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斥与融入:城郊回迁安置社区的公共空间私有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晓静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47-152,共6页
公共空间作为开放区域,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城郊回迁安置社区的公共空间不仅起到美化社区环境的作用,更是具有多元内核的议题,构建美好社区公共空间的同时也是促进居民融入和社区治理过程。由于城郊回迁安置社区主体的排他性和... 公共空间作为开放区域,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城郊回迁安置社区的公共空间不仅起到美化社区环境的作用,更是具有多元内核的议题,构建美好社区公共空间的同时也是促进居民融入和社区治理过程。由于城郊回迁安置社区主体的排他性和特殊性,造成社区公共空间的私人化倾向严重。本研究以合肥市城郊地带的W社区为调查点,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阐述回迁安置社区的公共空间私有化转向及其原因,探寻推动城郊回迁安置社区居民公共空间融入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迁安置社区 被市民化 公共空间 协同共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随迁型陪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以六安市毛坦厂镇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晓静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3-17,共5页
我国教育制度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随迁型陪读现象却在日益加剧。六安市毛坦厂镇是一个随迁型陪读现象典型地区,当地的随迁型陪读现象对小镇的整体产业具有推动作用,但随迁型陪读现象背后反映的是... 我国教育制度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随迁型陪读现象却在日益加剧。六安市毛坦厂镇是一个随迁型陪读现象典型地区,当地的随迁型陪读现象对小镇的整体产业具有推动作用,但随迁型陪读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教育制度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通过当面访谈和观察的方法阐述毛坦厂镇随迁陪读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探寻随迁型陪读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毛坦厂镇 随迁型陪读 思考
下载PDF
省级广电网络智能终端性能监测和安全管控平台建设思路及运营实践
3
作者 沈子强 晓静 章宇 《广播电视网络》 2023年第5期97-100,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自身思考和实践,打造集安全签名、性能监测、自动化测试、应用升级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软件的性能监测和安全管控平台。同时,对建设思路和运营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确保智能终端引入... 本文主要介绍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自身思考和实践,打造集安全签名、性能监测、自动化测试、应用升级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软件的性能监测和安全管控平台。同时,对建设思路和运营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确保智能终端引入的应用程序能够提供安全服务,避免应用软件发生恶意行为,并能实时监控软件运行状态,有效提高终端安全运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性能监测 数据采集 组件依赖检测 智能路径搜索
下载PDF
基于教学生态圈理念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4
作者 翁靖华 刘娟 晓静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0-113,131,共5页
将生态语言学的理念应用到高校课程教学中,对课程教学进行生态构建。基于生态语言学视域下高校教学生态圈教育理念,发挥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主体要素的能动性,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生态圈,建构“智慧课堂+实体课堂+学生实... 将生态语言学的理念应用到高校课程教学中,对课程教学进行生态构建。基于生态语言学视域下高校教学生态圈教育理念,发挥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主体要素的能动性,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生态圈,建构“智慧课堂+实体课堂+学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生态模式。通过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做法,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态语言学 教学生态圈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城市相对贫困人口立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以H市为例
5
作者 晓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2期41-45,49,共6页
为探索民生工作“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促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合肥市已经形成城乡统筹立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并取得较大成效,但仍需要不断完善。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了解合肥市城市相对贫困立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现... 为探索民生工作“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促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合肥市已经形成城乡统筹立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并取得较大成效,但仍需要不断完善。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了解合肥市城市相对贫困立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现状,发现现行体系建设中存在救助水平较低、工作机制不完善、队伍建设不规范、资金来源不够多样等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树立“大救助”理念、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健全救助规范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宣扬家庭承担责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立体化社会救助 三元主体 长效机制
下载PDF
从评中学,从学中评——书评写作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6
作者 晓静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从英语书评的体裁入手,来论证书评写作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分析表明,英语书评写作是一种互动性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学习者通过书评的写作,深入理解了英语原著的内容;展开文本评介的同时,思辨能力也得以发展。指出英语评的写作很... 从英语书评的体裁入手,来论证书评写作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分析表明,英语书评写作是一种互动性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学习者通过书评的写作,深入理解了英语原著的内容;展开文本评介的同时,思辨能力也得以发展。指出英语评的写作很好地贯彻了英语学习的基本思路:内容要创造、语言需模仿,对于英语学习者有很大的促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写作 互动性 内容创造 语言模仿
下载PDF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平衡性分析——基于聚类分析实证研究
7
作者 晓静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31-34,共4页
为研究安徽省县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安徽省61个县(市)依照10个经济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1个县(市)中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排名前三位,为一类;另外,庐江县、天长市、当涂县、无为县、宁国市为第二类;其他县市分为另外三类。... 为研究安徽省县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安徽省61个县(市)依照10个经济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1个县(市)中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排名前三位,为一类;另外,庐江县、天长市、当涂县、无为县、宁国市为第二类;其他县市分为另外三类。提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平衡性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政策因素、城市辐射带动力,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培育地方特色、发挥城市带动作用、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平衡性 聚类分析 对策
下载PDF
社会流动视阈下单位社区贫困成因及其对策——以安徽合肥H社区为例
8
作者 高天宇 晓静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7-21,共5页
H社区作为曾经的单位社区,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陷入贫困,导致单位社区贫困的产生不仅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而且与社会流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资源的匮乏、社会排斥和“缓冲阶层”的缺失是导致单位社区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H社区作为曾经的单位社区,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陷入贫困,导致单位社区贫困的产生不仅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而且与社会流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资源的匮乏、社会排斥和“缓冲阶层”的缺失是导致单位社区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对社区贫困要以提高居民素质为出发点,丰富教育资源、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居民的社会流动并坚决打击社区越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社区 贫困社区 社会流动
下载PDF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9
作者 晓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4期158-158,共1页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涉及到大量的实验部分,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关系到物理学科知识的认知基础。考虑到在高中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运用指向深度学习模式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希望对现阶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深度学习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