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AR变形监测方法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77
1
作者 朱建军 李志 胡俊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17-1733,共17页
变形监测是星载InSAR技术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InSAR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卫星数据来源;然后对InSAR变形监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分析了D-InSAR、PSInSAR、SBAS-InSAR、DS-InSAR和MAI等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 变形监测是星载InSAR技术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InSAR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卫星数据来源;然后对InSAR变形监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分析了D-InSAR、PSInSAR、SBAS-InSAR、DS-InSAR和MAI等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而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InSAR技术在城市、矿山、地震、火山、基础设施、冰川、冻土和滑坡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最后总结出InSAR变形监测在多维形变和低相干区测量、大气和轨道误差去除和精度评定等方面的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变形监测 星载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滤波去噪法及其在GPS多路径效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48
2
作者 戴吾蛟 丁晓利 +2 位作者 朱建军 陈永奇 李志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1-327,共7页
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是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它是基于数据本身的,且能在空间域中将信号进行分解,从而可以区分噪声和有用信号。根据EMD分解白噪声而得到的本征模式函数(IMF)分量的能量密度与其平均周期的... 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是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它是基于数据本身的,且能在空间域中将信号进行分解,从而可以区分噪声和有用信号。根据EMD分解白噪声而得到的本征模式函数(IMF)分量的能量密度与其平均周期的乘积为一常量这一特性,建立一种新的基于EMD滤波去噪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GPS多路径效应的研究中。通过对模拟数据与GPS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EMD滤波去噪法与小波方法都能最大限度地削弱测量的随机误差,但EMD滤波去噪法比小波方法更直接,且不受测不准原理及小波函数选择的影响;②相比小波方法,EMD能够更有效地剔除瞬时强噪声,从而能够提取更精确的多路径效应重复性误差改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式分解 EMD滤波去噪法 GPS 多路径效应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常用炎症指标结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123
3
作者 邢豫宾 戴路明 +2 位作者 赵芝焕 李志 李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结合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及诊断试验研究。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共识会议,严... 目的结合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及诊断试验研究。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共识会议,严格将入选病例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非SIRS对照组。测定24h内的炎症指标、SOFA评分及PCT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08例患者入选,其中对照组59例,SIRS组57例,脓毒症组52例,严重脓毒症组28例,脓毒性休克组12例。血清PCT浓度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09(P=0.000)。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0.020.SOFA评分的AUC为0.973±0.011(P均=0.000)。判断最佳诊断界值PCT为〉0.375μg/L,SOFA评分为〉3.5分,其约登(Youden)指数分别为0.808和0.8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了年龄、CRP混杂因素后PCT和SOFA评分与脓毒症发病明显相关,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84.794和10.761(P均=0.000).并且可以预测脓毒症的发病概率。SOFA评分是脓毒症疾病预后的最显著因子,OR值为2.084(P=0.0002)。结论传统炎症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是鉴别SIRS和非SIRS的有用指标,但不是早期诊断脓毒症的可靠指标。PCT是早期诊断脓毒症并能与SIRS鉴别的特异性较高的炎症指标;结合SOFA评分和PCT可以预测脓度症的发病概率;根据PCT值的变化,再结合SOFA评分可以客观判断脓毒症病情的严重性。SOFA评分与脓毒症预后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评分
原文传递
InSAR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监测与预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15
