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6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成年人慢性便秘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1
1
作者 阚志超 姚宏昌 +6 位作者 龙治平 刘之武 韩玉山 张志广 王东 杨强 丁刚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12-614,共3页
目的对当前天津市成年人慢性便秘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方法9家医院按划分调查范围,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02年8月~2003年3月对7220名年龄大于18岁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疾病相关因素等共118个项目,调查结果进行... 目的对当前天津市成年人慢性便秘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方法9家医院按划分调查范围,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02年8月~2003年3月对7220名年龄大于18岁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疾病相关因素等共118个项目,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220人中慢性便秘检出率为11.6%,其中女性发病率为13.4%,男性为9.7%,差异有显著性(P=0.000)。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与劳动强度、心理压力、性格、运动情况等相关。慢性便秘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亦有相关性。结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增加饮水、多进食蔬菜等及减少压力、调整心理、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可预防和减少慢性便秘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调查 成年人 发病率 相关因素分析 患病情况 年龄增长 单因素 划分 天津
原文传递
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0
2
作者 曹男 林连捷 +2 位作者 郑长青 林艳 王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8月具有完整资料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 067例,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腹部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 目的探讨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8月具有完整资料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 067例,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腹部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非脂肪肝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067例体检者中,超声诊断出脂肪肝430例(40.30%),其中男274例(47.65%),女156例(31.71%),二者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18,P<0.01);月收入≥3 000元者检出脂肪肝263例(47.05%,263/559),<3 000元检出脂肪肝167例(32.87%,167/508),二者检出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2.225,P<0.01)。不同职业者脂肪肝的检出率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0,P<0.05)。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在喜肥食、吸烟、慢性饮酒、经常锻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超重、肥胖、糖代谢紊乱、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脂肪肝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尿酸等均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则低于非脂肪肝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男性)、体质指数、舒张压、收缩压、尿酸、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12项指标进入了回归方程(P<0.05)。结论吸烟、饮酒、喜肥食、缺少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超重、肥胖、高血压、糖代谢紊乱、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都增加了脂肪肝的患病风险。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尿酸、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生活习惯
下载PDF
膏盐岩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60
3
作者 王东 曾溅辉 宫秀梅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大量的勘探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许多油气藏的形成都与膏盐岩层有关。膏盐岩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膏盐岩的形成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烃类的生成;2膏盐层有利于其下部岩层保持较高的孔隙度,并形成次生孔隙;3膏盐层有... 大量的勘探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许多油气藏的形成都与膏盐岩层有关。膏盐岩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膏盐岩的形成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烃类的生成;2膏盐层有利于其下部岩层保持较高的孔隙度,并形成次生孔隙;3膏盐层有利于形成异常压力;4膏盐层具有很好的封盖能力,为非常优质的盖层;5膏盐岩层可以形成油气运移通道和含油气圈闭,为油气运移和聚集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岩(层)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运移和聚集
下载PDF
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现状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王东 常春 《医学与社会》 2009年第3期25-26,共2页
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不规范,组织机构不一,专业队伍不配套,专项经费不到位。建议规范管理体制,加快法制化进程;建立完整统一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经费补偿机制。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下载PDF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应用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3
5
