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彦华 王强 +6 位作者 沈晋良 吴声敢 俞瑞鲜 赵学平 吴长兴 陈丽萍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8-524,共7页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其近年来暴发频繁的重要原因。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褐飞虱抗药性的研究成果,包括褐飞虱抗性测定方法、抗药性的发展、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抗性机理及抗性治理等。田间褐飞虱种群对...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其近年来暴发频繁的重要原因。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褐飞虱抗药性的研究成果,包括褐飞虱抗性测定方法、抗药性的发展、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抗性机理及抗性治理等。田间褐飞虱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到极高水平抗性,对氯噻啉和噻虫嗪分别产生中等水平和低水平的抗药性,对呋虫胺和烯啶虫胺仍然处于敏感性阶段。此外,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昆虫生长调节剂)产生低水平到中等水平抗性。长期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是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以延缓其抗药性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抗药性 抗性治理
下载PDF
我国生物源农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2
2
作者 郭明程 王晓军 +1 位作者 杨峻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5-758,共4页
本文从生物源农药登记、标准制定、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情况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生物源农药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物源农药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彦华 +5 位作者 赵学平 吴长兴 陈丽萍 俞瑞鲜 吴声敢 王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90-1096,共7页
为了科学用药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08年7月采自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偄th)种群对16种杀虫剂的敏感... 为了科学用药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08年7月采自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偄th)种群对1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褐飞虱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与相对敏感品系相比,杭州种群和宁波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479.0倍和366.1倍;对氯噻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81.1倍和50.9倍;对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3倍和9.4倍;对噻嗪酮和氟虫腈分别产生了5.0~8.6倍和15.8~17.0倍的抗药性;对烯啶虫胺和啶虫脒的抗性倍数在3倍以下。两种稻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嗪、噻嗪酮、烯啶虫胺和毒死蜱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都具有较高的室内毒力。当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发生时,可选用噻虫嗪、噻嗪酮、烯啶虫胺和毒死蜱进行防治,不宜使用吡虫啉、氯噻啉和氟虫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敏感性 抗药性 抗性治理
下载PDF
茚虫威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俞瑞鲜 赵学平 +4 位作者 吴长兴 吴声敢 陈丽萍 王强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49,共3页
测定了农药茚虫威对蜜蜂、鹌鹑、斑马鱼、家蚕、欧洲玉米螟赤眼蜂5种环境生物的毒性,并作出了安全性评价。测定结果显示:茚虫威对蜜蜂、斑马鱼和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3.54、0.374、0.449mg/L,属高毒农药;对雌、雄鹌鹑的LD50值分别为894、5... 测定了农药茚虫威对蜜蜂、鹌鹑、斑马鱼、家蚕、欧洲玉米螟赤眼蜂5种环境生物的毒性,并作出了安全性评价。测定结果显示:茚虫威对蜜蜂、斑马鱼和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3.54、0.374、0.449mg/L,属高毒农药;对雌、雄鹌鹑的LD50值分别为894、559mg/L,属低毒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4个虫期安全系数均大于5,属低风险农药。田间使用时,必须严禁药液流入水域,以免造成对鱼的危害;必须远离桑园和蜜蜂活动区,以免造成对家蚕、蜜蜂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虫威 环境生物 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22种常用除草剂对蚯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彦华 俞卫华 +4 位作者 杨立之 俞瑞鲜 王强 赵学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7-325,共9页
为评价农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采用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22种常用除草剂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滤纸法染毒48h,特丁净、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和莎稗磷对蚯蚓为中等毒性,其LC50值为10.32(8.310~12.23)~34... 为评价农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采用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22种常用除草剂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滤纸法染毒48h,特丁净、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和莎稗磷对蚯蚓为中等毒性,其LC50值为10.32(8.310~12.23)~34.69(29.16~43.99)μg·cm-2;其次为莠去津、苯磺隆、麦草畏和百草枯,其LC50值为102.5(66.57~138.7)~235.0(199.4~279.5)μg·cm-2,属低毒级;2,4-D钠盐、草铵膦、草甘膦和氰氟草酯对蚯蚓毒性更低,其LC50值为422.7(344.7~577.3)~601.4(451.3~957.4)μg·cm-2,属低毒级;精恶唑禾草灵、特丁津、甲磺隆、甲嘧磺隆、砜嘧磺隆、苄嘧磺隆、乙羧氟草醚、吡草醚和氟乐灵对蚯蚓的LC50值均大于1258μg·cm-2,属微毒级。