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2017版) 被引量:110
1
作者 唐健雄 +5 位作者 郑民华 陈杰 陈双 田文 李健文 王明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401-406,共6页
为了推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理念、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推动学术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对2013年制定的《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 为了推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理念、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推动学术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对2013年制定的《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予以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腹股沟疝 手术操作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指南 内镜外科学 规范化操作 疝修补
原文传递
老年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92
2
作者 李航宇 顾岩 +3 位作者 王明 张光永 唐健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2-787,共6页
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多发病,以老年腹股沟疝病人为主要患病群体。老年病人由于衰老、并存疾病、衰弱等多方面因素,围手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1],需要额外关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组织国内部分相关专业专家... 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多发病,以老年腹股沟疝病人为主要患病群体。老年病人由于衰老、并存疾病、衰弱等多方面因素,围手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1],需要额外关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组织国内部分相关专业专家,在《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基础上(以下简称《指南》),针对老年病人诊治中的特殊问题,从老年的定义及年龄分层、诊断及术前准备、麻醉方法及选择、治疗方法及选择、术后早期管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6个方面,经过反复讨论修订,形成以下19个问题及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老年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技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3
3
作者 王明 申英末 +3 位作者 陈杰 曹金鑫 朱熠林 杨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TAPP)技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TAPP手术治疗的367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5例患者顺利完...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TAPP)技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TAPP手术治疗的367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为(55.7±19.3)(30~100)min,住院时间(4.9±2.7)(2—12)d。术后疼痛发生率为4.1%(15/367),肿胀积液发生率为13.1%(48/367),排尿困难发生率为1.3%(5/367),无局部异物感、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367例患者均随访3~72个月,平均(36.54±4.7)个月,复发2例,无补片感染及慢性疼痛。结论对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腹腔镜TAPP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且手术安全性高,效果切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复发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岩溶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与过程 被引量:53
4
作者 李森 魏兴琥 +3 位作者 黄金国 王明 罗红波 李红兵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8-926,共9页
中国南方岩溶区是石漠化广为发展的脆弱生态区域。南方岩溶区土地石漠化的起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地质-历史时期其自身环境孕育和存在着自然石漠化过程,在历史时期—现代自然石漠化过程又叠加了人为石漠化过程,人为活动加速... 中国南方岩溶区是石漠化广为发展的脆弱生态区域。南方岩溶区土地石漠化的起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地质-历史时期其自身环境孕育和存在着自然石漠化过程,在历史时期—现代自然石漠化过程又叠加了人为石漠化过程,人为活动加速、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清朝初、中期是人为活动影响石漠化的重要转折时期,此后人为因素作用比重逐渐超过自然因素的作用比重。岩溶区土地石漠化过程是由植被退化丧失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地表水流失过程、基岩溶蚀侵蚀过程、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过程合成的地表生态过程,其实质是形成石质荒漠的土地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成因 过程 中国南方岩溶区
下载PDF
青年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51
5
作者 唐健雄 +4 位作者 李航宇 王明 陈思梦 顾岩 张光永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4-757,共4页
我国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治主要遵循《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以下简称《指南》)[1]。与成人腹股沟疝不同,青年腹股沟疝病人(以下简称"青年病人")有其特殊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青年病... 我国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治主要遵循《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以下简称《指南》)[1]。与成人腹股沟疝不同,青年腹股沟疝病人(以下简称"青年病人")有其特殊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青年病人的年龄定义存在混淆,尚无公认的适用于青年病人的年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青年 生殖功能 疝修补术 生物材料加强疝修补术 子宫圆韧带 妊娠
原文传递
善愈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 被引量:49
6
作者 陈杰 申英末 +3 位作者 刘素君 王明 那冬鸣 王帆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善愈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的疗效。方法对15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局部神阻滞麻醉下的善愈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费用、平均住院日和近期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手术时间平均... 目的探讨善愈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的疗效。方法对15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局部神阻滞麻醉下的善愈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费用、平均住院日和近期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手术时间平均25 min。所有患者手术后疼痛轻微,未使用术后止痛药,术后未出现尿潴留和阴囊浆液肿,无切口感染和切口下血肿,无术后慢性疼痛,平均住院3 d,平均手术费用4266元。平均随访16个月,无复发,异物感不明显。结论善愈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疝环或腹横筋膜缺损较大及复发的腹股沟疝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外科手术 无张力疝修补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原文传递
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及其遥感影像特征分析——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 被引量:45
7
作者 王金华 李森 +2 位作者 李辉霞 罗红波 王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5-770,共6页
