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对提高旱作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效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雪屏 陈垣 +2 位作者 晋小军 学诚 潘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6,共5页
旱作土壤施用有机肥料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在陇中半干旱地区,小麦的最佳有机肥施用量为3068kg/亩,施肥上限约为400Okg/亩,在此限以内,每亩每增施100kg普通有机肥料,小麦产量平均提高1.76kg... 旱作土壤施用有机肥料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在陇中半干旱地区,小麦的最佳有机肥施用量为3068kg/亩,施肥上限约为400Okg/亩,在此限以内,每亩每增施100kg普通有机肥料,小麦产量平均提高1.76kg。水分利用率与施肥量之间呈直线型正效应,每100kg普通有机肥能提高水分利用率0.0062kg/mm·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牧户对退牧还草工程的行为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高寒牧区玛曲县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龚大鑫 金文杰 +2 位作者 学诚 贠汉伯 关小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9-1175,共7页
以高寒牧区玛曲县为例,应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当地牧民在退牧还草工程影响下的行为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研究牧民在进行行为选择时的规律性因素。研究表明,牧户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牧户从政府保护草原的政策中的... 以高寒牧区玛曲县为例,应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当地牧民在退牧还草工程影响下的行为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研究牧民在进行行为选择时的规律性因素。研究表明,牧户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牧户从政府保护草原的政策中的获益程度和草地退化认知程度对牧户参与退牧还草工程的响应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的年龄、家庭规模和草场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为了使退牧还草工程变成牧户的自觉行动并长期坚持下去,应把牧户的经济发展与退牧还草工程紧密相连,只有着眼于牧民畜牧生产观念的转变,牧户的经济有很大发展,退牧还草的持续性才能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牧区 退牧还草工程 响应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甘肃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估计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强强 学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6-873,共8页
选取甘肃省1991-2009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利用分解分析方法将甘肃省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技术效应,并以废气排放总量为例进行了定量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 选取甘肃省1991-2009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利用分解分析方法将甘肃省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技术效应,并以废气排放总量为例进行了定量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三废"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符合倒"U"型假设。其中,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为单调递增的直线;废水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U"型曲线的左侧部分。(2)2002-2009年,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分别为122.334 7%5、9.367 6%和-41.589 1%,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同环境污染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多种效应 甘肃省 驱动因子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龚大鑫 学诚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干旱缺水是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是应对干旱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河西农户节水技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科学分析农户节水技术选择行为,可以为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和转变农户用水... 干旱缺水是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是应对干旱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河西农户节水技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科学分析农户节水技术选择行为,可以为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和转变农户用水观念提供理论支持。依据对河西绿洲灌区武威的农户调查资料,应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农户采取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水费占种植业支出比重、农户对新技术的态度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从促进农户对节水技术的理性认知、加快土地整合以形成规模经营、政府积极引导与扶持农户选择节水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户采取节水行为主动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绿洲灌区 农户 节水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陇中黄土高原旱地覆盖耕作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学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6-60,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秸秆覆盖能平抑土温变化和改善土壤水分环境,由于多因素关联作用,所以增产效果以适量覆盖最佳。另外,麦收后休闲期覆盖耕作均有利于改善下茬物的底墒条件,但对其它土壤性状影响不大。
关键词 覆盖 耕作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的行为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娅 学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0,共6页
以河西绿洲灌区为例,从农户行为角度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和OLS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的行为响应机制。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样本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的响应较明显,农户间的响应程度差异较小。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兼业情况、... 以河西绿洲灌区为例,从农户行为角度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和OLS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的行为响应机制。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样本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的响应较明显,农户间的响应程度差异较小。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兼业情况、劳动力数、耕地面积、地理区位、信息获取能力和周围人参与循环农业的比例对循环农业的行为响应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及其运销能力对循环农业的行为响应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发展循环农业不仅要关注农户层面,还应综合考虑其它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等软条件。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实现循环农业要求的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农户更加积极的采用环保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循环农业作出行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农户行为 影响因素 河西绿洲灌区
