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及胃动素水平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钱冬梅 任继平 +5 位作者 陈波 张健忠 万小平 丁燕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9年第3期75-79,共5页
为探讨FD患者胃肠运动及胃动素变化的规律对20例胃肠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用连续灌注导管测压系统进行胃十二指肠压力测定,并测定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显示FD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 为探讨FD患者胃肠运动及胃动素变化的规律对20例胃肠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用连续灌注导管测压系统进行胃十二指肠压力测定,并测定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显示FD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存在胃及十二指肠动力异常,表现为胃窦Ⅲ期缺乏或持续时间缩短及十二指肠运动减弱。提示:FD的发生与胃肠动力低下及低胃动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 消化不良 胃动素 消化间期 复合运动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波 张建忠 +5 位作者 万小平 钱冬梅 李民 袁申元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改变。方法 对 3 1例FD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测压研究 ,并与 2 9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FD患者消化间期移动性复合运动 (MMC)Ⅲ期缺乏 ,占 71% ,同时Ⅲ期收缩波幅及胃窦Ⅲ期持续时间缩短...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改变。方法 对 3 1例FD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测压研究 ,并与 2 9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FD患者消化间期移动性复合运动 (MMC)Ⅲ期缺乏 ,占 71% ,同时Ⅲ期收缩波幅及胃窦Ⅲ期持续时间缩短。结论 FD患者存在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 病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万小平 张建忠 +5 位作者 陈波 丁燕 张彤彦 袁申元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50,共4页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对 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胃肠测压和血浆胃动素 (MTL)及血浆生长抑素 (SS)的测定。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化间期胃肠动力明显减低 ,主要...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对 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胃肠测压和血浆胃动素 (MTL)及血浆生长抑素 (SS)的测定。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化间期胃肠动力明显减低 ,主要表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Ⅲ期缺失和收缩波振幅减低 ;血中SS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在Hp阳性和Hp阴性的两组之间胃肠动力和SS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在血中MTL水平 ,Hp阳性组明显高于Hp阴性组 ,也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胃肠动力障碍和胃肠激素的异常改变。Hp感染对胃肠动力和SS水平无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肠测压 胃动素 生长抑攒素 溃疡病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测压及pH监测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万小平 张建忠 +5 位作者 袁申元 丁燕 陈波 谢新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6期552-553,556,共3页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采用食管测压法和24h食管pH监测对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食管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减低(P<0.05)、食管蠕动波幅(PA)减低...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采用食管测压法和24h食管pH监测对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食管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减低(P<0.05)、食管蠕动波幅(PA)减低(P<0.01) 、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PV)减慢(P<0.05) ;24h食管pH<4的百分比 、酸反流次数和>5 min的酸反流次数明显增加(均P<0.01), Ⅰ期与Ⅱ期食管炎相比食管动力参数无差异, 而在24h食管 pH监测方面显示Ⅱ期食管炎患者在酸反流次数及>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时间百分比方面均较Ⅰ期食管炎患者有明显增加。提示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与胃食管反流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炎 PH监测 食管测压
下载PDF
西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彤彦 +5 位作者 张建忠 丁燕 陈波 万小平 袁申元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9年第6期36-41,共6页
观察西沙必利对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通过胃肠测压与胃电图同步检测的方法观察糖尿病患者服用西沙必利前后消化间期胃肠动力及胃电图的变化。结果服药前3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21例缺乏MMC3期。服药2周后,21例中有11例恢复正... 观察西沙必利对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通过胃肠测压与胃电图同步检测的方法观察糖尿病患者服用西沙必利前后消化间期胃肠动力及胃电图的变化。结果服药前3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21例缺乏MMC3期。服药2周后,21例中有11例恢复正常MMC3期。MMC3期和2期收缩液振幅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胃电图治疗后表现为主频比(PDF)的增加。结论:西沙必利可促进消化间期胃肠动力,有利于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电图 西沙必利
下载PDF
大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第4期105-108,113,共5页
