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山造山带对合肥盆地的构造控制 被引量:18
1
作者 宋明水 江来利 +2 位作者 李学田 储东如 杜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9-215,共7页
北淮阳构造带由一系列向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组成,是建立大别山造山带和合肥盆地构造关系的纽带,先后经过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两次向北逆冲推覆作用。燕山早期的构造以后缘滑脱、前缘推覆为特征;燕山晚期逆冲推覆构造以区域挤压、向北... 北淮阳构造带由一系列向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组成,是建立大别山造山带和合肥盆地构造关系的纽带,先后经过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两次向北逆冲推覆作用。燕山早期的构造以后缘滑脱、前缘推覆为特征;燕山晚期逆冲推覆构造以区域挤压、向北逆冲为特征。合肥盆地经过坳陷、断陷两大阶段的沉陷。合肥盆地的坳陷形成强烈受到扬子陆块基底持续俯冲和大别山隆起的控制,晚白垩世后的断陷明显受到大别山差异隆起的影响,并表现出良好的构造耦合关系。合肥盆地东南的舒城坳陷是进一步寻找油气的构造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制 大别山构造带 合肥盆地 石油地质
下载PDF
皖南地区葛公镇组砾岩性质及其构造含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杜建国 孙乘云 +5 位作者 许卫 杜森 王有生 谢建成 黄耀华 陶启云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皖南地区葛公镇组底砾岩在区域上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可比性 ,其底部界面属I型不整合面 ,该界面的出现也预示江南造山带中元古宙大陆边缘沟 -弧 -盆构造体制开始发生转折和最早一幕造山运动的出现 ,这套砾岩及其底界面性质的确定对江南造... 皖南地区葛公镇组底砾岩在区域上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可比性 ,其底部界面属I型不整合面 ,该界面的出现也预示江南造山带中元古宙大陆边缘沟 -弧 -盆构造体制开始发生转折和最早一幕造山运动的出现 ,这套砾岩及其底界面性质的确定对江南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质 葛公镇砾岩 I型 不整合面 构造含义 皖南地区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试论合肥盆地燕山运动古城幕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伟 徐春华 +7 位作者 宋明水 李学田 雷敏 徐佑德 邱连贵 江来利 杜森 储东如 《安徽地质》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合肥盆地是中国东部目前勘探面积最大、勘探程度最低的复合型残留盆地。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合肥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并利用野外露头资料、沉积学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论证了晚白垩世内幕存在一次大规模的由南向北的挤压推覆运动,... 合肥盆地是中国东部目前勘探面积最大、勘探程度最低的复合型残留盆地。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合肥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并利用野外露头资料、沉积学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论证了晚白垩世内幕存在一次大规模的由南向北的挤压推覆运动,并建议将该期构造运动命名为燕山运动古城幕;通过对下侏罗统防虎山组和下白垩统朱巷组烃源岩主要生烃过程的分析,认为下侏罗统防虎山组烃源岩在晚侏罗-早白垩世时开始生烃,下白垩统朱巷组烃源岩主要在燕山运动古城幕之前开始生烃。燕山运动古城幕对下侏罗统防虎山组烃源岩形成的油气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利于所生成油气的排烃,不利的一面是早期聚集形成的油气藏可能遭到改造和破坏;对下白垩统朱巷组烃源岩形成的油气,主要排烃期与圈闭形成期相匹配,有利于油气的排烃和聚集成藏,据此指出了合肥盆地大桥向斜的勘探思路,即应以寻找古背斜及其上形成的披覆构造以及浅层的盖层条件较好的构造圈闭,这种类型的圈闭受构造运动改造较弱,保存条件较好,是寻找原生油气藏的主要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烃源岩演化 燕山运动 地质勘探 合肥盆地
下载PDF
安徽北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树棻 杨有根 +3 位作者 朱彬 齐文凯 周生义 杜森 《安徽地质》 1994年第3期27-35,共9页
安徽省北部主要有阜西。黄口、蒿沟、固镇、嘉山和合肥6个侏罗纪至早第三纪沉积盆地,总面积约4.4万km ̄2,其间充填山前冲积扇、平原河流湖泊和内陆成水湖相以及火山沉积。盆地类型有扩张披覆型、收缩镶嵌型、迁徒型和单一型4... 安徽省北部主要有阜西。黄口、蒿沟、固镇、嘉山和合肥6个侏罗纪至早第三纪沉积盆地,总面积约4.4万km ̄2,其间充填山前冲积扇、平原河流湖泊和内陆成水湖相以及火山沉积。盆地类型有扩张披覆型、收缩镶嵌型、迁徒型和单一型4种。盆地形成于印支期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拼合以后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发育阶段,其形成机制受燕山期郯庐断裂带大规模左行平移和喜马拉雅期中国大陆地壳向东南蠕动、扩散的控制和影响。盆地中发育有岩盐、石膏和煤成气等矿产;也是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分析 中、新生代 安徽北部
下载PDF
