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东盆地最近1.2Ma的黄河阶地序列与形成原因 被引量:74
1
作者 潘保田 怀 +4 位作者 刘小丰 胡小飞 周天 胡春生 李吉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80,共9页
毗邻青藏高原的兰州地区的黄河阶地系列是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的信息载体。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及黄土一古土壤地层序列对比,初步确定了兰州东盆地1.2Ma以来主要有两个阶地发育时期。第1个时期是1.24—0.86Ma,黄河至少发育了4级... 毗邻青藏高原的兰州地区的黄河阶地系列是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的信息载体。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及黄土一古土壤地层序列对比,初步确定了兰州东盆地1.2Ma以来主要有两个阶地发育时期。第1个时期是1.24—0.86Ma,黄河至少发育了4级阶地,其形成时代分别为:1.24Ma,1.05Ma,0.96Ma和0.86Ma;第2时期为最近0.13Ma,黄河发育3级阶地,时代分别为0.13Ma,0.05Ma和0.01Ma。每级阶地河漫滩顶部都有一层古土壤发育,表明黄河下切形成阶地发生在古土壤开始发育的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阶段,但是并非1.2Ma以来的每次冰期一间冰期的气候交替都能引起黄河下切形成阶地。气候变化只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不是充分条件。对比黄河下切速率和阶地年代序列发现,地面上升仍然是影响黄河下切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地面上升速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例如:1.2~0.8Ma和最近0.13Ma),气候变化才能导致黄河堆积与下切交替形成阶地;而在地面上升缓慢时期(例如:0.80—0.13Ma),即使发生了大幅度的气候变化,黄河也没有阶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气候变化 地面抬升 黄河 兰州东盆地
下载PDF
河南扣马黄河最高级阶地古地磁年代及其对黄河贯通时代的指示 被引量:43
2
作者 潘保田 王均平 +5 位作者 高红山 管清玉 王勇 怀 李炳元 李吉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61,共7页
小浪底以东的黄河峡谷的出口地区发育有多级阶地,其中以河南堰师市扣马附近黄河南岸的阶地最为典型.在那里黄河发育了三级阶地,其中最高级阶地砾石层高出河面30—35m,其上堆积60m厚的风成黄土,黄土地层中夹多条棕红色古土壤,最底部发育... 小浪底以东的黄河峡谷的出口地区发育有多级阶地,其中以河南堰师市扣马附近黄河南岸的阶地最为典型.在那里黄河发育了三级阶地,其中最高级阶地砾石层高出河面30—35m,其上堆积60m厚的风成黄土,黄土地层中夹多条棕红色古土壤,最底部发育了S14.系统的磁性地层学和黄土、古土壤系列对比研究表明,最高级阶地上黄土的年代为1165ka.由此推断,该级黄河阶地至少形成于此前,现代黄河东流入海的格局至少在1.165Ma前就出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黄河 古地磁测年 磁性地层学 冲积物 断层 河床
原文传递
兰州地区1.0Ma黄河阶地的发现和0.8Ma阶地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潘保田 怀 +3 位作者 胡春生 胡小飞 周天 李吉均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1-1418,共8页
通过对阶地砾石层上覆风成黄土的地层分析及其磁性地层学研究,在兰州地区墩洼山黄河阶地和五一山黄河阶地之间发现了一级新的阶地,其形成时代为1.0 Ma BP,记录了兰州地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黄河强烈下切事件.对黄河第四级阶地(T4)上五... 通过对阶地砾石层上覆风成黄土的地层分析及其磁性地层学研究,在兰州地区墩洼山黄河阶地和五一山黄河阶地之间发现了一级新的阶地,其形成时代为1.0 Ma BP,记录了兰州地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黄河强烈下切事件.对黄河第四级阶地(T4)上五一山和枣树沟两个黄土剖面的光释光(OSL)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兰州地区黄河T4阶地的形成时代不是以前所认为的0.6 Ma BP,而是0.86 Ma BP,从而解决了地貌学界对兰州地区是否存在形成时代为0.8 Ma BP左右阶地的长期疑问.兰州地区黄河1.0 Ma BP新阶地的发现和T4阶地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黄河 阶地
下载PDF
粘粒含量——夏季风的良好替代指标 被引量:20
4
作者 管清玉 2潘保田 +3 位作者 高红山 王勇 王均平 怀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S2期17-19,共3页
