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NO和SOD的改变及免疫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赵佐庆 朱文 张志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 :研究小肠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 (NO)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浓度的改变及Bax、c Fos和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PCNA)在小肠粘膜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表达 .方法 :阻断分布小范围细小小肠动脉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于动脉阻断前、开... 目的 :研究小肠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 (NO)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浓度的改变及Bax、c Fos和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PCNA)在小肠粘膜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表达 .方法 :阻断分布小范围细小小肠动脉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于动脉阻断前、开放后 0 ,30及 6 0min从伴行静脉抽取血液标本 ,检测NO和SOD的浓度 .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Bax ,c Fos和PCNA在小肠粘膜固有层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表达 .结果 :与血管阻断前相比 ,NO和SOD浓度明显下降 .再灌注 0 ,30和 6 0min后NO的浓度分别是 (12 .1± 4 .6 ) ,(11.6± 4 .4 )和 (15 .5± 4 .8) ,SOD的浓度分别是 (75 .0±4 .5 ) ,(4 3.4± 11.4 ) ,(90 .3± 2 7.9)× 10 3 NU·L -1.再灌注0 ,30和 6 0min ,Bax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5 4± 8) ,(80± 5 )和(70± 7) ,c Fos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85± 3)、(92± 5 )和 (6 0±4 ) ,PCN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90± 5 ) ,(93± 4 )和 (5 7± 3) .结论 :小肠小范围缺血再灌注后NO和SOD浓度的下降提示氧自由基的增多 ,Bax ,c Fos和PCNA的表达改变可能在小肠粘膜固有层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小肠 凋亡基因
下载PDF
miR-14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与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文 杨玲 +5 位作者 成钧 杨彦玲 韩振奎 韩继明 黄广智 王航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14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与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iR142-3p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通过Realtime-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miR142-3p表达。构建pSlienc... 目的:观察微小RNA-14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与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iR142-3p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通过Realtime-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miR142-3p表达。构建pSliencer 4.1-CMV-miR142-3p过表达载体,并转染结直肠癌细胞Caco2,通过Realtime PCR检测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miR142-3p载体在结直肠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的表达变化。结果:miR142-3p主要定位于细胞的胞浆,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42-3p的表达存在差异。miR142-3p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142-3p可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抑制细胞增殖。结论:miR142-3p抑制结直肠癌Caco2细胞的增殖,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病理生理学 @微小分子142-3p 增殖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彦玲 朱文 +1 位作者 陈雅慧 陈美霓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24h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Epo组及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观察缺血...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24h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Epo组及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Epo组血清NO和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po能减轻脑组织的含水量,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水肿
下载PDF
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改变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赵佐庆 朱文 +1 位作者 刘福兰 张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921-924,共4页
目的研究小肠小范围缺血再灌注后的氧自由基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阻断分布于较小范围的小肠动脉,于动脉阻断前、阻断开放后0,30及60min,从与阻断动脉伴行小肠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其 NO 和 SOD 的浓度.结果再灌注后,在0.30及60min 的 NO ... 目的研究小肠小范围缺血再灌注后的氧自由基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阻断分布于较小范围的小肠动脉,于动脉阻断前、阻断开放后0,30及60min,从与阻断动脉伴行小肠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其 NO 和 SOD 的浓度.结果再灌注后,在0.30及60min 的 NO 浓度分别是(12.1±4.6),(11.6±4.4).(15.5±4.8)μmol·L^(-1),SOD 的浓度分别是(75.0±4.5),(43.4±1 1.4),(90.3±27.9)×10~3NU·L^1.NO 和 SOD 的改变特点显示小肠再灌注后其浓度明显低于阻断前(25.6±4.0)μmol·L^(-1)和(169.0±10.8×10~3NU·L^(-1),P<0.01).在再灌注30min 为最底,而至再灌注60min 则有明显的升高.结论小范围的小肠缺血再灌注而导致氧自由基升高和小肠损伤.与多脏器和大范围小肠缺血再灌注相比,虽然也很明显.但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缺血 病理学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血液 超氧化物歧化酶 氧自由基