合肥盆地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春华 宋明水 +6 位作者 李学田 雷敏 邱连贵 徐佑德 江来利 储东如 杜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580,共5页
合肥盆地安参1井的钻探,发现了既不同于北淮阳型,也不同于淮南型的石炭-二叠系。通过对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认为是一套斜坡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结合北淮阳型石炭系和淮南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提出了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在... 合肥盆地安参1井的钻探,发现了既不同于北淮阳型,也不同于淮南型的石炭-二叠系。通过对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认为是一套斜坡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结合北淮阳型石炭系和淮南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提出了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在华北地台南缘存在完整的沟-弧-盆体系的认识;同时根据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类型,结合地震、电法和平衡剖面恢复,认为合肥盆地的基底应该属于统一的华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石炭-二叠系 沉积类型 沟-弧-盆体系
下载PDF
安徽中南部震旦纪-三叠纪二级层序的划分 被引量:5
6
作者 杜森 《安徽地质》 1999年第1期14-20,共7页
安徽中南部震旦纪至三叠纪各时期为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和碳酸盐沉积环境的交替,据沉积盆地内或滨、浅海交接地带沉积相序的变化、相的叠置变化关系,结合关键部位的层序界面和凝缩层特征,将其分为8个二级层序,每一个二级层序在盆地内... 安徽中南部震旦纪至三叠纪各时期为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和碳酸盐沉积环境的交替,据沉积盆地内或滨、浅海交接地带沉积相序的变化、相的叠置变化关系,结合关键部位的层序界面和凝缩层特征,将其分为8个二级层序,每一个二级层序在盆地内或滨、浅诲交接部位,在沉积相序上总的趋势均表现为由浅→深→浅的变化,且与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吻合。二级层序的界线和凝结层往往是该二级层序内若干个三级层序中海平面下降或上升最为显著的转折部位,这些界面类型往往与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冰川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层序 海平面变化 震旦一三叠纪 安徽中南部
下载PDF
华北南缘早寒武世早期皖西切谷沉积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森 《安徽地质》 1996年第3期1-6,共6页
华北台地南缘安徽淮南、霍邱地区早寒武世早期地层较发育.从岩性、沉积相、层序地层上均反映自西往东变化较大,表现为由深变浅的深切谷充填型沉积。它表明这一期间.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碰撞挤压已经结束.转化为拉张性质的运动。
关键词 地层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初始裂谷 安徽淮南霍邱
下载PDF
安徽省黄山地区唐家坞组生物地层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乘云 杜森 王有生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3,343,共5页
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刘村一带唐家坞组的时代以往归为晚志留世,新近在唐家坞组中采获腕足类、瓣鳃类、腹足类等多门类化石,并首次采获胞石、鹦鹉螺等化石,其中胞石Conochitina(Densichitana)dens的时代为兰多维列世末至文洛克世初期,含这... 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刘村一带唐家坞组的时代以往归为晚志留世,新近在唐家坞组中采获腕足类、瓣鳃类、腹足类等多门类化石,并首次采获胞石、鹦鹉螺等化石,其中胞石Conochitina(Densichitana)dens的时代为兰多维列世末至文洛克世初期,含这些化石的层位相当于秀山动物群的层位。结合地质情况分析,唐家坞组时限主要属于早志留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石带 生物地层 唐家坞组 志留系 黄山市 安徽
原文传递
安徽省黄山、铜陵一带五通群的地层时代与划分对比 被引量:3
9
作者 杜森 杜建国 +2 位作者 许卫 王有生 吴礼彬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61,共11页
叙述铜陵、黄山一带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五通群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据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等特征,讨论了研究区五通群的时代划分和古地理环境。五通群近顶部出现风化暴露面,表明当时存在一个沉积间断,在间断面之下为擂鼓台组,间断面之... 叙述铜陵、黄山一带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五通群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据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等特征,讨论了研究区五通群的时代划分和古地理环境。五通群近顶部出现风化暴露面,表明当时存在一个沉积间断,在间断面之下为擂鼓台组,间断面之上为陈家边组,其纵、横向上的变化受古地理、古气候、古构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五通群 泥盆系 石炭系 铜陵 黄山市 安徽
