位面积劳动力人数。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模型收敛结果良好,误差均不超过3×10-16。为了便于分析评价结果,采用K-means方法将评价分值聚为四类,并与陕西省农用地集约度的空间分异(陕北、关中、陕南)实际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模型的评价结果与陕西省各地级市的实际情况相符,杨凌示范区的集约程度最高。最后,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农用地集约度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4,高于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农用地 集约利用评价 陕西省
原文传递
基于SOA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0
10
作者 冯敏 +1 位作者 宋佳 刘润达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能够有效整合集成分散、异构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共享服务,需要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共享平台。本文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互操作的需求,然后设计了基于SOA(Service-Orient... 为了能够有效整合集成分散、异构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共享服务,需要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共享平台。本文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互操作的需求,然后设计了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总体架构。该平台由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总中心、认证中心和分中心共同构成,采用Web Services技术将数据共享核心业务封装成一系列的Web服务:数据中心信息同步服务、元数据推送与管理服务、多源异构数据访问服务等。通过Web服务这种松散的耦合机制,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互操作,而且具有良好的开放可扩展性,可快速纳入新的异构系统作为分布式数据共享平台的节点,其数据共享核心服务,也可以方便地集成到其他应用系统中,为它们提供数据共享的功能。最后介绍了Web服务实现与部署的方法。分布式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已经应用到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截止到2007年底,通过共享平台成功整合了10.23TB的分散数据资源,为3万多用户提供17TB的数据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共享 网络服务 分布式互操作 软件体系
下载PDF
2002-2009年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量区域差异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9
11
作者 +4 位作者 杨红新 吴根义 闫丽洁 杨飞 孔祥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5-191,共7页
为了研究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区域差异规律,该文从2002-2009年分省畜牧统计数据计算的标准规模化养殖量出发,采用锡尔指数方法对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量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区间和区内差异的分解。研究表明,2002-2009年中国规模... 为了研究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区域差异规律,该文从2002-2009年分省畜牧统计数据计算的标准规模化养殖量出发,采用锡尔指数方法对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量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区间和区内差异的分解。研究表明,2002-2009年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逐步增大,且以2006年为界,分为2002-2006年的慢速增长阶段和2007-2009年的快速增长阶段。慢速增长阶段的总体差异缩小,快速增长阶段的总体差异扩大。在而整个时段内,区内差异分化显著,区间差异略微缩小。基于区域差异研究,并根据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区内差异贡献率的分析,建议六大区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采取不同的政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统计方法 信息理论 规模化畜禽养殖 区域差异 锡尔指数 政策
下载PDF
中国分省畜禽产污系数优化及污染物构成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周天墨 +2 位作者 胡卓玮 杨飞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2-776,共15页
为提升畜禽产污量估算精度,揭示2002-2010年中国及各省畜禽污染物规模构成(养殖模式及畜禽种类)的时空分布特征,首先对产污系数和畜禽养殖量核算进行了优化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总量、变化率、养殖模式、畜禽种类等角度展开分析。结果表明... 为提升畜禽产污量估算精度,揭示2002-2010年中国及各省畜禽污染物规模构成(养殖模式及畜禽种类)的时空分布特征,首先对产污系数和畜禽养殖量核算进行了优化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总量、变化率、养殖模式、畜禽种类等角度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经优化的中国分省分畜种产污系数可较好地反映各省单头畜禽排泄量的空间差异。②畜禽产污量的分布符合中国畜牧业区划特征,相对高值区的分布与畜牧业比重的高值区吻合,且污染物高产区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③各省畜禽污染物的养殖模式构成特征符合中国经济带或经济区的分布。④从畜禽种类构成角度,以辽宁—黄淮海—黄土高原东部—西南山地区西部为界,分界区两侧具有截然相反的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畜禽 产污系数 污染物构成 时空特征 中国
原文传递
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润达 +1 位作者 冯敏 宋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5-248,共4页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是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重要支撑,既是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物化的平台,又是用户服务的窗口,其关键是要实现数据资源由数据生产者向数据使用者的流动。在分析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总...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是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重要支撑,既是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物化的平台,又是用户服务的窗口,其关键是要实现数据资源由数据生产者向数据使用者的流动。在分析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总中心、认证中心和若干分中心"为构架的"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分布式软件体系。对用户单点登录与权限认证、数据中心信息同步、元数据汇交与同步收割、多源异地数据资源透明访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基于JavaEE环境,研制开发了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软件平台能够实现跨部门、跨操作系统的部署。目前,软件平台已经部署在总中心和13家分中心,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一站式"数据共享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网络服务
下载PDF
多尺度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以宁波市为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高占国 朱坚 +5 位作者 翁燕波 张彪 杜宇峰 潘双叶 赵洋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06-1717,共12页
以宁波市为例,从市域、所辖县(市/区)、生态系统3个尺度,划分出城市、森林、河流、农田、湖库及海岸带六类生态系统,选定56个指标因子建立了宁波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并采用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法进行了多尺度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宁... 以宁波市为例,从市域、所辖县(市/区)、生态系统3个尺度,划分出城市、森林、河流、农田、湖库及海岸带六类生态系统,选定56个指标因子建立了宁波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并采用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法进行了多尺度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宁波市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2)县(市/区)生态系统中慈溪、象山和镇海为亚健康偏向预警水平,主城区(海曙区、江东区和江北区)、北仑、余姚、鄞州、奉化和宁海为一般健康水平;(3)对宁波市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是海岸带、河流和农田,县(市/区)主要是慈溪、镇海和象山,影响因子主要是海岸带初级生产力、海水综合污染指数、河流水环境质量和农田系统生产力。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重点在农田、河流和海岸带相关方面制定管理措施和开发政策。同时本研究表明,多尺度综合评价方法有助于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全面直观认识不同尺度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并具体分析主要的影响因子,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多尺度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主要影响因子 宁波市
