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对极端降水脉冲的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董雄德 刘恺 +4 位作者 李若雨 王仕林 刘银占 苗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7-72,共6页
为研究台风引起的降雨脉冲对土壤呼吸的响应,以2018年8月中旬台风"温比亚"带来的强降雨为契机,选取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内玉米农田、果树林地和人工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8100土壤CO2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极端降水后第1... 为研究台风引起的降雨脉冲对土壤呼吸的响应,以2018年8月中旬台风"温比亚"带来的强降雨为契机,选取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内玉米农田、果树林地和人工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8100土壤CO2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极端降水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土壤呼速率进行检测,并结合土壤温度、含水量、根生物量,分析土壤呼吸脉冲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极端降水改变了农田、林地和草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生态系统间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农田、草地、林地;②极端降水后各样地呼吸均迅速升高,但草地呼吸升高最明显,可达(14.45±3.19)μmol·m-2·s-1,农田和林地分别为(8.89±2.14)和(8.67±1.80)μmol·m-2·s-1。农田和林地呼吸在1~7 d内脉冲下降明显,15 d后呼吸速率分别为(3.02±0.38)和(2.50±0.84)μmol·m-2·s-1,而草地脉冲效应可以维持7~14 d,15 d后呼吸速率为(2.93±0.57)μmol·m-2·s-1;③土壤呼吸和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和土壤含水量呈线性相关。④强降雨之后在1~7 d内的呼吸脉冲不是由植物根系主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脉冲 极端降水 土壤呼吸 根生物量
下载PDF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植物裸露根系三维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仇雪连 冯娅瑛 +3 位作者 李娇 夏敏 韩珍 《林业世界》 2023年第2期71-78,共8页
坡面植物根系裸露会影响坡地地表径流流路和土壤侵蚀过程,然而裸露根系分布特征差异大,与表层土壤形成不同的空间格局,制约了裸露根系影响侵蚀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结合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借助AgisoftMetashape Professional和Ar... 坡面植物根系裸露会影响坡地地表径流流路和土壤侵蚀过程,然而裸露根系分布特征差异大,与表层土壤形成不同的空间格局,制约了裸露根系影响侵蚀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结合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借助AgisoftMetashape Professional和ArcGIS软件对裸露根系进行了亚厘米级的高精度三维建模,用于提取裸露根系的长度、面积和分布方式。结果表明:1) 在非接触和非破坏的方式下,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能够精准、高效地对野外的裸露根系进行特征提取;2) 生成的高清晰度影像非常适合亚厘米级以下裸露根系的提取分析;3) 研究中裸露的纵向根系在长度和面积上均占据主导地位(占比均超过50%),在进行室内模拟根系裸露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过程中,可以按照纵向、横向和斜向根数量依次递减的顺序布置根系。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裸露根系与土壤侵蚀的互馈机制提供了良好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裸露根系 AgisoftMetashape Professional 侵蚀特征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滩区泥沙淤积对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志杰 +5 位作者 董雄德 王唯锦 王建 翟文芳 田梦 韩士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34-1341,共8页
生态化学计量是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重要指标。然而,滩区洪水漫滩过程中的泥沙淤积差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在黄河中下游滩区选取季节性水淹区的3个不同位置的样地(与主河道距离由近及远分别为100、1... 生态化学计量是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重要指标。然而,滩区洪水漫滩过程中的泥沙淤积差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在黄河中下游滩区选取季节性水淹区的3个不同位置的样地(与主河道距离由近及远分别为100、1000和1800 m),按0~10、10~20和20~30 cm三层采集土壤样品,每个样点3次重复,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全碳(TC)、全氮(TN)、全磷(TP)含量以及其他土壤性质。结果表明:SOC、TC、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49±0.29、15.13±0.76、0.46±0.03和0.59±0.01g·kg^(-1),C/N、C/P和N/P的平均值分别为37.14±2.40、25.38±1.17和0.78±0.06,表明研究区土壤属于严重的氮缺乏。另外,土壤C、N含量以及C/N、C/P和N/P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显著降低(P<0.05),但土壤TP含量在深度上的变化较小。土壤C、N含量及C/N、C/P和N/P值均距河道距离越远而越高(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N、P含量高低主要与土壤粒径组成相关,且离河道距离越远含量越高,而化学计量比则与TC、TN、TP含量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滩区漫滩洪水在3个样地淤积程度不同,而距河道远近差异的位置引起的淤积程度是影响滩区土壤粒径组成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滩区土壤养分含量,从而影响滩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黄河中下游滩区前沿植被的泥沙截留有助于促进远离河道区域的土壤发育和植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黄河 化学计量比 漫滩湿地
原文传递
浅谈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国新通信》 2019年第2期65-65,共1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它已经成为了受各界所追捧的电子信息时代的新型科技代表。而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与人工智能概念直接相关的专业之一,其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 人类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