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6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32
1
作者 梁娟 李维敏 +5 位作者 王艳 周光萱 吴艳乔 朱军 代礼 缪蕾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 了解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特征。方法 在全国1 1 6个监测点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 1 996~ 2 0 0 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农村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差别及主要死亡原因。结果  (1 ) ... 目的 了解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特征。方法 在全国1 1 6个监测点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 1 996~ 2 0 0 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农村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差别及主要死亡原因。结果  (1 ) 1 996~ 2 0 0 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 63 9/ 1 0万下降到 53 0 / 1 0万 ,下降幅度为 1 7 1 % ;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 86 4/ 1 0万下降到 67 2 / 1 0万 ,下降幅度为 2 2 2 % ;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 2 9 2 / 1 0万下降到 2 8 9/ 1 0万 ,下降幅度为 1 0 %。 (2 )全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前 3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羊水栓塞 ,农村和城市的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略有差异。 (3) 1 996~ 2 0 0 0年全国和农村的产科出血死亡率分别下降 33 8%和 34 9%。结论 1 996~ 2 0 0 0年全国和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出现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变化特征 流行病学 调查方法 1996—2000年
原文传递
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35
2
作者 裴海英 张大微 +3 位作者 吴钦兰 肖高秀 王艳 张金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对比中药宫外孕Ⅱ号方+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行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宫外孕Ⅱ号... 目的对比中药宫外孕Ⅱ号方+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行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宫外孕Ⅱ号方+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包块吸收时间及输卵管复通率分别为16.13±8.13天、30.46±7.56天和80%,而对照组分别为22.05±7.15天、39.99±18.26天和7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有效率[95.56%(43/45)vs.94%(47/50)]和药物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在协同西药杀胚,缩短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和包块吸收时间,以及改善输卵管功能方面均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宫外孕Ⅱ号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1996~2000年全国神经管缺陷的动态监测 被引量:116
3
作者 代礼 朱军 +4 位作者 周光萱 王艳 吴艳乔 缪蕾 梁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目的 利用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期间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收集的资料 ,描述围产儿无脑、脊柱裂和脑膨出 3种神经管缺陷 (NT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 2 8周... 目的 利用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期间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收集的资料 ,描述围产儿无脑、脊柱裂和脑膨出 3种神经管缺陷 (NT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 2 8周至产后 7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 共收集围产儿 2 2 186 16例 ;神经管缺陷儿 2 873例。中国人围产儿NTDs总发生率为 12 95 /万 ,其中无脑、脊柱裂和脑膨出的发生率分别为 5 0 2 /万、6 30 /万和 1 6 4 /万。总的NTDs和无脑畸形年度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男性NTDs发生率为 9 75 /万 ,女性为 15 96 /万 ,城市为 7 76 /万 ,农村为 2 5 2 0 /万 ,北方为 19 90 /万 ,南方为 5 81/万 ;母龄别发生率在 <2 0岁和 >30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NTDs围产儿早产占 5 0 9% ,低出生体重占 5 0 6 % ,围产期病死率为 77 8%。结论 中国围产儿NTDs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 ,农村高于城市 ,北方高于南方。年度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但高于其他国家同期水平。神经管缺陷儿出生素质差 ,围产期病死率高 ,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6-2000年 神经管缺陷 动态监测 流行病学 胎儿监测 数据收集
原文传递
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 被引量:115
4
作者 王艳 缪蕾 +5 位作者 钱幼琼 梁娟 吴艳乔 朱军 代礼 周光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了解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至2000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 目的了解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至2000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结果2000年全国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2.8‰、32.2‰和39.7‰,较1996年(24.0‰、36.0‰和45.0‰)分别下降了5.0%、10.6%和11.8%;2000年城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5‰、11.8‰和13.8‰,较1996年(12.2‰、14.8‰和16.9‰)分别下降了22.1%、20.3%和18.3%;2000年农村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5.8‰、37.0‰和45.7‰,较1996年(26.7‰、40.9‰和51.4‰)分别下降了3.4%、9.5%和11.1%。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的痢疾、肺炎、腹泻、神经管缺陷和溺水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1996至2000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且肺炎、腹泻等可避免死因的死亡率下降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年 儿童死亡监测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996年 主要死因 下降趋势 新生儿 神经管缺陷 可避免死因 监测资料 不同地区 农村地区 婴儿 年龄别 监测网 城市 肺炎 腹泻
