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动物毛色形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俊珍 董常生 +1 位作者 瑞文 赫晓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z1期65-68,共4页
毛色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和品种纯度以及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用途,哺乳动物毛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棕黑素之间的转换而形成的,控制哺乳动物毛色色素的基因很多,目前对哺乳动物毛色色素遗传的研究主... 毛色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和品种纯度以及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用途,哺乳动物毛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棕黑素之间的转换而形成的,控制哺乳动物毛色色素的基因很多,目前对哺乳动物毛色色素遗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鼠和猪。文章主要对哺乳动物黑色素和毛色的形成及其几个重要的遗传基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色 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 哺乳动物
下载PDF
羊驼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在不同毛色个体中的基因表达水平 被引量:35
2
作者 高莉 董常生 +5 位作者 赫晓燕 贺俊平 耿建军 瑞文 朱芷薇 游蓉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95-899,共5页
黑色素对动物毛色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酪氨酸酶基因家族成员参与了黑色素的合成。为了探索羊驼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与其毛色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不同毛色羊驼酪氨酸酶基因家族成员TYR、TRP1和TRP2的... 黑色素对动物毛色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酪氨酸酶基因家族成员参与了黑色素的合成。为了探索羊驼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与其毛色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不同毛色羊驼酪氨酸酶基因家族成员TYR、TRP1和TRP2的相对基因表达量。研究结果显示:棕色羊驼中的TYR、TRP1和TRP2的mRNA相对表达量经内参基因校正后分别是白色羊驼中的13.669倍、3.417倍和8.593倍。结论表明棕色羊驼中酪氨酸酶基因家族3种成员的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白色羊驼,揭示了羊驼TYR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表达量与其毛色表型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TYR TRP1 TRP2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羊驼MC1R基因克隆及其在不同毛色个体中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任玉红 任彬 +4 位作者 瑞文 朱芷葳 杨勇 李辉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1-845,共5页
为了获取羊驼MC1R基因序列,探索MC1R基因表达水平与羊驼毛色之间的相关性,根据GenBank已发表序列(EU1358800)设计1对引物,以羊驼皮肤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并成功获得了中华白色羊驼MC1R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081 bp,编码317个... 为了获取羊驼MC1R基因序列,探索MC1R基因表达水平与羊驼毛色之间的相关性,根据GenBank已发表序列(EU1358800)设计1对引物,以羊驼皮肤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并成功获得了中华白色羊驼MC1R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081 bp,编码317个氨基酸,与已发表序列进行对比,同源性为99%,发现7处突变。根据所克隆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分析MC1R基因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中的基因表达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内参基因校正后,棕色羊驼皮肤中MC1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相对表达量的4.32倍(P<0.01)。MC1R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与羊驼毛色表型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MC1R基因 克隆 QRT-PCR 基因表达水平
下载PDF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任玉红 杨刚 +2 位作者 瑞文 朱芷葳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49-1055,共7页
旨在通过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与毛色的相关性。选用成年白色羊驼与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MC1R在羊驼皮肤... 旨在通过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与毛色的相关性。选用成年白色羊驼与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MC1R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1R蛋白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表皮、毛囊周围外根鞘组织、毛乳头以及毛球周围都呈阳性着色。在棕色羊驼,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分布于毛球顶部及表皮,呈强阳性着色。在白色羊驼,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外根鞘及表皮,毛球部表达呈弱阳性。MC1R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极显著表达(P<0.01)。(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羊驼皮肤组织粗蛋白提取物中存在分子量约35ku与兔抗MC1R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且棕色羊驼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羊驼,差异极显著(P<0.0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量的不同与羊驼毛色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 免疫组化 免疫印迹 羊驼皮肤 表达
下载PDF
哺乳动物毛色色素Agouti基因位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瑞文 董常生 +1 位作者 赫晓燕 张俊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3期59-61,共3页
