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35
1
作者 李廉 周勇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89,共8页
由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存在的回报效应,使得衡量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变得复杂。本文以35个工业行业为样本,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方法分解广义技术进步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部分,然后采用面板技术估算了这... 由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存在的回报效应,使得衡量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变得复杂。本文以35个工业行业为样本,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方法分解广义技术进步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部分,然后采用面板技术估算了这3个部分对能源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积)是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科技进步的贡献相对低些,但随着时间推移,科技进步的作用逐渐增强,技术效率的作用慢慢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曼奎斯特指数 科技进步 技术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7
2
作者 周勇 李廉 《产业经济研究》 2006年第4期68-74,共7页
本文采用适应性加权迪维西亚指数分析法对我国1980-2003年期间能源强度的变化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80—1990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和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对我国总能源强度下降都有正向显著作用;1991-2001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 本文采用适应性加权迪维西亚指数分析法对我国1980-2003年期间能源强度的变化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80—1990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和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对我国总能源强度下降都有正向显著作用;1991-2001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作用减弱,且朝反向作用,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的作用进一步加强;2002—2003年期间,两个因素都促进了总能源强度的上升。最后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因素分解 AWD方法
下载PDF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 被引量:81
3
作者 李廉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4,共5页
根据合作的紧密程度,本文将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归纳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四种,认为政府推动的合作创新组织有利于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创新有机连接,保持国家引导合作创新的连续性;自愿组合的... 根据合作的紧密程度,本文将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归纳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四种,认为政府推动的合作创新组织有利于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创新有机连接,保持国家引导合作创新的连续性;自愿组合的合作创新组织有利于适应市场需要,迅速开发创新出适销对路的获利产品;合同连接的合作创新组织具有灵活高效、责利分明的优势,利于短平快产品的开发创新;共建实体的合作创新组织有利于长期合作,利于将技术优势不断扩展为规模经济优势,从而获得技术成果高收益回报。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各种组织方式的不足,提出组建合作创新组织时应当根据合作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 组织方式 中国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 被引量:106
4
作者 杨浩昌 李廉 刘军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9,共8页
基于2005-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在于: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和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 基于2005-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在于: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和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制度创新等条件下,高技术产业聚集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发挥人才、资金的推动作用和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聚集 技术创新 区域比较 稳健性检验
原文传递
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 被引量:100
5
作者 刘军 李廉 王忠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1-198,共8页
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但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略低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和制度创新。... 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但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略低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和制度创新。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不仅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区域创新,传统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也有正的影响,这为各地区结合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区域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多数资源依赖型产业聚集抑制区域创新,这主要是因为过度依赖资源对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区域创新 行业差异
原文传递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绩效 被引量:85
6
作者 杨浩昌 李廉 张发明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9-112,共14页
基于静态效率和动态生产率的双重视角,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GMM)和中介效应模型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从全国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 基于静态效率和动态生产率的双重视角,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GMM)和中介效应模型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从全国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是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驱动力;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会通过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无论是基于静态效率视角还是基于动态生产率视角,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此外,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本文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绩效 静态效率 动态生产率 中介效应检验
原文传递
产业聚集与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70
7
作者 杨浩昌 李廉 刘军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94,共12页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聚集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在于:知识或技术溢出和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实证分析显示,(1)制造业...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聚集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在于:知识或技术溢出和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实证分析显示,(1)制造业聚集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均有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促进作用更大。并且,制造业聚集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主要通过提高技术效率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2)分地区研究表明,产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3)从作用途径来看,制造业聚集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途径传递,而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等途径传递。且在所有的作用途径中,基础设施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聚集 生产性服务业聚集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雾霾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66
8
作者 程中华 刘军 李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54,共9页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中国雾霾减排至关重要。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雾霾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从整体层面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中国雾霾减排至关重要。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雾霾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从整体层面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雾霾减排效应当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雾霾减排效应较强,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雾霾减排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在技术进步的雾霾减排效应当中,技术效率改善的雾霾减排效应较强,而科技进步对雾霾减排的促进作用相对很弱。同时,这些雾霾减排效应还受到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雾霾减排更多地受益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可以从技术效率改善中获得更强的雾霾减排效应。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的雾霾减排更多地受益于技术效率改善,而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和后期阶段城市可以分别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中获得更强的雾霾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雾霾减排 动态空间面板
下载PDF
制造业聚集、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以我国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0
9
作者 张昕 李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5-43,89,共10页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制造业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些溢出包括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多样化溢出和空间溢出。对我国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对两类制造业的区域创...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制造业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些溢出包括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多样化溢出和空间溢出。对我国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对两类制造业的区域创新存在积极影响;多样化溢出对医药制造业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正,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影响为负。实证结果表明,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行业间差异和国家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聚集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2
10
