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阀并联控制在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
20
1
作者
王
经
甫
叶正茂
李洪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由于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所模拟的水动力载荷很大,要求加载系统不仅要有很大的出力而且具有很大的负载流量。为满足系统大流量的要求而又能有效抑制被动加载时的多余力,提出了由高响应大流量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和p-qv伺服阀组成的双...
由于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所模拟的水动力载荷很大,要求加载系统不仅要有很大的出力而且具有很大的负载流量。为满足系统大流量的要求而又能有效抑制被动加载时的多余力,提出了由高响应大流量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和p-qv伺服阀组成的双阀并联控制方案。通过对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建模,p-qv伺服阀模型的分析简化,设计了双阀并联控制实时控制系统。对比双阀并联控制和单流量伺服阀控制的试验曲线,可以看出被动加载时双阀并联控制比单流量伺服阀控制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舵机系统启停和换向时的多余力,明显改善系统动态加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双阀并联控制
多余力
p-qv伺服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MAC的电液负载模拟器自学习控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王
经
甫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347,共5页
通过建立某飞行器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产生原理。提出了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环节的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控制结构和算法。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
通过建立某飞行器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产生原理。提出了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环节的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控制结构和算法。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多余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负载干扰
多余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MAC的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复合控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王
经
甫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利用键合图建模与仿真方法 ,建立了某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扩展键合图模型 .针对多余力严重影响施力系统动态加载性能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来提高施力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 ,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
利用键合图建模与仿真方法 ,建立了某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扩展键合图模型 .针对多余力严重影响施力系统动态加载性能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来提高施力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 ,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 .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操舵系统
复合控制
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键合图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Q伺服阀及力控制系统的键图建模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大鹏
王
经
甫
李洪人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5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介绍了P-Q伺服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着重分析了伺服阀各部分的流量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基础上,运用键图对伺服阀进行建模。采用P-Q伺服阀控制的电液力控制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建立其系统键图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对比,验证了P-...
本文介绍了P-Q伺服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着重分析了伺服阀各部分的流量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基础上,运用键图对伺服阀进行建模。采用P-Q伺服阀控制的电液力控制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建立其系统键图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对比,验证了P-Q伺服阀及电液力控制系统的键图模型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伺服阀
键图
电液力控制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MI的H_∞控制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
经
甫
叶正茂
+2 位作者
张辉
李洪人
崔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9-171,204,共4页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权函数,采用混合灵敏度的H∞方法设计并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算法求解鲁棒控制器。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在弹簧刚度发生变化时具有鲁棒性,并且结合结构不变性原理能有效...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权函数,采用混合灵敏度的H∞方法设计并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算法求解鲁棒控制器。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在弹簧刚度发生变化时具有鲁棒性,并且结合结构不变性原理能有效抑制多余力,提高被动加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混合灵敏度
电液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Q伺服阀抑制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的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王
经
甫
李洪人
张大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建立了采用P-Q伺服阀控制加载的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键图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P-Q伺服阀和普通的流量伺服阀加载试验曲线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P-Q伺服阀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多余力。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P-Q伺服阀
键图
多余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
3
7
作者
潘良高
王
经
甫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3期93-95,共3页
为满足电液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测试的需要,根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采用虚拟频率特性测试仪技术分别设计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程序,构成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可完成白噪声激励信号生成,电液伺服系统实...
为满足电液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测试的需要,根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采用虚拟频率特性测试仪技术分别设计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程序,构成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可完成白噪声激励信号生成,电液伺服系统实时控制以及数据记录等功能,通过数据处理程序可完成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绘制,该测试系统在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特性测试
电液伺服系统
RTW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
经
甫
梁利华
+1 位作者
杨生
宋吉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9-62,共4页
为满足电液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的需要,根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实验台的组成,分别设计了实验台电路、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GUI程序,构成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可完成激励信号生成、实验台实时控制、数据处理...
