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静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90
1
作者 王栋梁 春萍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2,共5页
通过对对称阀控非对称缸和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压力特性、输出特性的对比分析,揭示了阀控非对称缸系统静态特性的基本特征,指出为研制高性能的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采用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是最佳液压控制方案。进而探讨了... 通过对对称阀控非对称缸和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压力特性、输出特性的对比分析,揭示了阀控非对称缸系统静态特性的基本特征,指出为研制高性能的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采用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是最佳液压控制方案。进而探讨了系统的最佳负载匹配关系,给出系统设计准则,为正确设计阀控非对称缸伺服系统并进一步研究该类系统的控制方法,改善系统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阀控非对称缸 压力特性 压力突变 动力机构输出特性
下载PDF
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业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172-1175,共4页
为克服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电液伺服系统的本质非线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根据液压缸活塞杆的不同运动方向分别给出相应的三维模糊控制器来控制该系统,在实验中使用压力反馈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阻尼比,实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 为克服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电液伺服系统的本质非线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根据液压缸活塞杆的不同运动方向分别给出相应的三维模糊控制器来控制该系统,在实验中使用压力反馈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阻尼比,实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系统的不对称性,而且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非对称缸 电液伺服系统 控制策略 液压缸
下载PDF
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栋梁 张景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提出了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概念 ,并对传统的负载流量和负载压力重新进行了定义 ,依此对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 ,推导了其传递函数及方框图 。
关键词 非对称阀 非对称缸 负载流量 负载压力 传递函数
下载PDF
新的液压管路分段集中参数键图模型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陈照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传统的管路分段集中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动摩擦液阻,提出了新的管路分段集中参数键图模型。经与研究管路动态的特征线法和分布参数键图法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动摩擦液阻的表达式。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物理意义明... 在传统的管路分段集中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动摩擦液阻,提出了新的管路分段集中参数键图模型。经与研究管路动态的特征线法和分布参数键图法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动摩擦液阻的表达式。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物理意义明显、直观,计算参数少,仿真能力强,因而更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动态 集中参数模型 动摩擦液阻 键图模型
下载PDF
非对称缸系统液压缸两腔压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业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3-64,共2页
本文对非对称缸系统液压缸两腔的压力变化进行详细的研究,给出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液压缸两腔的压力变化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比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性能优越。
关键词 非对称阀 非对称缸 压力突跳 气蚀 液压缸
下载PDF
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静态及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栋梁 春萍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8-200,共3页
本文提出了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概念,并对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画出了 系统方框图,推出了其传递函数,对同一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和20-sim模型分别仿真,表明推导过程是正确的,对此类伺服系 统的设计具... 本文提出了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概念,并对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画出了 系统方框图,推出了其传递函数,对同一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和20-sim模型分别仿真,表明推导过程是正确的,对此类伺服系 统的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阀 非对称缸 负载流量 负载压力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液压伺服系统
下载PDF
考虑阀口误差的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建模、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6
7
作者 关广丰 +3 位作者 丛大成 张辉 叶正茂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3-39,共7页