哺乳动物毛色的形成是由毛囊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棕黑素之间的转换而引起的 ,控制哺乳动物毛色的基因位点很多 ,且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互相作用。鼠灰色 (Agouti)基因是其中之一 ,结构复杂 ,其位点不是一个单一的基因位点 ,而是一个... 哺乳动物毛色的形成是由毛囊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棕黑素之间的转换而引起的 ,控制哺乳动物毛色的基因位点很多 ,且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互相作用。鼠灰色 (Agouti)基因是其中之一 ,结构复杂 ,其位点不是一个单一的基因位点 ,而是一个含有许多等位基因的位点。Agouti基因的表达会引起棕黑素的产生 ,而Agouti不表达时则会引起真黑素的表达 ,从而调节色素合成的真黑素和棕黑素之间的转换。Agouti在鼠皮肤内表达 ,通过对抗黑色素细胞内的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受体 (MC1 R)信号来调节毛色色素。Agouti基因位点会发生许多突变 ,一些突变不仅影响毛色 ,而且干扰许多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本文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毛色 Agouti基因 基因位点 真黑素 棕黑素
下载PDF
青年羊驼耳部和背部皮肤组织中miRNA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赫晓燕 郝欢庆 +5 位作者 刘丹丹 瑞文 曹靖 朱芷葳 董彦君 邢海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6-1022,共7页
羊驼是毛用型经济动物,其耳部和背部的毛发品质和生长速度存在差异.MicroRNA(miRNA)是新发现的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分子,为比较miRNA在羊驼耳部和背部皮肤的表达差异,从而探讨miRNA在羊驼皮肤和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调... 羊驼是毛用型经济动物,其耳部和背部的毛发品质和生长速度存在差异.MicroRNA(miRNA)是新发现的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分子,为比较miRNA在羊驼耳部和背部皮肤的表达差异,从而探讨miRNA在羊驼皮肤和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实验提取羊驼皮肤总RNA,制备了羊驼皮肤miRNA芯片,通过与Affymetrix多物种miRNA芯片跨物种杂交对耳部和背部皮肤的miRNA进行筛选,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了验证,同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NA靶基因.结果显示,羊驼耳部和背部皮肤中高表达差异2倍以上的miRNA有39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et-7b和miR-24在2个部位皮肤中的差异表达量与miRNA基因芯片结果一致;预测到let-7b和miR-24的靶基因中包含有与毛囊生长发育和毛发品质相关的基因,提示这些miRNA可能参与羊驼皮肤和毛囊的生长发育、更新以及毛发品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耳部 背部 皮肤 MIRNA芯片 微RNA 差异表达
下载PDF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于志慧 白瑞 +4 位作者 瑞文 杨刚 董彦君 贺俊平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5-1101,共7页
旨在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体外培养正常羊驼皮肤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α-MSH(0、10-9、10-8、10-7mol·L-1)对羊驼皮肤黑... 旨在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体外培养正常羊驼皮肤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α-MSH(0、10-9、10-8、10-7mol·L-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含量、表皮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基因、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t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和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α-MSH处理羊驼皮肤黑素细胞3d后,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多,黑素含量、MC1R和TYR基因表达量都明显增加(P<0.05),以10-8mol·L-1组最为显著,MITF基因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5),以10-7mol·L-1组最为显著。α-MSH能诱导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树突增长、黑素合成增加、MC1R、MITF和TYR基因表达量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SH 羊驼 皮肤 黑素细胞 MC1R MITF TYR
下载PDF
可卡因-苯丙胺调控转录肽(CART)对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雌激素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鹏飞 岳文斌 +8 位作者 李富禄 黄洋 孙晋艳 朱芷薇 于秀菊 贺俊平 瑞文 任有蛇 吕丽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79-1886,共8页
旨在研究可卡因-苯丙胺调控转录肽(Cocaine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CART)对促卵泡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诱导的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雌激素产生的影响。用Long-term培养方法在不同CART、FSH浓度下对猪卵巢卵... 旨在研究可卡因-苯丙胺调控转录肽(Cocaine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CART)对促卵泡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诱导的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雌激素产生的影响。用Long-term培养方法在不同CART、FSH浓度下对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培养7d,在显微镜下观察各孔细胞生长情况并采集图像;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各孔雌激素浓度。细胞培养168h后:(1)在培养液不添加CART时,添加FSH孔中的雌激素浓度与不添加孔相比,显著提高;浓度为25ng.mL-1时,雌激素浓度最高,为(17 295.57±184.03)pg.mL-1;(2)CART对体外培养的无FSH和FSH为5ng.mL-1的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雌激素的产生没有影响;(3)当培养体系FSH浓度分别为25和50ng.mL-1时,随着CART浓度的升高(0.01、0.1、1μmol.L-1),培养液雌激素浓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当FSH为25ng.mL-1,CART为0.1和1μmol.L-1时,与对照组相比,颗粒细胞雌激素的产生明显受到抑制(P<0.05)。