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氮冻融破碎生物污泥制备生物絮凝剂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杰 张秀红 +2 位作者 李星 苗笑娟 周集体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利用城市剩余生物污泥,采用液氮冻融破碎、提取液提取的方法制备了生物污泥絮凝剂。对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及其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氮冻融破碎,pH为1.0的稀盐酸溶液作为提取液提取所制备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率... 利用城市剩余生物污泥,采用液氮冻融破碎、提取液提取的方法制备了生物污泥絮凝剂。对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及其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氮冻融破碎,pH为1.0的稀盐酸溶液作为提取液提取所制备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率可达98.5%。液氮冻融破碎的次数对絮凝剂制备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以及絮凝体系的pH对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生物污泥 生物絮凝剂 液氮 冻融破碎
原文传递
0℃低温条件下氢气管道泄漏声波传播研究
2
作者 李星 马文文 +1 位作者 张哲 储佳伟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2,共7页
管道运输氢气的过程中发生泄漏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泄漏的早期预防是避免事故发生、排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为了分析泄漏状态下被动声波的传播变化,通过COMSOL建立低温氢气管道泄漏的三维模型,采用流-固耦合和声-结构耦... 管道运输氢气的过程中发生泄漏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泄漏的早期预防是避免事故发生、排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为了分析泄漏状态下被动声波的传播变化,通过COMSOL建立低温氢气管道泄漏的三维模型,采用流-固耦合和声-结构耦合的方法,分析泄漏孔径和管道压力对声波传播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管道压力增加,泄漏孔应力响应与管道压力的比值在30%至40%的范围内剧烈变化,压力响应在10%的范围内变化平稳。总声压在三种泄漏孔径下的路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而增大。泄漏孔径的增加导致应力波扩散越快,结构位移变化越显著。管道压力的增加导致声波幅值增大,频率的增加导致声波能量衰减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管道 声传播 应力响应 氢气
原文传递
闪蒸喷雾冷却中液滴撞击壁面的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李星 魏晓净 +2 位作者 杨庆忠 王铁营 张哲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闪蒸喷雾冷却技术因其优异的冷却能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激光医疗、电力等领域,其液滴撞击壁面后的动力学行为特性对冷却过程有重要影响。采用VOF方法对闪蒸喷雾过程中液滴撞击壁面的动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常规喷雾冷却中... 闪蒸喷雾冷却技术因其优异的冷却能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激光医疗、电力等领域,其液滴撞击壁面后的动力学行为特性对冷却过程有重要影响。采用VOF方法对闪蒸喷雾过程中液滴撞击壁面的动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常规喷雾冷却中没有闪蒸的液滴撞击壁面的形态变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闪蒸喷雾冷却时液滴撞击壁面过程中会由于自身过热相变产生气泡进而断裂;当过热度或壁面温度增加、液滴直径或初始速度减小时,液滴更易断裂;液滴铺展系数随过热度、初始直径、初始速度以及壁面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断裂发生后,铺展系数会有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液滴 闪蒸 断裂 铺展系数
原文传递
钛表面液滴冻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津津 吴彩霞 +5 位作者 张哲 吕胜楠 孙娜 吴巧燕 李星 严雷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7,共7页
基于可视化实验系统,研究了钛表面静止液滴的冻结行为,分析了底板倾斜角度对液滴的相变时间和接触直径的影响,以及液滴体积大小对相变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板倾斜角度对液滴相变时间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随着底板倾斜角度增加相变时... 基于可视化实验系统,研究了钛表面静止液滴的冻结行为,分析了底板倾斜角度对液滴的相变时间和接触直径的影响,以及液滴体积大小对相变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板倾斜角度对液滴相变时间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随着底板倾斜角度增加相变时间呈现先减小再增加最后又减小的趋势,底板倾斜角度为0°以及35°时,相变时间最长;液滴的接触直径随底板倾斜角度增加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底板角度为35°时,液滴的接触直径比底板角度为0°时的大,液滴冻结后的高度更小;液滴体积对相变时间影响较大,底板倾斜角度一定时,液滴体积越大,相变时间越长;底板温度一定时,液滴体积越大,底板倾斜角度对相变时间的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 倾斜角度 液滴体积 相变时间 接触直径
