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3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97
1
作者 刘法敬 +1 位作者 张英泽 任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1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97例(14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 目的: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1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97例(14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进行分组。单侧组均为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过椎体中线者,共58例85个椎体,男13例,女45例,平均年龄65.3岁,单椎体36例,两椎体17例,三椎体5例。双侧组39例55个椎体,男5例,女34例,平均年龄67.1岁,单椎体24例,两椎体14例,三椎体1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椎体平均高度、局部Cobb角改善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45±16min,骨水泥注入量3.1±1.7ml;双侧组手术时间62±27min,骨水泥注入量4.2±2.1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为14.12%,双侧组为16.36%,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单侧椎弓根途径穿刺骨水泥过椎体中线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双侧穿刺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构筑湾区经济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2
2
作者 马忠新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91,共9页
实行湾区经济开放引领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将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世界三大湾区经济开放引领的成功经验,以上海杭州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比较梳理了我国湾区经济开放引领的基本条件和劣势,通过构建开放度测算模型对粤港澳... 实行湾区经济开放引领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将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世界三大湾区经济开放引领的成功经验,以上海杭州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比较梳理了我国湾区经济开放引领的基本条件和劣势,通过构建开放度测算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湾区开放层级相对较高,是较大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我国实施湾区经济开放引领战略意义重大。最后提出了以湾区经济引领构筑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湾区经济 开放引领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5
3
作者 任虎 +4 位作者 张英泽 智新力 丁文元 徐佳欣 杨大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2月-2008年10月,采用PKP治疗OVCF71例171个椎体。...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2月-2008年10月,采用PKP治疗OVCF71例171个椎体。其中男16例,女55例;年龄52~91岁,平均71.5岁。病程1~11个月,平均5.7个月。其中单个椎体19例,2个椎体21例,3个椎体20例,3个以上椎体11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OVCF。根据骨折椎体内MRI信号变化分型,新鲜型86个椎体,亚新鲜型85个椎体。患者均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及体征。术中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1.5~6.5mL,平均4.6mL。通过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Cobb角、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y功能评分变化评估手术疗效。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和非渗漏组,并分析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均完全耐受手术,术中未发生神经、脊髓损伤以及球囊破裂。7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4个月。有4例(5.63%)术后3d内发生肺部并发症,均给予对症治疗,3例症状缓解,1例治愈;6例(8.45%)9个椎体术后出现继发椎体压缩骨折,无明显不适,未予处理。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Oswesty功能评分、Cobb角及前中柱椎体平均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个椎体(9.94%)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组),其中7个椎体向椎旁漏出,6个椎体在椎间隙漏出,3个椎体沿椎弓根进针途径外渗,1个椎体在椎管内少量渗漏;余154个椎体为非渗漏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骨水泥注入量及有无椎体周壁破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Cobb角、骨折新鲜度、椎体操作部位及手术入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相关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与突出类型及纤维环完整性的关系 被引量:65
4
作者 陈百成 +2 位作者 丁文元 张为 崔建岭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与突出类型及纤维环完整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病例选择条件:均为下腰椎单节段突出,侧突型(单侧坐骨神经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随访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与突出类型及纤维环完整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病例选择条件:均为下腰椎单节段突出,侧突型(单侧坐骨神经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随访6~14年,平均8.5年。根据术中所见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形态及纤维环破损大小,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四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术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椎间盘髓核突出较大、纤维环破损较小者,术后疗效佳,复发率低;反之,髓核突出较小或纤维环破损大者,术后疗效差,复发率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与椎间盘突出类型及纤维环的完整性有密切的联系。对临床症状较轻、间盘突出较小且突出物基底较宽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开放式手术。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除应注意保持脊柱骨性结构的稳定性,还应尽量避免过多地破坏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突出类型 纤维环完整性 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后失败原因探讨 被引量:64
5
作者 张英泽 李宝俊 +4 位作者 张奇 丁文元 吴昊天 吴文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内固定松动、脱落和断裂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且定期随访至少2年的胸腰椎骨折后路固定术患者625例,男401例,女224例;年龄15--58岁,平均32.8...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内固定松动、脱落和断裂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且定期随访至少2年的胸腰椎骨折后路固定术患者625例,男401例,女224例;年龄15--58岁,平均32.8岁。植骨融合者389例,未植骨融合者236例。分析62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住院病历,两者结合判断内固定松动、脱落和断裂的发生情况。结果共21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失败,失败率为3.36%。内固定失败者包括胸腰段14例,腰段7例。其中椎弓根螺钉断裂者15例,连接杆断裂者1例,内固定松动者3例,螺帽脱落者2例。内固定失败平均时间1.97年。植骨融合者失败率为1.03%,未植骨融合者失败率为7.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失败多见于胸腰段骨折者。术中有效植骨可降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爆裂骨折内固定应尽量联合椎间和横突间植骨。骨折术后系统全面的康复治疗、避免过早重体力劳动对避免内固定失败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治疗失败