原文传递
中国2000-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18
5
作者 冯江 袁秀琴 +4 位作者 朱军 李小洪 缪蕾 何春花 王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评估2000--2010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评价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纲要)目标的进展。方法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0--2010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 目的评估2000--2010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评价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纲要)目标的进展。方法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0--2010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的婴儿死亡率(IMR)、U5MR及其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结果2010年全国IMR和U5MR较2000年分别下降59.3%和58.7%,城市IMR和U5MR分别下降50.8%和47.1%,农村IMR和U5MR分别下降56.5%和56.0%。与2000年相比,201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的死因别死亡率均有下降,但城乡下降程度不同。位于前五位的死因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和意外窒息,城乡儿童主要疾病顺位不完全相同。2010年农村IMR和U5MR均是城市的2.8倍,中、西部地区的IMR分别是东部的1.5倍和2.3倍,U5MR分别是东部的1.5倍和2.2倍。结论2000--2010年全国IMR、U5MR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且实现了纲要中提出的目标,但缩小地区和人群差异是今后促进儿童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死亡率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1988~1992年全国先天性无耳和小耳畸形发病率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96
6
作者 朱军 王艳 +1 位作者 梁娟 周光萱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 ,了解中国先天性无耳及小耳畸形发病率的现状。方法 全国出生缺陷监测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 ,监测对象为孕满 2 8周至生后 7d的围产儿。 5年中全国 30个省 (市、自治区 )的 44 3~ 5 88所医院参加了监测。...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 ,了解中国先天性无耳及小耳畸形发病率的现状。方法 全国出生缺陷监测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 ,监测对象为孕满 2 8周至生后 7d的围产儿。 5年中全国 30个省 (市、自治区 )的 44 3~ 5 88所医院参加了监测。结果  1 988~ 1 992年全国共监测 32 46 40 8例围产儿 ,发现无耳及小耳畸形 45 3例 ,5年总发病率为 1 4 0 /万 ,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P <0 0 5 )。城镇发病率高于农村 ,发病率无性别差异。全国以新疆发病率最高 ,为 2 0 8/万 ,内蒙最低 ,为 0 33/万。6 0 4 %的病例为多发畸形 ,与单发畸形 (占 39 6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无耳和小耳以伴发颌面部畸形最多 ,其次为肌肉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3 0 %的病例确认为综合征。结论 中国无耳和小耳畸形伴多发畸形比例明显较高 ;全国各省市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无耳及小耳特别是多发畸形患儿 ,还需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异常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耳 小耳畸形 发病率 抽样
下载PDF
我国产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6
7
作者 梁娟 王艳 +3 位作者 朱军 周光萱 缪蕾 代礼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研究1996-2000年我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产科出血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国116个监测点,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我国1996-2000年孕产妇主要死因产科出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996-2000年我国产科出血死亡率... 目的研究1996-2000年我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产科出血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国116个监测点,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我国1996-2000年孕产妇主要死因产科出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996-2000年我国产科出血死亡率由31.4/10万下降到20.8/10万,下降幅度为33.8%;农村由48.2/10万下降到31.4/10万,下降幅度为34.9%。我国产科出血死亡以产后出血死亡为主,占81.2%,其中胎盘滞留和宫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大多数农村产科出血病例在家中死亡。我国77.8%产后出血死亡发生于分娩后12h内。结论1996-2000年全国和农村产科出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产科出血死亡率高于城市。预防产科出血的重点应放在产后出血,产后第1个12h是发生产后出血死亡的危险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出血 死亡率 孕产妇
原文传递
出生缺陷对中国围产儿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92
8
