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军民 沈志祥 +6 位作者 王振义 黄秋爱 钱六妹 熊树民 杜心 陈淑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51-253,共3页
70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根据其常规骨髓涂片检查及巨核细胞(MK)标化计数分为MK增高38例,MK正常24例和MK降低8例3组。结合骨髓切片免疫图像分析和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对ITP患者的巨核细胞... 70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根据其常规骨髓涂片检查及巨核细胞(MK)标化计数分为MK增高38例,MK正常24例和MK降低8例3组。结合骨髓切片免疫图像分析和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对ITP患者的巨核细胞及临床预后进行了研究,发现:MK增高组骨髓各阶段MK增多,爆式巨核细胞集落(BFU-MK)及巨核祖细胞集落(CFU-MK)正常。MK正常组前原始及原始MK偏低,BFU-MK降低。MK降低组各阶段MK减少,BFU-MK,CFU-MK显著降低。临床上MK增高组对泼尼松疗效较好,而MK正常组和MK降低组的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巨核细胞 免疫图像分析 ITP
原文传递
30例骨髓坏死的病理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沈志祥 彭渺 +3 位作者 张慧英 杜心培 陈淑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34-35,共2页
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是指骨髓中造血细胞发生原位死亡,其原发病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中,骨髓坏死发病率为0.5~33%。本院就我院近6年期间内骨髓活检中发现的30例骨髓坏死,作一简要的病理和临床分析,现... 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是指骨髓中造血细胞发生原位死亡,其原发病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中,骨髓坏死发病率为0.5~33%。本院就我院近6年期间内骨髓活检中发现的30例骨髓坏死,作一简要的病理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30例骨髓坏死者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各原发疾病的诊断均依相应的全国诊断标准,由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骨髓穿刺与活检而确诊。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3~74岁,中位数37岁。二.方法: 1.骨髓穿刺和活检标本的制作:骨髓标本取自髂前或髂后上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坏死 病理 临床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振翘 周永明 +10 位作者 薛志忠 姚楚芳 黄松龄 詹文彦 吴一民 王默 李秀松 陈淑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31-33,共3页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 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患。我们对103例ITP 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测定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和 T 淋巴细胞亚群等项实验指标。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虚证 真虚假实 脾肾阳虚型 脾虚失统 热络 免疫学 基础医学
下载PDF
健脾补肾泻火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永明 姚楚芳 +5 位作者 薛志忠 张艇 黄振翘 李秀松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共3页
对5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用中、西药对照治疗,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健脾补肾泻火方改善出血症状、升提血小板近期疗效与西药强的松相似,但随访疗效优于强的松,且能改善全身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其治疗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5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用中、西药对照治疗,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健脾补肾泻火方改善出血症状、升提血小板近期疗效与西药强的松相似,但随访疗效优于强的松,且能改善全身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其治疗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临床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紫癜 健脾补肾泻火
下载PDF
尿毒症出血和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沈志祥 张蕴 +2 位作者 王鸿利 陈淑蓉 《医师进修杂志》 1990年第6期13-15,共3页
本文应用23项指标对22例尿毒症患者止、凝血系统异常进行检测。测定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出血表现可能与其血小板计数降低,部分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但尿毒症患者体内有高凝倾向存在,由于机体对血液高凝状态的代偿性保护机制和血小板粘... 本文应用23项指标对22例尿毒症患者止、凝血系统异常进行检测。测定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出血表现可能与其血小板计数降低,部分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但尿毒症患者体内有高凝倾向存在,由于机体对血液高凝状态的代偿性保护机制和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异常,故临床上尿毒症患者有血栓栓塞意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高凝状态 出血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振翘 周永明 +11 位作者 姚楚芳 薛志忠 詹文彥 黄松龄 吴一民 李晓红 方永华 王默 李秀松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对174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其中治疗组154例,用健脾补肾泻火方药(生血灵)的四种制剂,分别用于血热络伤、脾虚失统、脾虚阴亏、脾肾阳虚各型;对照组20例,用强的松。两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85.00%(P>0... 本文对174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其中治疗组154例,用健脾补肾泻火方药(生血灵)的四种制剂,分别用于血热络伤、脾虚失统、脾虚阴亏、脾肾阳虚各型;对照组20例,用强的松。两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85.00%(P>0.05)。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3.20%、56.25%(P<0.01)。观察生血灵(SXL)组治后PADT、PAgT均有明显增高,T细胞亚群OKT_3^+、OKT_4^+百分值显著上升,OKT_8^+百分值明显下降,OKT_4^+/OKT_8^+比值显著上升,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明显改善。SXL组对ITP各型均有疗效,尤以脾虚阴亏型、脾虚失统型为佳。脾肾亏损、火伤血络的主要病机特点对本病辨证分型及评价健脾补肾泻火方药的疗效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紫癜 生血灵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胸膜疾病的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志祥 李静 +2 位作者 张芬琴 陈淑蓉 《中级医刊》 1991年第2期40-41,共2页
