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震害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洪海春 尤捷 +1 位作者 陶小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3-1022,共10页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10月7日云南景谷发生MS6.6地震。这2次地震的震级、地震类型、震源深度等相差不大,但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建筑损毁程度、地震地质灾害等却相差很大。在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地...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10月7日云南景谷发生MS6.6地震。这2次地震的震级、地震类型、震源深度等相差不大,但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建筑损毁程度、地震地质灾害等却相差很大。在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地裂缝、砂土液化、房屋建筑损毁等灾害轻重差别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鲁甸地震灾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破碎,人口密度大,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差;而景谷地震灾区地质环境较好,植被茂密,人口密度低,相比同量级地震的加速度小,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较好。总体而言,鲁甸MS6.5地震的震害比景谷MS6.6地震要严重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景谷地震 地震烈度 震害 崩塌 滑坡 地裂缝 砂土液化 房屋建筑损毁
下载PDF
sPL震相在江苏高邮M 4.9级地震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詹小艳 朱升初 +2 位作者 薛莹莹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09-1614,共6页
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在江苏高邮与宝应交界发生了M4.9级地震,是江苏地区陆地上近22年来的最大地震.本文是运用频率-波速(F-K)方法,来模拟得到深度震相sPL在不同深度模型下的理论地震图,然后在径向(R)、切向(T)和垂直向(Z)上... 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在江苏高邮与宝应交界发生了M4.9级地震,是江苏地区陆地上近22年来的最大地震.本文是运用频率-波速(F-K)方法,来模拟得到深度震相sPL在不同深度模型下的理论地震图,然后在径向(R)、切向(T)和垂直向(Z)上与实际观测波形进行拟合比较,来最终确定出震源深度.根据sPL震相的优势震中距范围30~50 km,从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中,筛选出波形记录质量信噪比高的宝应台(BY)、盐城台(YC)来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宝应台和盐城台在震源深度模型分别为11 km和10 km时,理论地震图和实际观测波形的拟合结果最为接近.这一结果与利用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法获得的震源深度,约10.2 km基本一致,初步表明在覆盖层厚的江苏中部地区,利用sPL震相来测定震源深度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深度 sPL震相 F-K方法 理论地震图
原文传递
芦山地震古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洪海春 石玉成 +2 位作者 刘拓 詹小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根据芦山地震极震区和重灾区古建筑的震害现场调查资料,进行震害特征与破坏原因分析。古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木结构、石结构、砖木结构和砖石结构。通过分类和归纳的方法,得到古建筑的典型震害特征包括基础剪断、墙体开裂、抹灰掉落和... 根据芦山地震极震区和重灾区古建筑的震害现场调查资料,进行震害特征与破坏原因分析。古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木结构、石结构、砖木结构和砖石结构。通过分类和归纳的方法,得到古建筑的典型震害特征包括基础剪断、墙体开裂、抹灰掉落和顶部局部塌落等。古建筑遭到破坏的成因机制包括:鞭鞘效应、竖向地震作用、传力机理变化等。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古建筑的地震破坏作用差异性等,同种结构形式的古建筑比普通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要好。同时,讨论了不同结构类型古建筑的抗震维护与加固措施、抗震传力机理以及隔震和减震等,为古建筑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减轻灾害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古建筑 震害调查与分析 抗震机理及抗震措施 维护与加固
下载PDF