下载PDF
面向Web的地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卷乐 游松财 +1 位作者 谢传节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62-65,共4页
针对地学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地学数据Web共享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该共享服务平台由5个层次组织,分13个功能模块,其中元数据管理和元数据服务是该平台的基础设施。利用W3C推荐的RDF/XML设计和构建了该模块,并用ArcIMS提供的空间数据发布... 针对地学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地学数据Web共享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该共享服务平台由5个层次组织,分13个功能模块,其中元数据管理和元数据服务是该平台的基础设施。利用W3C推荐的RDF/XML设计和构建了该模块,并用ArcIMS提供的空间数据发布引擎和7个必要的元数据接口实现了空间数据的发布。平台体系通过A鄄pache+Tomcat+ArcIMS的系统部署,提供Web共享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数据 Web共享 WEBGIS 平台架构
下载PDF
空间自相关方法及其在环境污染领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周天墨 +2 位作者 胡卓玮 杨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在分析国内外空间自相关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环境污染领域中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国内环境污染领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应用研究应重视权重矩阵改进、时间滞后系数补充、数据源扩展、可视化表达多... 在分析国内外空间自相关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环境污染领域中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国内环境污染领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应用研究应重视权重矩阵改进、时间滞后系数补充、数据源扩展、可视化表达多样化,并引入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环境污染 地统计分析 指数方法
下载PDF
科学数据共享关键问题探索——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为例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润达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8-126,共9页
作为科学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可促进科技原始性创新,提高国家科技竞争能力。本文回顾我国近年推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工作,指出科学数据共享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共享理念、数据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三... 作为科学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可促进科技原始性创新,提高国家科技竞争能力。本文回顾我国近年推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工作,指出科学数据共享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共享理念、数据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探索科学数据共享今后发展的重点和工作方法。具体结合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建设实践,提出搭建科学数据交换平台,构建科学数据共享联盟;将科学数据共享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实行主动服务;建立强大的科学数据搜索引擎;重视文档、信息服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共享 科学数据 数据联盟 数据中介
下载PDF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络平台的设计和开发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卷乐 谢传节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9,共6页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是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试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服务。该系统平台(GEODATA)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交换体系,总体设计思路是利...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是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试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服务。该系统平台(GEODATA)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交换体系,总体设计思路是利用元数据整合分散的地学数据资源,通过业务逻辑的技术封装提供地学数据的网络共享。设计的GEODATA体系是一个五层结构,即门户层、共享业务层、核心服务层、资源管理层和网络平台层,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功能被分解为13个功能模块。GEODATA的研发技术路线包括总中心和分中心两大部分,其中总中心采用“地学数据超市”理念进行功能组织;分中心基于Web Services技术,采用分布式数据管理的模式进行设计。两者的业务逻辑基于元数据的生命周期被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GEODATA原型系统利用J2EE开发,实现跨平台部署。应用实践表明这种平台构架模式非常适用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数据共享 元数据 WEB SERVICE
下载PDF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应用研究——以兰州安宁区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孙九林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7,共6页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流程:遥感影像处理、年度变化信息提取、外业调查、内业后处理与精度评定...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流程:遥感影像处理、年度变化信息提取、外业调查、内业后处理与精度评定。重点对遥感纠正模型选择、融合方法和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了兼顾山区和平原2种地形,采用分区选点,山区采用有限元模型,平原采用多项式模型进行纠正。分区接边处保证10个。50个像素的重叠带。由于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主要是监测建设用地、耕地的变化,因此融合方法选用能够充分利用多光谱影像信息突出地物纹理边界的主分量变换法。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提取了该区2002年-2003年度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利用点住中误差法对其监测精度进行了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安宁区2002年-2003年度土地利用变化全部发生在城区,基本上是由农用地变化为建设用地,这与安宁区近几年为满足国家经济开发区和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了城市建设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技术 动态监测 精度评定
下载PDF
“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数据汇交进展与数据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卷乐 杨雅萍 +3 位作者 宋佳 朱华忠 冯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7-953,共7页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据汇交对于促进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增强国家科技投入的效益,提高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充分研究,科技部基础司选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作为试点,于2008年启动数据...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据汇交对于促进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增强国家科技投入的效益,提高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充分研究,科技部基础司选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作为试点,于2008年启动数据汇交工作,并专门成立数据汇交中心。2008年,按照数据汇交计划制定、数据汇交准备、数据实体汇交、数据共享服务4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分"已结题"、"即将于2008年结题"和"在研"3种类型开展汇交工作,完成了24个结题项目的数据汇交,汇交数据总量超过620 GB。为了保证数据汇交的可操作性和规范化,数据汇交中心制定了包括核心元数据规范、数据文档格式等7项标准规范;研制了数据汇交软件工具;建立了海量数据存储环境;设计开发了数据汇交共享服务网络平台。面向数据服务进一步的需要,分析了已汇交数据情况,具体分为5种类型,即定点长期监测和野外定点调查类、区域调查和统计分析类、模型计算类、试验化验分析类、客观或主观描述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展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数据汇交 数据共享 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