原文传递
湾区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国际案例与启示 被引量:64
6
作者 伍凤兰 陶一桃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1-35,共5页
湾区经济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在"三力模型"框架下,分析了湾区经济的动力演进机制。结合港口的演进,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了湾区经济演进阶段中港口经济发展与第一代港口、工业经济发展与第二代港口、... 湾区经济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在"三力模型"框架下,分析了湾区经济的动力演进机制。结合港口的演进,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了湾区经济演进阶段中港口经济发展与第一代港口、工业经济发展与第二代港口、服务经济发展与第三代港口、创新经济发展与第四代港口的高度契合性。基于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的演进历程,重点分析其发展经验,提出了中国湾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力模型 湾区经济 动力机制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3
7
作者 任虎 +4 位作者 张英泽 丁文元 徐佳欣 杨大龙 候英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间的差异性。[方法]对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13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折椎体根据术前MRI上信号强度的改变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新鲜型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间的差异性。[方法]对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13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折椎体根据术前MRI上信号强度的改变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新鲜型骨折,Ⅱ型为修复型骨折,Ⅲ型为陈旧型骨折,通过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压缩椎体前缘及中部高度恢复情况、局部Cobb′s角及VAS评分变化情况来评估3种不同类型之间手术疗效的差异。[结果]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迅速而有效地缓解,VAS评分由术前的8.09±1.12下降为术后的2.31±0.91及随访时的2.26±0.88。所有骨折椎体Ⅰ型41例、Ⅱ型69例、Ⅲ型27例。Ⅰ、Ⅱ型椎体术后各项评估指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而Ⅲ型椎体手术前后各项评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新鲜骨折疗效要明显优于陈旧性骨折,应在发现患者存在压缩骨折后尽早施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手术疗效
下载PDF
颈3椎板切除单开门成形术对颈椎轴性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50
8
作者 张为 陈百成 +4 位作者 董玉昌 丁文元 李宝俊 姚晓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4-548,共5页
目的对传统C3~7椎板成形术进行改良,探讨C3切除、C4~7成形的改良椎板成形术是否相对于传统的椎板成形术能有效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接受C3椎板切除的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44例颈椎病患者作为... 目的对传统C3~7椎板成形术进行改良,探讨C3切除、C4~7成形的改良椎板成形术是否相对于传统的椎板成形术能有效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接受C3椎板切除的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44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试验组(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12~27个月);同期接受传统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12~40个月)。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评分、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JOA评分恢复率,A组患者为59.2%±11.3%,B组患者为60.1%±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22.7%,B组为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2.1%±1.6%,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6.4%±3.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4.6°±4.0°,B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11.6°±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3椎板切除的椎板成形术在获得良好神经减压效果的同时,可以维持颈半棘肌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对颈椎后伸机制的破坏,从而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 椎板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2
9
作者 史凡祺 张为 +2 位作者 冯硕 丁文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8期621-625,共5页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共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疗效评价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及MacNa...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共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疗效评价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及MacNab评分法评定。结果69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67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33个月,平均11.6个月;术前下肢VAS评分(7.12±0.70),术后1年下肢VAS评分(2.27±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的(13.7±0.87)升高到术后的(22.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1例术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择期行全椎板切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2例L5—S1突出,由于髂嵴过高,阻挡手术入路,术中改行后路椎间盘镜治疗,3例患者术后复发,择期行全椎板切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整体优良率83.5%。结论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疗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外科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7
10
作者 张文武 +4 位作者 姚晓光 张英泽 丁文元 马树伟 伍鹏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7-492,共6页
[目的]通过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与短节段固定术式的对比研究,探讨长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1月一2011年12月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与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6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通过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与短节段固定术式的对比研究,探讨长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1月一2011年12月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与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6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长节段组(24例)和短节段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内固定失败率等指标。神经功能采用ASIA分级评定。[结果]长节段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短节段组(P〈0.05)。