下载PDF
黔西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贾立龙 舒建生 +4 位作者 姜在炳 张东亮 王博 杜天林 朱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1-207,共7页
为深入研究黔西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储层特征,针对毕节大方背斜区域的龙潭组富有机质泥页岩,采用了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镜质体反射率(Ro)、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薄片鉴定、高压压汞、比表面积及联合孔径等测试分析方法... 为深入研究黔西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储层特征,针对毕节大方背斜区域的龙潭组富有机质泥页岩,采用了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镜质体反射率(Ro)、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薄片鉴定、高压压汞、比表面积及联合孔径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海陆过渡相龙潭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质特征、矿物组成及孔隙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龙潭组泥页岩单层厚度薄(平均1.8~2.8 m),与煤层频繁互层,累计厚度大,泥地比平均达70%;泥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较高(0.23%~22.10%,平均3.51%,主要分布1%~7%);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均处于过成熟阶段(Ro为2.67%~3.06%,平均2.85%),生气充分;较高的有机质丰度、较充分的生气过程为页岩气成藏提供了有利基础;矿物组成主要由黏土构成(48.4%~81.6%,平均66.3%),次为石英(7.4%~27.2%,平均16.5%),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黄铁矿等矿物质量分数较少,总体为2%~7%;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73.0%~94.0%,平均85.1%),绿泥石次之(2.0%~23.0%,平均10.5%),含少量伊利石(1.0%~7.0%,平均3.5%),部分样品含极少量高岭石,脆性指数平均27%,天然裂隙发育及人工造缝扩展条件较同区海相页岩差;区内龙潭组泥页岩表现出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有效孔隙度平均3.66%,渗透率平均0.0056×10-3μm^(2),孔隙度与黏土质量分数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与脆性矿物质量分数之间则表现出负相关关系;泥页岩孔隙为开放型纳米级孔隙,其中介孔提供了泥页岩主要的孔隙空间和表面积,孔容平均0.01988 cm^(3)/g,孔表面积平均10.86131 m^(2)/g,为页岩气吸附、储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煤系页岩气 有机质特征 成藏条件 储层特征
下载PDF
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对脊髓损伤大鼠血脊髓屏障功能和血管源性脊髓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航辉 张博 +5 位作者 朱文 李小记 韩振奎 王璐 赵琳 刘伯锋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损伤组又设1、37、1、42、8... 目的旨在探讨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损伤组又设1、37、1、42、8d 5个时相点,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脊髓伊文氏蓝含量,干湿重法测定脊髓组织含水量;同时电镜观察血脊髓屏障的变化;神经功能评分法(BBB法)评价大鼠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脊髓损伤后脊髓伊文氏蓝含量增加、脊髓血管源性水肿,大鼠的运动功能缺失,经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降低、水肿明显减轻,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结论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对脊髓继发性损伤有较好的疗效,联合应用嗅球组织细胞和β-七叶皂甙钠在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异种移植 嗅鞘细胞 Β-七叶皂甙钠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犬手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文 成钧 +2 位作者 韩振奎 齐文海 李晓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28-930,共3页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犬腹部手术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纯剖腹术、小肠切除端 -端吻合术 ,CGRP静脉注射治疗动物模型 ,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剖腹术和小肠切除吻合术后伤口与 CGRP注射治疗后伤口愈合状况...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犬腹部手术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纯剖腹术、小肠切除端 -端吻合术 ,CGRP静脉注射治疗动物模型 ,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剖腹术和小肠切除吻合术后伤口与 CGRP注射治疗后伤口愈合状况比较 ,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CGRP可改善伤口愈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手术后 伤口愈合 静脉注射
下载PDF
肿瘤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楼时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航辉 宋依芯 +5 位作者 张敏利 任玉炳 刘西纺 朱正飞 朱文 韩为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472-476,共5页