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都是原发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它们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在疾病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少数患者可以表现为胸膜病变及胸腔积液,易造成临床误诊及漏诊。
关键词 淋巴瘤 骨髓瘤 误诊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郁企贞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670-673,共4页
报告10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Coombs试验(+)占77%,其中温抗体82例,IgM增高12例,冷凝集素病3例为淋巴.令订素试验1:1024以上(+),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1例,无论温抗体或冷抗体丙者均以肾皮质激素加用免疫抑制剂疗效优于单... 报告10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Coombs试验(+)占77%,其中温抗体82例,IgM增高12例,冷凝集素病3例为淋巴.令订素试验1:1024以上(+),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1例,无论温抗体或冷抗体丙者均以肾皮质激素加用免疫抑制剂疗效优于单用肾皮质激素。6例脾切除4例显效,对Evans综合征23例一并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贫血 冷凝集素 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钧培 王振义 +6 位作者 谢文洁 王鸿利 陈淑容 徐文玉 沈志祥 邵慧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对179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进行了 PAIg,血浆中抗血小板抗体及其相关抗原,CFU-RK 的体外培养,患者血清、Ig 和 T 细胞对 CFU-MK 生长的影响以及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研究。结果提示 ITP 是一组复杂的不均一性的自身免... 本文对179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进行了 PAIg,血浆中抗血小板抗体及其相关抗原,CFU-RK 的体外培养,患者血清、Ig 和 T 细胞对 CFU-MK 生长的影响以及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研究。结果提示 ITP 是一组复杂的不均一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病理
全文增补中
90例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芬琴 张天华 +7 位作者 陈爱芳 李秀松 沈志祥 徐银娣 彭淼 丁长囡 王振义 《新医学》 1993年第11期575-576,共2页
本文对90例恶性组织细胞病进行临床分析。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较高,确诊有赖于骨髓穿刺、浓缩血涂片、淋巴结穿刺及局部病理切片等。
关键词 恶性 组织细胞病 异常组织细胞
下载PDF
影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长期生存的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钰 王丽 +6 位作者 胡均培 张芬琴 彭渺 李秀松 陈淑蓉 王振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把存活5年以上的23例慢粒患者与同期生存时间少于5年的40例慢粒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对照分析;发现生存期较长病例的脾肿大较轻,其首次缓解持续时间较长,而白细胞较高的患者,预后并不一定差。
关键词 生存期 白血病 临床
下载PDF
MDS的治疗及其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的先兆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顾怡祖 孙关林 +4 位作者 陈淑蓉 李秀松 张芬琴 王振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97-101,共5页
本文分析60例MDS的临床资料,有12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转白率20%.对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的征兆进行探讨,发现MDS的单向转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数持续上升、骨髓像出现Auer小体可视为转白先兆;此外,电镜能更早发现白血病细胞.病理学有前期... 本文分析60例MDS的临床资料,有12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转白率20%.对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的征兆进行探讨,发现MDS的单向转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数持续上升、骨髓像出现Auer小体可视为转白先兆;此外,电镜能更早发现白血病细胞.病理学有前期细胞位置或数量的改变、GM-CFU降低、染色体有畸变及治疗效果差者易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同时,对MDS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了维甲酸对MDS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S 维甲酸
下载PDF
紫癜清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秀松 +2 位作者 张芬琴 沈志祥 陈淑蓉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0-181,共2页
本文应用中草药紫癜清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1例.50例单用紫癜清,显效7例,良效40例,进步3例,有效率94%,检测PAIgG,6例治疗后降至正常,4例稍下降。对照组21例用紫癜清合用免疫抑制药(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有... 本文应用中草药紫癜清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1例.50例单用紫癜清,显效7例,良效40例,进步3例,有效率94%,检测PAIgG,6例治疗后降至正常,4例稍下降。对照组21例用紫癜清合用免疫抑制药(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有效率86%,检测PAIgG,8例治疗后降至正常,2组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经试用证明紫癜清具有升高血小板数和降低血小板抗体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紫癜清
原文传递
阿克拉霉素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秀松 张芬琴 +1 位作者 吴立德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20-122,共3页
应用含阿克拉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23例。急淋11例(L_1 3例,L_2 6例,L_3 2例),急非淋12例(M_1 2例,M_2 4例,M_4 5例,M_5 1例)。完全缓解率56.6%,部分缓解率8.7%,总有效率65.3%。含阿克拉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 应用含阿克拉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23例。急淋11例(L_1 3例,L_2 6例,L_3 2例),急非淋12例(M_1 2例,M_2 4例,M_4 5例,M_5 1例)。完全缓解率56.6%,部分缓解率8.7%,总有效率65.3%。含阿克拉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对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具疗效高、副反应小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拉霉素 白血病 急性