随访14~32个月,平均20.2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分级、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长节段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优于短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短节段组内固定失败5例,长节段组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后路长、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长节段固定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短节段明显增加,但在维持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方面,远期效果优于短节段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融合术 长节段 短节段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IL-1a、IL-6、TNF-a、MMP3与颈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杜伟 +2 位作者 李宝俊 刘法敬 张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颈椎间盘退变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椎间盘组织取自46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颈椎MRI及术中椎间盘突出情况分为两组:退变组(24例)和突出组(22例)。对照组椎间盘组织取自15例无颈椎病病...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颈椎间盘退变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椎间盘组织取自46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颈椎MRI及术中椎间盘突出情况分为两组:退变组(24例)和突出组(22例)。对照组椎间盘组织取自15例无颈椎病病史的颈椎外伤患者。根据颈椎病患者术前JOA评分分为三组:轻度组(17例),中度组(15例)和重度组(1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检测不同退变程度颈椎间盘中IL-1a、IL-6、TNF-a和MMP3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退变组和突出组三组之间比较,IL-1a、IL-6、TNF-a和MMP3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颈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趋势;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三组之间比较,MMP3、TNF-a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JOA评分呈负相关趋势。[结论]IL-1、IL-6、TNF-a和MMP3与颈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趋势;TNF-a与神经功能有关,可能在神经损伤中起主导作用;MMP3与椎间盘突出有关,对TNF-a的神经功能损伤可能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颈椎间盘 酶联免疫吸附法 JOA评分
原文传递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 被引量:33
12
作者 杨大龙 +3 位作者 张英泽 丁文元 董玉昌 杜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彻底减压、后路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31例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及术后随访时JOA评分(15分法)、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分级... 目的:探讨椎管彻底减压、后路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31例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及术后随访时JOA评分(15分法)、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分级及影像学结果评价手术效果,并分析其并发症。结果:31例平均手术时间150±2.3min,平均出血量620±5.6ml。平均随访40个月,手术前后JO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为84.09%,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7.10%,骨性融合率为97.18%。并发症包括6例硬膜撕破,1例一过性单侧神经根麻痹,1例假关节形成。结论:椎管彻底减压、后路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椎间融合器 再手术
下载PDF
弹簧钢的技术发展及生产工艺现状 被引量:31
13
作者 +1 位作者 吴静 唐武峰 《金属制品》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影响弹簧钢设计应力的两个主要因素抗疲劳和抗弹性减退已成为国内外弹簧钢研究开发的主题。技术发展现状:弹簧钢冶炼过程中采用铝预脱氧、钡合金终脱氧及夹杂物变性脱氧工艺,通过控制非金属夹杂物形态、降低硫和磷含量来提高钢的纯净度... 影响弹簧钢设计应力的两个主要因素抗疲劳和抗弹性减退已成为国内外弹簧钢研究开发的主题。技术发展现状:弹簧钢冶炼过程中采用铝预脱氧、钡合金终脱氧及夹杂物变性脱氧工艺,通过控制非金属夹杂物形态、降低硫和磷含量来提高钢的纯净度;精炼过程中控制精炼时间,控白渣及吹Ar搅拌等操作来防止钢水二次氧化;以连铸代替模铸,采用全保护浇注,钢水控温,加双层覆盖剂,稳定拉速,二次冷却水制度等来提高铸坯表面质量;轧制过程中使用气氛和压力可调的步进式加热炉,先进的高速无扭轧机,在线修整和检测技术,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均热时间。介绍弹簧钢的化学成分控制及其合金化特点。对国内外部分企业弹簧钢的生产工艺、冶炼特点及生产中的控制环节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钢 抗弹性减退 抗疲劳 冶炼 连铸 轧制
下载PDF
公立医院改革——历史演进、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4
14
作者 伍凤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9,共6页
从政府全面保障阶段到自主化办医阶段,再到市场化改革阶段与新医改探索阶段,公立医院改革遵循不一样的制度逻辑,但都出现了制度困境: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耦合性弱,公益性与效益性徘徊,管理体制失衡,财政投入机制与控费机制错位失位等。... 从政府全面保障阶段到自主化办医阶段,再到市场化改革阶段与新医改探索阶段,公立医院改革遵循不一样的制度逻辑,但都出现了制度困境: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耦合性弱,公益性与效益性徘徊,管理体制失衡,财政投入机制与控费机制错位失位等。建议在制度环境上为公立医院的自发改革创造条件,使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嵌入强制性变迁中;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形成医疗服务市场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改革对医疗服务体系内部激励有重要影响的支付方式等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可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历史演进 制度困境
下载PDF
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任虎 +5 位作者 张英泽 丁文元 杨大龙 徐佳欣 刘法敬 赵金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于我院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节段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于我院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节段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有无外伤史、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折类型、骨密度、手术入路途径、骨水泥剂量及有无侧凸畸形等相关因素,观察患者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应用双变量回归分析及t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行多因素分析,研究各因素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的相互关系。结果: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为(39±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程、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折类型、骨密度及有无腰椎侧凸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水泥剂量及手术途径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及骨折类型是影响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的主要因素,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622、-0.283、0.131。结论: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及骨折类型是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的主要因素,观察患者的这些指标有助于预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高度恢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李增炎 +3 位作者 石奉文 张惠民 张标 陈百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194-196,共3页