目的:旨在通过研究肿瘤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楼时的生物力学特征,为患者提供下楼时安全、有效的靶向康复指导。方法:采集研究对象下楼时的三维步态数据。通过下肢运动学与动力学功能参数来综合评估其下楼梯时双下肢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 目的:旨在通过研究肿瘤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楼时的生物力学特征,为患者提供下楼时安全、有效的靶向康复指导。方法:采集研究对象下楼时的三维步态数据。通过下肢运动学与动力学功能参数来综合评估其下楼梯时双下肢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肿瘤膝关节置换术后(实验组)下楼时健侧髋与膝关节屈伸角度峰值均大于患侧,实验组健侧、患侧下肢髋关节内收外展角度活动范围分别为-12°~7°、-5°~17°;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组健侧、患侧髋关节屈伸角度范围分别为14°~30°、17°~82°; KOA组健侧、患侧膝关节屈伸角度范围分别为4°~59°、3°~102°,KOA患者健侧、患侧髋关节内收外展角度范围分别为-2°~27°、-9°~38°。对照组关节力曲线出现两个波峰。实验组患者健侧关节力波峰出现在60%步态周期时刻,患侧关节力有两个波峰; KOA组患者健侧下肢关节力较小,患侧下肢关节力个体差异较大。结论:实验组术后下楼梯时以健侧补偿为主,术后良好的镇痛与超早期肌肉力量训练、神经肌肉适应性训练、户外运动、辅助个性化矫形器和手扶栏杆、改变步态等方式能提高下楼时的安全性,提升靶向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膝关节置换术 下楼 生物力学 运动 靶向康复
下载PDF
低阶煤煤体变形特征及渗流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信波 李贵红 +1 位作者 刘钰辉 朱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6-910,共5页
为获取低阶煤煤体变形特征和渗透率变化规律,以焦坪矿区下石节煤矿3~#煤原样为研究对象,利用煤岩体应力-渗流-温度多过程耦合试验系统开展了有效应力、基质收缩以及二者综合作用条件下的煤体变形和渗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应力逐... 为获取低阶煤煤体变形特征和渗透率变化规律,以焦坪矿区下石节煤矿3~#煤原样为研究对象,利用煤岩体应力-渗流-温度多过程耦合试验系统开展了有效应力、基质收缩以及二者综合作用条件下的煤体变形和渗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应力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煤体体积负应变逐渐增大,煤体收缩,渗透率逐渐减小;基质收缩过程中,随着孔压的逐渐下降,煤体体积负应变逐渐增大,煤体收缩,渗透率逐渐增加;二者综合作用条件下,随着孔压的逐渐下降,煤体体积负应变逐渐增大,煤体收缩,渗透率先减小后增加,通过与等外力条件下的典型渗透率动态变化模型比较,Lu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度更高。实验结果有助于预测煤体渗透率动态变化,更好地指导地面煤层气开发和煤矿瓦斯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煤体变形 体积应变 渗透率 渗流规律
下载PDF
β-七叶皂甙钠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文 王航辉 韩振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579-1581,159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β-七叶皂甙钠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粘膜屏障功能与形态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S 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②模型组;③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再灌注24h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探讨中药β-七叶皂甙钠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粘膜屏障功能与形态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S 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②模型组;③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再灌注24h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用Chiu氏评分法观察肠粘膜的损伤情况;测定肠粘膜血管的通透性和肠组织湿/干重比值;电镜观察肠粘膜屏障的变化。结果:小肠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肠粘膜屏障严重受损、β-七叶皂甙钠能减轻其损伤。模型组的Chiu’s评分高于其他组。β-七叶皂甙钠能减轻肠组织水肿、降低Chiu’s评分与伊文思蓝含量。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粘膜屏障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肠粘膜屏障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犬手术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佐庆 朱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S122-S124,共3页
目的 研究 Ag 对犬腹部手术伤口愈合的影响和作用 .方法 采用单纯腹部切口、小肠切除吻合术 ,Ag 和 A-CEI注射及 9g· L- 1生理盐水治疗动物模型 ,以放射免疫法对 Ag 浓度及其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和作用进行观察 .结果 所有手术和注... 目的 研究 Ag 对犬腹部手术伤口愈合的影响和作用 .方法 采用单纯腹部切口、小肠切除吻合术 ,Ag 和 A-CEI注射及 9g· L- 1生理盐水治疗动物模型 ,以放射免疫法对 Ag 浓度及其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和作用进行观察 .结果 所有手术和注射 Ag 后动物的 Ag 浓度均有升高 .而犬小肠切除吻合术者最为显著 .Ag 注射后 ,血浆 Ag 浓度明显升高 ,伤口均得不到良好愈合 .ACEI注射和 9g· L- 1 生理盐水治疗可以缓解上述改变和影响 .结论 常规腹部手术可以升高 Ag 浓度并对伤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实验结果还显示9g· 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伤口愈合 注射免疫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假体偏置角对骨肿瘤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航辉 宋依芯 +3 位作者 韩为华 张敏利 朱正飞 朱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849-3854,共6页
目的:通过阶梯性改变骨肿瘤全膝关节假体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内的偏置角度,探索骨肿瘤全膝关节假体的偏置角度对患者下肢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以期定量骨肿瘤全膝关节假体在矢状面和冠状面偏置角度的安装许可范围。方法:2010年09月至2020年0... 目的:通过阶梯性改变骨肿瘤全膝关节假体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内的偏置角度,探索骨肿瘤全膝关节假体的偏置角度对患者下肢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以期定量骨肿瘤全膝关节假体在矢状面和冠状面偏置角度的安装许可范围。方法:2010年09月至2020年0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接受骨肿瘤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24例患者(术后6个月)。构建个体化人工膝关节基于力的动力学模型(force-dependent kinematics,FDK)模型;在Anybody软件中调整患者个体化骨肌模型的膝关节假体组件的FCAVA偏角和FSMAA偏角,步态分析,并得到不同偏角对应的关节载荷与关节力曲线。极差比用于衡量假体组件偏置对关节力的影响程度。结果:假体组件的平均FCAVA为(-0.22±0.97)°,平均FSMAA为(0.23±1.46)°。当假体在冠状面内偏置角度超过2°时,置换侧下肢髋、膝关节力最大增幅可达25%和164%。