下载PDF
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风高凝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鸿利 沈志祥 +3 位作者 丁怀翌 余慧贞 陈淑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本文对346例次各型冠心病(CHD)、177例次缺血性中风(IS)患者及604例次正常人进行了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抗凝的检测。结果发现,各型 CHD 和 IS 时,PAgT、β-TG 和 PF_4、TXB:的血浆水平升高,6-酮-PGF_(1α)则降低;VWF:Ag 和因子Ⅷ:C 水平... 本文对346例次各型冠心病(CHD)、177例次缺血性中风(IS)患者及604例次正常人进行了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抗凝的检测。结果发现,各型 CHD 和 IS 时,PAgT、β-TG 和 PF_4、TXB:的血浆水平升高,6-酮-PGF_(1α)则降低;VWF:Ag 和因子Ⅷ:C 水平升高,ATⅢ:A 降低、PLG:Ag升高。表明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此为研究高凝状态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风 高凝状态
下载PDF
58例急性粒-单核细胞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治疗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志祥 钱科卿 +2 位作者 张芬琴 陈淑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6-8,共3页
本文总结了24例 M_4和34例 M_5患者的临床和治疗疗效观察。研究结果表明,M_4好发于女性而 M_5多见于男性,在>60岁老人中 M_5较 M_4多见.M_4患者出血和贫血较明显,M_5以高热、肝脾浸润多见,在治疗反应上,无论 HOAP 或其它化疗方案组,... 本文总结了24例 M_4和34例 M_5患者的临床和治疗疗效观察。研究结果表明,M_4好发于女性而 M_5多见于男性,在>60岁老人中 M_5较 M_4多见.M_4患者出血和贫血较明显,M_5以高热、肝脾浸润多见,在治疗反应上,无论 HOAP 或其它化疗方案组,M_5的 CR 率低于 M_4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米托蒽醌治疗10例血液恶性肿瘤疗效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志祥 张宏伟 +3 位作者 李秀松 张芬琴 陈淑蓉 《实用癌症杂志》 1993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米托蒽醌是一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它对白血病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最近,我们应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的米托蒽醌(Mitox-antron,Mx)治疗1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现报道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人: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共10... 米托蒽醌是一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它对白血病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最近,我们应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的米托蒽醌(Mitox-antron,Mx)治疗1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现报道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人: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共10例,其中白血病7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2例,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1例。10例患者平均年龄41.1岁(32岁~58岁),男女之比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 血液肿瘤
下载PDF
阿克拉霉素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秀松 张芬琴 +1 位作者 吴立德 《山西白血病》 1994年第2期100-101,共2页
阿克拉霉素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李秀松,张芬琴,吴立德,蔡敬仁自从70年代应用DAT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以来,普遍认为含有蒽环族药物的化疗方案较敏感。蒽环族抗肿瘤抗生素有柔红霉素、... 阿克拉霉素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李秀松,张芬琴,吴立德,蔡敬仁自从70年代应用DAT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以来,普遍认为含有蒽环族药物的化疗方案较敏感。蒽环族抗肿瘤抗生素有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及阿克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阿克拉霉素 治疗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0例骨髓组织病理学Hannover分类法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秀松 邵青 +6 位作者 张芬琴 彭淼 杜心序 王振义 艾工文 余怀勤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00-102,共3页
本文对10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应用Hannover国际分类法进行分类,观察到骨髓组织病理学中巨核细胞增多者临床症状较重,中位生存时间较短,认为该分类法对临床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比既往应用的Bartl及Frisch... 本文对10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应用Hannover国际分类法进行分类,观察到骨髓组织病理学中巨核细胞增多者临床症状较重,中位生存时间较短,认为该分类法对临床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比既往应用的Bartl及Frisch分类法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巨核细胞 组织病理学 骨髓 粒细胞
下载PDF
可能与白血宁、乙亚胺类药物相关的急性白血病8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钰 张久莲 +4 位作者 罗文达 张芬琴 李秀松 沈志祥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5年第2期86-87,共2页
可能与白血宁、乙亚胺类药物相关的急性白血病8例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陈钰,张久莲,罗文达,张芬琴,李秀松,蔡敬仁,沈志祥临床上乙亚胺及其衍生物乙双吗啉等药物常用于治疗银屑病,它们诱发的急性白血病自19... 可能与白血宁、乙亚胺类药物相关的急性白血病8例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陈钰,张久莲,罗文达,张芬琴,李秀松,蔡敬仁,沈志祥临床上乙亚胺及其衍生物乙双吗啉等药物常用于治疗银屑病,它们诱发的急性白血病自1987年来已有报道。但白血宁引起白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白血宁 乙亚胺类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