原文传递
西北高寒牧区村域经济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响应机制研究——基于甘肃省肃南县12个行政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娅 张文波 学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以西北高寒牧区肃南县为研究区域,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退牧还草工程影响下村域经济的响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村域经济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村域经济对退牧还草工程产生积极的响应... 以西北高寒牧区肃南县为研究区域,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退牧还草工程影响下村域经济的响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村域经济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村域经济对退牧还草工程产生积极的响应,主要表现在产业响应、职业响应和观念响应三方面。牧户的年龄、家庭规模与村域经济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响应程度呈负相关,而受教育程度、草原退化认知、家庭规模、获益程度是其显著的正向影响因素。同时,牧户后续发展的替代产业培育问题是退牧还草工程对村域经济持续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问题,应从牧户、市场、政府三个方面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经济 退牧还草工程 响应机制 甘肃省
原文传递
沼渣营养价值及沼渣源饲料和其生产的猪肉重金属残留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浩 雷赵民 +2 位作者 学诚 路标 李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98-1301,共4页
对牛粪、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的发酵残留物——沼渣的营养价值及沼渣源配合饲料和沼渣源配合饲料生产的猪肉的重金属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干沼渣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含量分别为857.7 mg.g^-1、99.... 对牛粪、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的发酵残留物——沼渣的营养价值及沼渣源配合饲料和沼渣源配合饲料生产的猪肉的重金属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干沼渣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含量分别为857.7 mg.g^-1、99.0 mg.g^-1、34.9 mg.g^-1、10.7 mg.g^-1、252.7 mg.g^-1;重金属元素镉、铅、铜含量分别为18.48μg.kg^-1、42.50μg.kg^-1、 20.80μg.kg^-1,汞未检出。对照组、沼渣Ⅰ组、沼渣Ⅱ组饲料中镉、铅、铜、汞的含量均低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猪肉中重金属镉、铅、铜含量对照组、沼渣Ⅰ组、沼渣Ⅱ组分别为0.033 mg.kg^-1、0.044 mg.kg^-1、0.058 mg.kg^-1,0.268 mg.kg^-1、0.364 mg.kg^-1、0.393 mg.kg^-1,5.555 mg.kg^-1、7.180 mg.kg^-1、8.404 mg.kg^-1,汞均未检出。沼渣作为猪饲料源利用有一定的潜力,以2%-10%在饲料中添加不会引起猪肉重金属镉、铅、铜、汞含量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沼渣源配合饲料 猪肉 营养价值 重金属残留
下载PDF
高寒牧区草地沙化问题研究——以玛曲草原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庆辉 学诚 龚大鑫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2-308,共7页
针对玛曲草原草地退化问题,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Chow分割点检验定量分析原料型畜牧业和制度对草地沙化的影响,并得出制度是导致草地沙化的根本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环境机会论探索可持续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通过优化发... 针对玛曲草原草地退化问题,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Chow分割点检验定量分析原料型畜牧业和制度对草地沙化的影响,并得出制度是导致草地沙化的根本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环境机会论探索可持续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通过优化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的良性循环,为其他高原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沙化 原料型畜牧业 玛曲
下载PDF
基于市域视角的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邴芳 陈强强 +1 位作者 学诚 李国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9-765,共7页
【目的】全面测度、评价甘肃省各市(州)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水平,为中药材产业区域优化布局与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产业环境、资源禀赋、产出水平和加工能力4个维度构建中药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 【目的】全面测度、评价甘肃省各市(州)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水平,为中药材产业区域优化布局与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产业环境、资源禀赋、产出水平和加工能力4个维度构建中药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3个市(州)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提出提升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结果】生产能力是影响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子;要素禀赋是各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限制因子;中药材加工企业数量有限、加工能力相对较低制约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发展能力因子总体得分偏低,表明甘肃省中药材产区的总体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摸清中药材产业发展"家底",发挥区域优势,优化产业区域规划与布局;推动产业组织创新,加快经营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实施内生式孕育与外生式推动相结合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增强甘肃省整体研究机构科研实力,全面提升中药材加工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竞争力 指标体系 评价 甘肃省
下载PDF
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问题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娅 学诚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3-560,共8页
