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大地构造相解剖及其多岛增生过程 被引量:76
1
作者 肖文交 侯泉林 +8 位作者 李继亮 B.F.Windley 郝杰 方爱民 周辉 王志 陈汉林 张国成 袁超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B12期22-28,共7页
西昆仑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自北向南大致包括:(i)塔里木地块西南构造域, (ii)库地北岩浆弧,(iii)库地混杂带,(iv)库地微陆块,(v)主剪切带,(vi)峡南桥钙 碱性岩浆杂岩带,(vii)麻扎-康西瓦混杂带-增... 西昆仑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自北向南大致包括:(i)塔里木地块西南构造域, (ii)库地北岩浆弧,(iii)库地混杂带,(iv)库地微陆块,(v)主剪切带,(vi)峡南桥钙 碱性岩浆杂岩带,(vii)麻扎-康西瓦混杂带-增生楔,(viii)甜水海前陆褶皱冲断带等组成 部分.其中大地构造相(I)-(v)记录了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大洋向北消减,欧 亚大陆向南增生的历史,而大地构造相(vi)-(viii)记录了羌塘地块北部被动陆缘沉积 大地构造演化、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消减以及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拼贴并最终焊合的历史.大地构造相分析表明西昆仑造山带存在复杂的多岛海-增生弧 造山作用.这种复杂的多岛增生作用是欧亚大陆向南增生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大地构造相 多岛海-增生弧造山带
全文增补中
西昆仑库地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志 李继亮 +1 位作者 侯泉林 陈海泓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岩由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等地幔变质橄榄岩、豆荚状铬铁矿、堆晶橄榄岩、堆晶辉石岩和辉长岩、辉绿岩墙、块状和枕状玄武岩等组成。强亏损方辉橄榄岩为主的地幔岩组合 ,二辉石的低 Al含量和铬尖晶石的高 Cr#,以及岩... 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岩由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等地幔变质橄榄岩、豆荚状铬铁矿、堆晶橄榄岩、堆晶辉石岩和辉长岩、辉绿岩墙、块状和枕状玄武岩等组成。强亏损方辉橄榄岩为主的地幔岩组合 ,二辉石的低 Al含量和铬尖晶石的高 Cr#,以及岩石的富 Mg、Ni和贫 Al、Ca特征一致表明地幔橄榄岩类是经较高程度部分熔融后的地幔残余 ,与消减带之上蛇绿岩中的同类岩石相近。岩石富 Rb、Ba、U、Th、L REE,说明地幔残余岩石受到了来自消减带的洋壳重熔组分的混染。堆晶岩以辉石岩和辉长岩为主 ,可能属 PPG系列 ,指示岩浆是在消减带环境和含水条件下熔融的。辉长岩为低 Ti蛇绿岩型 ,代表洋内弧后盆地早期环境或弧前环境。辉绿岩和玄武岩为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的过渡类型 ;玄武岩和辉绿岩相比富 Ba、Th、LREE,贫 Ta,指示玄武岩较辉绿岩更多地受到来自消减带洋壳重熔组分的影响。库地蛇绿岩形成时的古构造环境是消减带之上的弧间或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地蛇绿岩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蛇绿岩 成因
下载PDF
西昆仑库地韧性剪切带的^(40)Ar/^(39)Ar年龄 被引量:29
3
作者 周辉 储著银 +3 位作者 李继亮 侯泉林 王志 方爱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3-239,共7页
西昆仑库地以南有一套变质变形较强的岩系 ,前人依照区域对比关系将其划为前寒武的古老基底。对西昆仑早期构造演化的论述均基于该观点 ,但没有提供确凿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笔者通过野外观察、室内研究 ,确认库地以南的变质变形岩系是... 西昆仑库地以南有一套变质变形较强的岩系 ,前人依照区域对比关系将其划为前寒武的古老基底。对西昆仑早期构造演化的论述均基于该观点 ,但没有提供确凿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笔者通过野外观察、室内研究 ,确认库地以南的变质变形岩系是大型韧性推覆剪切作用的产物。通过对新生变质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单矿物的 4 0 Ar/39Ar年龄分析 ,确定剪切变质年龄为 42 6- 451 Ma,说明库地的变质变形岩系是形成于早古生代晚期的一条大型韧性剪切带 ,这对于解释西昆仑的早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40-氩39测年 韧性剪切带 库地 西昆仑 青藏高
下载PDF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志 卢华复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7年第4期294-299,共6页
采自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的5个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07.9 Ma(Mus)、108、2Ma(Bi),107.1 Ma(Bi),109.2 Ma(Hb)和117.9 Ma(Bi),与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一致.它们记录了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间.样品在不同封闭温度下的年... 采自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的5个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07.9 Ma(Mus)、108、2Ma(Bi),107.1 Ma(Bi),109.2 Ma(Hb)和117.9 Ma(Bi),与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一致.它们记录了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间.样品在不同封闭温度下的年龄重叠说明,作为闽粤沿海碰撞造山带主体之一的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在形成后(107~118 Ma)经历了快速的初始冷却上升.结合钾长石K-Ar年龄研究和相关的年代学资料表明,该带后期(107~70 Ma)冷却上升速率有所减缓,大约为0.18~1.1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造山带 坪年龄 氢同位素 热年代学
原文传递
西昆仑库地蛇绿岩铂族元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志 侯泉林 +1 位作者 李继亮 陈海泓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5期1676-1680,共5页
对库地蛇绿岩铂族元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地幔橄榄岩所代表的亏损Ir的异常地幔受到了来自消减带之上的洋壳重熔组分的渗透 ,使之富Pd .堆晶辉石岩和辉长岩的PGE配分曲线为陡的正倾斜曲线 .Pd的富集与Thetford和Troodos蛇绿岩中辉石岩相似 ... 对库地蛇绿岩铂族元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地幔橄榄岩所代表的亏损Ir的异常地幔受到了来自消减带之上的洋壳重熔组分的渗透 ,使之富Pd .堆晶辉石岩和辉长岩的PGE配分曲线为陡的正倾斜曲线 .Pd的富集与Thetford和Troodos蛇绿岩中辉石岩相似 .辉绿岩和玄武岩的PGE特征与Troodos蛇绿岩中的上部枕状玄武岩具可比性 ,指示消减带之上弧后扩张的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消减带 库地蛇绿岩 西昆仑 蛇绿岩