但是,统计分析FSH和CART互作效应并不显著(P>0.05),这一点需进一步试验证明;(4)当培养液添加50ng.mL-1 FSH时,随着CART浓度的升高(0.01、0.1、1μmol.L-1),与对照组相比,雌激素浓度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雌激素的产生需在FSH诱导下进行;当培养液FSH为25和50ng.mL-1时,CART对FSH诱导的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雌激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并不显著。由此推断,并不像单胎的牛、羊,CART在猪卵泡发育过程中,可能并非是个主要的局部负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卡因-苯丙胺调控转录肽 促卵泡素 雌激素 颗粒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miR-146a抑制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在小鼠黑色素细胞中表达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斌 许冬梅 +5 位作者 张亚玲 瑞文 刘学贤 于秀菊 赵宇军 董常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7,共7页
miRNA是在许多生物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与癌症、肿瘤的发生有关。现发现很多miRNA在黑色素生成中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miR-146a是否对黑色素的生成具有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miR-146a通过靶向抑制... miRNA是在许多生物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与癌症、肿瘤的发生有关。现发现很多miRNA在黑色素生成中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miR-146a是否对黑色素的生成具有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miR-146a通过靶向抑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的表达而使黑色素生成降低。在小鼠黑色素细胞中分别转染miR-146a mimic和miR-146a抑制剂,通过qRT-PCR与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各实验组中TYRP1基因与酪氨酸家族相关基因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2,TYRP2)的表达差异。双荧光报告实验验证TYRP1与miR-146a的靶向关系,双荧光酶活性结果显示,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说明TYRP1是miR-146a的靶基因之一;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实验组TYR、TYRP1及TYRP2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黑色素含量,结果显示miR-146a mimic转染组黑色素含量明显下降,而抑制组的黑色素含量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miR-146a通过靶向抑制TYRP1基因的表达,而影响TYR家族成员的表达,调控黑色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 酪氨酸相关蛋白1 酪氨酸酶 酪氨酸相关蛋白2 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
下载PDF
绵羊MITF-M在黑素细胞中过表达后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玉静 张丹瑾 +4 位作者 聂瑞强 谢建山 瑞文 高文俊 董常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214-4221,共8页
【目的】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型(microphthalmia 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M,MITF-M)在动物皮肤和毛发的黑色素合成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克隆绵羊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型基因序列,研究在绵羊黑素细胞中过表达绵羊MITF-M是... 【目的】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型(microphthalmia 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M,MITF-M)在动物皮肤和毛发的黑色素合成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克隆绵羊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型基因序列,研究在绵羊黑素细胞中过表达绵羊MITF-M是否影响TYR、TYRP-1和TYRP-2的表达,从而探究对黑色素的生成的影响。【方法】使用试验室冻存的第5代绵羊黑素细胞,通过PCR方法用引物以绵羊黑素细胞cDNA为模板克隆MITF-M基因cDNA序列,构建绵羊MITF-M克隆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在细胞水平过量表达绵羊MITF-M;转染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效率,采用分光光度计对绵羊黑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Real-time PCR试验检测转染后细胞MITF、TYR、TYRP-1和TYRP-2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试验检测转染后细胞MITF、TYR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测序和拼接,最终获得长度为1 242 bp的绵羊MITF-M基因的cDNA序列;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载体上连有一个启动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和特异性TYRP-2基因启动子;细胞转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黑素细胞带有绿色荧光说明转染效率明显;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转染后绵羊黑素细胞中黑色素量增加1.15倍(P<0.05);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绵羊黑素细胞中MITF mRNA表达量增加极显著(P<0.001),表明绵羊MITF-M转染效率显著,TYR mRNA表达量增加极显著(P<0.001),TYRP-1 mRNA表达量升高至5.06倍(P<0.05),TYRP-2 mRNA表达量升高至1.49倍,变化不明显。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绵羊黑素细胞中MITF-M转染组MITF蛋白表达量是空载体组的1.65倍(P<0.001),转染组TYR蛋白表达量是空载体组的2.38倍(P<0.001),这与荧光定量检测结果一致。【结论】通过PCR和克隆技术及核酸测序技术获得了绵羊MITF-M基因全长1 242 bp的CDS区,过表达绵羊MITF-M会使黑素细胞TYR、TYRP-1的表达量增加,对TY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 TYR TYRP-1 TYRP-2
下载PDF