品种作为种子最根本的支撑材料,是保障种子品质、产量的根本和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生物技术的研发运用、跨国公司的抢滩布局使得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面临种种不确定风险甚至战略威胁。本研究以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 品种作为种子最根本的支撑材料,是保障种子品质、产量的根本和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生物技术的研发运用、跨国公司的抢滩布局使得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面临种种不确定风险甚至战略威胁。本研究以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作物品种安全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对主要农作物的品种审定、品种退出、品种保护和威胁因素四个方面进行总量、趋势、结构、分布、国际发展和竞争动向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下:1)现行的品种审定制度尚不完善,应实施品种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2)农作物品种的申请和授权数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且品种结构由大田作物为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3)以品种结构和申请主体为表征的中国种业育种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并未形成真正的商业化运作规范和机制;4)国内各省区市新品种保护及开发程度差异大,中国在外国的品种权申请授权总数较外国在中国的申请授权总数差距大;5)生物技术和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发展、跨国种业公司入驻是影响中国种子定价权和品种权控制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 品种安全 品种审定 品种保护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层面的循环农业模式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苑苗 学诚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75-79,共5页
循环农业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农业污染问题、农业生产问题等的有效途径。循环农业模式多种多样,但基本都是以产业链为支柱建立起来的。以天水市为例,从循环农业模式的农户层、企业层各子体的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循环农业模式是... 循环农业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农业污染问题、农业生产问题等的有效途径。循环农业模式多种多样,但基本都是以产业链为支柱建立起来的。以天水市为例,从循环农业模式的农户层、企业层各子体的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循环农业模式是以个体间能量物质需求以及流动方向为基础,通过农户个体循环体系组成企业与农户间的大循环产业链体系,最终形成地区性的规模化循环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模式 农户层 企业层 产业链
下载PDF
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喜花 陈秉谱 +1 位作者 学诚 杨学莲 《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2期11-15,共5页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碳减排领域,农业碳排放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基于西北5省份2011—2019年农业碳排放测算数据,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现状及特征,并运用SBM-Undesirabl...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碳减排领域,农业碳排放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基于西北5省份2011—2019年农业碳排放测算数据,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现状及特征,并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LMDI模型评估农业碳排放效率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9年西北5省份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化肥、地膜、牛、羊造成的碳排放量占比达到86%,是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各省份农业碳排放结构不同,碳减排侧重点也有所差异;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明显,青海、宁夏两省份的农业碳排放效率高于其他3省份,均值达到0.95左右;农业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和乡村人口对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农业经济水平是导致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创新发展低耗能农业机械,培育低碳、高产农作物品种,加强农膜补贴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业碳排放 SBM-Undesirable模型 LMDI模型 碳排放效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学诚 龚大鑫 关小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4,共7页
以资源禀赋系数、成本收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为基础,比较分析了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度;通过对消费者和农户的深入调查,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谷子、糜子... 以资源禀赋系数、成本收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为基础,比较分析了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度;通过对消费者和农户的深入调查,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谷子、糜子、荞麦、蚕豆的资源禀赋系数分别为1.53、6.64、8.72、3.9,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1.23、2.57、2.95、1.97,小杂粮从资源的丰富程度、成本收益、种植规模、产出水平等方面具有竞争潜力;消费者收入水平、认知程度、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甘肃小杂粮的市场竞争力有显著影响;家庭耕地面积、小杂粮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对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小杂粮 竞争优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动态分析——以河南农村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文俊 学诚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政府、农村家庭都是重要的投资主体。本文从微观投资主体——家庭入手,以河南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为基础,收集了大量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和健康投资的动态变化状况。针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不足... 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政府、农村家庭都是重要的投资主体。本文从微观投资主体——家庭入手,以河南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为基础,收集了大量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和健康投资的动态变化状况。针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不足的现状,本文认为除了通过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外,还应从宏观层面上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针对农村家庭健康投资低的现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农村家庭健康的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 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健康投资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是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主要途径 被引量:6
16
作者 岳淑芳 邸利 +2 位作者 学诚 白云祥 舒永宏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1-15,共5页
在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植被地理格局与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退耕还林还草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系统状况的作用,认为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初级生产力和系统稳定性以及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是实现该地区生态系统健... 在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植被地理格局与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退耕还林还草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系统状况的作用,认为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初级生产力和系统稳定性以及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是实现该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格局安全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是建立西北地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安全格局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植被恢复重建 生态安全格局