原文传递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变形微构造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志 卢华复 贾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5-94,T002,共11页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的显微变形机制有粒间滑动、粒内滑动、位错及其滑移和蠕变、应变的局部恢复等。石英丰富的韧性变形和位错特征以及长石的脆一弹性变形说明糜棱岩形成于绿片岩相条件,变形时的温度约为300—350℃。石...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的显微变形机制有粒间滑动、粒内滑动、位错及其滑移和蠕变、应变的局部恢复等。石英丰富的韧性变形和位错特征以及长石的脆一弹性变形说明糜棱岩形成于绿片岩相条件,变形时的温度约为300—350℃。石英塑性变形处于重结晶一软化阶段和热加工一恢复阶段。由位错密度和动态重结晶颗粒粒径计算了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分别为56.8—99.7MPa,(0.35-1.61)×10-13s-1和175.8—406.9MPa,(0.7—7.2)×10-12s-1,二者较大的差值表明糜棱岩是缓慢上升至地表的,这一结论与应变局部恢复现象一致。该韧性剪切带是闽粤沿海早白垩世末碰撞造山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东-南澳 剪切带 糜棱岩 变形构造
下载PDF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走滑特征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志 卢华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T001,共7页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可能是在碰撞造山缝合带基础上发育的,其走滑特性严格受闽台微大陆与闽浙中生代火山弧碰撞过程中碰撞动力学的制约。岩石韧性组构和糜棱岩变形的微构造研究表明,碰撞前期走滑为左行。在早垩世晚期(100-120Ma)的主碰...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可能是在碰撞造山缝合带基础上发育的,其走滑特性严格受闽台微大陆与闽浙中生代火山弧碰撞过程中碰撞动力学的制约。岩石韧性组构和糜棱岩变形的微构造研究表明,碰撞前期走滑为左行。在早垩世晚期(100-120Ma)的主碰撞期和以伸展作用为主的碰撞后期,该带以右行为主,这种右行走滑一直持续至今。发育韧性剪切带的闽台微大陆(或称平潭-东山带)原始位置可能比现今更靠南,这是属于几百公里的漂移位移而不是剪切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乐-南澳 剪切带 走滑特性 碰撞动力学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紫菜中16种稀土元素 被引量:16
8
作者 蔡江帆 王志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7年第3期19-24,共6页
以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紫菜为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紫菜中16种稀土元素进行同时测定。通过在线引入内标溶液,在0~2.00μg/L范围内检测信号(CPS)与稀土元素含量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 以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紫菜为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紫菜中16种稀土元素进行同时测定。通过在线引入内标溶液,在0~2.00μg/L范围内检测信号(CPS)与稀土元素含量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 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3%。用来测定国家标准物质GBW10052(GSB-30)和GBW10045中的稀土元素,所得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从而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紫菜中痕量稀土元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稀土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内标
下载PDF
福建沿海堆晶辉长岩的Sm-Nd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志 卢华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8-411,共4页
本文测定了福建沿海莆田戴前山堆晶角闪辉长岩的Sm-Nd同位素年龄,由堆晶角闪辉长岩、斜长石和角闪石得到的全岩-矿物Sm-Nd内部等时线年龄为95±2Ma,记录了戴前山堆晶角闪辉长岩的结晶年龄。该年龄可能反映了辉长岩是碰撞造山带中的... 本文测定了福建沿海莆田戴前山堆晶角闪辉长岩的Sm-Nd同位素年龄,由堆晶角闪辉长岩、斜长石和角闪石得到的全岩-矿物Sm-Nd内部等时线年龄为95±2Ma,记录了戴前山堆晶角闪辉长岩的结晶年龄。该年龄可能反映了辉长岩是碰撞造山带中的同构造侵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同位素年龄 福建沿海 钐-钕
下载PDF
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及作品比较——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福斯特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志 李冬冬 《华中建筑》 2007年第7期5-8,共4页
该文通过简要阐述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以及对托马斯·赫尔佐格和诺曼·福斯特两位建筑大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的比较,来学习和理解生态建筑,最后希望借助两位大师的突出成就来引起我国建筑师对生态建筑的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 托马斯·赫尔佐格 诺曼·福斯特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 生态建筑思想 生态美学
下载PDF
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演化研究中的有关问题雏议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志 卢华复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本文依据大地构造理论和最新研究资料对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演化研究中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地体理论和大地构造相模式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建议扬弃华夏古陆、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等可能束缚研究思路的概念;将板片构造。
关键词 岩石圈 大陆 岩石圈演化 中国
下载PDF
谈轮滑教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志 吴兴军 侯明强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5-86,89,共3页