二氧化碳相变技术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稳 陈颙 +7 位作者 夫运 曹运兴 田林 徐勇 郭新景 冯生强 扈效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05-2616,共12页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物理相变技术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在地下成层性较好的某煤田地震测区,开展了利用二氧化碳相变技术激发地震波的野外人工震源激发-接收实验.并与传统炸药震源进行了对比.地震数据利用Aries2.66型垂直分量反射地...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物理相变技术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在地下成层性较好的某煤田地震测区,开展了利用二氧化碳相变技术激发地震波的野外人工震源激发-接收实验.并与传统炸药震源进行了对比.地震数据利用Aries2.66型垂直分量反射地震仪和PDS-2型三分量地震仪接收.根据实测地震数据,从野外地震记录震相识别,初至波传播距离分析,震源近场地震信号时频分析,CO2相变激发震源子波提取和基于CO2震源子波的地震初至波波形反演实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关于CO2相变激发技术能否产生地震波信号以及能否将其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2物理相变膨胀能够产生能量集中的地震波信号;在实验区地质条件和激发参量下地震记录中初至波的可识别的传播距离约为1km;震源近场地震信号的主频集中在8~13Hz;利用震源近场数据提取了CO2震源子波;通过地震初至波波形反演实验认为这种震源子波能够应用于波形反演等方面的研究.因为CO2相变激发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优点,若能进一步在激发能量、激发-延迟时间一致性等方面加以改进,该技术有望在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煤矿高瓦斯环境人工地震勘探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震源研发 二氧化碳物理相变 时频分析 震源子波 初至波波形反演
下载PDF
江苏省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技术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詹小艳 许红梅 +3 位作者 朱升初 薛莹莹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着力研究和开发了江苏省地震局的测震数据库、前兆数据库的共享、管理与集中发布技术。主要运用JSP(Java Server Page)技术及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语言对测震的JOPENS系统中MySQL数据库、EQIM数据库、... 本文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着力研究和开发了江苏省地震局的测震数据库、前兆数据库的共享、管理与集中发布技术。主要运用JSP(Java Server Page)技术及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语言对测震的JOPENS系统中MySQL数据库、EQIM数据库、及前兆Oracle数据库等进行进一步地开发。搭建了一个行业内跨计算机操作平台的可视化的地震科技数据共享、交换及管理平台,实现了多种地震科学数据的(例如近、远震地震信息、各学科的运行率等)在线可视化、基于Google Map检索的地震信息服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科学数据 分布式数据库 JSP语言 PHP语言
下载PDF
人工拟合地震动时程参数对场地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石玉成 +2 位作者 卢育霞 刘琨 裘国荣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采用目标谱拟合法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拟合过程中对包络线参数进行定量的变化,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根据其对场地反应的影响,讨论时程参数对人工拟合地震动时程的影响规律,为场地抗震设防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t1t、2和c... 采用目标谱拟合法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拟合过程中对包络线参数进行定量的变化,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根据其对场地反应的影响,讨论时程参数对人工拟合地震动时程的影响规律,为场地抗震设防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t1t、2和c不同时,所拟合的地震动时程对土层地震反应结果有较大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土层结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时程 场地反应 影响规律 包络线参数
下载PDF
基于钻孔特性的体应变观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何斌 田韬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58,共6页
采用相关分析与调和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数字化以来的体应变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不同台站观测资料变化特征。结合钻孔柱状图和仪器运行状况,分析了M_2波潮汐因子、气压和水位回归系数与岩性和井孔特性的关系,讨论在安装过程中提高体应变... 采用相关分析与调和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数字化以来的体应变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不同台站观测资料变化特征。结合钻孔柱状图和仪器运行状况,分析了M_2波潮汐因子、气压和水位回归系数与岩性和井孔特性的关系,讨论在安装过程中提高体应变仪观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应变 M2波 钻孔特性 回归分析 调和分析
下载PDF