对于标准关节力曲线而言,健康侧髋、膝关节力峰值分别为4.87 BW、6.07 BW;置换侧髋、膝关节力峰值分别为4.30 BW、5.40 BW。假体在冠状面内的安装许可偏置范围为±2°。假体在矢状面内的偏置角度对下肢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不显著。结论:骨肿瘤全膝假体在冠状面内的偏置角度对置换侧的生物力学影响比较明显,建议外科医生在术中假体安装时应尽量保证其偏置角度的许可范围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偏置 骨肿瘤全膝关节置换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大鼠提睾肌血管肽类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佐庆 张玲 朱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目的 研究大白鼠提睾肌动脉微循环的神经调节 .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对大白鼠提睾肌动脉各级分支的 CGRP,NPY,SP,5 - HT及 M- ENK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分布进行研究和观察 .结果 肽类免疫阳性纤维在提睾肌动脉各级分支均有大量分... 目的 研究大白鼠提睾肌动脉微循环的神经调节 .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对大白鼠提睾肌动脉各级分支的 CGRP,NPY,SP,5 - HT及 M- ENK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分布进行研究和观察 .结果 肽类免疫阳性纤维在提睾肌动脉各级分支均有大量分布 ,但随着动脉的分支而逐渐减少 .阳性纤维和终末呈密集颗粒状、网状和涡旋状排列 .在毛细血管上也能见到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分布 ,在其分叉处更为显著 .结论 肽类神经递质可能对提睾肌微循环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 .阳性纤维和终末在毛细血管的分布提示神经纤维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产生生理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 大鼠 提睾肌动脉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多器官组织中基因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文 苗乃周 王璐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83-1085,1096,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肺、肝、心、肾组织的次级损伤。方法: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对照组,再灌注后0、30min,1、2h,1、3、7d共8组,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织中Bax、bc... 目的:研究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肺、肝、心、肾组织的次级损伤。方法: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对照组,再灌注后0、30min,1、2h,1、3、7d共8组,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织中Bax、bcl-2、p53的表达情况,在电镜下观察各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大白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Bax、bcl-2、p53的表达明显改变。再灌注0min至7d,3种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但Bax表达明显高于bcl-2,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观察发现:肺组织中肺泡型变性坏死及明显的炎症反应。肾小球基膜不规则增厚,肾小管基底破裂,上皮坏死脱落。肝脏细胞和心脏细胞中细胞染色质边集、固缩等改变。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可引起远隔器官的次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病理生理学 肺/超微结构 心脏/超微结构 基因 p53/代谢 基因 bcl-2/代谢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老年与青年下肢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航辉 宋依芯 +5 位作者 韩为华 朱正飞 李涤尘 靳忠民 刘西纺 朱文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日常活动中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差异性,分别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指导。方法老年组10例健康老年人,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平均(69±12.42)岁。青年组10例健康青年人,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平均(26.29... 目的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日常活动中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差异性,分别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指导。方法老年组10例健康老年人,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平均(69±12.42)岁。青年组10例健康青年人,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平均(26.29±2.29)岁。应用Vicon运动分析系统与骨肌多体动力学软件比较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老年组水平行走时步行周期较青年组增大,跨距减小(P<0.01)。水平行走过程中老年组个体间差异较大(P>0.05),老年组的踝关节合力峰值大于青年组(P<0.05)。结论三维步态分析在指导老年人日常生活保护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老年人应适当增加运动锻炼,可行步态矫正训练与矫形鞋垫等超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青年人 生物力学 日常生活 骨肌多体动力学
下载PDF
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药物干预修复受损脊髓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航辉 朱文 +4 位作者 李小记 韩振奎 王璐 赵琳 刘伯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0-624,共5页
目的:研究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损伤组又设1、3、7、14... 目的:研究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损伤组又设1、3、7、14、28d5个时相点,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脊髓伊文氏蓝含量;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神经功能评分法(BBB法)评价大鼠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脊髓损伤后脊髓伊文氏蓝含量增加、VEGF表达下调,大鼠的运动功能缺失,经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后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有所改善,VEGF表达上调,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所恢复。结论: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对脊髓继发性损伤有较好的疗效,联合应用嗅球组织细胞和β-七叶皂甙钠在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异种移植 嗅鞘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Β-七叶皂甙钠 大鼠