建立准确的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及其卫星遥感影像特征是提高石漠化土地监测与评价的基础和关键。以生态基准面概念为理论依据,在综合性、主导性、可操作性原则指导下,选取基岩、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等指标,建立了粤北山区石漠化土地分... 建立准确的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及其卫星遥感影像特征是提高石漠化土地监测与评价的基础和关键。以生态基准面概念为理论依据,在综合性、主导性、可操作性原则指导下,选取基岩、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等指标,建立了粤北山区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并提出了各级石漠化土地的解译标志。结果表明:选取的分级指征及解译标志能够有效地揭示粤北石漠化土地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土地分级 景观指征 遥感影像特征 粤北山区
下载PDF
脱细胞基质材料生物补片在青少年(6~18岁)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申英末 陈杰 +5 位作者 杨硕 刘素君 王明 孙立 王帆 朱熠林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在青少年(6~18岁)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为这一特定人群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材料。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共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使用广东冠... 目的探讨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在青少年(6~18岁)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为这一特定人群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材料。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共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使用广东冠昊公司生产的脱细胞基质材料生物补片行腹股沟疝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修补术,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12~18个月,未出现生物材料过敏病例,未出现伤口感染,术后阴囊积液3例,无慢性疼痛和局部异物感,无复发病例。结论在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脱细胞基质材料的生物补片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效果良好,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理论上可更好地预防复发,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青少年 脱细胞组织基质
原文传递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补片固定方式的演变与进展 被引量:40
9
作者 赵学飞 申英末 +4 位作者 陈杰 田茂霖 杨硕 刘素君 王明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9-13,共5页
疝是普通外科范畴内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其概念是指人体的组织、器官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孔隙或缺损,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到达另一部位。疝所涵盖的内容较多,可在人体的多个解剖部位发生,其中最多见的是腹股沟疝,人群发... 疝是普通外科范畴内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其概念是指人体的组织、器官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孔隙或缺损,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到达另一部位。疝所涵盖的内容较多,可在人体的多个解剖部位发生,其中最多见的是腹股沟疝,人群发病率1%~5%。疝的发生不但出现局部包块影响美观,且能够造成局部坠胀不适甚至疝内容物嵌顿坏死,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固定方式 演变 补片 解剖部位 普通外科 疝内容物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李森 魏兴琥 +4 位作者 张素红 李红兵 王明 罗红波 王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4-684,共11页
中国南方岩溶区是土地石漠化广为发生发展的脆弱生态区域。运用面上调查、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从地表生态过程的角度对土地石漠化过程进行解析、研究。在轻度石漠化向极重度石漠化发展的过程中,仅2-3 a... 中国南方岩溶区是土地石漠化广为发生发展的脆弱生态区域。运用面上调查、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从地表生态过程的角度对土地石漠化过程进行解析、研究。在轻度石漠化向极重度石漠化发展的过程中,仅2-3 a,植被就从灌草混合群落退化为草本群落,物种减少76%,植被盖度降低87.2%;土壤侵蚀量逐渐加大,土壤物质不断流失和丢失,土层变薄,侵蚀模数呈10多倍、数10倍增加。岩溶坡面特殊的水文过程和水循环模式,使石漠化土地上"四水"转化迅速。随着石漠化程度加重,地表水和壤中水流失量加大,石灰岩脉动式"生长"速度加快,使基岩裸露率由30%—50%增至90%以上,最终导致土壤粗化,养分减少,生物生产量减少89%甚至更多。这表明,土地石漠化过程是由植被退化丧失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地表水流失过程、碳酸盐岩溶蚀侵蚀过程和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过程相互联系、组合而成的土地退化过程,也是岩溶山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为石质荒漠系统的地表生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石漠化过程 面上调查 观测与模拟试验 地表生态过程 粤北岩溶山区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手术治疗难复性腹股沟疝:附118例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刘雨辰 刘亦婷 +3 位作者 杨硕 杨慧琪 王明 秦昌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60-1265,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手术(TAPP)在治疗难复性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行腹腔镜TAPP手术的118例难复性腹股沟疝患者手术及随访资料。结果:1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手术(TAPP)在治疗难复性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行腹腔镜TAPP手术的118例难复性腹股沟疝患者手术及随访资料。结果:118例患者中,90例(76.3%)行标准TAPP手术,28例(23.7%)行小切口辅助TAPP手术。全组患者手术时间50(40~65)min、术中出血量5(3~10)mL、术后住院时间2(1~3)d、住院费用9696(9012~11456)元。术中并发症4例(3.4%),包括输精管损伤1例(0.8%),精索血管损伤2例(1.7%),腹壁下血管损伤1例(0.8%)。围手术期并发症例31例(26.3%),包括排尿困难8例(6.8%),阴囊血肿1例(0.8%),伤口疼痛21例(17.8%),认知功能障碍1例(0.8%)。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无复发、感染的病例,随访期内发生并发症48例(40.7%),包括血清肿33例(28.0%),异物感3例(2.5%),慢性疼痛1例(0.8%)。小切口辅助TAPP的患者围手术期伤口疼痛发生率高于标准TAPP患者(46.4%vs.8.9%,P<0.05),两者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应用腹腔镜TAPP治疗难复性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但应视术中情况决定具体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应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34
12
作者 曹金鑫 王明 +3 位作者 朱熠林 杨硕 刘雨辰 申英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应用腹腔镜TAPP治疗的腹股沟复发疝354例病人资料。结果 354例顺利完...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应用腹腔镜TAPP治疗的腹股沟复发疝354例病人资料。结果 354例顺利完成腹腔镜TAPP。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54.7±19.4)min;住院时间2~14 d,平均(4.7±2.1)d;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37.7±12.4)个月。术中组织损伤发生率4.5%(16/35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6%(48/354),均经治疗痊愈,未发生局部严重异物感、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无术后感染及慢性疼痛发生。2例(0.6%)复发病人,均经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未再复发。结论在具备一定腹腔镜疝手术经验的前提下,腹腔镜TAPP是前入路术后复发疝的首选治疗方式;是"后入路"术后复发疝的一种可以选择的手术治疗方式,但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依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复发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石油沥青在连续热和空气老化中化学族组成的变化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亓玉台 王明 +1 位作者 陈斌 范耀华 《石油沥青》 1993年第4期17-22,共6页