省级地球物理站网仪器运行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瞿旻 张敏 +4 位作者 刘高川 杨正纲 张扬 宫杰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顺应地震监测业务改革方向,为提升地球物理站网仪器运维效率,设计了一套地球物理站网仪器运行监控系统。系统包括基于B/S架构设计的监控软件平台、手机监控App软件和基于C/S架构设计的调试工具,通过实时获取地球物理仪器状态流和数据流... 顺应地震监测业务改革方向,为提升地球物理站网仪器运维效率,设计了一套地球物理站网仪器运行监控系统。系统包括基于B/S架构设计的监控软件平台、手机监控App软件和基于C/S架构设计的调试工具,通过实时获取地球物理仪器状态流和数据流,对仪器时钟准确性、连通性,数据完整性、有效性等进行自动化分析,实现辖区范围内地球物理站网仪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该系统可对仪器运行状态异常、产出数据不符合规范要求等情况进行异常告警,提示运维人员第一时间排查故障,从而提高了地球物理站网仪器运行率和数据质量;系统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备份,提高了地球物理台网数据完整性,并为今后实现数据质量实时监控等数据服务提供了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站网 仪器运行监控 自动化分析 异常告警
高邮-宝应4.9级地震地面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俞言祥 +3 位作者 何斌 彭小波 詹小艳 朱升初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9-1361,共13页
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处发生4. 9级地震。文中利用江苏省强震动台网获取的43组主震强震动记录,从地震动峰值特征、衰减关系、持时和加速度反应谱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测记录的峰值加速度等值线长轴沿SW-NE方向展布,与... 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处发生4. 9级地震。文中利用江苏省强震动台网获取的43组主震强震动记录,从地震动峰值特征、衰减关系、持时和加速度反应谱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测记录的峰值加速度等值线长轴沿SW-NE方向展布,与真实的烈度等值线格局基本一致;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值与中国东部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预测值基本相符,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值和水平向峰值速度值均高于第五代区划图(GB18306-2015)中使用的衰减关系预测值;回归分析了2种地震动相对持时的空间变化曲线,与基于NGA强震记录库的全球经验预测曲线相比,此次地震动持时高于预测值;加速度反应谱峰值周期在0. 1~0. 3s之间,与相应地区基于中国东部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计算得到的基岩反应谱的形状和峰值周期相比,几个典型加速度记录的反应谱峰值周期相对较小,但反应谱形状大致相似;采用H/V单台谱比法分析了2个典型台站在地震中的场地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台站场地对地震动存在明显的放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宝应地震 幅值 反应谱 持时 场地效应
下载PDF
岩石弹性模量对钻孔体应变仪M2波视潮汐因子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斌 +2 位作者 张岑 卜玉菲 章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4-859,共6页
首先,应用Venedikow调和分析方法计算体应变仪观测记录的M2波视潮汐因子;然后,对体应变仪井下传感器观测层岩芯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求取岩芯试样的力学参数。对比研究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M2波视潮汐因子的关... 首先,应用Venedikow调和分析方法计算体应变仪观测记录的M2波视潮汐因子;然后,对体应变仪井下传感器观测层岩芯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求取岩芯试样的力学参数。对比研究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M2波视潮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弹性模量E对M2波视潮汐因子有明显的影响,随着M2波视潮汐因子的增大,岩石弹性模量呈线性函数降低,二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钻孔岩芯力学性质的差异性是造成体应变仪之间M2波视潮汐因子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应变仪 岩石力学 M2波视潮汐因子 力学性质
下载PDF
溧阳地区强震动台站场地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昱辰 +1 位作者 何斌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5-1009,共5页
介绍了溧阳地区强震动台站分布情况,对其近年来获得的强震动记录进行初步分析,采用水平竖向谱比法研究其中3个台站的场地特征。利用卓越周期划界法对台站场地进行了初步的类别划分。结合典型台站场地的钻孔资料计算卓越周期和划分场地类... 介绍了溧阳地区强震动台站分布情况,对其近年来获得的强震动记录进行初步分析,采用水平竖向谱比法研究其中3个台站的场地特征。利用卓越周期划界法对台站场地进行了初步的类别划分。结合典型台站场地的钻孔资料计算卓越周期和划分场地类别,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强震动记录的HVSR曲线的卓越周期和谱型能够较好的体现台站的场地特征,且HVSR法能突出不同场地的地震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阳 场地特征 谱比法 场地分类 卓越周期