为满足电液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的需要,根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实验台的组成,分别设计了实验台电路、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GUI程序,构成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可完成激励信号生成、实验台实时控制、数据处理、频率特性曲线绘制等功能,在频率特性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特性
实验
电液伺服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航速升力反馈减摇鳍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宋吉广
金鸿章
+1 位作者
梁利华
王
经
甫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3-1347,1352,共6页
提出全航速减摇鳍控制策略,对低航速和中航速切换策略进行研究.采用升力反馈封装鳍角到升力的不确定性,避免在零航速和低航速下复杂的控制规律;同时,基于T-S模型将横摇非线性不确定系统转化为线性时变系统,并将控制中的约束非线性优化...
提出全航速减摇鳍控制策略,对低航速和中航速切换策略进行研究.采用升力反馈封装鳍角到升力的不确定性,避免在零航速和低航速下复杂的控制规律;同时,基于T-S模型将横摇非线性不确定系统转化为线性时变系统,并将控制中的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避免了预测控制中的非线性优化在线求解.以某船为例,给出了低中航速的切换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可以使减摇鳍满足全航速减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航速减摇鳍
升力反馈控制
模糊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原文传递
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H_2/H_∞控制器的研究
10
作者
邢野
梁利华
王
经
甫
《船电技术》
2008年第2期69-72,共4页
为了提高减摇鳍加载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将混合H2/H∞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应用于减摇鳍加载系统的设计,将减摇鳍加载系统的性能要求转化为标准混合H2/H∞控制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为了提高减摇鳍加载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将混合H2/H∞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应用于减摇鳍加载系统的设计,将减摇鳍加载系统的性能要求转化为标准混合H2/H∞控制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所设计的混合H2/H∞状态控制器能在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改善了加载系统的各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
多余力
H2/H∞控制
线形矩阵不等式(LMI)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MAC的减摇水舱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11
作者
张松涛
顾耀民
王
经
甫
《机电工程技术》
2009年第8期46-49,208,共4页
减摇水舱属于典型的船舶横摇减摇装置,装船前必须采用试验台验证水舱的减摇能力。水舱试验台能够模拟船舶横摇、横荡两个方向的运动,采用液压伺服系统驱动。为了能够满足水舱试验的要求,克服耦合干扰力,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并采用PMAC...
减摇水舱属于典型的船舶横摇减摇装置,装船前必须采用试验台验证水舱的减摇能力。水舱试验台能够模拟船舶横摇、横荡两个方向的运动,采用液压伺服系统驱动。为了能够满足水舱试验的要求,克服耦合干扰力,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并采用PMAC运动控制器实现对试验台的控制,最后通过试验调节参数,使系统达到预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自由度
PMAC
液压试验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驱式船舶舵机系统的低速特性建模与仿真
12
作者
王
经
甫
王
琨
王
路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13-117,123,共6页
船舶舵机系统是重要的船舶操纵设备,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直驱式容积控制(DDVC)技术,克服传统液压舵机系统效率低、噪声大的缺点,设计了高性能舵机液压系统。针对在低速情况下,直驱式舵机系统所受的摩擦干扰、容...
