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附40例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余晓龙 谢利水 +3 位作者 曲国正 程毓华 杨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在急性脑外伤患者的CT片研究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征象,目的是为DAI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0例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结合文献提出DAI的CT诊断标准:脑白质内... 目的:在急性脑外伤患者的CT片研究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征象,目的是为DAI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0例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结合文献提出DAI的CT诊断标准: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小出血灶(直径小于2cm),中线结构无移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脑池内出血;脑室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结果:40例DAI早期CT表现: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大脑半球18例,基底节区3例,胼胝体2例,丘脑区1例),SAH或/和脑地内出血16例,脑室内出血9例,弥漫性脑肿胀40例。结论:作者认为,上述CT诊断标准与临床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相符,为临床诊断DAI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轴索损伤 CT 诊断 脑外伤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再次伽玛刀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程轶峰 刘晓民 +8 位作者 李彦和 徐德生 张志远 刘东 张宜培 王国开 田立新 戈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接受再次伽玛刀治疗的临床疗效、复发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自1995年9月至2009年12月,52例首次伽玛刀治疗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了再次伽玛刀治疗。再次治疗中心剂量为70~80Gy,平... 目的:分析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接受再次伽玛刀治疗的临床疗效、复发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自1995年9月至2009年12月,52例首次伽玛刀治疗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了再次伽玛刀治疗。再次治疗中心剂量为70~80Gy,平均77.2Gy。再次治疗靶点位置较首次治疗前移,两次治疗容积叠加约50%。本组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三又神经痛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了评估。结果:本组随访从治疗后1个月开始,随访平均时间为58个月。本组治疗有效46例,包括BNI I级22例,BNI II级14例,BNI III级10例,总有效率为88.5%(46/52)。5例患者在治疗后6~72个月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0.9%(5/46)。本组病例治疗后出现面部麻木者10例、面部感觉异常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1%(12/52)。结论:再次伽玛刀治疗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首次治疗无效或复发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的可靠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伽玛刀 再次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伽玛刀治疗前后的MRI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文煜 张雪宁 +3 位作者 徐德生 杨静 关祥祯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6期862-865,共4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少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近几十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目前,影像学对该病的诊断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尤其MRI 在术前治疗方案的制...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少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近几十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目前,影像学对该病的诊断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尤其MRI 在术前治疗方案的制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该病的治疗方法,现多采用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手段.伽玛刀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放疗方法,近些年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伽玛刀 PCNSL MRI 治疗前后
原文传递
眼眶肿瘤的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东 徐德生 +6 位作者 张志远 李彦和 刘晓民 张宜培 贾强 宋国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4-986,共3页
目的总结评价Leksell伽玛刀治疗眼眶肿瘤的中长期疗效。方法223例患者年龄4~85岁,平均(37.5±15.6)岁。男91例,女132例;125例为手术后残留或复发者,98例根据典型临床及影像表现进行诊断;肿瘤容积0.03~35.60cm3,平均(... 目的总结评价Leksell伽玛刀治疗眼眶肿瘤的中长期疗效。方法223例患者年龄4~85岁,平均(37.5±15.6)岁。男91例,女132例;125例为手术后残留或复发者,98例根据典型临床及影像表现进行诊断;肿瘤容积0.03~35.60cm3,平均(5.4±1.9)cm3;肿瘤边缘剂量10~40Gy。结果随访18—114个月,平均(35.7±16.2)个月,肿瘤缩小129例(57.8%),无变化80例(35.9%),14例(6.3%)肿瘤增大,肿瘤控制率为93.7%;142例患者治疗后视力得到保留,其中视力提升79例,减退19例;21例曾出现一过性球结膜水肿。结论伽玛刀治疗眼眶肿瘤可取得良好肿瘤控制率,多数患者可保留视力,并发症少,可成为眼眶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放射外科 眼眶肿瘤
原文传递
建筑企业资本运作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雪静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2期7-8,共2页