轮滑教学,不仅因其趣味性强,而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而且对于改善学生机体机能,降低发病率,更优于其它运动。它和我国北方冰上运动技术特点相似,但其器材经济,场地要求简单,不受气候限制,学生易掌握的特点,更适合于高校开展。
关键词 轮滑 轮滑教学 素质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乘用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史雷鸣 宋向阳 +1 位作者 王志 潘海涛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6,共4页
利用多种大型工程软件,对某乘用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首先,基于ADAMS/Engine模块创建TU5JP4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之后,将曲轴、连杆视为柔性体,利用Pro/E软件创建其实体模型,并导入ANSYS/Flex模... 利用多种大型工程软件,对某乘用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首先,基于ADAMS/Engine模块创建TU5JP4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之后,将曲轴、连杆视为柔性体,利用Pro/E软件创建其实体模型,并导入ANSYS/Flex模块生成模态中性文件;最后,将上述模态中性文件导入ADAMS,构造系统的刚柔混合动力学模型,并开展相关的数值仿真研究,提供了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与改进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曲柄连杆机构 多体动力学 匹配 乘用车
下载PDF
五台山早元古代高压变质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俞良军 王凯怡 +2 位作者 王志 李继亮 方爱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1-313,共13页
根据对原五台群北金岗库组变质作用的深入研究 ,表明它们经历了三期变质作用 ,即经历了弧陆碰撞导致的初始的构造埋藏变质作用 (M1)以及随后深埋到 42 km深度的峰期高压变质作用 (M2 ) ,压力可达 0 .8~ 1.4GPa,随后经历了快速抬升所导... 根据对原五台群北金岗库组变质作用的深入研究 ,表明它们经历了三期变质作用 ,即经历了弧陆碰撞导致的初始的构造埋藏变质作用 (M1)以及随后深埋到 42 km深度的峰期高压变质作用 (M2 ) ,压力可达 0 .8~ 1.4GPa,随后经历了快速抬升所导致的近等温的降压过程 (M3)到 0 .5~ 0 .7GPa,整个过程为顺时针方向演化的 P- T轨迹 ,与造山带型 P-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变质作用 顺时针P-T轨迹 五台山 早元古代 山西 金岗库组
下载PDF
Tectonic facies and the archipelago-accretion process of the West Kunlun, China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文交 侯泉林 +8 位作者 李继亮 Brian F. Windley 郝杰 方爱民 周辉 王志 陈汉林 张国成 袁超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0年第S1期134-143,共10页
A tectonic facies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in the West Kunlun, China allows us to have worked out a tectonic model of orogen. The tectonic facie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re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1. Southe... A tectonic facies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in the West Kunlun, China allows us to have worked out a tectonic model of orogen. The tectonic facie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re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1. Southern Tarim tectonic realm; 2. North Kudi magmatic arc; 3. Kudi melange; 4. Kudi micro-continent; 5. main shear zone; 6. Xianan Bridge calc alkaline complex; 7. Mazar-Kangxiwar melange-accretion complex; and 8. Tianshuihai foreland fold-thrust belt. The tectonic facies 1->5 recorded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rototethys and southward accretion of Eurasia in the Late Proterozoic-Early Paleozoic time, while the tectonic facies 6->8 recorded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leotethys and southward accretion of Eurasia in the Late Paleozoic-Early Mesozoic time, that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passive margin of the Qiangtang block, and that of the docking and the final amalgamation of the Qiangtang block to the Eurasian continent. The tectonic facies investigation has indicated that a complicated archipelago-accretion orogenesis took place in the West Kunlun orogen, which wa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 of southward growth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West KUNLUN OROGEN TECTONIC fades archipelago-accretion orogen.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及对白介素、干扰素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巩海凤 王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及对白介素-10(IL-10)、IL-17及干扰素-γ(IFN-γ)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50)和rhTPO组(n=5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及对白介素-10(IL-10)、IL-17及干扰素-γ(IFN-γ)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50)和rhTPO组(n=50),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rhTPO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疗效和分娩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10、IL-17、IFN-γ、血小板计数及血常规。