通过对位于东亚季风区尾闾部位的沙沟剖面、东部半湿润区王官剖面、东部湿润区扣马剖面的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发现 ,黄土地层中 <5 μm的粘粒含量指标对各剖面中黄土-古土壤序列指示得比较清晰 ,可以较好地反映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对... 通过对位于东亚季风区尾闾部位的沙沟剖面、东部半湿润区王官剖面、东部湿润区扣马剖面的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发现 ,黄土地层中 <5 μm的粘粒含量指标对各剖面中黄土-古土壤序列指示得比较清晰 ,可以较好地反映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对黄土地层中粘粒含量的测试及其环境意义分析以及与经典的东亚夏季风的替代指标———磁化率、红度指标 (a )的对比分析发现 ,粘粒含量指标的意义比较明确 ,适应范围更广 ,灵敏性也较高 ,是一比较可靠的、新的东亚夏季风的良好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粒含量 红度 磁化率
下载PDF
大型天然气管网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怀 张劲军 +1 位作者 杨楠 张宗杰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5,共9页
天然气管网是连接资源与市场的纽带,确保天然气管网安全运行与平稳供气是油气储运界的重要课题。当前,对天然气管网运行与供气可靠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经典可靠性理论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论述了经典可靠性理论在天然气管网单元可靠... 天然气管网是连接资源与市场的纽带,确保天然气管网安全运行与平稳供气是油气储运界的重要课题。当前,对天然气管网运行与供气可靠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经典可靠性理论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论述了经典可靠性理论在天然气管网单元可靠性评价的适用性与在管网系统运行及其供气可靠性评价方面的局限,指出了天然气管网可靠性研究的关键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总结了相近领域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目前,评价天然气管网可靠性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构造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整合现有理论与方法,将工程方法与经典理论相统一,建立完善的单元与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针对天然气管网的运行特点和用户需求构造基于可靠性的优化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天然气管网 运行 供气 可靠性评价 可靠性优化
原文传递
豫西黄土中砂粒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均平 潘保田 +5 位作者 高红山 王勇 怀 管清玉 刘小丰 李吉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研究表明,豫西黄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粒组分(>63μm),地域特定的地貌造成三门峡、扣马黄土中砂粒含量的增加。扣马剖面记录了自1.2Ma来砂粒百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在我国气候逐步恶化的总体环境下,区域地貌的改变叠加在全球变化之上。随着... 研究表明,豫西黄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粒组分(>63μm),地域特定的地貌造成三门峡、扣马黄土中砂粒含量的增加。扣马剖面记录了自1.2Ma来砂粒百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在我国气候逐步恶化的总体环境下,区域地貌的改变叠加在全球变化之上。随着黄河的下切,大量松散堆积物暴露于大气环境中,为冬季风提供了丰富粉尘物源,汾渭盆地、三门峡盆地、黄河两岸滩地、沙滩以及两岸山地是豫西黄土砂粒的主要源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砂粒含量 东亚季风
下载PDF
高分辨率黄土剖面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东亚季风的不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管清玉 潘保田 +3 位作者 高红山 李炳元 王均平 怀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3,共8页
选取高分辨率黄土剖面是深入研究末次间冰期东亚气候变化的首要前提.通过对六盘山东、西部两个高分辨率S1地层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剖面S1地层均发育5层古土壤、堆积4层黄土,指示MIS5阶段存在5次强夏季风事件和4次强冬季风事件.这些气... 选取高分辨率黄土剖面是深入研究末次间冰期东亚气候变化的首要前提.通过对六盘山东、西部两个高分辨率S1地层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剖面S1地层均发育5层古土壤、堆积4层黄土,指示MIS5阶段存在5次强夏季风事件和4次强冬季风事件.这些气候事件与东亚季风区的其他记录及NGRIP冰芯记录、北大西洋钻孔记录中的冷、暖事件呈现良好对应关系,暗示在末次间冰期,北半球气候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地层中与5a,5c亚阶段相对应的层位,均发育有两古土壤亚层及堆积一黄土层,与5e相比,5a,5c则表现出更大的波动幅度和更多千年尺度上的快速波动,而5e亚阶段的气候则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古土壤 东亚季风 沙沟剖面 王官剖面 六盘山
