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分析发现我国湖羊和小尾寒羊存在Booroola (FecB)多胎基因 被引量:162
1
作者 王根林 毛鑫智 +3 位作者 George H Davis 赵宗胜 张利军 曾永庆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利用“forced”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 ,检测湖羊、小尾寒羊和新疆细毛羊的DNA样本是否存在Booroola (FecB)基因。结果表明 ,12头湖羊均为纯合型Booroola基因携带者 ;12头小尾寒羊中 ,4头为Booroola基因纯合型 ,7头为杂合型 ,... 利用“forced”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 ,检测湖羊、小尾寒羊和新疆细毛羊的DNA样本是否存在Booroola (FecB)基因。结果表明 ,12头湖羊均为纯合型Booroola基因携带者 ;12头小尾寒羊中 ,4头为Booroola基因纯合型 ,7头为杂合型 ,1头不携带Booroola基因 ;12头新疆细毛羊均不携带Booroola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析 湖羊 小尾寒羊 中国 Booroola FECB 多胎基因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被引量:94
2
作者 杨惠林 牛国旗 +5 位作者 王根林 陈亮 陆俭 赵刘军 顾晓晖 唐天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及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35例39椎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施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男8例,女27例;年龄48 ̄85岁,平均68.3岁。术中采用个体化手术方... 目的探讨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及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35例39椎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施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男8例,女27例;年龄48 ̄85岁,平均68.3岁。术中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法:对前壁破损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分次灌注的方法,以防骨水泥向前方渗漏;对后壁或侧壁破损的患者采用全程动态“C”型臂X线机监测下灌注骨水泥,以防骨水泥向后方或侧方渗漏。术后观察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68.46%。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8.6°,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72,P<0.01)。27例31椎获得随访6 ̄41个月,平均20.1个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VAS评分由术前8.7分降至2.6分。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法防止骨水泥渗漏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椎体前壁破损者采用骨水泥分次灌注,椎体后壁或侧壁破损者采用术中全程动态“C”型臂X线机监测,有助于防止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骨水泥 手术中并发症
原文传递
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复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2
3
作者 杨惠林 牛国旗 +11 位作者 梁道臣 王根林 孟斌 陈亮 陆俭 周云 毛海青 赵刘军 刘小勇 顾晓晖 倪才方 唐天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299-1302,共4页
目的探讨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复位作用的差异,评价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5月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KP)施行椎体复位的58例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患者(90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 目的探讨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复位作用的差异,评价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5月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KP)施行椎体复位的58例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患者(90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90个椎体分为单球囊组(28个椎体)和双球囊组(62个椎体),两组均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扩张后灌注骨水泥,分别采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和双球囊双侧同时扩张的方法。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术前术后及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726%(229~100%);Cobb角由术前179°(31°~316°)矫正至术后96°(06°~282°),平均矫正87°(03°~27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单球囊组和双球囊组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分别为776%(553%~100%)和643%(229%~100%),术后平均矫正Cobb角分别为99°(03°~272°)和86°(06°~19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同样能使压缩骨折的椎体获到较好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凸成形术 球囊 术后 椎体高度 术前 患者 COBB角 消失 显著性 恢复
原文传递
微型钛板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6
4
作者 陈广东 杨惠林 +2 位作者 王根林 干旻峰 陈俊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0-854,共5页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其中20例患者使用微型钛板行"开门"侧固定(A组),另25例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B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及JOA(17分法)评分,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α(颈椎曲度),在末次随访时颈椎CT片上测量椎板开门角度β,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随访3~15个月,平均7.3±3.8个月;B组随访3~17个月,平均7.7±3.3个月。A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57.3%±19.0%,B组为56.1%±8.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为18.8°±5.9°,与术前18.3°±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为17.1°±5.5°,与术前19.0°±5.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为40.3°±4.4°,与B组的39.0°±4.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为5/20,明显低于B组的15/25(P<0.05);B组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和传统缝线悬吊均可以有效防止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再关门,微型钛板内固定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单开门 微型钛板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响英 王根林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42,共3页