结果:治疗后rhTPO组血小板数高于常规组(P<0.05),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无变化(P>0.05);IFN-γ、IL-17、PF4水平低于常规组,IL-10、TPO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3组阴道分娩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能提高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更优,安全性较高,母婴结局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干扰素-Γ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一次性纸杯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残留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志 石朝晖 +1 位作者 蔡江帆 吴庆洁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6-281,275,共7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一次性纸杯中Pb、Cr、Ni、As、Sb、Cd和Ba7种重金属元素的微波消解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样品以硝酸和双氧水为消解液,通过微波消解仪消解样品,采用动能歧视消除模式(kinetic energy discrimination,KED)和在线... 建立了同时测定一次性纸杯中Pb、Cr、Ni、As、Sb、Cd和Ba7种重金属元素的微波消解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样品以硝酸和双氧水为消解液,通过微波消解仪消解样品,采用动能歧视消除模式(kinetic energy discrimination,KED)和在线引入内标溶液进行检测。检测信号(CPS)与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97,样品回收率在85.0%~112.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46%。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国家标准物质GBW10045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所得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该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和定量准确的特点,适用于一次性纸杯中7种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纸杯 重金属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内标
原文传递
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康智 尚虎虎 +2 位作者 章银环 郭丽 王志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64排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冠脉CT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冠心病(Coronary art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64排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冠脉CT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冠心病(Coronary art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组及非CHD组。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结果】CHD组颈动脉硬化斑块较非CHD组明显增多;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在CHD组与非CH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可作为监测和评估冠心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基地构建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斯海林 王志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实习基地是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文中分析了目前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习基地选择、实习基地教学组织机构体系构建及教学过... 实习基地是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文中分析了目前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习基地选择、实习基地教学组织机构体系构建及教学过程管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提出了实习基地构建的途径和方案,以及校企一体化实习基地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 实习基地 构建
下载PDF
SKALAR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志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建立SKALAR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方法澄清水样直接取样,污水、废水需过滤或者超声前处理,用SKALAR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结果在浓度为(0.050~0.500)mg/L范围内,线... 目的建立SKALAR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方法澄清水样直接取样,污水、废水需过滤或者超声前处理,用SKALAR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结果在浓度为(0.050~0.5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 1;最低检出限为4.1μg/L;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0%;精密度RSD小于6%。对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标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在标准值参考范围内。结论此方法可用于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测定,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试剂消耗少、准确度高、对操作人员危害小等特点,且能满足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对使用Skalar 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仪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