从解决比例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存在的超压问题入手,分析因加工误差引起的各阀口重叠量不一致这一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阀口误差的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非线性状态方程模型和键图模型。应用这两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一实际... 从解决比例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存在的超压问题入手,分析因加工误差引起的各阀口重叠量不一致这一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阀口误差的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非线性状态方程模型和键图模型。应用这两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一实际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压力特性,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仿真和试验研究揭示比例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阀口误差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往往是引起有杆腔压力超过供油压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大量仿真研究获得了阀口误差与系统超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比例阀阀口的加工精度有利于消除超压现象和提高系统的性能,进而建议将某些比例阀阀口误差控制在最大阀位移的0.5%以内。给出的两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对各类阀控缸系统进行系统仿真、设计和控制策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缸系统 非线性状态方程模型 键图模型 超压 阀口误差
下载PDF
双阀并联控制在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经甫 叶正茂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由于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所模拟的水动力载荷很大,要求加载系统不仅要有很大的出力而且具有很大的负载流量。为满足系统大流量的要求而又能有效抑制被动加载时的多余力,提出了由高响应大流量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和p-qv伺服阀组成的双... 由于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所模拟的水动力载荷很大,要求加载系统不仅要有很大的出力而且具有很大的负载流量。为满足系统大流量的要求而又能有效抑制被动加载时的多余力,提出了由高响应大流量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和p-qv伺服阀组成的双阀并联控制方案。通过对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建模,p-qv伺服阀模型的分析简化,设计了双阀并联控制实时控制系统。对比双阀并联控制和单流量伺服阀控制的试验曲线,可以看出被动加载时双阀并联控制比单流量伺服阀控制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舵机系统启停和换向时的多余力,明显改善系统动态加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双阀并联控制 多余力 p-qv伺服阀
下载PDF
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栋梁 张景春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提出了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概念 ,并对传统的负载流量和负载压力重新进行了定义 ,依此对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 ,推导了其传递函数及方框图 ,其推导过程对此类伺服系统的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非对称阀 非对称缸 负载流量 负载压力 传递函数
原文传递
20-Sim软件介绍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熊伟 包钢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共3页
介绍了荷兰 Twente大学开发的 2 0 - Sim仿真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其使用方法 ,并以气缸动特性仿真实例说明了 2 0 - Sim软件在液压、气动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20-Sim软件 仿真 气缸 动特性 模型输入
下载PDF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和计算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慧 韩俊伟 +2 位作者 张尚盈 赵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2,共3页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是确定系统结构参数、作动器结构形式及其运动参数、选择伺服阀、确定系统流量的前提。本文根据并联机器人机构学原理 ,建立了系统运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应用矩阵分析方法 ,完成了运动学分析和计算...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是确定系统结构参数、作动器结构形式及其运动参数、选择伺服阀、确定系统流量的前提。本文根据并联机器人机构学原理 ,建立了系统运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应用矩阵分析方法 ,完成了运动学分析和计算。文中最后以教学实验台为例 ,详细地论述了运动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并根据计算结果 ,得到了作动器的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六自由度 运动学分析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计算
下载PDF
基于CMAC的电液负载模拟器自学习控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叶正茂 王经甫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347,共5页
通过建立某飞行器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产生原理。提出了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环节的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控制结构和算法。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 通过建立某飞行器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产生原理。提出了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环节的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控制结构和算法。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多余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负载干扰 多余力
下载PDF
基于Backstepping的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8-40,共3页
考虑了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系统的动态模型 ,然后基于Back stepping方法得到了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这种方法可以扩展到液压驱动机器人控制的设计上。最后对所提出的非线性控制策略与常规的PD控制方案进行... 考虑了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系统的动态模型 ,然后基于Back stepping方法得到了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这种方法可以扩展到液压驱动机器人控制的设计上。最后对所提出的非线性控制策略与常规的PD控制方案进行了比较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线性控制策略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 BACKSTEPPING 非线性控制 液压系统 机器人
下载PDF