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雌激素 ,对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但对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另外 ,它对动物的繁殖、生长。
关键词 免疫功能 植物雌激素 大豆黄酮 免疫调节机制
下载PDF
含不同比例莱芜猪血缘杂交猪胴体品质及肉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9
6
作者 曾勇庆 王根林 +4 位作者 魏述东 王林云 杨海玲 曹洪防 徐云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以莱芜猪、3/4莱芜猪、1/2莱芜猪、1/4莱芜猪和大约克夏猪(共60头)为研究对象,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90kg屠宰,研究比较了不同比例莱芜猪血缘对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血缘结构的试验猪间在胴体重、胴体长、后腿比... 以莱芜猪、3/4莱芜猪、1/2莱芜猪、1/4莱芜猪和大约克夏猪(共60头)为研究对象,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90kg屠宰,研究比较了不同比例莱芜猪血缘对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血缘结构的试验猪间在胴体重、胴体长、后腿比例和背膘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方面则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并且是随莱芜猪血缘含量的减少,其胴体长、后腿比例、眼肌面积和瘦肉率逐渐增高,而其背膘厚逐渐降低。在肉质特性方面,不同血缘结构的试验猪间肌肉的大理石纹、肉色、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肌肉失水率、滴水损失及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同样体重下,莱芜猪及其杂交猪与大约克夏猪相比,其肌肉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和较丰富的肌内脂肪。研究结果提示:为兼顾产肉性能与肉质特性而进行的优质肉猪生产,莱芜猪有其独特的利用价值,其适宜的血缘比例应控制在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杂交 胴体品质 肉质特性
下载PDF
应用体细胞计数监测奶牛隐性乳房炎 被引量:41
7
作者 雷晓薇 王根林 韩兆玉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5-37,共3页
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用体细胞计数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技术、以及将体细胞数作为标记性状、选育具有乳房炎抗性奶牛的研究。
关键词 体细胞计数 奶牛 隐性乳房炎 监测 标记性状 抗性选育
下载PDF
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Kümmell病 被引量:51
8
作者 杨惠林 王根林 +3 位作者 姜为民 陈康武 干旻峰 唐天驷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22例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的方式防止骨水泥...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22例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的方式防止骨水泥渗漏。术后CT扫描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36个月,平均15个月。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无其他并发症出现。VAS评分及ODI术前分别为8.1、85.5,术后分别为2.3、28.9,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分别为2.2、23.7,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骨水泥渗漏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柱后凸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相关建议 被引量:47
9
作者 杨惠林 胡侦明 +10 位作者 邱贵兴 郝杰 权正学 孟斌 刘渤 王根林 朱雪松 沈皆亮 周军 林俊 欧云生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5期375-376,共2页
1选选择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还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形术术(PKP) PVP和PKP均能确切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缓解率均超过90%,肿瘤患者疼痛缓解率也在75%-90%[1]。PVP费用较低,操作相对简单;但PVP在高压下注射骨水泥,... 1选选择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还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形术术(PKP) PVP和PKP均能确切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缓解率均超过90%,肿瘤患者疼痛缓解率也在75%-90%[1]。PVP费用较低,操作相对简单;但PVP在高压下注射骨水泥,渗漏率高达23%-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患者 治疗 椎体后凸成形 疼痛缓解 PVP 疼痛症状 PKP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6
10
作者 杨惠林 王根林 +4 位作者 牛国旗 周军 蔡鑫 史金辉 唐天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9例(9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特点。...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9例(9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特点。男4例,女5例;年龄60-85岁,平均71-4岁。T12 4例,L1 4例,L2 1例。均行X线片和MR检查,其中4例行CT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测量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采用视觉模拟数字法判断腰背部的疼痛变化,以此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腰背部疼痛,特点是卧床休息时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坐及行走等脊柱承受负荷时疼痛复发。X线片或CT可见不愈合椎体内有裂隙,边缘硬化,可表现为假关节形成;椎体内裂隙在MRI的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序列上表现为高信号。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脊柱序列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与其他骨折一样,也存在骨折不愈合,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保守治疗常无效而需要手术干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骨折 不愈合
原文传递
优质鸡肉质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1
作者 孙宏进 王根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优质鸡种 评价体系 肉质 育种工作 生产性能 黄羽肉鸡 中国内地 市场需求 市场份额 成本低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柱骨折中责任椎体的选择 被引量:42
12