人工土壤法染毒14d,特丁津对蚯蚓的毒性最高,其LC50值为74.15(49.35~92.28)mg·kg-1;麦草畏、百草枯、乙羧氟草醚、吡草醚和氟乐灵对蚯蚓的毒性最低,其LC50值均大于800mg·kg-1;其他16种除草剂对蚯蚓毒性相对较低,其LC50值为106.6(83.90~123.0)~516.2(367.4~1015)mg·kg-1。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的评价标准,本研究采用人工土壤法测定的22种除草剂对蚯蚓均为低毒级。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种类的不同除草剂品种对蚯蚓的毒性也存在较大差异;除草剂对蚯蚓的毒性与化学品的结构和测定方法有关,二苯醚类和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在2种测试系统中均表现出最低的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农药 蚯蚓 陆生无脊椎动物 土壤污染
下载PDF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非靶生物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9
6
作者 赵学平 +4 位作者 吴长兴 吴声敢 陈丽萍 王强 张志恒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1-483,共3页
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有代表性的非靶生物蜜蜂、鹌鹑、斑马鱼、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蜜蜂触杀LD50(48h)为0.009064μg/蜂,胃毒LC50(48h)为1.024mg/L,对雌、雄鹌鹑LC5... 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有代表性的非靶生物蜜蜂、鹌鹑、斑马鱼、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蜜蜂触杀LD50(48h)为0.009064μg/蜂,胃毒LC50(48h)为1.024mg/L,对雌、雄鹌鹑LC50(7d)为35.92、38.53mg/kg,对斑马鱼LC50(96h)为0.2390mg/L,对家蚕LD50(96h)为0.01109mg/kg桑叶。该农药对蜜蜂、鹌鹑、斑马鱼毒性均为高毒级,对家蚕毒性为特高毒级。此项工作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非靶生物 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彦华 +6 位作者 吴长兴 王祥云 徐明飞 陈丽萍 王强 蔡磊明 赵学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5-292,共8页
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饲喂法和点滴法测定了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效应,且根据风险商值法进行了风险评价,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作为对照药剂。试验结果表明: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呋虫胺、... 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饲喂法和点滴法测定了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效应,且根据风险商值法进行了风险评价,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作为对照药剂。试验结果表明: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嗪)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 h-LD50值为1.73×10-3(1.37×10-3~2.45×10-3)~35.3×10-2(30.5×10-2~41.4×10-2)μg·蜂-1,均属于高毒级;其次为氯噻啉,该药剂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 h-LD50值为56.4×10-2(40.9×10-2~95.5×10-2)和2.05(1.13~3.18)μg·蜂-1,分别为高毒和中毒;而啶虫脒和噻虫啉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 hLD50值为2.57(1.94~3.75)~9.85(8.23~11.6)μg·蜂-1,为中毒级。对照药剂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h-LD50值均>100μg·蜂-1,为低毒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噻虫嗪、氯噻啉、烯啶虫胺和氟啶虫胺腈对蜜蜂具有不可接受的风险,啶虫脒、噻虫啉和对照药剂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对蜜蜂的风险可接受。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以免对蜜蜂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 吡虫啉 蜜蜂 急性毒性 风险评价
下载PDF
21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26
8
作者 俞瑞鲜 王彦华 +4 位作者 吴声敢 吴长兴 陈丽萍 赵学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43-648,共6页
旨在为桑园及周围农田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农业生产上常用的21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风险评价。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0%氟硅唑水乳剂、12.5%腈菌唑水乳剂、12.5%... 旨在为桑园及周围农田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农业生产上常用的21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风险评价。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0%氟硅唑水乳剂、12.5%腈菌唑水乳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和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对家蚕的96h-LC50值为46.5(41.9~54.0)~154(124~207)m g·L-1,属于中毒级;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720 g·L-1百菌清悬浮剂、10%醚菌酯水乳剂、2%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40%丙环唑微乳剂、45%咪鲜胺微乳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4%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50 g·L-1己唑醇悬浮剂、15%三唑酮水乳剂、7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50%苯甲·丙环唑乳油、36%丙环·咪鲜胺水乳剂和600 g·L-1烯酰·百菌清悬浮剂16种杀菌剂对家蚕的96h-LC50值均大于200m g·L-1,属于低毒级。急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720 g·L-1百菌清悬浮剂、24%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和600 g·L-1烯酰·百菌清悬浮剂对家蚕的96h-LC50值均大于2000m g·L-1,故没有进行风险评价,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0%氟硅唑水乳剂、12.5%腈菌唑水乳剂、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45%咪鲜胺微乳剂和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种药剂对家蚕具有高风险,其他10种药剂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因此,在桑园和桑园附近大田使用杀菌剂时,应采取适宜措施降低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风险,以免对桑蚕生产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家蚕 急性毒性 风险评价