原文传递
皖南兰田组中发现滑塌砾岩层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心起 孙卫国 +1 位作者 程光华 杜森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滑塌砾岩 兰田组 新元古代 裂谷盆地 安徽
原文传递
皖南地区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跃东 杜森 《安徽地质》 1999年第1期21-25,共5页
皖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早期早时发生海侵,沉积了含碳、含硅的陆源碎屑岩,为浅海盆地相沉积;早期晚时,沉积了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夹粘土岩沉积,为台坡和台盆相沉积,其沉积相变化和古地理分异与当时基底性质、同沉积构造和碳酸盐建隆作... 皖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早期早时发生海侵,沉积了含碳、含硅的陆源碎屑岩,为浅海盆地相沉积;早期晚时,沉积了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夹粘土岩沉积,为台坡和台盆相沉积,其沉积相变化和古地理分异与当时基底性质、同沉积构造和碳酸盐建隆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震旦世 陡山沱期 岩相古地理 皖南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东部震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森 《安徽地质》 1997年第2期2+4-7,共5页
中国南方震旦系碳酸盐岩出现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白云化、去白云化、硅化、去硅化、重结晶、溶解、充填作用等,经历了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各阶段出现的成岩作用有一定的变化。本区晚震旦世为两个碳酸盐台地和... 中国南方震旦系碳酸盐岩出现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白云化、去白云化、硅化、去硅化、重结晶、溶解、充填作用等,经历了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各阶段出现的成岩作用有一定的变化。本区晚震旦世为两个碳酸盐台地和两个盆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处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的成岩作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阶段 沉积盆地 碳酸盐岩 震旦系 中国南方东部
下载PDF
安徽铜陵地区早、晚石炭世地层之间砾岩的发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森 杜建国 +2 位作者 许卫 孙乘云 吴礼彬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9-586,共8页
通过一系列地层剖面的测制,在铜陵、南陵、泾县地区早、晚石炭世地层之间发现了沉积石英质砾岩和岩屑砾岩,肯定了本区在早、晚石炭世之间曾经历一次海平面下降和风化剥蚀作用,致使早石炭世地层在许多地方残缺不全,由于石英质砾岩与岩屑... 通过一系列地层剖面的测制,在铜陵、南陵、泾县地区早、晚石炭世地层之间发现了沉积石英质砾岩和岩屑砾岩,肯定了本区在早、晚石炭世之间曾经历一次海平面下降和风化剥蚀作用,致使早石炭世地层在许多地方残缺不全,由于石英质砾岩与岩屑砾岩在岩性、沉积特征、成因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分别称为浙溪组下段和浙溪组上段。早期的石英质砾岩由于受到后期的冲积扇沉积环境的影响,在一些剖面上表现为缺失。岩屑砾岩的沉积厚度、砾石大小等在纵、横向上变化较大,明显受古地理、古气候、古构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 风化壳 浙溪组 早石炭世 铜陵 南陵 泾县 安徽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震旦纪火山岩特征及喷发构造背景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文杰 伊海生 杜森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9,共9页
中国南方早震旦世火山活动强烈,晚世有所减弱,既有大陆喷发又有海底喷发。基性、中性、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均有,以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系列为主,极少量过碱性火山岩。根据地理分布和构造部位可划分为四个火山岩带,... 中国南方早震旦世火山活动强烈,晚世有所减弱,既有大陆喷发又有海底喷发。基性、中性、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均有,以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系列为主,极少量过碱性火山岩。根据地理分布和构造部位可划分为四个火山岩带,火山喷发的构造背景为后造山裂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震旦纪 火山岩 裂谷 喷发构造
下载PDF
明光一带渐新世明光组的发现
15
作者 刘家云 杜森 +2 位作者 张志树 鲁如魁 吴海权 《安徽地质》 2001年第3期179-184,共6页
明光城北地区出露不整合于定远组之上的碎屑岩,通过ESR年龄测定,认为属于渐新世的沉积。建立明光组填补了该区渐新世沉积的空白。
关键词 渐新世 明先组 明光地区
下载PDF
合肥盆地防虎山飞来峰的成因动力学探讨
16
作者 宋明水 李学田 +5 位作者 徐春华 裴磊 许世红 江来利 杜森 储东如 《安徽地质》 2003年第1期44-47,79,共5页