本研究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人际交往智能的维度进行能力分类,来衡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在人际交往智能各维度上差异较大,效果最佳的是人际联系能力,其次是组织策划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 本研究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人际交往智能的维度进行能力分类,来衡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在人际交往智能各维度上差异较大,效果最佳的是人际联系能力,其次是组织策划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中,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且差异较大。学生在小组中担任角色与学习效果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人际交往智能 学习效果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胃食管连接部形态与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及胃镜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天佑 郭子皓 +6 位作者 陈婧 郭宝娜 李莉 姜佳丽 展玉涛 张川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98-901,共4页
目的探讨对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的患者进行高分辨食管测压时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形态与胃镜结果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7月... 目的探讨对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的患者进行高分辨食管测压时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形态与胃镜结果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7月因典型GERD症状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食管高分辨测压、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及胃镜的85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EGJ形态与胃镜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病例85例,其中EGJⅠ型者36例,EGJⅡ型者33例,EGJⅢ型者16例。三组间年龄、BMI、腹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内镜下食管炎比例分别为EGJⅠ型53.4%、EGJⅡ型33.3%及EGJⅢ型75.0%,EGJⅢ型患者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型,且胃镜下LA-B级及以上食管炎所占比例随EGJ分型升高而升高。EGJⅢ型组相较于Ⅰ型组及Ⅱ型组的AET4、最长酸反流时间、De Meester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症状反流相关性阳性者比例最高(18.8%)。EGJⅢ型组酸反流次数显著高于EGJⅠ型组(38.69±33.74 vs 19.69±19.33,P<0.05)。功能性烧心所占比例Ⅰ型最高(16.6%),Ⅲ型最少(6.2%)。结论有典型GERD症状的患者中EGJⅢ型患者食管炎发生率、酸反流次数及症状反流相关性阳性者比例明显高于Ⅰ、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连接部 胃食管反流病 高分辨食管测压 24h 食管pH-阻抗监测
下载PDF
天津市护士工作环境、敬业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晓慧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7年第3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调查天津市护士敬业度及工作环境现状,并分析工作环境对敬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8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及盖洛普Q12调查表(GWA)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敬业度均分为(1.89±0... [目的]调查天津市护士敬业度及工作环境现状,并分析工作环境对敬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8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及盖洛普Q12调查表(GWA)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敬业度均分为(1.89±0.51)分,PES均分为(3.03±0.43)分。护士敬业度与护士工作环境得分呈正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年龄、科室、工作环境是护士敬业度的影响因素。[结论]管理者应注重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敬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敬业度 工作环境 护理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顶升模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及智能建造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凡奎 +3 位作者 高宇甲 杜广辉 胡兆文 黄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6,共8页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顶升模架系统优化设计与现场智能化施工的数字化融合,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和结构合理性,以西安某超高层建筑中所使用的顶模钢框架结构为对象,采用SIMP插值模型法,约束次桁架悬挑端竖向位移,以减少顶模钢框架结构钢材用量...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顶升模架系统优化设计与现场智能化施工的数字化融合,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和结构合理性,以西安某超高层建筑中所使用的顶模钢框架结构为对象,采用SIMP插值模型法,约束次桁架悬挑端竖向位移,以减少顶模钢框架结构钢材用量为目标进行优化,依据优化结果对顶模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应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以拓扑优化设计、系统化安装、智能化施工为实施框架,通过拓扑优化设计结合智能化控制操作等工具,实现基于智能建造的优化型顶模钢框架结构;系统梳理智能建造各阶段应用,利用施工管理平台,实现基于信息化模型的工程管控。结果表明:优化后顶模钢框架结构在满足约束条件情况下,在提升结构承载能力、刚度的同时,使钢框架自身重量减轻20%,降低了顶模钢框架结构用钢量,提升了钢材的使用效率,加强了拓扑优化设计与现场智能化施工的数字化融合,推动了智能化施工装备的施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设计 智能建造 SIMP插值模型法 超高层建筑顶升模架系统 钢框架结构
下载PDF
浅议新形势下的职工培训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建勤 《甘肃科技》 2009年第20期101-104,共4页
通过培训,可以使企业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士气。员工知识技能的增加,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从而增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降低新员工招聘的培训成本;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性质,具备了良好的工作能力,会使他们更容易督导;能够改进员工的... 通过培训,可以使企业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士气。员工知识技能的增加,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从而增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降低新员工招聘的培训成本;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性质,具备了良好的工作能力,会使他们更容易督导;能够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企业可得到生产、施工过程中因人员技能的改进、提高带来的收益,而且可得到员工潜能激发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可以建立更好的企业文化,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带来全面的经济效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坚实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复合型人才 创新培训方式 加强培训考核