下载PDF
6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丽萍 赵学平 +5 位作者 吴长兴 吴声敢 王强 张志恒 顾秀惠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采用毒叶饲喂法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茚虫威、吡虫啉、毒死蜱、杀虫单和百菌清对家蚕的毒性。4d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茚虫威对家蚕LC50<0.5 mg·L-1,属剧毒级,吡虫啉、毒死蜱和杀虫单对家蚕LC50为0.5-20 mg·L-1,属... 采用毒叶饲喂法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茚虫威、吡虫啉、毒死蜱、杀虫单和百菌清对家蚕的毒性。4d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茚虫威对家蚕LC50<0.5 mg·L-1,属剧毒级,吡虫啉、毒死蜱和杀虫单对家蚕LC50为0.5-20 mg·L-1,属高毒级;这5种杀虫剂的田间施药浓度/LC50比值远大于10,对家蚕都具有极高风险性。杀菌剂百菌清对家蚕的LC50 为2 828mg·L-1,对家蚕属低毒级,田间施药浓度/LC50比值介于0.1-1.0之间,对家蚕为中等风险性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家蚕 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灰飞虱对杀虫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彦华 吴长兴 +5 位作者 赵学平 陈丽萍 俞瑞鲜 吴声敢 王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5,共7页
灰飞虱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其近年来暴发频繁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灰飞虱抗药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灰飞虱抗药性的发展、交互抗性、抗性机理、抗性遗传及生物适合度等。田间灰飞虱种群对多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 灰飞虱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其近年来暴发频繁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灰飞虱抗药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灰飞虱抗药性的发展、交互抗性、抗性机理、抗性遗传及生物适合度等。田间灰飞虱种群对多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产生了高水平到极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分别为44.6~108.8倍和超过200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和乙酰甲胺磷(抗药性倍数分别为10~12.6倍和9~13倍)、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甲萘威和残杀威(抗药性倍数分别为29.8~45.3倍和40.1~131.5倍)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抗药性倍数分别为7.8~108.8倍和12~21倍)产生了中等水平到高水平的抗药性,对氟虫腈、阿维菌素和噻虫嗪没有产生抗药性(抗性倍数<5倍)。长期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是灰飞虱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灰飞虱的抗性治理,以延缓其抗药性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抗药性 抗性治理
下载PDF
新烟碱类和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彦华 陈丽萍 +5 位作者 赵学平 吴长兴 俞瑞鲜 吴声敢 王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99-2304,共6页
为评价农药对蚯蚓的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新烟碱类和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滤纸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氯噻啉和噻虫啉5种新烟碱类药剂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0.0089(0.0... 为评价农药对蚯蚓的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新烟碱类和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滤纸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氯噻啉和噻虫啉5种新烟碱类药剂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0.0089(0.0075~0.010)μg·cm-2~0.44(0.34~0.56)μg·cm-(248h结果),噻虫嗪对蚯蚓的LC50值在24h和48h均大于62.91μg·cm-2;阿维菌素、依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种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4.52(3.71~5.50)μg·cm-2~22.76(18.68~27.73)μg·cm-(248h结果)。人工土壤法测定结果表明,5种新烟碱类药剂(除噻虫嗪外)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1.54(1.43~1.71)mg·kg-1~17.29(16.44~19.41)mg·kg-(114d结果),噻虫嗪对蚯蚓的LC50值在第7d和14d均大于1200mg·kg-1;3种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27.93(26.04~29.81)mg·kg-1~175.33(162.82~188.91)mg·kg-(114d结果)。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吡虫啉、啶虫脒和烯啶虫胺对蚯蚓属于中毒级,其他的药剂对蚯蚓属于低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药剂 阿维菌素类药剂 蚯蚓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黄瓜中丙森锌的残留 被引量:17