作者 杨惠林 王根林 +4 位作者 牛国旗 孟斌 陈亮 郑召民 唐天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柱压缩骨折中责任椎体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对35例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MRI各序列上信号的改变确定责任椎体,选择性对责任椎体进行球囊扩张椎体... 目的前瞻性研究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柱压缩骨折中责任椎体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对35例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MRI各序列上信号的改变确定责任椎体,选择性对责任椎体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前骨折椎体MRI有T1WI低信号改变、T2WI及STIR序列高信号改变者,即确定为责任椎体,可参考X线片表现及局部叩击痛。共计120个椎体有压缩骨折,其中确定为责任椎体并接受手术的有51个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3d完全独立或经搀扶行走。3个椎体出现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占5.9%(3/51)。3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2个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8.7降至随访时的2.1(P〈0.01)。随访时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59.17%,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10.1°,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多节段脊柱压缩骨折,可根据MRI不同序列上信号的改变来确定责任椎,选择性对责任椎进行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 压缩骨折
原文传递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2
13
作者 柳海铭 张沿洲 +3 位作者 张圣兵 胡牮 刘政 王根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5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5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剥离椎旁肌后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1周、2周、6个月时腰背部疼痛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下地前和末次随访时X线片上椎体高度;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前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下地前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对团头鲂鱼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刘梅珍 石文雷 +3 位作者 朱晨炜 陆茂英 王根林 黄凤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0-336,共7页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鱼种在饲料中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保持适宜含量的条件下,不同脂肪含量对团头鲂鱼种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所用的脂肪为新鲜的豆油。结果表明,团头鲂鱼种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 2~5%,最适含量为3.6%左右。
关键词 团头鲂 鱼饲料 甘油三脂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杨炎 王根林 +3 位作者 杨惠林 孟斌 干旻峰 陈康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穿刺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单侧或双侧B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无神经损伤症状。单侧BKP...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穿刺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单侧或双侧B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无神经损伤症状。单侧BKP组27例27个椎体,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为62.3±7.4岁;T10 2个,T11 2个,L1 5个,L2 7个,L3 7个,L4 3个,L5 1个。双侧BKP组40例40个椎体,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68.5±5.7岁;T9 3个,T10 7个,T11 6个,T12 3个,L1 5个,L2 6个,L3 7个,L4 3个。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曝光次数、并发症以及手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与中间高度恢复值、VAS评分改善率。结果:单侧BKP组与双侧BKP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8min、65±25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X线曝光次数单侧组与双侧组分别为36±13次、63±21次,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渗漏率单侧组与双侧组分别为11.1%、12.5%,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侧组与双侧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14.7±4.5个月与14.3±5.2个月。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发生率单侧组与双侧组分别为3.7%、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单侧组与双侧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值分别为(29.0±14.7)%、(34.2±17.8)%,椎体中间高度恢复值分别为(24.5±17.9)%、(30.8±21.1)%,VA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5±9)%、(73±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BKP与双侧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安全有效,单侧BKP与双侧BKP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辐射剂量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单侧 双侧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蒋安清 姜为民 +2 位作者 王根林 李雪峰 杨惠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51-953,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趋老龄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已成为中老年人,特别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约占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45%。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相关危险因素 椎体骨折 术后再发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老年女性
下载PDF
热应激对奶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无机离子浓度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刘庆华 王根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将40头健康娟荷奶牛和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分别于冬季12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10.35℃,温湿度指数为47.24)和次年夏季7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31.07℃,温湿度指数为82.61)测定热应激对奶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无机离子浓度和酶活性的影响.结... 