羊驼的消化特征与饲养条件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常生 瑞文 赫晓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原产于海拔 4 0 0 0~ 4 90 0m的安第斯山脉的羊驼 (alpaca) ,为了适应当地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 ,经过长期的风土驯化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解剖学结构 ,从而决定了其各种生理机能。本文就羊驼消化系统的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特性、营养需... 原产于海拔 4 0 0 0~ 4 90 0m的安第斯山脉的羊驼 (alpaca) ,为了适应当地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 ,经过长期的风土驯化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解剖学结构 ,从而决定了其各种生理机能。本文就羊驼消化系统的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特性、营养需求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了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条件 羊驼 消化系统 解剖特征 生理特性 营养需求
下载PDF
羊驼的繁殖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赫晓燕 董常生 瑞文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38,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特种经济动物———羊驼的生殖生理特点、繁殖特性 。
关键词 羊驼 繁殖特性 生殖生理 发情 受精 交配 妊娠 分娩 胎盘 胎膜 产后恢复
下载PDF
CDK5对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TYR和MITF mRNA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瑞娜 瑞文 +5 位作者 程志学 田雪 刘佳 高磊 马峥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12-1717,共6页
为了证实CDK5是否参与羊驼毛色的形成,本研究主要对CDK5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调节TYR和MITF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5在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的定位,再通过脂质体将CDK5转染于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之后通... 为了证实CDK5是否参与羊驼毛色的形成,本研究主要对CDK5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调节TYR和MITF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5在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的定位,再通过脂质体将CDK5转染于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之后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的方法检测转染后黑色素细胞中CDK5蛋白、TYR和MIT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K5位于黑色素细胞的胞质和细胞核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组黑色素细胞中CDK5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qRT-PCR结果显示CDK5可下调MITF的表达,同时上调TYR的表达,转染组黑色素细胞中MITF和TYR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细胞的0.264 9和3.931 3倍。结果揭示CDK5可能通过调节黑色素细胞核中TYR和MITF mRNA的表达,从而参与调控羊驼毛色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5 TYR MITF 黑色素细胞 毛色 羊驼
下载PDF
雌性羊驼生殖器官解剖构造与繁殖生理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贺俊平 董常生 瑞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论述了羊驼卵巢、输卵管、子宫等雌性生殖器 官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和发情、交配、排卵 、黄体形成、妊娠、分娩等繁殖生理学特点。羊驼属季节性繁殖,其雌性生殖器官有自身 独特的解剖学特征。发情、交配、排卵、黄体形成、妊娠、... 本文论述了羊驼卵巢、输卵管、子宫等雌性生殖器 官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和发情、交配、排卵 、黄体形成、妊娠、分娩等繁殖生理学特点。羊驼属季节性繁殖,其雌性生殖器官有自身 独特的解剖学特征。发情、交配、排卵、黄体形成、妊娠、分娩等也有其特点,如:交配 诱导排卵,妊娠期342~350 d,立式分娩,无须人工助产。同时对发情、排卵、黄体和妊娠 等繁殖生理现象的鉴定方法进行了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羊驼 生殖器官 解剖 繁殖生理
下载PDF
miR-186-5p对绵羊黑色素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冬梅 赵宇军 +6 位作者 杜斌 张亚玲 朱芷葳 谢建山 瑞文 于秀菊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68-2075,共8页
旨在研究miR-186-5p对绵羊黑色素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miR-186-5p的表达差异;运用细胞转染使miR-186-5p在绵羊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6-5p的表达,通过分光光度... 旨在研究miR-186-5p对绵羊黑色素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miR-186-5p的表达差异;运用细胞转染使miR-186-5p在绵羊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6-5p的表达,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转染细胞中黑色素含量,运用划痕试验判定黑色素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结果显示,miR-186-5p在绵羊不同毛色皮肤中均有表达,但白色皮肤表达高于黑色皮肤且差异显著(P<0.05);在过表达miR-186-5p的绵羊黑色素细胞中,miR-186-5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黑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有所降低。综上表明,miR-186-5p与绵羊皮肤黑色素的生成有关,绵羊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miR-186-5p降低了黑色素的生成,同时也抑制了绵羊黑色素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6-5p 绵羊 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
下载PDF
内皮素-3对羊驼黑色素细胞特征及细胞内毛色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耿建军 白俊明 +3 位作者 瑞文 杨姗姗 庞亚妙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0-1077,共8页