12
作者 胡秀卿 李振 +2 位作者 吴珉 李康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19-520,共2页
确立了黄瓜中丙森锌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丙森锌酸解后释放的CS2经乙酸铜和二乙醇胺的乙醇溶液吸收,然后在435nm处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当添加量在0.10、0.50、5.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7% ̄90%,变异系数在4.3% ̄10%之间,对黄瓜的最低... 确立了黄瓜中丙森锌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丙森锌酸解后释放的CS2经乙酸铜和二乙醇胺的乙醇溶液吸收,然后在435nm处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当添加量在0.10、0.50、5.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7% ̄90%,变异系数在4.3% ̄10%之间,对黄瓜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1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森锌 CS2 残留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不同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俞瑞鲜 俞卫华 +4 位作者 吴长兴 吴声敢 陈丽萍 赵学平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8-590,共3页
测定了5种药剂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卵至蛹期的毒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药剂对赤眼蜂成蜂都有一定的风险,其中三唑磷和啶虫脒对赤眼蜂成蜂属极高风险性,三唑磷影响最大;霉灵、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茚虫威对赤眼蜂卵至蛹期较为... 测定了5种药剂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卵至蛹期的毒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药剂对赤眼蜂成蜂都有一定的风险,其中三唑磷和啶虫脒对赤眼蜂成蜂属极高风险性,三唑磷影响最大;霉灵、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茚虫威对赤眼蜂卵至蛹期较为安全。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对大多数农药非常敏感,卵至蛹期由于在寄主卵内度过,因而对杀虫剂的敏感程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赤眼蜂 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番茄中丙森锌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胡秀卿 李振 +2 位作者 吴珉 李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282-285,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丙森锌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丙森锌酸解后经离子交换树脂净化,酸解产物丙邻二胺(PDA)进行衍生化,衍生化产物过1.5%的硅胶柱后气相色谱仪检测,当添加量为0.05,0.50,5.00mg/kg时,回收率达到92%~101%,...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丙森锌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丙森锌酸解后经离子交换树脂净化,酸解产物丙邻二胺(PDA)进行衍生化,衍生化产物过1.5%的硅胶柱后气相色谱仪检测,当添加量为0.05,0.50,5.00mg/kg时,回收率达到92%~101%,变异系数2.4%~12.8%,对番茄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森锌 丙邻二胺(PDA) 残留量 气相色谱 番茄
下载PDF
两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声敢 吴长兴 +4 位作者 陈丽萍 俞瑞鲜 王彦华 赵学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为评价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捷润,JIERUN)和硅氧烷化合物(好湿,High-Speed)与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捷润"和"好湿&q... 为评价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捷润,JIERUN)和硅氧烷化合物(好湿,High-Speed)与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捷润"和"好湿"对斑马鱼的LC50值(96h)分别为有效成分5.90和17.4mg/L,分别属于中毒和低毒。"捷润"与氟虫腈、茚虫威和乙酰甲胺磷混用后对斑马鱼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39.52、107.24和165.65,其联合毒性效果分别为增毒、相加和增毒;"好湿"与氟虫腈、茚虫威和乙酰甲胺磷混用后对斑马鱼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11.36、48.26和80.08,其联合毒性效果分别为相加、拮抗和相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氟虫腈 茚虫威 乙酰甲胺磷 斑马鱼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下载PDF
三唑类杀菌剂对三种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5
16
作者 祝小祥 +3 位作者 王彦华 吴长兴 赵学平 王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8-695,共8页
【目的】明确三唑类杀菌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方法】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et Chen和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 Viggiani成蜂的... 【目的】明确三唑类杀菌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方法】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et Chen和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 Viggiani成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6种三唑类药剂中,氟环唑急性毒性最高,对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和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的LC50分别为12.38(11.34~13.60),12.34(10.34~15.07)和41.12(37.75~45.05)mg a.i/L;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种菌唑,这两种药剂对上述3种赤眼蜂的LC50在507.14(464.79~556.48)~2 246.93(1 866.65~2 755.12)mg a.i/L之间;而环丙唑醇、戊唑醇和己唑醇对3种赤眼蜂的毒性最低,其LC50在5 970.03(5 062.21~7 093.93)~11 712.34(9 941.23~14 026.12)mg a.i/L之间。