本文在120~180℃范围内详细考察了欢三联和胜利直馏沥青在连续热和空气老化中化学族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热和空气老化时同的增长,沥青的饱和烃组分含量基本不变,芳香烃组分含量逐渐减少,而沥青质组分含量逐渐增加.本文所提出的连串... 本文在120~180℃范围内详细考察了欢三联和胜利直馏沥青在连续热和空气老化中化学族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热和空气老化时同的增长,沥青的饱和烃组分含量基本不变,芳香烃组分含量逐渐减少,而沥青质组分含量逐渐增加.本文所提出的连串反应动力学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石油沥青在连续的热和空气老化中化学族组成的变化规律,各组分含量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其差值一般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沥青 老化 化学族组成 动力学
下载PDF
压迫治疗对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影响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高超 闫治波 +3 位作者 王明 刘雨辰 仲明惟 张光永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2-750,共9页
目的探讨压迫治疗对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51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60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917例、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451例、复旦大学... 目的探讨压迫治疗对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51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60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917例、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451例、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363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307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54例、四川省人民医院222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21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2例、安徽省立医院191例、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81例、天津市人民医院174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9例、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155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52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6例、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中心医院136例、武汉市第一医院134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22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22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18例、徐州市中心医院113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2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2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102例、天津市南开医院100例、山东省立医院99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90例、河南省人民医院88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7例、张家口市第一医院86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6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77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75例、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72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7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9例、湖南省直中医医院49例、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48例、湖北省新华医院47例、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6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5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4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9例、吉林延安医院28例、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5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2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2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修补术 血清肿 压迫治疗 倾向性评分
原文传递
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2
15
作者 郎中亮 王明 钟晓红 《安徽医学》 2018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VSD)局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的58例慢性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VSD)局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的58例慢性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经过持续灌洗VSD治疗患者的感染控制情况、治疗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面积、并发症、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58例患者共培养出68株病原菌,其中4例患者细菌培养为阴性,创面感染率93.10%。革兰氏阳性菌28株(41.18%),革兰氏阴性菌40株(58.82%),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00%)、铜绿假单胞菌(20.59%)、大肠埃希菌(13.24%)。55例患者接受持续灌洗VSD治疗后,创面感染得到控制,接受1、2、3、4次治疗的例数分别为36、13、4、2例;创面清洁时间6~43 d,平均(14.40±8.93)d;治疗后创面面积缩小平均值为(8.91±3.17)cm2;无明显堵管及严重并发症出现。持续灌洗VSD治疗后,17例患者一期愈合,38例患者经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仅1例游离皮瓣出现坏死,其余全部存活;无创面进一步恶化或者复发感染患者。治疗优良率达98.18%。结论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创面局部持续灌洗VSD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缩小创面面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感染 病原菌 持续灌洗 负压封闭引流
下载PDF