原文传递
天然气管网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9
8
作者 怀 张劲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1-1095,共15页
天然气管网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异构、类型多样、价值密度差异大等特点,数据分析与应用难度大。借鉴电网、供应链、互联网等领域大数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多元数据综合分析的天然气管网大数据分析方法框架。从数据... 天然气管网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异构、类型多样、价值密度差异大等特点,数据分析与应用难度大。借鉴电网、供应链、互联网等领域大数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多元数据综合分析的天然气管网大数据分析方法框架。从数据清洗、特征筛选、特征重构3个方面阐述了管网数据处理的方法与功能;结合具体业务和场景,明确了预测预警、模式识别、规则学习与推理是构成管网数据挖掘方法的基础;讨论了运用多元化管网数据的综合方法,指出发展多模态学习和联邦学习是打破管网数据壁垒、形成数据智慧的关键路径。天然气管网大数据分析应该不断完善管网的大数据"生态"、深入研究融合领域知识的机器学习方法,发展跨领域、可解释、可控制的管网大数据分析方法体系,为智慧管网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 大数据 分析 应用 方法论
原文传递
金沙江河谷-水系发育的年代学框架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怀 明庆忠 +4 位作者 潘保田 高红山 张文翔 董铭 史正涛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5-692,共8页
通过对近年来金沙江云南段考察研究获得的地貌、湖盆和环境效应记录的总结和梳理,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金沙江河谷-水系形成演化的年代框架,认为金沙江河谷-水系的演化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上新世-早更新世初的孕育阶段、早更新... 通过对近年来金沙江云南段考察研究获得的地貌、湖盆和环境效应记录的总结和梳理,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金沙江河谷-水系形成演化的年代框架,认为金沙江河谷-水系的演化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上新世-早更新世初的孕育阶段、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的发展阶段和晚更新世的定型阶段。现代金沙江河谷-水系的地貌格局以及干热河谷的景观雏形都形成于早更新世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河谷-水系 年代框架
下载PDF
云南小中甸盆地湖相沉积记录的最近5次Heinrich事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明庆忠 怀 +2 位作者 史正涛 董铭 张文翔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通过对小中甸盆地厚15.3m的湖相沉积进行系统的粒度、孢粉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合14C年代测定,发现小中甸盆地在最近40ka以来经历了5次湖泊收缩事件,其形成年代可以同北大西洋的Heinrich事件H0-H4逐一对比,指示西南季风不仅在其水汽源... 通过对小中甸盆地厚15.3m的湖相沉积进行系统的粒度、孢粉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合14C年代测定,发现小中甸盆地在最近40ka以来经历了5次湖泊收缩事件,其形成年代可以同北大西洋的Heinrich事件H0-H4逐一对比,指示西南季风不仅在其水汽源区,而且在其控制的内陆腹地对最近40ka以来的Heinrich事件都存在敏感的响应。与在水汽源区所表现不同的是,Heinrich事件在内陆地区主要表现为干旱。通过与西南季风水汽源地之一的阿拉伯海深海沉积记录和格陵兰冰芯记录进一步对比发现,小中甸盆地仅对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信号敏感而对D/O(Dansgaard-Oescher)暖事件缺乏明显记录,这与阿拉伯海的响应模式有较大差异。分析周边环流形势认为,冰期青藏高原对西南季风"抽吸"作用的减弱是造成小中甸盆地D/O暖信号记录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中甸 西南季风 HEINRICH事件
原文传递
中国西风区伊犁盆地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文翔 史正涛 +3 位作者 张虎才 明庆忠 怀 刘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2-821,共10页