分析了建筑企业的资本运作困境,提出了解决策略,并以中国铁建资本运作的优缺点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建筑行业 资本运作 市场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泪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春发 徐德生 +2 位作者 张志远 程轶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泪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997年9月至2006年6月行伽玛刀治疗的9例泪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手术后复发或残留,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8~63岁(平均46.6岁),手术次数1-5次(平均2...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泪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997年9月至2006年6月行伽玛刀治疗的9例泪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手术后复发或残留,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8~63岁(平均46.6岁),手术次数1-5次(平均2.4次),肿瘤体积0.2-22.4cm,(平均13.6cm^3),其中5例曾行放射治疗。本组9例均采用Leksell立体定位系统、1.5TeslaMRI影像定位,GammaPlan设定治疗计划,用Leksell 23004B型γ刀治疗,边缘剂量14~20Gv,平均等剂量线50%。随访时间6~56个月。结果绝大多数患者均可耐受伽玛刀治疗,在伽玛刀治疗后3月出现肿瘤缩小、液化、坏死,1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结论伽玛刀治疗泪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腺样囊性癌 放射外科 伽玛刀治疗
原文传递
伽玛刀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德生 +4 位作者 刘东 张志远 李彦和 张宜培 郑立高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应用伽玛刀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病人13例,对中远期疗效进行随访。治疗计划:均采用4mm准直器,边缘剂量40Gy,中心剂量80Gy,等剂量线50%,等中心点1~8个。结果随访11~96个月,平均54个...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应用伽玛刀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病人13例,对中远期疗效进行随访。治疗计划:均采用4mm准直器,边缘剂量40Gy,中心剂量80Gy,等剂量线50%,等中心点1~8个。结果随访11~96个月,平均54个月。肿瘤有效控制12例,占92.3%;其中肿瘤体积不变4例,缩小8例。无效1例,肿瘤体积增大。随访期间出现晶状体浑浊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各1例,未见远处转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视力变化:改善4例,不变4例,下降3例,丧失2例。结论伽玛刀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既能控制肿瘤生长,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病人视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脉络膜 放射外科手术 视力
下载PDF
无功能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铭 曹恺 +1 位作者 刘晓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301-304,共4页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s,NF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选伽玛刀治疗的73例NFA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影响肿瘤控制和术后并发症的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肿瘤总...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s,NF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选伽玛刀治疗的73例NFA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影响肿瘤控制和术后并发症的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肿瘤总控制率为93.2%。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2.6%,10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2%。肿瘤体积<5 cm^3者的肿瘤控制率为96.5%,体积≥5 cm^3者肿瘤控制率为8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随访12~178个月,新发垂体功能低下5例,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边缘剂量是主要影响因素(P=0.01,P<0.01)。结论对于不适宜首选手术或拒绝手术的小体积NFA病人,伽玛刀显现出较高的肿瘤控制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无功能 伽玛刀 垂体功能减退症 控制率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晓龙 谢利水 +3 位作者 曲国正 程毓华 杨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余晓龙,谢利水,曲国正,林益光,程毓华,杨柏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一种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临床诊...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余晓龙,谢利水,曲国正,林益光,程毓华,杨柏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一种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临床诊断较难,但通过CT结合临床可作出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轴索损伤 弥漫性 CT
下载PDF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永彩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58,共2页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下成本法转权益法的相关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旨在通过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及二者转化的相关会计处理,分析实务处理中比较模糊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正...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下成本法转权益法的相关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旨在通过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及二者转化的相关会计处理,分析实务处理中比较模糊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正确和熟练掌握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权益法 会计处理 实务处理 法的适用 投资核算 理论界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晓龙 徐志涛 +4 位作者 刘嵘 步雪峰 曲国正 谢利水 《武警医学》 CAS 1999年第10期561-564,共4页
目的 研究合理的螺旋CT血管造影 (SpiralCTamgiography ,SCTA)技术在内脏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例检查前疑为内脏动脉瘤患者 ,行SCTA检查后确诊 ,并经随后外科手术证实。采用综合分析CT轴面像、多层面重建 (MPR)以及运用最大强... 目的 研究合理的螺旋CT血管造影 (SpiralCTamgiography ,SCTA)技术在内脏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例检查前疑为内脏动脉瘤患者 ,行SCTA检查后确诊 ,并经随后外科手术证实。采用综合分析CT轴面像、多层面重建 (MPR)以及运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表面成像显示 (SSD)和曲面重建 (CRI)来完成三维重建的血管影像 ,完成诊断。结果  8例行SCTA检查确诊为脾动脉瘤 5例 ,肠系膜上动脉瘤 3例 (其中 1例合并腹主动脉瘤 ) ,能可靠地显示血管形态和病变 ,术前准确评估病变解剖位置以及和腹主动脉的关系。结论 SCTA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术 ,在某种程度上可代替创伤性血管造影术 (或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动脉瘤 螺旋CT血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廊坊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斌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3-45,共3页