4
作者 朱建军 杨泽发 李志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首先,介绍了In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然后,对当前InSAR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监测方法做了系统性分类,并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之后,综述了当前InSAR矿区地表三维形变预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最后,归纳梳理了In... 首先,介绍了In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然后,对当前InSAR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监测方法做了系统性分类,并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之后,综述了当前InSAR矿区地表三维形变预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最后,归纳梳理了InSAR矿区三维形变监测预计在多源数据融合和沉降机理分析等方面的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开采沉陷 地质灾害 综述
下载PDF
SBAS-InSAR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形变 被引量:113
5
作者 李珊珊 李志 +2 位作者 胡俊 孙倩 俞晓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6-1486,共11页
冻土的冻结和融化的反复交替会造成地质环境与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房屋和道路等地面工程建筑物的地基破裂或者塌陷,还会引起山体滑坡、洪水暴发以及冰川移动等.因此,监测冻土形变对确保冻土区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保证冻土区... 冻土的冻结和融化的反复交替会造成地质环境与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房屋和道路等地面工程建筑物的地基破裂或者塌陷,还会引起山体滑坡、洪水暴发以及冰川移动等.因此,监测冻土形变对确保冻土区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保证冻土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冻土监测方面并没有能大面积监测冻土形变时间演化情况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将InSAR技术中的小基线集方法(SBAS-InSAR)应用于监测冻土来获取其形变时间序列中.考虑到冻土形变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本文提出利用周期形变模型来代替传统SBAS方法中的线性形变模型,从而更好地分离出高程残差和大气误差.利用ENVISAT卫星获取的21景ASAR影像图作为实验数据,采用改进的SBAS技术成功获取了青藏高原从羊八井站至当雄站铁路段冻土区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图,揭示了该冻土区从2007年到2010年的季节性形变演化情况.通过与研究地区温度变化的联合分析,发现所得到的地表形变结果与冻土的物理变化规律非常吻合,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冻土形变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INSAR SBAS (Small BASELINE subset) 青藏高原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基于SBAS的矿区形变监测研究 被引量:105
6
作者 尹宏杰 朱建军 +2 位作者 李志 丁晓利 汪长城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8,共7页
由于使用的SAR图像较少,缺乏多余观测,传统的DInSAR测得的形变可靠性较差。此外,受InSAR观测周期以及空间和时间基线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很难将离散的DInSAR观测连接起来,获得时间上连续的沉降场,从而揭示研究区域的沉降演化情况。运用小... 由于使用的SAR图像较少,缺乏多余观测,传统的DInSAR测得的形变可靠性较差。此外,受InSAR观测周期以及空间和时间基线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很难将离散的DInSAR观测连接起来,获得时间上连续的沉降场,从而揭示研究区域的沉降演化情况。运用小基线集(SBAS)技术,通过虚拟观测值的方法,对DInSAR获取的相位进行后处理,以获取冷水江矿区的沉降序列图,揭示矿区沉降漏斗的发展和演化情况。空间基线的约束有效地减弱DEM误差的影响,同时观测量的增加又提高监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小基线集 矿区沉降 变形监测
下载PDF
金沙江-红河成矿带斑岩铜钼矿的成矿集中期:Re-Os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90
7
作者 王登红 屈文俊 +2 位作者 李志 应汉龙 陈毓川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5-349,共5页
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云南境内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中的斑岩铜矿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了马厂箐(33.9±1.1)Ma和铜厂(34.4±0.5)Ma的新数据。表明马厂箐和铜厂两个矿区的斑岩型铜钼矿是基本同时形成的。结合前人获得的西藏... 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云南境内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中的斑岩铜矿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了马厂箐(33.9±1.1)Ma和铜厂(34.4±0.5)Ma的新数据。表明马厂箐和铜厂两个矿区的斑岩型铜钼矿是基本同时形成的。结合前人获得的西藏玉龙铜矿(与马厂箐和铜厂位于同一成矿带)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35.4,35.9,36.2 Ma),可以认为,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中近于等间距分布的3个新生代斑岩铜矿是基本同时形成的,均属始新世后期同一成矿集中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年龄 斑岩铜钼矿 新生代 成矿集中期