通过对新疆伊犁盆地塔勒德探井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常量、微量元素及其相关指标和参数的分析,讨论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各元素的分异规律及其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序列各层位中常量元素含量均表现出SiO... 通过对新疆伊犁盆地塔勒德探井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常量、微量元素及其相关指标和参数的分析,讨论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各元素的分异规律及其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序列各层位中常量元素含量均表现出SiO_2>Al_2O_3>CaO>Fe_2O_3>MgO>Na_2O>K_2O的变化特征;微量元素Rb,Sr,Sc,Ni,Cu,Ga,Mo,Y,Pb和Th在(弱)古土壤层、黄土层中相对下伏黄土L_2层富集,而Zr,Cs,Nd和La在(弱)古土壤层中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塔勒德黄土-古上壤的相关地球化学参数在整个研究地层序列中,黄土与古土壤之间分异并不显著,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受西风区影响的伊犁盆地黄土和古土壤形成时期其有效湿度较黄土高原同期小,形成环境更为干旱,具有其显著的区域特征。伊犁盆地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物质来源和气候环境的控制,当黄土物质具有相同来源时,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作为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勒德 黄土-古土壤序列 元素地球化学 环境演变
下载PDF
黄河三门峡至扣马段的阶地序列及成因 被引量:14
12
作者 怀 王均平 +2 位作者 潘保田 明庆忠 史正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4-750,共7页
通过对黄河三门峡至扣马段的野外地貌调查,结合黄土地层学、年代学分析,发现黄河在位于豫西断隆的三门峡至孟津段发育至少4级阶地,其形成时代由老到新分别为:0.86MaBP、0.62MaBP、0.13MaBP和0.05MaBP;在位于华北断坳的孟津至扣马段仅发... 通过对黄河三门峡至扣马段的野外地貌调查,结合黄土地层学、年代学分析,发现黄河在位于豫西断隆的三门峡至孟津段发育至少4级阶地,其形成时代由老到新分别为:0.86MaBP、0.62MaBP、0.13MaBP和0.05MaBP;在位于华北断坳的孟津至扣马段仅发育3级阶地,形成时代分别为:1.24MaBP、0.25MaBP和0.05MaBP。黄河各级阶地的河流相沉积物顶部都有一层古土壤发育表明,黄河下切形成阶地的过程发生在古土壤发育的间冰期,气候变化对阶地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是,黄河流经豫西断隆和华北断坳两个抬升状况差异较大的构造单元所表现出来的阶地序列和年代的迥然差异则证明了地面抬升也是控制黄河阶地发育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 黄河阶地 气候变化 地面抬升
下载PDF
三门峡王官与武威沙沟黄土记录中的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期的暖性回返事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管清玉 潘保田 +3 位作者 高红山 王均平 怀 李琼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河南三门峡王官剖面与甘肃武威沙沟剖面捕捉到了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时期发生于72 ka前后持续时间约为2 ka的一暖性回返事件,两剖面的冬、夏季风替代指标对该暖性回返事件的反应在时间上大致同步(其时间段约为71-73 ka,在71.4-72.1... 河南三门峡王官剖面与甘肃武威沙沟剖面捕捉到了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时期发生于72 ka前后持续时间约为2 ka的一暖性回返事件,两剖面的冬、夏季风替代指标对该暖性回返事件的反应在时间上大致同步(其时间段约为71-73 ka,在71.4-72.1 ka前后该暖性回返事件最强盛),暗示该暖性回返事件在东亚季风区可能是一普遍存在的气候突变事件.鉴于该暖性回返事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海洋、陆地、冰芯记录中也有较普遍的反映,我们认为该事件很可能是一次发生于气候转型期的全球普遍存在的暖性突变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次间冰期 末次冰期 暖性回返事件
下载PDF
天然气管网韧性保供问题及其研究展望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劲军 怀 高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65-1678,共14页