船舶舵机系统是重要的船舶操纵设备,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直驱式容积控制(DDVC)技术,克服传统液压舵机系统效率低、噪声大的缺点,设计了高性能舵机液压系统。针对在低速情况下,直驱式舵机系统所受的摩擦干扰、容积和机械损失、转矩干扰,建立了直驱式船舶舵机系统模型,并且基于AME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对该系统在理想状态和低速状态下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的摩擦、转矩干扰等非线性因素导致直驱式舵机低速运动时出现了爬行和死区现象,严重影响了系统运动的平稳性,需要通过相应的摩擦补偿控制来消除或减小其对低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舵机
直驱式容积控制
低速性能
摩擦干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阀并联控制在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
20
1
作者
王
经
甫
叶正茂
李洪人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文摘
由于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所模拟的水动力载荷很大,要求加载系统不仅要有很大的出力而且具有很大的负载流量。为满足系统大流量的要求而又能有效抑制被动加载时的多余力,提出了由高响应大流量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和p-qv伺服阀组成的双阀并联控制方案。通过对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建模,p-qv伺服阀模型的分析简化,设计了双阀并联控制实时控制系统。对比双阀并联控制和单流量伺服阀控制的试验曲线,可以看出被动加载时双阀并联控制比单流量伺服阀控制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舵机系统启停和换向时的多余力,明显改善系统动态加载性能。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双阀并联控制
多余力
p-qv伺服阀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Dual-valve parallel connected control Superfluous force p-qv servo valv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MAC的电液负载模拟器自学习控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王
经
甫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347,共5页
文摘
通过建立某飞行器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产生原理。提出了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环节的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控制结构和算法。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多余力 。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负载干扰
多余力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CMAC neural network
Load disturbance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MAC的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复合控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王
经
甫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文摘
利用键合图建模与仿真方法 ,建立了某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扩展键合图模型 .针对多余力严重影响施力系统动态加载性能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来提高施力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 ,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 .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
关键词
船舶
操舵系统
复合控制
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键合图模型
Keywords
load simulator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 neural network
bond graph model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U664.8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U661.7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Q伺服阀及力控制系统的键图建模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大鹏
王
经
甫
李洪人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5年第4期21-23,共3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P-Q伺服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着重分析了伺服阀各部分的流量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基础上,运用键图对伺服阀进行建模。采用P-Q伺服阀控制的电液力控制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建立其系统键图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对比,验证了P-Q伺服阀及电液力控制系统的键图模型是正确的。
关键词
P—Q伺服阀
键图
电液力控制系统
Keywords
P-Q servo-valve
bond graph
eledtro-hydraulic force control system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MI的H_∞控制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
经
甫
叶正茂
张辉
李洪人
崔浏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9-171,204,共4页
文摘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权函数,采用混合灵敏度的H∞方法设计并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算法求解鲁棒控制器。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在弹簧刚度发生变化时具有鲁棒性,并且结合结构不变性原理能有效抑制多余力,提高被动加载的性能。
关键词
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混合灵敏度
电液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Keywords
H∞ control
LMI
Mixed sensitivity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Q伺服阀抑制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的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王
经
甫
李洪人
张大鹏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文摘
建立了采用P-Q伺服阀控制加载的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键图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P-Q伺服阀和普通的流量伺服阀加载试验曲线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P-Q伺服阀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多余力。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P-Q伺服阀
键图
多余力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P-Q servo-valve
Bond graph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
3
7
作者
潘良高
王
经
甫
机构
海军驻南京地区航天机电系统军事代表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3期93-95,共3页
文摘
为满足电液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测试的需要,根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采用虚拟频率特性测试仪技术分别设计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程序,构成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可完成白噪声激励信号生成,电液伺服系统实时控制以及数据记录等功能,通过数据处理程序可完成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绘制,该测试系统在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频率特性测试
电液伺服系统
RTW
Keywords
frequency response testing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RTW
分类号
TP271.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
经
甫
梁利华
杨生
宋吉广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9-62,共4页
基金
哈尔滨工程大学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立项项目(SYJG0717)
文摘
为满足电液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的需要,根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实验台的组成,分别设计了实验台电路、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GUI程序,构成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可完成激励信号生成、实验台实时控制、数据处理、频率特性曲线绘制等功能,在频率特性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频率特性
实验
电液伺服系统
Keywords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分类号
TM935.23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P27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航速升力反馈减摇鳍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宋吉广
金鸿章
梁利华
王
经
甫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控制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3-1347,13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9012
50575048)
文摘
提出全航速减摇鳍控制策略,对低航速和中航速切换策略进行研究.采用升力反馈封装鳍角到升力的不确定性,避免在零航速和低航速下复杂的控制规律;同时,基于T-S模型将横摇非线性不确定系统转化为线性时变系统,并将控制中的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避免了预测控制中的非线性优化在线求解.以某船为例,给出了低中航速的切换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可以使减摇鳍满足全航速减摇要求.