原文传递
不同围护结构变形形式的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对比分析 被引量:94
8
作者 郑刚 李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9-977,共9页
当基坑开挖深度相同,而围护结构及支撑系统的差异将使得围护结构将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形,坑外土体的位移及邻近建筑物的变形也将存在相应差异。针对不同围护结构变形形式对应的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变形开展精细化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当围护结... 当基坑开挖深度相同,而围护结构及支撑系统的差异将使得围护结构将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形,坑外土体的位移及邻近建筑物的变形也将存在相应差异。针对不同围护结构变形形式对应的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变形开展精细化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当围护结构发生踢脚、内凸或复合形式的变形时,紧邻基坑的建筑物将发生显著的下凹挠曲变形,且下凹挠曲程度随沉降槽的近基坑侧土体沉降值增大而减小,尤其是当围护结构发生踢脚和内凸变形时,建筑物的下凹挠曲变形最为显著,并产生显著的墙体拉应变,此时邻近的建筑物是最为不利的;而对于任意变形形式的围护结构,当建筑物距基坑距离约为1~1.5倍开挖深度时,均将产生显著的上凸挠曲变形,所引发的建筑物墙体拉应变亦较为显著,即该位置处的建筑物都将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围护结构 变形形式 建筑物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邻近任意角度建筑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8
9
作者 郑刚 李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5-624,共10页
实测结果表明,邻近基坑的建筑物与基坑边互不垂直时,基坑开挖将导致墙体同时发生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对与基坑边成一定角度的建筑物,当其跨越坑外沉降槽最低点或沉降曲线上凸区域时,建筑物所产生的扭转变形最为显... 实测结果表明,邻近基坑的建筑物与基坑边互不垂直时,基坑开挖将导致墙体同时发生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对与基坑边成一定角度的建筑物,当其跨越坑外沉降槽最低点或沉降曲线上凸区域时,建筑物所产生的扭转变形最为显著。随着建筑物与基坑距离的变化和建筑物纵墙与基坑边之间夹角的变化,当建筑物位于天然地面沉降挠曲程度较大的位置时,建筑物的挠曲变形对墙体拉应变起主要作用,墙体最大拉应变发生在建筑物纵墙垂直于基坑边,即纵墙与基坑边相互垂直时是建筑物的最不利位置;而当建筑物位于天然地面挠曲程度较小的位置时,墙体的拉应变源于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的共同作用,纵墙墙体的最大拉应变将发生在与基坑边成一定角度的建筑物纵墙上,此时纵墙与基坑边垂直并不是建筑物的最不利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建筑物 有限元法 挠曲变形 扭转变形 角度 距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与地壳上地幔结构 被引量:81
10
作者 李志 胥颐 +2 位作者 郝天珧 刘劲松 张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7-804,共8页
利用环渤海地区的天然地震P波到时资料,采用纬度和经度方向分别为0.5°×0.6°的网格划分,反演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初步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京津唐地区地壳... 利用环渤海地区的天然地震P波到时资料,采用纬度和经度方向分别为0.5°×0.6°的网格划分,反演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初步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京津唐地区地壳中上部的速度异常反映了浅表层的地质构造特征,造山带和隆起区对应于高速异常,坳陷区和沉积盆地对应于低速异常;地壳下部出现大规模的低速异常与华北地区广泛存在的高导层相对应,估计与壳内的滑脱层和局部熔融、岩浆活动有关;莫霍面附近的速度异常反映了地壳厚度的变化及壳幔边界附近热状态的差异;上地幔顶部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可能是上地幔软流层热物质大规模上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地壳上地幔 速度结构 地震层析成像
下载PDF
利用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形变 被引量:81
11
作者 朱建军 邢学敏 +1 位作者 胡俊 李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64-2576,共13页
介绍了InSAR技术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分析了D-InSAR技术相比于传统测量手段的优势,并指出其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不足。针对传统D-InSAR技术的局限性,重点讨论了短基线(SBAS)、永久散射体(PS)和角反射器(CR)等高级... 介绍了InSAR技术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分析了D-InSAR技术相比于传统测量手段的优势,并指出其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不足。针对传统D-InSAR技术的局限性,重点讨论了短基线(SBAS)、永久散射体(PS)和角反射器(CR)等高级差分干涉技术,并结合矿区沉降监测实例,分析了其特点与应用现状,讨论了现有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高级InSAR技术和高分辨率SAR影像的结合将是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D-INSAR技术 矿区 地表形变监测 短基线 永久散射体 角反射器
下载PDF