天然气的供应保障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天然气保供是资源、管网、需求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复杂系统工程。国内外对天然气管网可靠性已开展了系列研究。但是,对于大规模复杂系统,基于概率安全思想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存在容易稀... 天然气的供应保障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天然气保供是资源、管网、需求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复杂系统工程。国内外对天然气管网可靠性已开展了系列研究。但是,对于大规模复杂系统,基于概率安全思想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存在容易稀释小概率、高后果极端风险的本质缺陷。借鉴电网、供应链、交通运输等复杂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天然气管网韧性保供的概念,即在可靠性基础上,增加管网系统脆弱性和系统经受干扰后恢复至既定功能的能力(恢复力)评价;总结了天然气管网和电网等复杂系统可靠性、脆弱性和恢复力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助推天然气管网韧性保供理论的发展,使其成为智能化与市场化变革大背景下智慧管网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 保供 韧性 可靠性 脆弱性
原文传递
金沙江虎跳峡成因及形成时代探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明庆忠 史正涛 +2 位作者 怀 董铭 刘勇 《热带地理》 2007年第5期400-404,共5页
虎跳峡是金沙江峡谷的典型代表,其成因及形成时代涉及金沙江-长江水系发育及其环境效应问题。文中分析研究了虎跳峡附近发育的夷平面、剥蚀面、阶地等区域性的层状地貌,并认为虎跳峡上下游河谷发育历史具有一致性;从地质构造上的分析表... 虎跳峡是金沙江峡谷的典型代表,其成因及形成时代涉及金沙江-长江水系发育及其环境效应问题。文中分析研究了虎跳峡附近发育的夷平面、剥蚀面、阶地等区域性的层状地貌,并认为虎跳峡上下游河谷发育历史具有一致性;从地质构造上的分析表明,虎跳峡两侧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为一相对完整的地块,不存在虎跳峡大断裂,因而虎跳峡峡谷是在区域地壳抬升、先成河深切作用下而形成的。根据相关盆地沉积物、玉龙雪山的冰川发育状况、前人在附近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等,初步认为虎跳峡峡谷形成于中更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跳峡成因 形成时代 层状地貌 构造地块 中更新世
下载PDF
兰州盆地黄河800ka B.P.阶地的发现及其古地磁年代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春生 潘保田 +1 位作者 怀 李吉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82,共5页
兰州东盆地的枣树沟黄河第四级阶地(T4),砾石层顶高出黄河河面84 m,其上堆积厚约64 m的风成黄土,黄土地层中包括八层古土壤,最底部发育了古土壤S8。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显示古土壤S1上部的年龄为70.4±7.6 ka。黄土古土壤对比以及... 兰州东盆地的枣树沟黄河第四级阶地(T4),砾石层顶高出黄河河面84 m,其上堆积厚约64 m的风成黄土,黄土地层中包括八层古土壤,最底部发育了古土壤S8。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显示古土壤S1上部的年龄为70.4±7.6 ka。黄土古土壤对比以及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枣树沟T4上覆风成黄土的年龄为865 ka,T4至少形成于865 k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盆地 黄河阶地 800ka B.P. 古地磁年代 发现
下载PDF
金沙江龙街段晚更新世以来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芬良 高红山 +2 位作者 李宗盟 潘保田 怀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河流阶地是研究现代河谷形成发育的重要地貌标志。通过野外考察,发现在元谋龙街附近金沙江发育了5级河流阶地,其中T1~T4以龙街组湖相沉积为基座,T5以基岩为基座。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表明T1、T2、T3、T4和T5分别形成于(18&... 河流阶地是研究现代河谷形成发育的重要地貌标志。通过野外考察,发现在元谋龙街附近金沙江发育了5级河流阶地,其中T1~T4以龙街组湖相沉积为基座,T5以基岩为基座。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表明T1、T2、T3、T4和T5分别形成于(18±1.7)ka、(23±1.4)ka、(26±2.4)ka、(29±1.4)ka和(78±12)ka,标志着晚更新世以来金沙江在该区进行了5次下切过程和1次强烈的加积过程。晚更新世以来由于滑坡堵江事件的扰动,河谷的发育形式以"下切—滑坡—堰塞—堆积—下切"过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河谷发育 金沙江 龙街
原文传递