下载PDF
血脂及身体质量指数与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子皓 展玉涛 +1 位作者 张川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结直肠息肉切除的24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与血脂及BM... 目的探讨血脂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结直肠息肉切除的24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与血脂及BMI的关系。结果绒毛状管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高脂血症发生率为64.7%,高于管状腺瘤组(36.2%)、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组(45.9%)。绒毛状管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2.24±2.50)mmol/L高于管状腺瘤组[(1.29±0.96)mmol,P<0.05]、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组[(1.40±0.72)mmol/L,P<0.05],三组间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异型增生组血清TG水平(1.79±2.26)mmol/L高于非异型增生组[(1.38±0.86)mmol/L,P<0.05],BMI略高于无异型增生组[(24.45±4.34 vs 24.07±3.52)kg/m^2,P<0.05],两组血清TC、HDL及L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TG血症可能与病理类型较差的结直肠息肉(如带绒毛结构的腺瘤或有异型增生的腺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病理类型 血脂 身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肝纤维化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变化及氨基胍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福生 刘宾 +5 位作者 展玉涛 史小林 张京秀 丁燕 谢新纪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不同阶段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变化情况, 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氨基胍对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氨基胍干预组。检测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不同阶段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变化情况, 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氨基胍对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氨基胍干预组。检测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及氨基胍干预后不同阶段血清及肝组织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并对照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肝纤维化程度评分。结果血清及肝组织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透明质酸水平以及肝纤维化评分,肝纤维化12周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6、3.49、4.70和25.4,P值均<0.01),氨基胍干预组低于肝纤维化组(t值分别为2.11、2.11、 2.93和2.47,P值均<0.05)。血清及肝组织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与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呈线性相关。结论肝纤维化晚期血清及肝组织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是增高的。一定程度上,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可以反映肝纤维化情况。氨基胍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氨基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原文传递
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子皓 陈婧 +6 位作者 郭宝娜 杨彬彬 李莉 姜佳丽 展玉涛 张川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探讨唾液中胃蛋白酶水平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GERD症状评分>8分的患者,依据胃镜检查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GERD组和非GERD组,依据食管高分辨测压分为食管... 目的探讨唾液中胃蛋白酶水平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GERD症状评分>8分的患者,依据胃镜检查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GERD组和非GERD组,依据食管高分辨测压分为食管动力减退亚组和食管动力正常亚组。收集各组患者的唾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胃蛋白酶检测。结果GERD组50例,非GERD组68例,空腹唾液胃蛋白酶含量分别为(11.4±2.3)ng/ml及(5.6±1.4)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动力减退亚组及食管动力正常亚组的唾液胃蛋白酶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空腹唾液胃蛋白酶含量>3.6 ng/ml为诊断标准,诊断GERD的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76.0%。结论唾液中胃蛋白酶浓度的检测可辅助诊断GERD,食管动力对唾液胃蛋白酶含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唾液 胃蛋白酶 诊断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波 张建忠 +5 位作者 万小平 钱冬梅 李民 袁申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 研究 MMC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5期182-183,共2页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组(57例)和预混胰岛素组(57例),...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组(57例)和预混胰岛素组(57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组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预混胰岛素组患者则应用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甘精胰岛素联合组患者与预混胰岛素组患者在经过持续四个月的治疗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出现了明显降低,且甘精胰岛素联合组患者降低水平明显优于预混胰岛素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黄水基质微生物发酵合成γ-聚谷氨酸培养基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风青 毕长富 +4 位作者 龚利娟 周丽洪 竹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115,共10页