作者 刘冰熔 王宏光 +15 位作者 孙相钊 叶丽萍 田戬 冯佳 郑东林 杨卓 曲波 殷积彬 王曼彤 叶营 鲁殿荣 王东 张靖 冯子坛 麻树人 马骁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14-518,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多个中心进行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retrogradeappendicitistherapy,ERAT)的应用现状,探讨ERA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2014年间8所医院接受ERAT诊治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患者资料。总结ERAT阑尾插管成... 目的分析我国多个中心进行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retrogradeappendicitistherapy,ERAT)的应用现状,探讨ERA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2014年间8所医院接受ERAT诊治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患者资料。总结ERAT阑尾插管成功率、内镜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结果纳入分析的118例患者中,107例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为91%。7例患者排除急性阑尾炎,避免阑尾阴性切除。100例患者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给予内镜治疗,97例自觉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为12h(6~72h),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平均为24h(24~72h),内镜治疗成功率为97%。患者住院时间平均3d(2—4d)。3例患者治疗失败,其中2例在术中发现穿孔归为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平均随访12个月,复发7例(7%)。结论ERAT能够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高效、安全、微创地治疗急性阑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原文传递
向无源网络供电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杨洁 刘开培 +1 位作者 王东 秦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00-2408,共9页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设计、工程建设及运行的前提,针对无源网络供电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灵活选择与转换,推导系统各环节的线性化方程,建立不受交流系统短路容量限制...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设计、工程建设及运行的前提,针对无源网络供电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灵活选择与转换,推导系统各环节的线性化方程,建立不受交流系统短路容量限制的全局小信号模型,并通过电磁暂态仿真与小信号模型仿真对比,验证其正确性。基于该模型,采用模态分析法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灵敏度分析方法,用于识别系统不稳定性的症结。通过案例分析及仿真,证明该分析方法具备良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网络 柔性直流输电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同步旋转坐标系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白术多糖调控钙离子以促进细胞迁移及E-钙黏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伍婷婷 李茹柳 +4 位作者 曾丹 胡玲 时玉霞 王东 陈蔚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观察白术多糖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钙离子水平、细胞迁移和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健脾中药白术促进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白术多糖对细胞游离钙离子水平([Ca^(2+)]cyt)的影响;划痕法复制细... 目的观察白术多糖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钙离子水平、细胞迁移和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健脾中药白术促进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白术多糖对细胞游离钙离子水平([Ca^(2+)]cyt)的影响;划痕法复制细胞迁移模型,观察白术多糖对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白术多糖对细胞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白术多糖(25,50,100 mg·L^(-1))可增加细胞[Ca^(2+)]cyt、促进细胞迁移、提高E-钙黏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可逆转多胺合成抑制剂α-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所致的[Ca^(2+)]cyt降低、细胞迁移抑制和E-钙黏蛋白表达减少,与DFM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白术多糖可通过提高细胞钙离子水平以促进细胞迁移和E-钙黏蛋白表达,为探讨益气健脾中药白术修复胃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小肠上皮细胞 游离钙离子水平 细胞迁移 E-钙黏蛋白
原文传递
中国建筑节能标准发展历程及展望 被引量:40
8
作者 邹瑜 郎四维 +4 位作者 徐伟 李正 汤亚军 张婧 王东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2,共6页
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易到难,从点到面,得到了稳步推进。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以建筑节能专用标准为核心的独立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发展历程的整体情况;而后以"节能... 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易到难,从点到面,得到了稳步推进。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以建筑节能专用标准为核心的独立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发展历程的整体情况;而后以"节能"内涵的转变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最后,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路线图,对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标准 发展历程 展望
原文传递
地理数据空间本体构建及其在数据检索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9