当今社会,人类自身发展对地球的索取越来越大,已经超出了其能持续供给的限度。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目前已经从一个概念发展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正在被我国许多城市广泛实践。廊坊市作为河北省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其发展... 当今社会,人类自身发展对地球的索取越来越大,已经超出了其能持续供给的限度。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目前已经从一个概念发展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正在被我国许多城市广泛实践。廊坊市作为河北省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其发展必然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本文通过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分析廊坊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需求与供给问题,并提出有参考价值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替莫唑胺在垂体腺瘤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001-1004,共4页
垂体腺瘤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侵袭性腺瘤和垂体腺癌因其侵袭性生长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仍是目前神经外科治疗之难点,需手术切除病灶辅助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近年来,由于替莫唑胺对功能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和... 垂体腺瘤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侵袭性腺瘤和垂体腺癌因其侵袭性生长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仍是目前神经外科治疗之难点,需手术切除病灶辅助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近年来,由于替莫唑胺对功能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的治疗取得进展,使其颇受临床关注,尤其是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可否作为判断替莫唑胺疗效的指标,成为烷化剂化疗药物之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替莫唑胺(非MeSH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综述
下载PDF
超短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晓民 +4 位作者 张志远 李彦和 刘东 王国开 徐德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1-884,共4页
目的 从基因水平验证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在超短期内对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以80%等剂量线包绕U87、U251细胞系,分别以4、6、8、10Gy边缘剂量行伽玛刀照射30min,以未照射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检测细胞β-链蛋白(β-cateni... 目的 从基因水平验证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在超短期内对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以80%等剂量线包绕U87、U251细胞系,分别以4、6、8、10Gy边缘剂量行伽玛刀照射30min,以未照射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检测细胞β-链蛋白(β-catenin)、T细胞因子4(TCF-4)、蛋白激酶B(AKT)-1、AKT-2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87、U251细胞β-catenin、TCF-4、AKT-1和U87细胞AKT-2 mRNA的表达在4、6、8Gy伽玛刀照射后明显上调,10Gy照射后下调;U251细胞AKT-2 mRNA的表达在4、6Gy伽玛刀照射后明显上调,8、10 Gy照射后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87细胞β-catenin、AKT-1 mRNA和U251细胞TCF-4、AKT-1、AKT-2 mRNA在6Gy照射时上调最明显,U87细胞TCF-4、AKT-2 mRNA和U251细胞β-catenin mRNA在8Gy照射时上调最明显. 结论 低剂量的伽玛刀照射对胶质瘤细胞的侵袭性在照射后30 min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放射治疗 伽玛刀 低剂量 超短期 细胞侵袭性
原文传递
放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U87-EGFRvⅢ细胞及其移植瘤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东 +1 位作者 刘晓民 徐德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5-1223,共9页
目的通过体外、体内实验观察放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胶质瘤U8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Ⅲ型突变体(EGFRvⅢ)细胞及其移植瘤的影响。方法(1)常规培养人脑胶质瘤U87-EGFRvⅢ细胞,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替莫唑胺对U87-EGFRv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通过体外、体内实验观察放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胶质瘤U8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Ⅲ型突变体(EGFRvⅢ)细胞及其移植瘤的影响。方法(1)常规培养人脑胶质瘤U87-EGFRvⅢ细胞,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替莫唑胺对U87-EGFRvⅢ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替莫唑胺的半抑制浓度(IC50);将细胞分为对照组、6 Gy放射治疗组、12 Gy放射治疗组,分别以0、6、12 Gy边缘剂量照射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3组细胞侵袭相关蛋白和基因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6 Gy放射治疗组、6 Gy放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经6 Gy剂量照射后加入5 mmol/L替莫唑胺),24 h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3组细胞侵袭相关蛋白和基因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2)应用对照组、6 Gy放射治疗组、6 Gy放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细胞悬液制作裸鼠颅内移植胶质瘤模型,移植后第7、14、21天应用生物发光成像(BLI)检测裸鼠体内荧光素酶的表达并测量移植瘤体积,绘制裸鼠的生存曲线、体质量曲线。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颅内移植胶质瘤EGFRvⅢ、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的表达。