下载PDF
以PBL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航辉 闵智乾 +4 位作者 李小记 王璐 黄广智 朱文 杨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3,共2页
断层解剖学是解剖学与影像学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倍受影像学专业学生及影像科医师的重视与亲睐。如何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融人创新因素,启发诱导学生自我学习,思考问题,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 断层解剖学 教学模式 多元化 PBL 专业学生 边缘学科 自我学习
下载PDF
依托昔布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肾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文 韩振奎 杨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68-970,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依托昔布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单侧输尿管梗阻组,依托昔布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和肾皮质NO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测定肾组织TGF-β1和COX-...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依托昔布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单侧输尿管梗阻组,依托昔布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和肾皮质NO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测定肾组织TGF-β1和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3wk,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和用药组大鼠肾脏均可见明显病理改变与纤维化,血肌酐[(38.10±3.93,27.80±2.57)mL/min]、尿素氮[(9.18±0.03,8.14±0.03)mmol/L]和肾皮质NO含量[(6.01±0.17,4.47±0.12)mmol/L]均比对照组[(22.30±2.28)mL/min,(6.53±0.02)mmol/L,(1.65±0.11)mmol/L]显著性升高,肾组织TGF-β1(2.41±0.19,1.38±0.13)和COX-2(2.74±0.07,1.52±0.05)的表达水平显著性上调.用药组与单侧输尿管梗阻组比较,病理改变与纤维化程度,血肌酐、尿素氮和肾皮质NO含量、肾组织TGF-β1和COX-2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COX-2抑制剂依托昔布能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纤维化 环氧化酶-2 依托昔布
下载PDF
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文山 朱文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9期6128-6129,共2页
目的:研究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的疗效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索他洛尔120 mg/d(早80 mg,晚40 mg),2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室早减少≥75%者试验结束,未达75%者剂量加至160 mg/d(早、晚各80 mg),2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服药期间... 目的:研究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的疗效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索他洛尔120 mg/d(早80 mg,晚40 mg),2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室早减少≥75%者试验结束,未达75%者剂量加至160 mg/d(早、晚各80 mg),2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服药期间监测心电图,血压等,心率<55次/min或(和)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3 kPa)或(和)QTc≥0.42 s退出临床观察。结果:索他洛尔120 mg/d治疗2周后显效18例(18%),有效30例(30%),总有效48例(48%)。2周末其余20例患者加量至160 mg/d,再次服药2周后观察显效6例(6%),有效10例(10%),总有效16例(16%),无效36例。索他洛尔≤160 mg/d口服2~4周,总有效64例(64%)。对血压,心率和QTc影响不明显。结论:索他洛尔治疗室早疗效良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宜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他洛尔 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继明 杨玲 +2 位作者 王璐 朱文 阮彩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950-951,共2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对新鲜的羊膜进行处理,分离纯化 HUMSC后传代培养。取60只大鼠,手术处理成坐骨神经缺损套管模型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标...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对新鲜的羊膜进行处理,分离纯化 HUMSC后传代培养。取60只大鼠,手术处理成坐骨神经缺损套管模型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标准对照组(C组)。A组大鼠不采取其他措施,B组大鼠羊膜腔内注入HUMSC悬液,C组大鼠实施自体坐骨神经桥接术。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的身体状态,12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和腓肠肌湿重称量。结果:术后大鼠术侧拖行,足趾合拢,术侧1~2d后发生红肿和溃疡;术后3~4周,B组和C组的大鼠红肿和溃疡症状渐渐消失,A组大鼠还存在红肿和溃疡;各组大鼠术后术侧腓肠肌都出现不同程度萎缩。B组和C组大鼠的术侧湿重/健侧湿重比值和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各神经电生理指标和C组比较,潜伏期长,传导速度慢,波幅小,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UMSC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病理生理学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干细胞移植 方法 模型 动物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