为了研究内皮素-3(Endothelin-3,EDN3)对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内毛色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0、10-9、10-8、10-7 mol·L-1)的EDN3,通过MTT法、紫外分光光度法、qRT-PCR和Western b... 为了研究内皮素-3(Endothelin-3,EDN3)对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内毛色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0、10-9、10-8、10-7 mol·L-1)的EDN3,通过MTT法、紫外分光光度法、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黑色素细胞活力、黑色素产量、相关基因和蛋白(包括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or B,EDNRB)、KIT、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tated transcriptionfactor,MITF)和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添加EDN3 72h后,黑色素细胞呈双树突或三树突状,且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在添加适当浓度10-8 mol·L-1时,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细胞内EDNRB、KIT、MITF和TRY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被上调,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量也被上调,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EDN3对羊驼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N3 羊驼 黑色素细胞
下载PDF
羊驼皮肤黑素细胞体外培养鉴定 被引量:8
17
作者 白瑞 于志慧 +4 位作者 瑞文 杨刚 董彦君 贺俊平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9-556,共8页
旨在探讨羊驼皮肤黑素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为建立羊驼皮肤黑素细胞系奠定基础,也为毛色基因功能和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理想的生物材料。采用DispaseⅡ酶和胰酶/EDTA两步消化法获取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并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 旨在探讨羊驼皮肤黑素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为建立羊驼皮肤黑素细胞系奠定基础,也为毛色基因功能和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理想的生物材料。采用DispaseⅡ酶和胰酶/EDTA两步消化法获取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并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各个阶段的形态,通过生长曲线等手段研究羊驼皮肤黑素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多巴(Dopa)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电镜、及RT-PCR等方法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在生长培养基作用下,细胞增殖旺盛;多巴染色、电镜、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表明培养黑素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正常,保持了正常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体外成功建立了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黑素细胞 体外培养 鉴定
下载PDF
IFN和IL对卵巢生殖活动及胚胎附着的生理调控 被引量:5
18
作者 瑞文 《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第2期13-15,共3页
干扰素 (IFN)和白细胞介素 (IL)这两种细胞因子是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多肽。存在于卵巢的各种组织中 ,对卵巢的生殖活动 (如卵泡的生长发育和黄体退化等 )以及胚胎附着各阶段 (如妊娠识别和胎儿附着等 )
关键词 IFN IL 生殖活动 胚胎附着 卵巢 生理调控
下载PDF
miR-324-3p通过调控MC1R基因影响黑色素的形成 被引量:8
19
作者 曾庆宝 瑞文 +3 位作者 张秋月 郝晓娟 武良琦 任玉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81-1388,共8页
旨在证明miR-324-3p可以通过调控其预测的靶基因MC1R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对羊驼皮肤黑色素的合成产生影响。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转染miR-324-3p过表达载体,应用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比较各试验组中MC1R... 旨在证明miR-324-3p可以通过调控其预测的靶基因MC1R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对羊驼皮肤黑色素的合成产生影响。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转染miR-324-3p过表达载体,应用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比较各试验组中MC1R基因与毛色相关基因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t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酪氨酸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2,Tyrp2)的表达差异性,利用酶标仪检测黑色素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miR-324-3p在棕色与白色羊驼皮肤中均有表达,且在棕色羊驼皮肤中极显著表达(P<0.01),其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的1.64倍;(2)黑色素细胞被转染了miR-324-3p过表达载体后,处理组靶基因MC1R及其下游调控基因Mitf、Tyr和Tyrp2的表达量与黑色素产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有下调,且以Mitf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综上表明,羊驼皮肤中miR-324-3p可能通过调控MC1R基因的表达,顺势下调MC1R基因下游调控基因Mitf、Tyr与Tyrp2的表达,最终对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类型及合成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24-3p MC1R 黑色素 羊驼
下载PDF
羊驼妊娠、诊断及分娩 被引量:7
20
作者 瑞文 董常生 +1 位作者 赫晓燕 张俊珍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1-52,共2页
羊驼妊娠具有独特的特点 ,根据其特点决定妊娠诊断方法 ,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和正确性与妊娠的时间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羊驼妊娠特点。
关键词 畜牧学 妊娠 妊娠诊断 分娩 羊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