结果(1)替莫唑胺对U87-EGFRvⅢ细胞的IC50为5 mmol/L;与对照组比较,6 Gy放射治疗组细胞EGFRvⅢ、EGFR、MMP-2、MMP-9、VEGF、MGMT、蛋白激酶B(AKT)-1、β-链蛋白(β-catenin)和Ku70蛋白的表达增加,与6 Gy放射治疗组比较,12 Gy放射治疗组细胞EGFRvⅢ、EGFR、MMP-2、MMP-9、VEGF、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AKT-1、β-catenin和Ku70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6 Gy放射治疗组比较,6 Gy放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细胞EGFRvⅢ、EGFR、MMP-2、MMP-9、VEGF、MGMT、AKT-1、β-catenin和Ku70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6 Gy放射治疗组比较,6 Gy放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细胞的成瘤性低,移植后21 d生存率、体质量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Ⅲ型突变体 突变 放射治疗 替莫唑胺 侵袭 增殖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伽玛刀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国开 +2 位作者 刘晓民 刘东 徐德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358-360,共3页
目的总结伽玛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伽玛刀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例资料。WHO分级Ⅱ级7例,Ⅲ级3例。结果术后随访11~47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病例在伽玛刀治疗后首次复查MRI,... 目的总结伽玛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伽玛刀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例资料。WHO分级Ⅱ级7例,Ⅲ级3例。结果术后随访11~47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病例在伽玛刀治疗后首次复查MRI,均可见肿瘤最大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复发3例,其中2例再行伽玛刀治疗。本组病例伽玛刀治疗后未见神经损伤及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伽玛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尤其是术后残留或复发肿瘤,表现出了良好肿瘤控制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 放射外科
下载PDF
构建廊坊市政府新型服务管理体系——知识管理
17
作者 孙永彩 蔡亮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26-28,共3页
本文试着以廊坊市政府知识管理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作为打开市政府知识管理大门的钥匙,在发展完善知识管理理论体系、开拓知识库应用领域的同时,对促进政府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向知识型政府转变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政府 知识管理 知识库 实施策略
原文传递
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18
作者 贾强 徐德生 +4 位作者 张志远 李彦和 张宜培 郑立高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内分泌激素变化,并分析了治疗后主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了自1995年9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并获得完全随访资料的128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患者,肿瘤直径1.0~4.8 cm(平均3.04 cm),既往手术63...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内分泌激素变化,并分析了治疗后主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了自1995年9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并获得完全随访资料的128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患者,肿瘤直径1.0~4.8 cm(平均3.04 cm),既往手术63例,具有放疗史22例。PRL腺瘤56例,GH腺瘤19例,ACTH腺瘤2例,FSH腺瘤1例,混合性腺瘤22例,无功能性腺瘤28例。采用Leksell立体定位系统,边缘剂量12~35 Gy(平均19.56 Gy),等剂量线45%~50%。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结果大部分病人均可耐受伽玛刀治疗,急性并发症很少出现。晚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和垂体功能低下。伽玛刀治疗后,肿瘤消失的为4例,肿瘤缩小的为94例,肿瘤大小无变化的26例,4例患者治疗后肿瘤增大,总的肿瘤控制率为96.87%。同时对于功能性腺瘤,于治疗后11例激素水平恢复正常,58例患者激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伽玛刀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垂体腺瘤 海绵窦
原文传递
打造廊坊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之城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19
作者 赵玉梅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22-26,共5页
"生态、智能、休闲、商务"8个字,是廊坊城市发展的核心定位。在廊坊城市蓬勃发展的同时,社会各界对政府在承担公共管理责任中是否进行有效管理,其效率和效果由谁来评价,以及怎么评价政府绩效等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 "生态、智能、休闲、商务"8个字,是廊坊城市发展的核心定位。在廊坊城市蓬勃发展的同时,社会各界对政府在承担公共管理责任中是否进行有效管理,其效率和效果由谁来评价,以及怎么评价政府绩效等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迫切。基于此,本文以政府绩效管理内涵入手,分析廊坊市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在打造廊坊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之城中如何构建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政府绩效管理 体系构建
原文传递
庭院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0
作者 王慧 +2 位作者 童杏 曹驰 陈亮 《电子测试》 2015年第6期9-12,共4页
本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提出一套适用于庭院智能监控的解决方案,自主开发了配套的软件平台,用于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存储、数据再现等功能。设计使用多个可测范围较广的压力传感器YZC-526连成一组,监测围墙上的情况,若判断... 本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提出一套适用于庭院智能监控的解决方案,自主开发了配套的软件平台,用于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存储、数据再现等功能。设计使用多个可测范围较广的压力传感器YZC-526连成一组,监测围墙上的情况,若判断为可疑人时,将此时异常情况存档,并通过网络发送给指定用户,请示用户命令,根据用户返回命令的情况,执行相应的预警操作,以此达到安全防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院 监控 图像分析 智能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