作者 王东 诸云强 +2 位作者 潘鹏 罗侃 侯志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随着新地理信息时代的来临,地理数据已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如何在海量的地理数据中准确、及时地找到人们所需要的数据,并把相关联的数据智能地推荐给用户,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针对传统以关键词、主题词等字符串匹配为核心... 随着新地理信息时代的来临,地理数据已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如何在海量的地理数据中准确、及时地找到人们所需要的数据,并把相关联的数据智能地推荐给用户,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针对传统以关键词、主题词等字符串匹配为核心的数据发现方法存在的查不全、查不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理空间中的概念、属性、关系、规则,以及相应实例的详细表达,初步提出了地理空间本体构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地理数据空间本体,以实现地理数据的智能关联,最后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中进行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引入地理数据空间本体后,检索的结果在数据的查全和查准方面显著提高,而且还能智能推荐相关联的数据信息。本文构建的地理数据空间本体对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理数据的精确发现和共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数据 空间本体 数据检索 数据共享
原文传递
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王东 林连捷 +4 位作者 林艳 杨俊 秦芳芳 张喆 郑长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IBS-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肠道菌群...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IBS-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95%vs 65%,P=0.018);两组治疗前肠道菌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肠杆菌及粪肠球菌的数量下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类杆菌的数量上升,观察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有助于调整IBS-D患者的肠道菌群,提高IBS-D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疗效
下载PDF
胃粘膜肠化及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多基因异常 被引量:38
11
作者 王东 房殿春 刘为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8期855-859,共5页
目的探讨多种基因改变在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作用,方法应用 PCR-RFLP,PCR-SSCP,RT-PCR 及免疫组化技术同时对60例肠化生,30例异型增生及52例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APC,MCC,DCC,YNZ22,p53及癌基因 Ki-ras,Bcl-2多种变异形式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多种基因改变在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作用,方法应用 PCR-RFLP,PCR-SSCP,RT-PCR 及免疫组化技术同时对60例肠化生,30例异型增生及52例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APC,MCC,DCC,YNZ22,p53及癌基因 Ki-ras,Bcl-2多种变异形式进行检测。结果随着肠化生粘膜向异型增生、胃癌的发展,多种基因改变的频率逐步升高,胃癌组织中 APC,DCC,YNZ22,p53,Bcl-2的改变频率分别为57.7%(30/52),43.1%(22/51),51.6%(16/31),67.3%(35/52),68.6%(35/51)显著高于肠化生上述基因的改变(APC 33.3%,DCC4.3%,YNZ22 19.4%,p5326.7%,Bcl-2 33.3%)(P<0.05,0.01),异型增生组织中DCC 基因改变为12.5%(3/24),也显著低于胃癌组织中的改变.Ⅲ型肠化中 APC 及 bcl-2基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1.1%,55.6%,p53突变及蛋白表达率为57.1%,27.8%,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中 APC,Bcl-2蛋白表达率(6.3%,23.8%)(P<0.01,O.05)及 p53突变及蛋白表达率(18.2%,2.4%)(P<0.05).肠型胃癌 APC,p53,Ki-ras 突变率分别为52.9%;82.4%;29.4%,显著高于胃型胃癌各基因的突变(APC 18.2%;p53 45.8%;Ki-ras 3.0%)(P<0.05).肠型胃癌 APC,Ki-ras,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6.5%;41.2%;93.8%,胃型胃癌分别为30.3%;3.0%;54.5%,两型相比差别显著(P<0.01,0.05).APC,p53及 Bcl-2基因可能是肠化生癌变及肠型胃癌的热点基因,肠化生及异型增生阶段即可检测到基因改变的累积现象,但以胃癌组织中最显著。结论多种基因改变的累积与胃癌的发生及演进密切相关,不同类型肠化生分子改变机制不同,APC,p53及 Bcl-2基因有可能成为肠型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化生 异型增生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荆花胃康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韩玉山 杨强 +4 位作者 王东 张志广 张国梁 曹泽伟 文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639-3642,共4页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01例为试验组,予以荆花胃康三联疗法治疗;102例为阳性...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01例为试验组,予以荆花胃康三联疗法治疗;102例为阳性对照组,予以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62.4%和58.8%,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和1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具有等效性,且不良反应率无差异,不良反应均较轻,故荆花胃康三联疗法可以作为一种根除H.pylori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幽门螺杆菌 荆花胃康三联疗法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下载PDF
胶结充填体三轴压缩变形破坏及能量耗散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徐文彬 宋卫东 +1 位作者 王东 马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21-3429,共9页