下载PDF
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强强 邴芳 +1 位作者 学诚 杨婕妤 《生产力研究》 2019年第2期89-96,共8页
葡萄酒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在供求机制、利益联结分配机制、竞争选择机制以及宏观调控机制等4种机制作用下,按照纵向整合、横向整合及产业链融合3种方式,彼此协同联动,最后实现产业链模式优化。文章选取河西走廊产区的紫轩葡萄... 葡萄酒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在供求机制、利益联结分配机制、竞争选择机制以及宏观调控机制等4种机制作用下,按照纵向整合、横向整合及产业链融合3种方式,彼此协同联动,最后实现产业链模式优化。文章选取河西走廊产区的紫轩葡萄酒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紫轩酒业初步形成了运行有序的集纵向、横向整合与产业融合为一体的混合整合模式。但产业链整合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纵向整合方面,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户组织化程度依旧低下,农户酿酒原料的"柠檬"市场风险凸现;横向整合方面,企业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实施进口战略以保证产品品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加剧了企业经营成本,抑制了自主创新与研发体系建设;产业链融合方面,产业资源多级循环与深层利用及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力度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整合模式 葡萄酒 紫轩酒业
下载PDF
甘肃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关系测度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少华 学诚 龚大鑫 《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1期51-55,共5页
构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5—2019年甘肃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评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构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5—2019年甘肃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评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水平不断提高且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调逐步演变为勉强协调,两系统之间的整体效应和协同效应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长速度较慢且耦合协调水平较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还应多方面探索加强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测度及其经济效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强强 邴芳 +1 位作者 学诚 刘瑾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5-1372,共8页
综合应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Lilien指数、More值以及结构偏离度等指标,以2004-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速度及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shift-share模型将产业结构变化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 综合应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Lilien指数、More值以及结构偏离度等指标,以2004-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速度及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shift-share模型将产业结构变化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衡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1)甘肃省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已稳步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一"产业演变格局。(2)2004-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别为-1.379、1.115和1.901,第一产业发展滞后,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且不同时段发展速度各不相同。(3)甘肃省产业整体以0.087 1的Lilien值和4.364 6的向量夹角升级,转型升级的速度较快但趋缓态势显著。2010年以来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服务经济化"趋势。(4)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效应主要源于产业内技术进步,结构效应较低,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尤其是第三产业,其总结构效应为9.021 3%,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第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为负,主要在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匹配。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对生产率的增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依旧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shift-share模型 经济效应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种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以张掖市玉米种业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贺年 学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157,共8页
种业的高效发展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张掖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其玉米种业发展对于中国玉米种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张掖玉米种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DEA方法为手段,用Mat... 种业的高效发展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张掖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其玉米种业发展对于中国玉米种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张掖玉米种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DEA方法为手段,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学计算,对张掖市2005-2014年玉米种业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张掖市玉米种业经济效益逐步达到最优,水平良好;种业规模效益处于递增或不变状态,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制种资本投入和制种农户人均纯收入对种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同时,为进一步发展张掖市玉米种业,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玉米种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业 DEA法 经济效益评价 张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