作者 代礼 周光萱 +5 位作者 朱军 缪蕾 王艳 吴艳乔 梁娟 毛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 分析1990~2001年期间中国围产儿死亡率以及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到产后7天住院分... 目的 分析1990~2001年期间中国围产儿死亡率以及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到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把资料按出生地分为城乡两组,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为沿海、内地、边远地区三组,调查围产儿死亡率和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中国围产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22.85‰下降到2001年的13.26‰,呈下降趋势;死胎死产率和早期新生儿死亡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同期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专率呈下降趋势,但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却逐年上升;在城镇和乡村以及沿海、内地、边远三类地区中都观察到同样变化趋势,1996~2001年间趋势更为明显。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乡村,沿海和内地高于边远地区。结论 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中国 围产儿 死亡现象 发生率
原文传递
川芎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9
作者 王艳 李文兰 范玉奇 《药品评价》 CAS 2006年第2期144-146,150,共4页
关键词 药理作用 川芎嗪 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放射性肺纤维化 四甲基吡嗪 肺动脉高压 活血化淤 有效成分 化学结构
下载PDF
丹参酮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 被引量:54
10
作者 何金涛 周清华 +3 位作者 袁淑兰 王艳 陈晓禾 秦建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了解丹参酮对人肺癌细胞 (SPC A 1)的凋亡诱导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的SPC A 1细胞经无毒剂量的丹参酮ⅡA(0 .5mg/L)处理 5天 ,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指数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 目的 了解丹参酮对人肺癌细胞 (SPC A 1)的凋亡诱导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的SPC A 1细胞经无毒剂量的丹参酮ⅡA(0 .5mg/L)处理 5天 ,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指数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 ,并以全反式维甲酸及顺铂作为对照。结果 SPC A 1细胞经丹参酮ⅡA处理后 ,电镜观察可见多量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 :丹参酮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顺铂组及对照组 ,而与维甲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丹参酮组促凋亡基因 p5 3、Fas、Ba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而凋亡抑制基因Bcl 2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结论 丹参酮ⅡA具有诱导肺癌SPC A 1细胞凋亡的作用 ,其分子机理可能是上调p5 3、Bax、Fas及下调Bcl 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肺癌 细胞凋亡 分子机理 流式细胞仪 体外培养
下载PDF
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 被引量:73
11
作者 周远洋 朱军 +5 位作者 王艳 代礼 李小洪 李明蓉 李琪 梁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4-939,共6页
目的了解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地区的差异变化。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网的数据,1996--2005年覆盖了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6个监测区(县),2006年后扩大至336个区(... 目的了解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地区的差异变化。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网的数据,1996--2005年覆盖了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6个监测区(县),2006年后扩大至336个区(县),统计1996--2010年全国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下降幅度和年平均下降速率。应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及Poisson检验,对1996--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及地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从1996年的64.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30.0/10万,下降53.2%;2010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30.1/10万)高于城市(29.7/10万),西部(46,1/10万)高于中部(29.1/10万)及东部地区(17.8/10万)。东、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7.76%、57.02%和66.27%。地区间差异在逐渐减少,2006---2010年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为城市的1.82倍,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3.0倍。产科出血死亡的构成比从1996年的47.9%下降到2010年的27.8%,但仍是导致全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结论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孕产妇死亡率仍存在差异,但差异逐年减小,农村和西部地区仍是孕产妇死亡干预的重点;产科出血仍是各地区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人群监测
原文传递
门诊输液室的护患沟通技巧 被引量:69
12
作者 张立 张丽娟 王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2-1133,共2页
关键词 门诊病人 护患沟通 输液疗法
原文传递
1996~2000年全国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的分析 被引量:63
13
作者 朱军 周光萱 +3 位作者 代礼 王艳 梁娟 缪蕾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5-877,共3页
目的 对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的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了解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 全国出生缺陷监测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 ,1996~ 2 0 0 0年全国 31省、市、自治区的4 6 3~ 4 6 6所县级或以上的... 目的 对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的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了解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 全国出生缺陷监测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 ,1996~ 2 0 0 0年全国 31省、市、自治区的4 6 3~ 4 6 6所县级或以上的医院参加。监测对象为住院分娩的孕满 2 8周的出生儿 ,最大观察期限为生后 7d。结果 1996~ 2 0 0 0年全国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出现上升趋势 (χ2 =84 .6 2 7,P<0 .0 1) ;城市发生率和农村发生率均出现上升趋势 ,但城市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 ;发生率无性别差异 ;全国南北方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南方发生率明显高于北方 ,其中南方地区的上海市、浙江省发生率最高 ,位居全国发生率前列 ;且东部地区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χ2 =391.14 91,P<0 .0 1)。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比例逐年增高 (χ2 =4 .5 4 3,P<0 .0 5 )。结论我国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出现上升趋势 ,其发生率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与孕期保健、产前诊断和生后早期诊断水平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出生缺陷监测 发生率