充填体的变形破坏、能量耗散与围压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开展不同灰砂配比、浓度的充填体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基于系列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围压加载阶段充填体的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能量耗散与围压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加... 充填体的变形破坏、能量耗散与围压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开展不同灰砂配比、浓度的充填体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基于系列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围压加载阶段充填体的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能量耗散与围压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加,充填体的峰值应变随之增大,且两者呈线性相关;低围压时充填体呈现脆性破坏,表现为应变软化特征,随着围压增大,充填体由脆性向应变硬化转化,灰砂比越大、浓度越高,充填体发生脆-延性的临界围压值越大。充填体的破坏裂纹发展形式各异,大致可分为单一、平行、交叉和复合4种类型;宏观破坏表现主要呈"X"状、"Y"状剪切模式,破坏面的类型主要分为:直线式光滑摩擦面、圆弧式破碎摩擦面、直线式破碎摩擦面以及台阶式破碎摩擦面。充填体的峰值强度与围压也呈正线性相关,内摩擦角对灰砂比的敏感性要高于浓度。围压的增大能够相当程度上提高充填体各阶段的应变能,峰前、峰后能耗量、单位体积变形能以及总能耗与围压皆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三轴压缩 变形破坏 能量耗散
下载PDF
三轴压缩条件下胶结充填体能量耗散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徐文彬 宋卫东 +2 位作者 王东 杨宝贵 潘卫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814,共7页
开展不同灰砂配比、质量分数的充填体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加载阶段充填体的能量耗散与围压、应变以及应力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围压时,充填体的极限抗压强度低;随着围压的增加,充填体的峰值强度随之增大,峰前能耗占总能耗... 开展不同灰砂配比、质量分数的充填体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加载阶段充填体的能量耗散与围压、应变以及应力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围压时,充填体的极限抗压强度低;随着围压的增加,充填体的峰值强度随之增大,峰前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充填体屈服阶段吸收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重提高,围压的增大能够提高充填体的破坏能耗量;充填体的峰前能耗量、峰后能耗量、单位体积变形能以及总能耗与围压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当围压一定时,充填体在弹性变形阶段的能量变化与轴向应力、偏应力均呈线性关系,与轴向应变呈指数函数曲线关系;随着轴向载荷增加,能量随轴向应力、偏应力变化的增长速率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 三轴压缩 变形 能量耗散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治疗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李佳 王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经内镜治疗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5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ESD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ESD组患者采用ESD术治疗,对...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经内镜治疗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5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ESD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ESD组患者采用ESD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ESD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ES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 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 22%(P <0. 05)。ESD组胃排空时间、胃肠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且ESD组术后半年、1年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ESD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提高肿瘤治愈性切除率,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速度快,且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质量,在早期胃癌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胃部分切除术 安全性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靖边气田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吉 陈凤喜 +4 位作者 卢涛 王东 王勇 刘海锋 王彩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37-140,共4页
水平井开发是油气增产、提高开发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而地质导向技术对水平井的成功实施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靖边气田龙平1井实行水平井技术开发(该气田的首口水平井),总结出水平井的"三优"方法一体化地质导向方法。所谓&qu... 水平井开发是油气增产、提高开发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而地质导向技术对水平井的成功实施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靖边气田龙平1井实行水平井技术开发(该气田的首口水平井),总结出水平井的"三优"方法一体化地质导向方法。所谓"三优"方法,一是水平井井位优选方法,保证水平井构造落实、储层落实和产能落实,尽可能降低水平井实施风险;二是水平井地质设计优化方法,以标志层K1构造为基础,以马五1储层各小层地层厚度和有效厚度为依据,建立水平井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保证水平井地质设计的可靠性;三是地质目标跟踪分析优化方法,以钻遇太原组灰岩、本溪组9#煤层和下古生界奥陶系顶等标志层为依据,及时调整入靶位置,并结合地质建模综合分析,预测后续靶点位置。龙平1井实行水平井"三优"一体化技术开发后获得高产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井位优选 轨迹设计 跟踪分析 地质导向 靖边气田
下载PDF
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7
作者 赵永刚 王东 +5 位作者 冯强汉 张栋梁 王少飞 冯永玖 付晓燕 南喜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16-529,共14页