将40头健康娟荷奶牛和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分别于冬季12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10.35℃,温湿度指数为47.24)和次年夏季7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31.07℃,温湿度指数为82.61)测定热应激对奶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无机离子浓度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血沉外,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荷斯坦奶牛、娟荷奶牛夏季都明显升高,与冬季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但在夏季或冬季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K+浓度,娟荷奶牛冬季与夏季间差异显著(P<0.05),荷斯坦奶牛冬季与夏季间以及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极显著降低血清Na+、Ca2+浓度(P<0.01),但夏季或冬季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C l-浓度,2个品种间及2个季节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热应激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但夏季或冬季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冬季2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清Na+、Ca2+浓度和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奶牛品种无关,与热应激程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娟荷奶牛 荷斯坦奶牛 血液流变学 血清无机离子 血清酶活性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诊断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根林 杨惠林 +3 位作者 朱雪松 陈康武 邹俊 陈广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初步诊断依据及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3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61~80岁...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初步诊断依据及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3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61~80岁,平均69.4岁;腰背部疼痛病程3周~10年,平均3.2个月。术前腰椎骨密度T值为-2.69^-6.73,平均-3.17。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MRI及CT检查,病变椎体为T7 1例,T92例,T11 5例,T12 13例,L1 9例,L2 5例,L3 3例,L4 1例。均术中抽取病变椎体内组织行病理检查证实为骨坏死。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通过测量术前、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片上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结果:术前均有腰背痛,坐起、翻身及行走等脊柱承受负荷时疼痛加重,且病程>3周。脊柱X线片上均有椎体压缩改变,25例(64%)骨坏死椎体在X线片可见椎体内裂隙征,31例(79%)骨坏死椎体在CT片上可见椎体内裂隙征,所有骨坏死椎体在MRI片上有界限清晰的信号改变区域。随访13~48个月,平均26.3个月,骨坏死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31.7±11.1)%恢复至术后2d(69.4±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67.2±15.5)%,与术后2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及ODI术前分别为8.2±1.4分和(80.1±8.7)%,术后2d分别为1.8±0.6分和(25.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9±0.5分和(26.1±7.9)%,与术后2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3例术后发生其他椎体骨折。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根据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坏死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下载PDF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血液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韩兆玉 周岩民 +2 位作者 王根林 王恬 刘永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8,共5页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补充0、8、12和16g·d^-1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酪蛋...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补充0、8、12和16g·d^-1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酪蛋白水平。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产奶量较高(〉22kg·d^-1)的奶牛有增加产奶量的趋势,对产奶量低的奶牛没有积极作用,能提高高产奶牛乳蛋白和乳脂肪量。选用9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在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前后连续采血44h,探索蛋氨酸的吸收变化曲线,发现奶牛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后12~16h达到吸收高峰,过瘤胃蛋氨酸能显著提高奶牛血清蛋氨酸水平,而补饲普通蛋氨酸则无明显影响。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对血清总氨基酸水平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奶牛 产奶量 乳品质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并发症及预防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磊 杨惠林 +4 位作者 王根林 梅昕 陈康武 李继刚 邹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0-974,共5页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0steo—porotie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凶及预防措施.方法:2003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PKP治疗O...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0steo—porotie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凶及预防措施.方法:2003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PKP治疗OVCFs患者187例共233个椎体:所有病例术前均无神经根及脊髓受压症状.年龄52~93岁,男31例,女156例?椎体周壁破坏34例47个椎体,椎体周壁无破坏153例186个椎体:手术部位:T5~L5,TIO及以下椎体经椎弓根入路,T9及以卜椎体经椎弓根旁入路。术后随访2~78个月,平均20.8个月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共出现并发症23例,发生率为123%。骨水泥渗漏7例共7个椎体,6例未产生临床症状,1例术后疼痛症状加重,口服消炎镇痛药3d后症状缓解;椎体周壁有破坏者和无破坏者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分别为8.5%(4/47)和1.6%(3/186),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骨水泥渗漏患者骨水泥注入量胸椎为4.53±0.31ml,腰椎为6.75±0.42m1.无渗漏者胸椎为3.50±0.40ml,腰椎为5.60±0.60ml,有骨水泥渗漏与无骨水泥渗漏患者骨水泥注入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手术入路和手术部位的骨水泥渗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例术中卅现一过性血压降低,紧急处理后30min内恢复正常。2例术后疼痛加重,分别服用消炎镇痛药2d、7d后症状缓解。术后发生低热5例,给予对症处理后体温均恢复正常。随访过程中非手术椎体新发压缩骨折6例,4例经保守治疗,2例行PKP手术后,均恢复日常活动。结论:PKP治疗OVCFs有一定的并发症,骨水泥渗漏仍是主要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术水平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