下载PDF
CD44 v6基因编码蛋白表达与胃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9
14
作者 辛彦 赵风凯 +3 位作者 张素敏 吴东瑛 王艳 徐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观察转移相关粘附分子拼接变异体CD44v6在人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探讨CD44v6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评价CD44v6可否作为一个新的客观预测胃癌细胞转移潜能和胃癌患者预后的可靠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 目的观察转移相关粘附分子拼接变异体CD44v6在人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探讨CD44v6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评价CD44v6可否作为一个新的客观预测胃癌细胞转移潜能和胃癌患者预后的可靠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鼠抗人CD44v6特异性mAb,对45例早期胃癌,22例中期胃癌和103例晚期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之胃原发灶与转移灶进行了ABC免疫组化检测.应用χ2检验和Logrank检验方法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CD44v6在晚期胃癌中的检出率为466%(48/103),明显高于早期胃癌(267%,12/45)和中期胃癌(273%,6/22,P<001).伴淋巴结转移和伴肝脏转移之胃癌CD44v6检出率分别为49%(50/102)和714%(5/7),明显高于不伴转移的胃癌(186%,11/59,P<001).肠型胃癌中CD44v6检出率为449%(48/107),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274%,17/62,P<005).但是,CD44v6的表达与胃癌原发灶大小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未见明显相关.CD44v6阳性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显著短于CD44v6阴性胃癌的患者(P=00002).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腺癌 CD44V6 基因表达 预后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片及超声诊断 被引量:63
15
作者 陆虹 王艳 +3 位作者 邢旭东 任辉 李凤雏 方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讨论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1期乳腺癌 11例 ;每例均行双侧乳腺轴位 (正位 )及斜位摄片 ,必要时加拍病灶局部加压放大和 /或切线位摄片。 8例对乳腺各个象限作纵横切超声... 目的 讨论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1期乳腺癌 11例 ;每例均行双侧乳腺轴位 (正位 )及斜位摄片 ,必要时加拍病灶局部加压放大和 /或切线位摄片。 8例对乳腺各个象限作纵横切超声扫描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 X线表现为结节肿块影 9例(81.82 % ) ,小灶致密影 1例 (9.0 9% ) ,微小钙化 4例 (36 .36 % ) ,局部血运增加 5例 (4 5 .4 5 % ) ,脂肪层浑浊 4例 (36 .36 % ) ,皮肤增厚、凹陷 3例 (2 7.2 7% ) ,乳头固定、内陷 3例 (2 7.2 7% ) ,彗星尾征 4例 (36 .36 % ) ,伪足征 4例 (36 .36 % ) ,导管征 2例 (18.18% )。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实性占位 7例 (87.5 % ) ,低回声带 1例 (12 .5 0 % ) ,细点状钙化 3例(37.5 0 % ) ,血流信号 6例 (75 .0 0 % )。结论 ①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常不太典型 ,需格外注意 ,尤其要注意间接X线征象。②超声扫描辅助X线检查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最基本和互补的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腺钼靶X线摄影 超声检查
下载PDF
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1
16
作者 崔浩 何春花 +5 位作者 缪蕾 朱军 王艳 李琪 李小洪 沈丽琴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分析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IMRPL)的变化趋势。方法资料来源于以人群为基础的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白2007年起,监测网由中国原116个县(区)调整为336个。将监测地区所有本地户口或非本地户口居住1... 目的分析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IMRPL)的变化趋势。方法资料来源于以人群为基础的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白2007年起,监测网由中国原116个县(区)调整为336个。将监测地区所有本地户口或非本地户口居住1年以上的0~4岁儿童均纳入监测。采用趋势Х^2检验和Poisson回归分析IMRPL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探究其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随时间的变化差异。结果监测数据显示,在1996年监测地区104170例活产儿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656例,而在2013年监测地区421026例活产儿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904例。中国IMR。由1996年的629.9/10万下降至2013年的214.6/10万,年平均下降率为6.14%,但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在婴儿死亡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为1.52%,到2013年该比例上升为22.6%。1996-2013年农村和城市IMR。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18年间分别下降了28.1%和66.6%,但城乡IMR。差距仍明显。同期,中部地区的年平均IMR。是东部地区的1.40倍(95%CI:1.31~1.49),而西部地区的年平均IMRPL是东部地区的2.25倍(95%CI:2.12~2.40),区域间IMRPL差异明显。同期研究显示,男性婴儿因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而死亡的可能性是女性婴儿的1.09倍(95%CI:1.05~1.14)。结论1996-2013年中国IMRPL呈总体下降趋势,农村地区IMRPL降幅较城市大,城乡和区域间IMRPL差异明显,且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已成为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低出生体重 婴儿死亡率 变化趋势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北京城市绿地的蒸腾降温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估 被引量:60