末次间冰期以来渭河上游气候演化的黄土记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慧 潘保田 +3 位作者 徐树建 管清玉 怀 刘小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对渭河上游樊家台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地层的粒度与CaCO3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时,受夏季风影响较大,粒度较细,CaCO3有较强的淋溶与淀积,气候呈现较为暖湿的特点;末次冰期时,受冬季风影响较强,粒度较粗,CaCO3淋溶淀积微弱,气... 对渭河上游樊家台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地层的粒度与CaCO3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时,受夏季风影响较大,粒度较细,CaCO3有较强的淋溶与淀积,气候呈现较为暖湿的特点;末次冰期时,受冬季风影响较强,粒度较粗,CaCO3淋溶淀积微弱,气候较为干冷。间冰期早期(相当于深海氧同位5e阶段)由于夏季风较强,粉尘堆积较少,古土壤向下发育,并与下部土壤融合,导致粒度较5a、5c阶段粗;2阶段的早期,由于粉尘源区出现了高湖面,环境湿度大,造成此时段早期黄土粒度较晚期细;表现出区域气候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末次间冰期 黄土 粒度 碳酸钙 气候演化
下载PDF
金沙江巧家—蒙姑段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芬良 高红山 +2 位作者 李宗盟 潘保田 怀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5-1105,共11页
金沙江水系演化与河谷发育问题长期以来是地质地貌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河流阶地及其相关沉积是河谷发育过程的产物,可以提供河谷发育的时代与形式等诸多信息。金沙江在巧家—蒙姑段河谷中,葫芦口附近发育和保存了8... 金沙江水系演化与河谷发育问题长期以来是地质地貌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河流阶地及其相关沉积是河谷发育过程的产物,可以提供河谷发育的时代与形式等诸多信息。金沙江在巧家—蒙姑段河谷中,葫芦口附近发育和保存了8级基座阶地,结合光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方法,依据古气候资料,推断T6~T1的下切时间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MIS)的36/35、34/33、24/23、20/19、14/13和4/3阶段,即气候由冷至暖的转型期。青岗坝附近则发育了5级由堰塞湖相沉积组成的堆积型阶地,指示了中更新世以来该段河谷在下切过程中经历了频繁的滑坡堵江堰塞,发育形式以"下切—滑坡—堰塞—堆积—下切"过程为主。此外,河流的平均下切速率自0.82 Ma以来由此前的0.56 mm/a下降至0.19 mm/a,表明中更新世以来频繁发生的堵江堰塞事件严重抑制了该段河谷的下切作用。综合流域内河流阶地序列及相关沉积的研究,金沙江下游段现代河谷的形成时代不晚于早更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河谷发育 金沙江 巧家—蒙姑
原文传递
新疆伊犁盆地黄土古气候记录与Heinrich事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文翔 史正涛 +2 位作者 刘勇 怀 牛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3-979,共7页
伊犁盆地作为中国黄土高原与欧洲黄土区的过渡区域,其第四纪古气候研究对于揭示全球气候驱动及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伊犁盆地塔勒德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低频磁化率及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 伊犁盆地作为中国黄土高原与欧洲黄土区的过渡区域,其第四纪古气候研究对于揭示全球气候驱动及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伊犁盆地塔勒德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低频磁化率及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古气候指标变化特征及记录的全球气候突变事件.结果表明:古土壤层中粒径<10μm颗粒物含量明显高于黄土层,与之相反的是古土壤层中的低频磁化率、Zr/Rb值和元素Ti含量均小于黄土层,且元素Ti含量与Zr/Rb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黄土-古土壤剖面中古气候代用指标清晰的记录了6次Heinrich(H)事件及Younger Drays(YD)事件,但YD事件、H1、H2、H5和H6事件变幅较H3和H4事件显著,古气候指标与格陵兰冰芯δ18O、季风区李家塬粒度和洛川、西峰及环县Zr/Rb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记录的气候事件较李家塬、洛川、西峰更为显著.结合已有研究说明,Heinrich和D-O旋回等气候事件是由西风区向季风区传递的,MIS3阶段温度的升高和常年受西风的影响是造成塔勒德气候环境变化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沉积 Henrich事件 伊犁盆地 西风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