正弦扫频振动控制中的信号综合与信号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志东 丛大成 +1 位作者 韩俊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结合正弦扫频信号相位函数的微分方程的特点,研究一种新的驱动信号产生方法,此方法具有较高的输出精度,并对外差操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外差操作可将响应信号频谱从当前扫描频率平移到直流分量,该直流分量描述了响应信号的均方根或者幅... 结合正弦扫频信号相位函数的微分方程的特点,研究一种新的驱动信号产生方法,此方法具有较高的输出精度,并对外差操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外差操作可将响应信号频谱从当前扫描频率平移到直流分量,该直流分量描述了响应信号的均方根或者幅度的实部与虚部信息,直流中频检测器通过选择适当的低通滤波器释放出该直流分量,从而实现响应信号的跟踪滤波和均方根处理。实践证明该信号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于正弦扫频信号的时变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扫频 振动控制 跟踪滤波 均方根 外差发生器
下载PDF
Stewart平台的振动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强 韩俊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4-597,共4页
采用线性化方法推导了预载情况下Stewart平台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建立了Stewart平台的非比例阻尼自由振动方程 ,针对系统的非比例阻尼条件 ,采用复模态分析的方法求解了该方程。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Stewart平台结构参数和姿态对刚度... 采用线性化方法推导了预载情况下Stewart平台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建立了Stewart平台的非比例阻尼自由振动方程 ,针对系统的非比例阻尼条件 ,采用复模态分析的方法求解了该方程。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Stewart平台结构参数和姿态对刚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刚度 振动 复模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飞行仿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镭 +1 位作者 齐潘国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6期57-61,共5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小型飞机飞行模拟器飞行仿真模型的开发过程。建立了非线性的动力学方程和起落架模型,采用插值方法生成气动系数,利用S imu linkTM中航空工具箱构建环境模型,使用StateflowTM表述逻辑关系。气动数据来源于DATCOM。较为完... 该文介绍了一种小型飞机飞行模拟器飞行仿真模型的开发过程。建立了非线性的动力学方程和起落架模型,采用插值方法生成气动系数,利用S imu linkTM中航空工具箱构建环境模型,使用StateflowTM表述逻辑关系。气动数据来源于DATCOM。较为完整的模型,使得仿真整个飞行的过程,滑跑,起飞,巡航,降落得以实现。进行了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的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可用。非线性的数学模型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飞机的实际特性。仿真模型开发的成功为模拟器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仿真 航空工具箱 起落架模型 气动系数生成 起飞 降落
下载PDF
车辆传动桥二次调节模拟加载系统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慧 王栋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本文建立了模拟车辆发动机驱动二次元件的转速控制系统和传动桥轮边加载二次元件的转矩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校正前后的转速和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开环频域特性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输出响应特性仿真,依... 本文建立了模拟车辆发动机驱动二次元件的转速控制系统和传动桥轮边加载二次元件的转矩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校正前后的转速和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开环频域特性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输出响应特性仿真,依此对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所得有关结论,为车辆传动桥二次调节模拟加载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传动桥 模拟加载 二次调节 转矩控制 校正 控制精度 转速控制
下载PDF
四边滑阀控制液压缸传递函数的一种求解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子龙 庄显义 +2 位作者 刘国忠 强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6-239,共4页
在关于液压控制系统的著作中 ,对四边滑阀对称液压缸 (或液压马达 )伺服系统 ,已有详尽分析和论述 ,但关于四边滑阀非对称液压缸伺服系统的论述却不多 ,且关于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传递函数的求解又有不同的论述[1 ]~ [4 ] ,本文试... 在关于液压控制系统的著作中 ,对四边滑阀对称液压缸 (或液压马达 )伺服系统 ,已有详尽分析和论述 ,但关于四边滑阀非对称液压缸伺服系统的论述却不多 ,且关于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传递函数的求解又有不同的论述[1 ]~ [4 ] ,本文试用一种方法求解四边滑阀控制液压缸的传递函数 ,对这一类问题加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液压缸 传递函数 液压控制系统 四边滑阀 液压马达
下载PDF
蓄能器对管路系统压力冲击影响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照弟 +5 位作者 王广怀 王大明 程晓忠 曹近齐 王文平 强峰 《液压气动与密封》 1999年第2期2-5,49,共4页
文章建立了气囊式蓄能器动态键图模型,并应用于含有蓄能器的管路系统,实验和仿真验证了该模型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了蓄能器对压力冲击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气囊式 蓄能器 键图 压力冲击 管路系统
下载PDF
层流流体管路分段集中参数键图模型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阎世敏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对传统管路分段集中参数模型进行修正 ,通过引进动摩擦液阻 ,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层流管路动态特性的分段集中参数键图模型 .对比该模型与特征线法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的仿真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管路模型是一种高精度模型 .该模型... 对传统管路分段集中参数模型进行修正 ,通过引进动摩擦液阻 ,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层流管路动态特性的分段集中参数键图模型 .对比该模型与特征线法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的仿真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管路模型是一种高精度模型 .该模型结构简单、计算参数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流体管路 分段集中参数键图模型 动摩擦液阻 特征线方法 动态特性 液压管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