下载PDF
2012年7月20日江苏宝应M4.9地震加速度场的计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詹小艳 朱升初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3期47-50,共4页
运用ShakeMap中的计算方法,计算2012年7月20日江苏宝应M 4.9地震的加速度场,结果发现,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分布与真实的烈度分布基本一致,说明利用江苏省强震动台网43个固定台站的观测资料,可为快速评定此次地震的烈度提供科学、准确的... 运用ShakeMap中的计算方法,计算2012年7月20日江苏宝应M 4.9地震的加速度场,结果发现,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分布与真实的烈度分布基本一致,说明利用江苏省强震动台网43个固定台站的观测资料,可为快速评定此次地震的烈度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应M4.9地震 强震动 加速度场 烈度
下载PDF
基于多震相联合反演江苏地区一维速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细兵 赵启光 +2 位作者 朱峰 洪海春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利用地震走时数据,采用联合反演方法获取了江苏地区的一维P波速度模型。与仅采用初至波走时的传统天然地震走时获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大量存在的续至波参与反演,能有效改进中下地壳的反演能力。针对地震震相目录中常存在震相标... 利用地震走时数据,采用联合反演方法获取了江苏地区的一维P波速度模型。与仅采用初至波走时的传统天然地震走时获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大量存在的续至波参与反演,能有效改进中下地壳的反演能力。针对地震震相目录中常存在震相标识错误的问题,采用的自动判别筛选震相方法能最大限度提高数据走时的精度,可以对不同震相进行有效区分。与其他常用一维速度模型相比,本文反演的模型对Pg、Pn震相走时拟合效果最佳,残差最小。当所用走时数据拥有较高定位精度时,该反演方法能为研究区三维速度结构成像和地震定位提供较可靠的一维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反演 一维速度结构 江苏地区 续至波
下载PDF
江苏海洋地震台站建设与效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宫杰 孙业君 +6 位作者 郑江蓉 何奕成 张扬 张敏 瞿旻 卢永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4-625,共12页
利用GL-PS2一体化短周期地震计分别在江苏海上风电平台升压站及高抗站建成两个海洋地震观测台站,并在升压站同址相临架设GL-PCS60一体化宽频带地震计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基于海上风电平台开展海洋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简单,成本较低,运行稳... 利用GL-PS2一体化短周期地震计分别在江苏海上风电平台升压站及高抗站建成两个海洋地震观测台站,并在升压站同址相临架设GL-PCS60一体化宽频带地震计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基于海上风电平台开展海洋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简单,成本较低,运行稳定可靠。相比于陆地台站,海上风电平台白天与夜晚噪声水平差异较小,但受风力天气影响显著。以升压站为例,海浪干扰集中在0.15~0.3 Hz频段附近,固有频率为1.4 Hz。地震过程频谱分析获得的地震集中频段作为地震波形滤波处理依据可以提高信噪比,获得清晰震相。基于海上风电平台开展海洋地震观测在提高海洋地震监测预警能力的同时,地震过程频谱分析固有频率稳定性以及地震集中频段可为海上风电平台结构在发震过程中的影响情况做出安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风电平台 背景噪声 频谱分析 固有频率
下载PDF
基于视出射角与到时参数联合定位方法对高邮、宝应交界M4.9地震序列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斌 张元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086,共6页
利用P波视出射角与到时参数对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M4.9地震序列进行了联合定位。建立了与视出射角联合定位方法的目标函数,并使用蒙特卡洛法进行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序列沿杨汊苍—桑树头断裂带呈NNE向密集型分布;深度... 利用P波视出射角与到时参数对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M4.9地震序列进行了联合定位。建立了与视出射角联合定位方法的目标函数,并使用蒙特卡洛法进行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序列沿杨汊苍—桑树头断裂带呈NNE向密集型分布;深度分布显示断层以走滑为主,带有少量正断,高倾角特征;结合速度结构,地震序列集中发生在速度高值区和低值区的交界部位,即脆—韧性转换带,并且震源深度的下界面止于20km。根据速度结构性质认为下部地壳的高速结构为其提供了上部地壳横向运动的松弛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宝应交界4.9级地震 视出射角 地震波到时 联合定位
下载PDF
基于波谱包络特征的地震事件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詹小艳 +3 位作者 缪发军 薛莹莹 朱升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3,共6页