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62
12
作者 崔力拓 耿世刚 李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1S期184-185,共2页
在分析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农田镉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农田土壤镉污染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污染现状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地热地质特征 被引量:75
13
作者 张森琦 严维德 +10 位作者 黎敦朋 贾小丰 张盛生 李胜涛 付雷 吴海东 曾昭发 李志 穆建强 程正璞 胡丽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7-1102,共16页
基于地热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成果等布孔依据,实施的GR1干热岩勘探孔位于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中南部,是迄今我国钻遇地层温度最高的干热岩勘探孔,为我国首个EGS示范工程与科研试验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GR1孔测温结果表明,2500 m深... 基于地热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成果等布孔依据,实施的GR1干热岩勘探孔位于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中南部,是迄今我国钻遇地层温度最高的干热岩勘探孔,为我国首个EGS示范工程与科研试验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GR1孔测温结果表明,2500 m深处温度为150℃,进入干热岩段;终孔深度3705 m处的井底温度为236℃。2500~3705 m井段平均地温梯度为71.4℃/km,高于另3眼干热岩勘探孔;2800~3705 m井段地温梯度大于80℃/km,属中等品质以上干热岩。综合地球物理勘查与4眼干热岩勘探孔钻探结果表明,该干热岩体埋深2104.31~2500 m,面积246.90 km^2;干热岩资源评价结果表明,3~5 km深度范围,100年内的潜在发电装机容量为3805.74 MW,以2%的采收率计,装机容量为76.11 MW;3~6 km潜在装机容量为7788.26 MW,以2%的采收率计,装机容量为155.77MW;3~7 km潜在装机容量为13639.25 MW,以2%的采收率计,装机容量为272.79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干热岩 地温梯度 地热地质
下载PDF
敞口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45个元素 被引量:73
14
作者 王君玉 吴葆存 +2 位作者 李志 韩敏 钟莅湘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0-445,共6页
改进了三酸(HCl-HNO3-HF)或四酸(HCl-HNO3-HF-HClO4)溶矿对难溶元素分解不彻底及对易挥发元素测定结果不稳定的现象,建立了地质样品中15个稀土元素及其常规微量元素一次溶矿、一次测定的分析方法,提高了分析质量。采用HCl-HNO3-HF-HClO4... 改进了三酸(HCl-HNO3-HF)或四酸(HCl-HNO3-HF-HClO4)溶矿对难溶元素分解不彻底及对易挥发元素测定结果不稳定的现象,建立了地质样品中15个稀土元素及其常规微量元素一次溶矿、一次测定的分析方法,提高了分析质量。采用HCl-HNO3-HF-HClO4-H2SO4混合酸一次分解样品,用50%的逆王水复溶提取后定容,以Rh为内标元素,三通在线进样方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45个元素的含量。讨论了分解方法对易挥发元素、难溶元素的影响,对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6)、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303)和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9)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一致,方法精密度为0.03%~4.97%。方法准确度高,简单、快捷、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口酸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地质样品 元素测定
下载PDF
使用InSAR建立DEM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1
15
作者 刘国祥 丁晓利 +2 位作者 李志 陈永奇 李志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6-342,共7页
重点考察使用星载 In SAR技术建立 DEM的关键数据处理过程和精度情况。首先介绍 In SAR的基本原理和所涉及的关键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 ,然后对欧空局的 2颗卫星ERS-1 / 2以串接飞行方式分别于 1 996年 3月 1 8日和 1 9日对香港地区成... 重点考察使用星载 In SAR技术建立 DEM的关键数据处理过程和精度情况。首先介绍 In SAR的基本原理和所涉及的关键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 ,然后对欧空局的 2颗卫星ERS-1 / 2以串接飞行方式分别于 1 996年 3月 1 8日和 1 9日对香港地区成像所获取的 2幅SAR复数影像作了干涉处理和分析 ,并生成了 DEM,最后以外部 DEM作参考标准 ,对干涉DEM的精度作了评价 ,并分析了其潜在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数字高程模型 数据处理 精度 DEM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25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64
16