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治疗6至18岁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申英末 陈杰 +5 位作者 杨硕 刘素君 王明 孙立 王帆 朱熠林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在6~18岁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12月间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6~18岁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应用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行腹股沟... 目的探讨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在6~18岁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12月间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6~18岁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应用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行腹股沟疝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行传统的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疝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39±4)min,术后24h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评分为(2.8±0.9)分,术后留院时间(31±8)h;对照组手术时间(36±4)min,术后24hVAS评分(2.6±1.0)分,术后留院时间(34±11)h。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t=3.357,P=0.001),而两组术后24hVAS评分和术后留院时间无差异(P〉0.05)。两组随访观察14~20个月,未出现生物材料过敏病例,未出现伤口感染、慢性疼痛或局部异物感。试验组术后出现阴囊积液3例,无复发;对照组出现阴囊积液2例,复发2例。结论在6—18岁儿童和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生物补片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效果良好.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青少年 脱细胞组织基质
原文传递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2017版) 被引量:29
17
作者 唐健雄 +5 位作者 郑民华 陈杰 陈双 田文 李健文 王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6期483-488,共6页
为了推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理念,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推动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对2013年制定的《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1]... 为了推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理念,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推动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对2013年制定的《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1]予以修订。本次修订在原版本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相关指南[1-2]、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具体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疝修补术 补片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危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意义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明 李春盛 +1 位作者 杨军 王硕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7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危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30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的急诊 ICU 住院患者。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验分为脓毒症组18例和非脓毒症组12例,所有患者入院第1、3、7天...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危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30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的急诊 ICU 住院患者。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验分为脓毒症组18例和非脓毒症组12例,所有患者入院第1、3、7天分别抽血检测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同时行血、痰细菌培养、胸片检查,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程度。随访28 d 判断预后。结果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组升高明显(最高10.13 ng/ml),非脓毒症组变化不明显,降钙素原高于0.5 ng/ml 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97.0%,特异性为91.7%,其阳性预测值达到82.1%,均高于 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的浓度与预后有关,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降钙素原和白细胞计数在两组均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原可以作为判断脓毒症的早期指标,而且可能反映病情程度,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危重病 诊断 预后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在国内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19
作者 龙富立 王娜 +3 位作者 王秀峰 王明 覃倩倩 覃泱泱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0期213-214,共2页
思维导图可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用,方便教师备课和更新知识点,方便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重点内容,方便学生笔记、理解和记忆。同时能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关键点是如何以一种生动、清晰的方式联系起来的。同时可以作为一种测试工具,测试学... 思维导图可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用,方便教师备课和更新知识点,方便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重点内容,方便学生笔记、理解和记忆。同时能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关键点是如何以一种生动、清晰的方式联系起来的。同时可以作为一种测试工具,测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目前在国内医学教育中,无论是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践课程教学均有采用,其评价均良好,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医学教育 概述
下载PDF
我国成年人腹股沟疝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现状调查(CHAT-1)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明 李航宇 +6 位作者 张光永 李健文 陈杰 唐健雄 车焱 马迎民 李俊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5-820,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成年人腹股沟疝治疗现状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相关事件。方法对2017-01-01—2017-12-31中国大陆58家大型医院中因腹股沟疝住院的所有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以Caprini评分对全部病人进行分层分析和数据统计,对相...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成年人腹股沟疝治疗现状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相关事件。方法对2017-01-01—2017-12-31中国大陆58家大型医院中因腹股沟疝住院的所有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以Caprini评分对全部病人进行分层分析和数据统计,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8家医院共收治腹股沟疝住院病人14322例,经数据校对和数据清洗后,13886例(97.0%)对象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腹腔镜手术占51.2%,开放手术占48.8%。共观察到16例VTE事件,占全部病人0.1%(95%CI 0.11~0.13)。其中Caprini评分高危组和中危组VTE发生率分别为0.2%(95%CI 0.18~0.20)和0.02%(95%CI 0.01~0.0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0),低危组没有发现VTE事件。全部病人中,仅3250例(23.4%)在诊治过程中进行了Caprini风险评估,仅13.2%的对象接受了VTE预防措施(无论适当与否),其中接受适当预防的比例仅为1.2%。结论我国成人腹股沟疝围手术期VTE的评估和预防被严重忽视、术后VTE发病情况被低估,高龄、疝修补手术、全身麻醉、VTE病史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目前尚未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