氟环唑对3种赤眼蜂为低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10~0.34。苯醚甲环唑对拟澳洲赤眼蜂为中等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3.96;而该药剂对稻螟赤眼蜂和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却均为低风险性,安全性系数分别为8.13和7.69。环丙唑醇、己唑醇、戊唑醇和种菌唑对测定的3种赤眼蜂成蜂均为低风险,其安全性系数在7.31~107.74之间。【结论】一些三唑类杀菌剂对赤眼蜂具有急性毒性潜力,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三唑类杀菌剂,尤其是氟环唑,以免对赤眼蜂造成不良影响及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三唑类杀菌剂 卵寄生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氰氟草酯对泽蛙蝌蚪毒性及风险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长兴 赵学平 +5 位作者 吴声敢 陈丽萍 王彦华 俞瑞鲜 平立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1-775,共5页
研究了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对泽蛙(Rana limnocharis)蝌蚪毒性,室内毒性与田间风险的关系。通过监测氰氟草酯在田间的降解规律,解释其对泽蛙蝌蚪的室内外毒性差异。室内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对泽蛙蝌蚪的24h-LC50和48h-L... 研究了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对泽蛙(Rana limnocharis)蝌蚪毒性,室内毒性与田间风险的关系。通过监测氰氟草酯在田间的降解规律,解释其对泽蛙蝌蚪的室内外毒性差异。室内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对泽蛙蝌蚪的24h-LC50和48h-LC50分别为0.718和0.677 mg.L-1,属于高毒级。田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00 g.L-1氰氟草酯乳油施药剂量为300 g.hm2以下对泽蛙蝌蚪无影响;100 g.L-1氰氟草酯EC施药剂量在1 500 g.hm-2,蝌蚪死亡率为86.7%。降解动态测定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在田间条件下降解极快,1 500g.hm-2处理,田水中氰氟草酯2 h含量为0.112 mg.L-1,远低于理论初始浓度42.9 mg.L-1。因此,虽然氰氟草酯对泽蛙蝌蚪高毒,但在田间对泽蛙急性毒性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氟草酯 泽蛙 毒性 风险
下载PDF
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蚯蚓毒性与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秀卿 吴珉 +2 位作者 李康 李振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4年第4期10-11,共2页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2种常用农药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蚯蚓的毒性。结果表明:对蚯蚓的LC50(7d)毒死蜱为89.25mg/kg,甲氰菊酯为142.4mg/kg;LC50(14d)毒死蜱为83.63mg/kg,甲氰菊酯为36.41mg/kg。供试2种农药...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2种常用农药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蚯蚓的毒性。结果表明:对蚯蚓的LC50(7d)毒死蜱为89.25mg/kg,甲氰菊酯为142.4mg/kg;LC50(14d)毒死蜱为83.63mg/kg,甲氰菊酯为36.41mg/kg。供试2种农药对蚯蚓的毒性均为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毒死蜱 甲氰菊酯 蚯蚓 毒性 环境安全评价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豇豆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3
19
作者 司文 +5 位作者 方屹豪 王新全 吴长兴 王祥云 徐明飞 赵学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61-262,265,共3页
进行吡虫啉、呋虫胺、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唑虫酰胺等5种杀虫剂对豇豆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用已登记防治豇豆蓟马的溴氰虫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杀虫剂中,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呋... 进行吡虫啉、呋虫胺、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唑虫酰胺等5种杀虫剂对豇豆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用已登记防治豇豆蓟马的溴氰虫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杀虫剂中,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呋虫胺防效佳,可在豇豆蓟马低龄若虫盛发期豇豆开花时加水均匀喷雾于豇豆植株、花朵及叶片正反面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豇豆 蓟马 防治效果
下载PDF
4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声敢 吴长兴 +3 位作者 陈丽萍 俞瑞鲜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5-398,共4页
为了评价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速渗1号"(SUSHENYIHAO)、"好湿"(High-Speed)、"杰效利"(JIEXIAOLI)及"捷润"(JIERUN)4种新型有机硅表面... 为了评价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速渗1号"(SUSHENYIHAO)、"好湿"(High-Speed)、"杰效利"(JIEXIAOLI)及"捷润"(JIERUN)4种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环境安全评价。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速渗1号"、"好湿"、"杰效利"及"捷润"对斑马鱼的LC50值(96 h)分别为135.0,17.4,11.3和5.9 a.i.mg/L,即前3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对斑马鱼毒性表现为低毒,"捷润"为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急性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