以声谱图像模式识别为基本思想,改进了基于地震波波谱包络分布特征的初至震相检测方法。改进后的算法,首先将波形记录特征转换为谱能量分布,以台站固有背景噪声的时频特征为基准,提取出记录信号的时频包络特征作为事件触发检测的目标函... 以声谱图像模式识别为基本思想,改进了基于地震波波谱包络分布特征的初至震相检测方法。改进后的算法,首先将波形记录特征转换为谱能量分布,以台站固有背景噪声的时频特征为基准,提取出记录信号的时频包络特征作为事件触发检测的目标函数。为降低主震尾波对检测后续余震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标度缩放因子对大于台站背景噪声水平的能量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2组密集余震序列的实测结果表明:相对STA/LTA算法自动检测结果,新方法正确触发率提高约19.6%,漏触发率则降低了22.6%,表现出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触发效率,且运行速度快,能够满足地震实时处理系统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序列 初至震相 地震波 波谱能量包络 峰值搜索
下载PDF
318国道沿线芦山地震的震害特征与烈度区划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海春 许汉刚 +2 位作者 瞿红梅 薛莹莹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0,共6页
针对318国道雅安市政府路段向西一直到二郎山隧道东端沿线两侧的芦山地震震害特征进行总结,并按照《中国地震烈度表》进行地震烈度区划,确定不同地震烈度圈的分界线。同时,将调查结果和中国地震局发布的四川省芦山"4·20"... 针对318国道雅安市政府路段向西一直到二郎山隧道东端沿线两侧的芦山地震震害特征进行总结,并按照《中国地震烈度表》进行地震烈度区划,确定不同地震烈度圈的分界线。同时,将调查结果和中国地震局发布的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烈度图进行比较。研究表明:318国道沿线地震烈度全部低于Ⅸ度,Ⅷ度区的边界以天全县始阳镇为界即往东约偏移3 km,Ⅶ度区的边界以天全县紫石乡为界即往东偏移约2 km,Ⅵ度区的边界以二郎山隧道东端为界即往东偏移约8 km。同时,根据不同地震烈度圈的分界线,结合微观震中的位置,采用椭圆拟合芦山地震各烈度的等值线,探讨不同地震烈度圈的长半轴、短半轴和面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8国道沿线 芦山地震 震害特征 地震烈度区划 分界线
下载PDF
海上风电平台地震监测实验站记录的南黄海M3.8地震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业君 何奕成 +9 位作者 郑江蓉 黄耘 卢永 张敏 金凤学 季洋阳 宫杰 何斌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1-1353,共3页
江苏南黄海海域地质环境复杂、深大断裂发育,由北至南分布有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南部坳陷、勿南沙隆起区,发育有北西向的苏北-滨海大断裂,全长达270公里,占江苏海岸线的近1/3,是一条至今还在活动的大断裂[1]。南黄海地震活动频度较高... 江苏南黄海海域地质环境复杂、深大断裂发育,由北至南分布有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南部坳陷、勿南沙隆起区,发育有北西向的苏北-滨海大断裂,全长达270公里,占江苏海岸线的近1/3,是一条至今还在活动的大断裂[1]。南黄海地震活动频度较高、强度较大[2],有记载以来,共发生6.0级以上地震16次,最大地震为1846年南部坳陷7.0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地震 地震监测 南部坳陷 深大断裂 黄海海域 中部隆起 海上风电 北部坳陷
下载PDF
江苏高邮—宝应M_S4.9地震强震动观测与记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稳 +3 位作者 詹小艳 朱升初 何斌 薛莹莹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4-740,共7页
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处发生MS4.9地震,对江苏省数字强震动台网43个台站获取的强震记录进行初步分析得出,地震的最大水平向加速度为33.76 cm/s2,并计算地震的仪器烈度,得出烈度分布等值线图,与地震现场实际调查的烈度分布情... 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处发生MS4.9地震,对江苏省数字强震动台网43个台站获取的强震记录进行初步分析得出,地震的最大水平向加速度为33.76 cm/s2,并计算地震的仪器烈度,得出烈度分布等值线图,与地震现场实际调查的烈度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加速度 傅氏谱 仪器烈度 烈度等值线
下载PDF
基于谱比法的江苏强震动台站场地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3 位作者 周昱辰 钱婷 刘利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1-580,共10页
选取江苏省强震动台网近年来获得的强震动记录,基于水平竖向谱比法(HVSR),计算了22个强震动台站的速度反应谱平均谱比曲线,采用谱比形状一致法进行场地分类,并结合典型台站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谱比曲线... 选取江苏省强震动台网近年来获得的强震动记录,基于水平竖向谱比法(HVSR),计算了22个强震动台站的速度反应谱平均谱比曲线,采用谱比形状一致法进行场地分类,并结合典型台站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谱比曲线的卓越周期、场地放大等特征与台站场地地质资料相吻合,与传统场地分类方法相比,基于谱比法的场地特征分类方法能够突出不同场地的地震动反应特征,较好地体现了台站的场地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 谱比法 反应谱 卓越周期 场地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