以白酒酿造副产物黄水为基质,微生物发酵生产γ-PGA,以期为黄水的综合利用寻求一条新途径的同时,实现黄水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黄水作为微生物发酵用基质,通过检测发酵液中γ-PGA浓度、发酵液粘度、残留谷氨酸及葡萄糖浓度,利用单因素... 以白酒酿造副产物黄水为基质,微生物发酵生产γ-PGA,以期为黄水的综合利用寻求一条新途径的同时,实现黄水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黄水作为微生物发酵用基质,通过检测发酵液中γ-PGA浓度、发酵液粘度、残留谷氨酸及葡萄糖浓度,利用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设计试验优化黄水微生物发酵合成γ-PGA的培养基及条件,结果显示:pH为7.0、稀释8倍的黄水作为溶剂时,玉米糖化液浓度75 g/L(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计),牛肉粉浓度70 g/L,谷氨酸钠浓度45 g/L,NaCl浓度12 g/L,K_(2)HPO_(4)浓度7 g/L,接种量1%,装液量25 mL/250 mL,37℃发酵72 h,γ-PGA产量达14.510 g/L。由此可见,黄水基质微生物发酵合成γ-PGA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黄水 Γ-PGA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优化 培养基
下载PDF
青藏高原细粒棘球绦虫的分子鉴定与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丹丹 +13 位作者 钟秀琴 家海 延宁 阳爱国 蒋忠荣 郭莉 邓世金 达瓦次仁 孔维淑 刘天宇 周旋 谢跃 古小彬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8-1444,共7页
为了探索青藏高原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变异特点与系统发生关系,为该地区细粒棘球蚴病的分子诊断、流行病学和防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对采自青藏高原的43株细粒棘球蚴的线粒体ND5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序及分析,共鉴定出42个分离株属于... 为了探索青藏高原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变异特点与系统发生关系,为该地区细粒棘球蚴病的分子诊断、流行病学和防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对采自青藏高原的43株细粒棘球蚴的线粒体ND5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序及分析,共鉴定出42个分离株属于细粒棘球绦虫G1型,1个西藏绵羊分离株属于细粒棘球绦虫G6型。G1型分离株中,共有43个变异位点,分为27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40±0.02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 93±0.001 14,单倍型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 6。单倍型网络图以H9为优势单倍型,其余单倍型围绕它呈辐射状。单倍型歧点分布分析呈单峰,中性检验得到显著的负值。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细粒棘球绦虫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为G1型,且种内变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线粒体ND5基因 青藏高原 分子鉴定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基于cox1基因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古小彬 +1 位作者 汪涛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3-460,共8页
通过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了解该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变异情况,为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材料。基于线粒体cox1基因全序列(1 609bp)分析中国青藏高原地区47个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的序列变异情况,并结... 通过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了解该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变异情况,为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材料。基于线粒体cox1基因全序列(1 609bp)分析中国青藏高原地区47个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的序列变异情况,并结合NCBI数据库中已公布的中国青藏高原和中东地区所有细粒棘球绦虫cox1基因全长序列,对比分析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特征。结果显示,47个样品均被确定为G1基因型,分为10个单倍型(C1~C10),其中优势单倍型C1与中东优势单倍型相同,且该单倍型呈世界性分布。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与核苷酸多样性(π)较低,明显低于中东种群,两个地区Tajima’s D和Fu’s Fs检验值均为负值,遗传结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青藏高原细粒棘球绦虫可能是由一个起源于中东的有效种群进入该地区后,经历了近期群体扩张或遗传瓶颈,在高原地区天然的地理隔离作用下,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线粒体cox1基因 青藏高原 中东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理论认识三焦实质 被引量:8
19
作者 洪涛 赵志伟 +1 位作者 田永衍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0-43,共4页
《内经》《难经》对三焦形态缺乏明确描述,使历代医家对三焦“形名”争论不休.探明三焦究竟是当今解剖学中的何种组织或脏器,是解决三焦各种争议的关键.通过对三焦“有名而无形”说的辨析,知三焦有具体的形质,只是不与其他内脏一样有特... 《内经》《难经》对三焦形态缺乏明确描述,使历代医家对三焦“形名”争论不休.探明三焦究竟是当今解剖学中的何种组织或脏器,是解决三焦各种争议的关键.通过对三焦“有名而无形”说的辨析,知三焦有具体的形质,只是不与其他内脏一样有特定的形态.探讨三焦形态结构特点和上焦、中焦、下焦各自所在部位,比照当今医学解剖知识,可以明确《内经》《难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为小网膜、大网膜和肠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有名而无形 实质
下载PDF
31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冬梅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16-21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31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腹痛及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31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腹痛及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肠镜下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为主要表现,病变主要发生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老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和便血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早期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结肠镜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