作者 刘荣 周宁新 +2 位作者 黄志强 王悦华 李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  2 7例拟行肝切除的病例中 ,其中原发性肝癌 16例、肝血管瘤 5例、肝脓肿 2例、肝囊肿伴感染 1例、肝门部胆管癌 1例、肝脏腺瘤 1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 1例。 2 5例在全气腹条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  2 7例拟行肝切除的病例中 ,其中原发性肝癌 16例、肝血管瘤 5例、肝脓肿 2例、肝囊肿伴感染 1例、肝门部胆管癌 1例、肝脏腺瘤 1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 1例。 2 5例在全气腹条件下完成 ,1例在手助下完成 ,1例中转开腹。结果 本组 2 5例在全气腹条件下完成 2 7个病灶的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肝局部切除 16例 ,左肝解剖性切除 9例。手术时间平均 2 0 5min ,出血量平均 4 6 0ml。术中未出现不能控制的并发症 ,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 2至 4d ,术后平均住院 6 8d ,术后恢复时间较常规开腹方法肝切除患者明显缩短。结论 本组研究表明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具有广阔前景 ,熟练开腹手术经验及熟悉的肝段解剖是腹腔镜肝脏解剖性切除时控制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 临床报告 解剖学
原文传递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深部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量:66
17
作者 郝天珧 黄松 +4 位作者 徐亚 李志 胥颐 雷受旻 杨金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85-1796,共12页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特别是洋陆转换带地区的复杂地壳结构特征一直是南海岩石层结构研究的热点.本文在Pn波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和深部地震探测剖面的约束下,利用重力数据建立该区两条剖面的密度模型.两条重力剖面二度半密度正反演的拟合结果...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特别是洋陆转换带地区的复杂地壳结构特征一直是南海岩石层结构研究的热点.本文在Pn波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和深部地震探测剖面的约束下,利用重力数据建立该区两条剖面的密度模型.两条重力剖面二度半密度正反演的拟合结果支持琼粤隆起至吕宋岛弧区一带的地壳结构中存在下地壳高速层的观点,同时认为台西南盆地的拟合结果表明南部凹陷区仍属于过渡型地壳.本文认为剖面AA′和剖面BB′的构造属性虽然均总体倾向于火山岩型,但二者的地质结构并不完全一致,表明了北部陆缘深部结构的横向差异与构造属性的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密度剖面 反演 拟合 大陆边缘
下载PDF
使用卫星雷达差分干涉技术测量香港赤腊角机场沉降场 被引量:42
18
作者 刘国祥 丁晓利 +2 位作者 陈永奇 李志 李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1224-1228,共5页
使用卫星雷达差分干涉技术考察建立在近海回填地基上的香港赤腊角机场的稳定性 利用ERS-2卫星获取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作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该机场在近乎一年内的非均匀沉降场,地面分辨率为20 m × 20 m,在填海区域... 使用卫星雷达差分干涉技术考察建立在近海回填地基上的香港赤腊角机场的稳定性 利用ERS-2卫星获取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作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该机场在近乎一年内的非均匀沉降场,地面分辨率为20 m × 20 m,在填海区域内下沉量呈0~50 mm的空间分布,与离散水准监测结果相比吻合较好(相关系数0.89)特别地,一个被开挖岛屿的原轮廓可从干涉结果中分辨出来.同时,探讨了区分和估计干涉失相关和大气延迟影响的有效方法.研究证实了ERS-2干涉系统对微小的地表沉降具有很高的敏感度,结果精度优于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 干涉技术 测量 沉降场 香港 赤腊角机场 稳定性 沉降监测
原文传递
电磁振动式水稻穴盘精量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6
19
作者 李志 邵耀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34,共3页
针对水稻育秧穴盘播种过程中精确调整水稻种子播种量的需求 ,设计了由调速电动机控制的外槽轮定量供种装置及电磁振动排种装置来控制播种量及播种精度。试验结果表明 ,该播种机达到了水稻穴盘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关键词 水稻 穴盘精量播种机 排种装置 电磁振动 设计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多尺度分层特征识别玉米杂草 被引量:59
20
作者 王璨 武新慧 李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151,共8页
为提高作物与杂草识别的准确率、稳定性和实时性,该文以幼苗期玉米及杂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多尺度分层特征的玉米杂草识别方法。首先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从图像的高斯金字塔中提取多尺度分层特征作为识别依据,... 为提高作物与杂草识别的准确率、稳定性和实时性,该文以幼苗期玉米及杂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多尺度分层特征的玉米杂草识别方法。首先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从图像的高斯金字塔中提取多尺度分层特征作为识别依据,再与多层感知器相连接实现图像中各像素的识别;为了避免目标交叠所带来的问题,对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通过计算每个超像素内部的平均像素类别分布确定该超像素块的类别,再将相同类别的相邻超像素合并,最终实现图像中各目标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目标识别准确率达98.92%,标准差为0.55%,识别单幅图像的平均耗时为1.68 s,采用GPU硬件加速后识别单幅图像的平均耗时缩短为0.72 s。该方法实现了精确、稳定和高效的玉米与杂草识别,研究可为精确除草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图像识别 图像分割 杂草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超像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