目前已在较广的学科范围及其领域内应用到古地貌研究成果,古地貌恢复更是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关系密切。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的研究有了比较明显的进展。通过分析近些年兴起的代表性古地貌恢复方法,总结中国油气... 目前已在较广的学科范围及其领域内应用到古地貌研究成果,古地貌恢复更是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关系密切。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的研究有了比较明显的进展。通过分析近些年兴起的代表性古地貌恢复方法,总结中国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的主要进展。(1)古地貌恢复方法的理论基础多元化:分析古构造、古水系、古流向和沉积相等的综合性研究是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的关键所在;将基准面和最大洪泛面结合进行基准面旋回对比来反映沉积前古地貌形态,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的核心思路;依据三级地貌概念模式指导微地貌精细刻画,是井区尺度岩溶微地貌恢复法的主要优势;碳酸盐岩沉积期微地貌恢复法的主要原则是寻找等时地质体,确定台地浅滩的暴露时间,利用颗粒岩的厚度对暴露浅滩的微地貌进行有效恢复。(2)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实用性越来越强: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油气田实例说明,虽然在采用这些古地貌恢复方法时,定量研究的手段均有待加强,但仍然为油气田储层预测和油气富集有利区优选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应用前景广阔。(3)古地貌恢复方法之间优势互补,趋于综合研究: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目前应用比较成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的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井区尺度岩溶微地貌恢复法适合于潮坪为主的碳酸盐岩台地;碳酸盐岩沉积期微地貌恢复法适用于滩体发育的碳酸盐岩台地。不同方法的综合研究是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恢复方法 沉积学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井区尺度 沉积期 油气田
下载PDF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策略评估和优化配置 被引量:33
18
作者 吴红斌 王东 刘星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6-51,共6页
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相比于分供(SP)系统而言,具有能效高、污染少,可以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等特点,成为未来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展趋势。文中将太阳能与CCHP系统相结合,设计了光伏光热一体化联供(PVST-CCHP)系统和太阳能综合利用联供(PVC... 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相比于分供(SP)系统而言,具有能效高、污染少,可以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等特点,成为未来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展趋势。文中将太阳能与CCHP系统相结合,设计了光伏光热一体化联供(PVST-CCHP)系统和太阳能综合利用联供(PVCU-CCHP)系统,并构建了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运行控制策略。基于全寿命周期法,建立了能源、环境、经济和综合评估的多指标评价体系。以SP系统作为参考,利用算例对PVST-CCHP和PVCU-CCHP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优联供系统的机组台数和燃气轮机容量进行了优化配置,实现了联供系统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太阳能的综合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冷热电联供系统 全寿命周期法 策略评估 优化配置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多层螺旋CT表现与微血管侵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东 丁国 +2 位作者 张天宇 王余广 冯立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92-189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预测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搜集102例HCC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有无微血管侵犯分成两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甲胎蛋白(AFP)值、肿瘤大小、肿瘤增强CT值;采用χ~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预测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搜集102例HCC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有无微血管侵犯分成两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甲胎蛋白(AFP)值、肿瘤大小、肿瘤增强CT值;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肝炎类型、肝功能分级、分级程度、肿瘤边缘是否光滑、有无包膜、周围强化。结果非微血管侵犯52例,微血管侵犯50例,肿瘤的大小、分级程度、边缘、包膜、门静脉期CT值、周围强化与微血管侵犯相关。结论术前通过MSCT表现可以预测HCC微血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微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南海中部海域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和资源量的水声学评估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斌 陈国宝 +3 位作者 郭禹 陈作志 张俊 王东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7,共10页
2014年3月~2015年2月对南海中部12°N^15°N、111°E^117°E海域进行了4次渔业资源声学调查,其中2014年3月~4月(春季)、11月~12月(秋季)和2015年1月~2月(冬季)利用"南锋"号船载双频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系统(Si... 2014年3月~2015年2月对南海中部12°N^15°N、111°E^117°E海域进行了4次渔业资源声学调查,其中2014年3月~4月(春季)、11月~12月(秋季)和2015年1月~2月(冬季)利用"南锋"号船载双频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系统(Simrad EK60,38 k Hz、120 k Hz,挪威)进行探测,2014年7月~8月(夏季)利用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70 k Hz,挪威)进行探测。通过鱼类目标强度现场测定,使用回波积分法获得了调查海域内渔业资源的丰度密度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动特征。结合夏季调查灯光罩网采样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内评估对象种类组成并估算资源总量。结果表明,夏季共捕获鱼类18种,头足类2种,其中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为主要渔获种类,声学评估其资源量为2.36×106t,约占评估对象资源总量的73.19%。调查海域内单体目标强度均呈单峰状分布,且主要分布于-56.5^-41.5 d B,4次调查该海域范围内目标强度小于-71.5 d B的单体均分布于100 m以浅水层,而目标强度大于-20.5 d B的单体则均分布于100 m以深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声学评估 时空分布 季节变动 南海中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