关键词
全航速减摇鳍
升力反馈控制
模糊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Keywords
all-speed fin stabilizer
lift force feedback control
fuzzy mode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分类号
U664.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H_2/H_∞控制器的研究
10
作者
邢野
梁利华
王
经
甫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船电技术》
2008年第2期69-72,共4页
文摘
为了提高减摇鳍加载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将混合H2/H∞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应用于减摇鳍加载系统的设计,将减摇鳍加载系统的性能要求转化为标准混合H2/H∞控制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所设计的混合H2/H∞状态控制器能在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改善了加载系统的各项性能。
关键词
减摇鳍
多余力
H2/H∞控制
线形矩阵不等式(LMI)方法
Keywords
fin stabilizer
surplus force
H2/H∞ contro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approach
分类号
TP57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U664.7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MAC的减摇水舱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11
作者
张松涛
顾耀民
王
经
甫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江苏射阳远洋船舶辅机有限公司
出处
《机电工程技术》
2009年第8期46-49,208,共4页
文摘
减摇水舱属于典型的船舶横摇减摇装置,装船前必须采用试验台验证水舱的减摇能力。水舱试验台能够模拟船舶横摇、横荡两个方向的运动,采用液压伺服系统驱动。为了能够满足水舱试验的要求,克服耦合干扰力,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并采用PMAC运动控制器实现对试验台的控制,最后通过试验调节参数,使系统达到预期指标。
关键词
两自由度
PMAC
液压试验台
Keywords
2-DoF
PMAC
hydraulic test bench
分类号
U664.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驱式船舶舵机系统的低速特性建模与仿真
12
作者
王
经
甫
王
琨
王
路阳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13-117,1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04076)
国防预研资助项目
文摘
船舶舵机系统是重要的船舶操纵设备,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直驱式容积控制(DDVC)技术,克服传统液压舵机系统效率低、噪声大的缺点,设计了高性能舵机液压系统。针对在低速情况下,直驱式舵机系统所受的摩擦干扰、容积和机械损失、转矩干扰,建立了直驱式船舶舵机系统模型,并且基于AME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对该系统在理想状态和低速状态下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的摩擦、转矩干扰等非线性因素导致直驱式舵机低速运动时出现了爬行和死区现象,严重影响了系统运动的平稳性,需要通过相应的摩擦补偿控制来消除或减小其对低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船舶舵机
直驱式容积控制
低速性能
摩擦干扰
Keywords
Marine rudder system
Direct drive volume control
Low velocity cha racteristics
Friction disturbance
分类号
TG [金属学及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阀并联控制在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研究
王
经
甫
叶正茂
李洪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CMAC的电液负载模拟器自学习控制
叶正茂
李洪人
王
经
甫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CMAC的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复合控制
叶正茂
李洪人
王
经
甫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P-Q伺服阀及力控制系统的键图建模
张大鹏
王
经
甫
李洪人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LMI的H_∞控制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
王
经
甫
叶正茂
张辉
李洪人
崔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P-Q伺服阀抑制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的研究
王
经
甫
李洪人
张大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
潘良高
王
经
甫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系统的设计
王
经
甫
梁利华
杨生
宋吉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全航速升力反馈减摇鳍控制策略研究
宋吉广
金鸿章
梁利华
王
经
甫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10
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H_2/H_∞控制器的研究
邢野
梁利华
王
经
甫
《船电技术》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PMAC的减摇水舱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张松涛
顾耀民
王
经
甫
《机电工程技术》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直驱式船舶舵机系统的低速特性建模与仿真
王
经
甫
王
琨
王
路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