作者 潘佳佳 李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92,共7页
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已经受到各方关注。采用LMDI方法,利用中国1995-2007年工业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 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已经受到各方关注。采用LMDI方法,利用中国1995-2007年工业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因素是拉动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是拉动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拉动因素,能源消费结构是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增加的抑制因素,能源强度因素是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抑制因素,却是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增加的拉动因素。为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应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LMDI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2
11
作者 李廉 杨浩昌 刘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运用基于FAHP-熵权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制造... 运用基于FAHP-熵权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施产业错位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产业转移政策,促进区域间制造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全面提升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制造业 综合发展能力 FAHP 熵权 灰色关联投影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途径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廉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1-44,共4页
本文提出了深化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五大途径:一是建立政府、金融、财税、科技、经济等部门参与的专门机构,以加强推进和协调的力度;二是围绕重点产学研联合工程项目,不断拓展合作创新;三是鼓励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创新企业,大力推... 本文提出了深化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五大途径:一是建立政府、金融、财税、科技、经济等部门参与的专门机构,以加强推进和协调的力度;二是围绕重点产学研联合工程项目,不断拓展合作创新;三是鼓励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创新企业,大力推进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合作创新;四是切实兑现各种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开展合作创新的积极性;五是完善利益机制,以充分挖掘参与合作方和承担创新者的潜力,将合作创新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学研合作 中国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 被引量:51
13
作者 程中华 李廉 刘军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371,378,共9页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在机制出发,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工业效率以及产生空间外溢效应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在机制出发,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工业效率以及产生空间外溢效应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论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本地区的工业效率,还能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提升周围地区的工业效率,而且这种空间外溢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边界。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来看,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工业效率提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工业效率 集聚外部性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被引量:46
14
作者 段一群 李东 李廉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8-392,共5页
跨国资本对中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觊觎已久,国内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一直面临资金匮乏的瓶颈,迫切需要我国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基于国内装备制造产业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反映国内金融体系与装备产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模型,主要... 跨国资本对中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觊觎已久,国内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一直面临资金匮乏的瓶颈,迫切需要我国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基于国内装备制造产业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反映国内金融体系与装备产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模型,主要分析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对各个装备制造行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金融体系的现状并不适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金融支持效应欠佳,进一步地,据此得出了今后发展的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金融支持 面板数据分析
下载PDF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廉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9-61,共3页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东南大学李廉水经济利益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合作的动力和目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有效保障各方收益的关键。我们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一、签好技术合同是...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东南大学李廉水经济利益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合作的动力和目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有效保障各方收益的关键。我们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一、签好技术合同是基础我们知道,合同亦称契约,它是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创新 利益分配机制 技术合同
下载PDF
实验室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 被引量:47
16
作者 李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7期1-4,共4页
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实际,阐述了实验室建设和一流大学的关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验室的内涵,特别是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三大导向,即应用(技能)导向、精英(考研)导向和国际(出国)导向中的作用,分析了实验室和创新的关系。指出要用一... 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实际,阐述了实验室建设和一流大学的关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验室的内涵,特别是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三大导向,即应用(技能)导向、精英(考研)导向和国际(出国)导向中的作用,分析了实验室和创新的关系。指出要用一流的理念引领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是高校中的系统工程,以及建设优秀实验室队伍和充分发挥实验室管理部门作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一流大学 创新 系统工程 气象学科
下载PDF
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李廉 周勇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2,共5页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部门。目前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侧重于企业层面,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较少。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就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部门。目前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侧重于企业层面,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较少。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就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 制造业 长三角地区 部门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 内涵 概念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公司跨行业转型:特征分析与风险控制——以中国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成功与失败的典型个案为例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李廉 吴利华 +1 位作者 徐彦武 郁明华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转型是公司运用资源优势 ,调整产业战略定位 ,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摆脱经营困境的重大战略行为。公司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完善产品链和分散经营风险而选择跨行业转型。公司跨行业转型艰难源于产业选择风险、业务选择风险、过程控制风险... 转型是公司运用资源优势 ,调整产业战略定位 ,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摆脱经营困境的重大战略行为。公司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完善产品链和分散经营风险而选择跨行业转型。公司跨行业转型艰难源于产业选择风险、业务选择风险、过程控制风险和后管理风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上市公司 经营风险 跨行业经营 战略管理 核心技术 产业转型 风险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评价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李廉 周勇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81,88,共7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运用新的理念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本文界定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经济创造能...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运用新的理念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本文界定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和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了各类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制造业 科技创新 经济创造能力 环境资源
原文传递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廉 宋乐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8-42,共5页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重叠的时机,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核心;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新型工业化成功的关键是大量...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重叠的时机,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核心;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新型工业化成功的关键是大量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型工业化要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好的目标,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全球化 信息化 城镇化 科技创新 知识经济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