17
作者 张彪 高吉喜 +1 位作者 谢高地 王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698-7705,共8页
尽管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城市绿地具有明显降温作用,但是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定量评估城市绿地降温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不多。以夏季高温热害显著的北京建成区为研究区,在前人多项绿地降温功能实测结果基础上,利用第七次园林绿地资源调查数据... 尽管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城市绿地具有明显降温作用,但是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定量评估城市绿地降温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不多。以夏季高温热害显著的北京建成区为研究区,在前人多项绿地降温功能实测结果基础上,利用第七次园林绿地资源调查数据,定量评估了城市绿地夏季蒸腾降温的功能及其价值。结果表明:北京建成区6.1万hm2绿地每年夏季蒸腾吸热可达4.61×1015J,平均每公顷绿地每天吸热8.4×108J,相当于10台1000瓦空调的降温作用。参照居民用电价格,建成区绿地夏季降温价值为6.4亿元,单位绿地降温价值约1.05元/m2。此外,不同绿地类型和区县绿地的降温功能差异较大,主要受绿地面积和组成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蒸腾降温 价值评估 北京市
下载PDF
2012至2016年中国放宽独生子女政策与剖宫产率及出生结局的趋势分析:基于近700万医院出生个案的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59
18
作者 梁娟 牟祎 +14 位作者 李小洪 唐雯 王艳 刘铮 黄小娜 Robert W Scherpbier 郭素芳 李明蓉 代礼 邓奎 邓长飞 李琪 康乐妮 朱军 Carine Ronsmans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8年第7期375-387,共13页
目的研究放宽独生子女政策和降低剖宫产率政策会如何影响中国剖宫产率和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率。研究设计观察性研究。研究地点全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系统。研究对象2012--2016年,全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系统的438家医院中,妊娠28周... 目的研究放宽独生子女政策和降低剖宫产率政策会如何影响中国剖宫产率和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率。研究设计观察性研究。研究地点全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系统。研究对象2012--2016年,全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系统的438家医院中,妊娠28周及以上或出生体重≥1000g的6838582例围产儿。主要结局指标使用修改的Robson分类定义产科风险。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产次、产妇年龄和Robson分类的分布变化;每个风险类别中,剖宫产率随时间变化的原始和调整趋势(使用稳健方差估计的泊松回归);同期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剖宫产率在20122016年稳步下降(原始相对风险0.91,95%可信区间为0.89~0.93),在2016年总的剖宫产率达到41.1%。放宽独生子女政策伴随着经产妇生育比例的上升(从2012年的34.1%到2016年的46.7%),有既往剖宫产史的妇女的分娩量几乎翻了一番(从9.8%到17.7%)。在控制了这些影响因素后,剖宫产率随时间下降的趋势更大(调整后的相对风险0.82,95%可信区间为0.81~0.84)。初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下降(0.75,95%可信区间为0.73~0.77),但无既往剖宫产史的经产妇的剖宫产率也有所下降(0.65,95%可信区间为0.62~0.77)。下降幅度最明显的是2012年剖宫产率最高的医院,这与政府针对剖宫产率最高的医院实行的政策是一致的。同期围产儿死亡率从每千出生10.1降至7.2(0.87,95%可信区间为0.83~0.91),而孕产妇死亡率没有变化。结论中国是唯一一个成功扭转剖宫产率上升趋势的国家。放宽独生子女政策相关的产科风险变化将增加剖宫产需求,考虑这一因素,中国的成功显得尤为显著。中国的经验表明,当政策能全面、系统地控制导致剖宫产过度使用的因素,再结合临床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 松弛 中国 学习 设备 健康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尿道下裂发生率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55
19
作者 吴艳乔 代礼 +3 位作者 王艳 梁娟 朱军 吴德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 探讨 1987~ 2 0 0 1年间我国围产儿尿道下裂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 2 8周至产后 7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 在376 94 6 4例男性围产儿中确... 目的 探讨 1987~ 2 0 0 1年间我国围产儿尿道下裂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 2 8周至产后 7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 在376 94 6 4例男性围产儿中确诊尿道下裂 1999例 ,平均发生率为 5 .30 / 10 4 。尿道下裂发生率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城镇、农村、沿海和内地地区尿道下裂发生率上升趋势明显 ,而边远地区的发生率没有长期趋势。城镇的增加速度高于农村 ,沿海高于内地和边远地区。结论 中国围生儿尿道下裂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长期趋势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的非均质岩土材料细观结构PFC^(2D)模型 被引量:52
20
作者 徐文杰 胡瑞林 王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8-36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非均质岩土材料细观结构PFC2D数值计算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并采用VC++.NET编写了相应的接口程序.从而实现了非均质材料细观结构PFC2D软件建模的快速、真实及自动化等优点.通过对土石混合体这一典型非均质岩...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非均质岩土材料细观结构PFC2D数值计算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并采用VC++.NET编写了相应的接口程序.从而实现了非均质材料细观结构PFC2D软件建模的快速、真实及自动化等优点.通过对土石混合体这一典型非均质岩土材料的建模及分析实例,建立了土石混合体真实的细观结构PFC2D数值计算模型.分析计算表明,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PFC2D模型生成技术不但提高了建模和数值模拟分析的精度,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土石混合体等非均质材料的细观力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非均质材料 细观结构 PFC^2D 土石混合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