原文传递
地下双层岛式中庭挑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实验研究
5
作者 郝路航 李星 +1 位作者 刘万福 戚务勤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第8期174-176,共3页
文章为了研究在中庭挑空这类异形结构地铁站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路径,以地下双层岛式中庭挑空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小工况全尺寸实验的方法。全面实验中在站厅和站台层分别设计了三种火灾场景,在公共区域放置了一系列的实验仪器,通... 文章为了研究在中庭挑空这类异形结构地铁站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路径,以地下双层岛式中庭挑空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小工况全尺寸实验的方法。全面实验中在站厅和站台层分别设计了三种火灾场景,在公共区域放置了一系列的实验仪器,通过数据分析危险高度处的烟气温度。结果表明,火源功率与危险高度处温度温升成正相关。通过危险高度处的温升,可以提前判断在不同位置与工况下发生火灾后的危险程度,为乘客提供无烟逃生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场景 热烟实验 危险高度温度 疏散路径
下载PDF
固体表面温度对冻结液滴的相变过程与表面润湿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哲 郎元路 +6 位作者 陈佳楠 吴巧燕 计宏伟 李星 马妍 陶柳倩 王瑾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05-4617,共13页
通过液滴可视化实验,发现并归纳了冻结液滴在不同基底温度下于铝板表面融化过程的动态表面润湿特性,结合力学分析,总结了液滴润湿面积、体积、接触角等润湿参数与相变时间之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液滴的润湿性主要受重力、表面张... 通过液滴可视化实验,发现并归纳了冻结液滴在不同基底温度下于铝板表面融化过程的动态表面润湿特性,结合力学分析,总结了液滴润湿面积、体积、接触角等润湿参数与相变时间之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液滴的润湿性主要受重力、表面张力、热毛细力的影响,重力对液滴的横向扩散促进作用、表面张力与热毛细力受底板温度影响具有抑制液滴润湿过程的作用;两种不同条件下,冻结液滴高度变化规律相同,随着融化的进行,液滴高度骤降,然后缓慢降低;不同冻结条件下,冻结液滴的润湿过程主要发生在融化初始阶段,重力促进液滴的润湿过程,液滴接触角处于65°~85°之间,而在润湿后阶段,接触角减小,重力的作用减弱,表面张力的作用增强,液滴的扩散进程受阻,体积下降的趋势也变缓;不同升温条件下,冻结液滴的润湿过程几乎没有发生,热毛细力与表面张力在润湿过程中占据主导性,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液滴内部与三相线温差逐渐增大,Ma数呈增加的趋势,数值由1802增至22876,热毛细力始终抑制液滴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熔化过程 润湿性 接触角 热毛细力
下载PDF
冻结液滴融化过程中的表面及界面演化特性分析
7
作者 张哲 郎元路 +7 位作者 吴巧燕 陈佳楠 计宏伟 李星 马妍 陶柳倩 谯春艳 王瑾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4,共14页
液滴在血浆储存、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广泛存在,而其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冻结阶段,对融化阶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故此,本文通过液滴可视化实验,发现并归纳了冻结液滴在不同材料表面、不同基底温度下融化过程的动态表面及界面演化模式,总... 液滴在血浆储存、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广泛存在,而其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冻结阶段,对融化阶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故此,本文通过液滴可视化实验,发现并归纳了冻结液滴在不同材料表面、不同基底温度下融化过程的动态表面及界面演化模式,总结了液滴表面扩散系数、高度系数、相界面偏离度等形态演化参数与相变时间之间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冻结液滴存在3种不同的表界面演化模式;在熔融中后阶段,金属材料(纯铝板、镀锌板)表面冻结液滴的冰相区以颗粒群状分布态融化,冰晶结合度低,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有机玻璃(PMMA)及聚氯乙烯(PVC)试板]表面冻结液滴的冰相区呈块状分布态融化,冰晶结合度高;金属类材料表面冻结液滴的相变速率高于聚合物类材料表面冻结液滴的相变速率,金属表面相变时间在100s以内,而聚合物表面冻结液滴的相变时间在300s以内;金属表面最大扩散系数分布区间为0.950~1.021,聚合物表面最大扩散系数分布区间为1.000~1.076,温度高,则各类材料表面液滴的微观前驱膜移动受阻,液滴的表面润湿过程受阻;金属表面冻结液滴的高度系数及冰相高度变化率受冰相区变化影响,聚合物表面则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会使热量传递过程不稳定,加剧聚合物表面冻结液滴偏离度位移的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融化过程 表面 界面 演化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