通过对地震、电法及航磁资料的研究,提出合肥盆地防虎山地表露头为一个飞来峰构造:通过对防虎山地区诸多地质现象的综合分析,结合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历史,认为防虎山飞来峰形成于燕山运动"古城幕"(K2x/K2z),并用早期拱张剥蚀、... 通过对地震、电法及航磁资料的研究,提出合肥盆地防虎山地表露头为一个飞来峰构造:通过对防虎山地区诸多地质现象的综合分析,结合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历史,认为防虎山飞来峰形成于燕山运动"古城幕"(K2x/K2z),并用早期拱张剥蚀、中期逆冲推覆,晚期拉张正断"三步曲"来解释坊虎山飞来峰的成囚,据此建立了飞虎山飞来峰的成因演化模式,再现了防虎山飞来峰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虎山飞来峰 地球物理特征 成因动力学 合肥盆地 拱张剥蚀 逆冲推覆 拉张正断
下载PDF
安徽贵池地区二叠系孤峰组露头层序地层
17
作者 许卫 岳书仓 +2 位作者 杜建国 杜森 孙乘云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1,147,共6页
依据实测地层剖面的详细研究,将二叠系孤峰组分为四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跨时平均约1.25Ma,其高频变化表现为:海侵体系域的粒序变化主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特征,总体表现为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浅变深的退积型旋回;高位体系域... 依据实测地层剖面的详细研究,将二叠系孤峰组分为四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跨时平均约1.25Ma,其高频变化表现为:海侵体系域的粒序变化主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特征,总体表现为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浅变深的退积型旋回;高位体系域的粒序变化主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特征,总体表现为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深变浅的进积型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三级层序 孤峰组 二叠系 贵池地区 安徽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东部震旦纪碎屑岩和泥质岩成岩作用
18
作者 杜森 《安徽地质》 1999年第4期255-261,共7页
中国南方震旦纪碎屑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和压溶、胶结和固结、重结晶、交代作用及自生矿物形成等,泥质岩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转化。其成岩过程可分为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在沉积盆... 中国南方震旦纪碎屑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和压溶、胶结和固结、重结晶、交代作用及自生矿物形成等,泥质岩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转化。其成岩过程可分为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在沉积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和处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出现了不同的岩石类型,往往呈现各自的成岩作用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阶段 盆地演化 碎屑岩和泥质岩 震旦纪 中国南方东部
下载PDF
安徽泾县地区晚二叠世露头层序地层特征
19
作者 许卫 岳书仓 +2 位作者 杜建国 杜森 孙乘云 《安徽地质》 2003年第3期169-173,共5页
安徽泾县地区晚二叠世地层可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层序1~2对应于龙潭期,层序3~4对应于长兴期.一般均由海侵体系域、饥饿段和高位体系域构成,个别尚发育低位体系域.层序界线一般表现为暴露不整合.各体系域中均识别出数量不等、厚度不一... 安徽泾县地区晚二叠世地层可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层序1~2对应于龙潭期,层序3~4对应于长兴期.一般均由海侵体系域、饥饿段和高位体系域构成,个别尚发育低位体系域.层序界线一般表现为暴露不整合.各体系域中均识别出数量不等、厚度不一的副层序,一般海侵体系域中的副层序均表现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旋回,总体为向上变深的退积型;高位体系域中的副层序均表现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旋回,总体为向上变浅的进积型.副层序中不同程度的发育着高频层序,一般表现为韵律性旋回,其沉积厚度多在m级,多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个别为上粗下细的反粒序组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域 三级层序 晚二叠世 安徽泾县地区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安徽凤阳石门山—清塘一带中新世石门山组的建立及其时代依据
20
作者 刘家云 杜森 《安徽地质》 2002年第2期92-96,共5页
凤阳县石门山—清塘一带不整合于古近纪定远组之上,上为中更新世泊岗组角度不整合覆盖的一套松散的槽状交错层理发育的砂砾层,为典型的河流相沉积。上述砂砾层与下草湾组、定远组岩性及成岩程度上相差甚远,与南京地区“六合组”岩性相近... 凤阳县石门山—清塘一带不整合于古近纪定远组之上,上为中更新世泊岗组角度不整合覆盖的一套松散的槽状交错层理发育的砂砾层,为典型的河流相沉积。上述砂砾层与下草湾组、定远组岩性及成岩程度上相差甚远,与南京地区“六合组”岩性相近,但时代不同,故新建“石门山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石门山组 ESR测年法 凤阳县石门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