为了解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与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总结了31例20岁以下青少年手术后远期随访结果。随访平均8年,优良率93%。作者认为,外伤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较少出... 为了解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与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总结了31例20岁以下青少年手术后远期随访结果。随访平均8年,优良率93%。作者认为,外伤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较少出现感觉、运动及腱反射异常等神经根损害的表现。治疗上不应过份强调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下载PDF
大学生朋辈教育影响机制及其对适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扬 胡穆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朋辈教育影响机制及对其适应性的影响,根据三元交互决定论构建朋辈教育与适应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群体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大学生朋辈教育与适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群体结构和群体认同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朋辈教育影响机制及对其适应性的影响,根据三元交互决定论构建朋辈教育与适应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群体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大学生朋辈教育与适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群体结构和群体认同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影响大学生参与朋辈教育,朋辈教育显著影响大学生适应性。这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朋辈教育和适应性的相关研究,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科学性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朋辈教育 适应性
原文传递
颈椎后路三种手术方式对改善多节段颈椎病生理曲度及疗效的远期观察 被引量:31
18
作者 苗洁 +4 位作者 王林峰 李冠军 葛志强 仝超 步振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行颈椎后路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颈椎曲率变化、JOA评分改善率以及颈肩轴性痛VAS评分改善率,比较颈椎后路三种手术方式对...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行颈椎后路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颈椎曲率变化、JOA评分改善率以及颈肩轴性痛VAS评分改善率,比较颈椎后路三种手术方式对改善颈椎曲度、神经功能及轴性症状的远期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分三组:A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29例,B组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23例,C组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26例,记录术前、术后的颈椎曲度、JOA评分及轴性症状等。[结果]JOA评分改善率:3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组最高。颈椎曲度改善率:C组最好,A组次之,B组最差。并发症发生情况:在轴性症状上,3组的VAS评分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最高,A组次之,C组最低。[结论]采用颈椎后路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OPLL均能达到良好的疗效。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恢复和保持颈椎曲度,降低轴性症状及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后路手术 生理曲度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姚晓光 +3 位作者 张英泽 丁文元 董玉昌 张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有1196例患者行PLIF手术,其中29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状性DVT,对术后并发DVT组和未并发DVT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合并...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有1196例患者行PLIF手术,其中29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状性DVT,对术后并发DVT组和未并发DVT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合并症、术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固定融合节段数、手术时间、输血情况、麻醉方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双下肢主被动功能锻炼情况、术后抗血栓药物应用情况进行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探讨DVT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高龄、肥胖、合并症、术前凝血功能亢进、D-二聚体增高、双节段以上固定融合、手术时间长、全身麻醉、输血及术后卧床时间长是PLIF手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075、7.803、46.176、0.101、0.082、5.219、9.628、0.121、5.068和5.199(P<0.05);硬膜外麻醉、术后双下肢主被动功能锻炼及术后抗血栓药物应用可使术后发生DVT的风险降低,其OR值分别为0.121、0.114和0.093(P<0.05)。结论:PLIF术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通过加大保护因素的作用来预防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 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峰 雷涛 +7 位作者 苗德超 王鹏 社伟 王林峰 张迪 丁文元 张为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43-149,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行PVP或PKP治疗的重度OVCF 57例,根据手术方式...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行PVP或PKP治疗的重度OVCF 5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VP组(n=31)和PKP组(n=26)。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局部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以及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57例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1±2.3)个月。P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3)min,少于PKP组的(3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3,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P组:F=260.639,F=276.357,F=20.783,P<0.01;PKP组:F=162.701,F=196.772,F=83.591,P<0.01)。PKP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084,P<0.01),PV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K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及局部Cobb角改善均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15例(26.3%),无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发生。随访期间共5例(8.8%)患者继发邻近椎体骨折。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PVP与PKP均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PKP具有较好的复位和矫正后凸畸形的效果,但手术时间较长;PKP在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上相对于PVP未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骨折 压缩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