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61
1
作者 陆昌华 谢菊芳 +5 位作者 王立方 胡肄农 白云峰 薛启奎 李保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
综合应用动物个体标识、二维条码、RFID射频电子标识和一维条码标签技术,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养猪业和屠宰加工业结合,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用猪和猪肉安全质量监控的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可对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进行全... 综合应用动物个体标识、二维条码、RFID射频电子标识和一维条码标签技术,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养猪业和屠宰加工业结合,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用猪和猪肉安全质量监控的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可对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进行全程信息的跟踪,为提高猪肉卫生质量,满足消费者获得安全肉的需求以及增强活猪或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该系统已在南京天环集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安全生产 溯源 数字化系统 动物个体标识 二维条形码
下载PDF
辽宁携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种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范立淳 +1 位作者 姜生伟 郑雅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4-181,共8页
[目的]对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天牛种类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明确辽宁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的种类及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从5月上... [目的]对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天牛种类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明确辽宁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的种类及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从5月上旬至9月下旬天牛羽化期,在辽宁省抚顺、大连、丹东和本溪4个松材线虫发生区进行林间调查,收集诱捕器内收集到的天牛成虫,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并统计每一种的数量,2020年4月在抚顺大伙房林场调查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收集包网疫木内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活体剪碎,采用贝曼式漏斗法分离其体内携带的线虫。并对线虫进行形态学和基因组学鉴定。[结果]表明,在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共调查到9种松树天牛,分别是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松皮花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双簇污天牛、灰长角天牛和钩突土天牛。其中,能够携带松材线虫的天牛共计有4种: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和脊鞘幽天牛。云杉花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的试验中,共检测了160头从疫木内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平均携带量为513.69条·头^(-1),最大携带量为10060条·头^(-1)。[结论]根据林间诱捕天牛的数量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证实云杉花墨天牛为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数量最多的天牛种群,并推测其为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大连市松材线虫发生区内褐梗天牛种群数量较多,但其是否为传播媒介尚未有定论,目前大连市松材线虫主要媒介昆虫为松褐天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媒介昆虫 云杉花墨天牛 松褐天牛 褐梗天牛
下载PDF
辽宁松材线虫病与中国其他疫区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郑雅楠 刘佩旋 +3 位作者 吴昊 于海英 姜生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5-160,共6页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是我国近40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林业灾害。目前,该病害已经在我国18个省(市、区)造成了大面积的松树死亡。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疫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是我国近40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林业灾害。目前,该病害已经在我国18个省(市、区)造成了大面积的松树死亡。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疫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年均温度10℃以下的辽宁疫区与其他疫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与其他疫区相比,辽宁疫区的松材线虫虫株耐寒性更强,且发现了新的寄主树种红松、樟子松和落叶松以及新的媒介昆虫云杉花墨天牛。这些差异不但给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而且增加了疫情继续向北扩散的风险。因此,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符合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的有效防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差异 寄主树种 媒介昆虫 防治
下载PDF
我国美国白蛾防控历程与新时期策略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邱立新 卢修亮 +4 位作者 林晓 温玄烨 范世奇 常国彬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我国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对林果业及园林绿化景观等造成严重危害。回顾总结我国美国白蛾发生发展、防控工作历程及近年新情况,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从寄主种类、发生范围、世代数变化、成灾及扩散风险等...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我国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对林果业及园林绿化景观等造成严重危害。回顾总结我国美国白蛾发生发展、防控工作历程及近年新情况,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从寄主种类、发生范围、世代数变化、成灾及扩散风险等方面分析发展趋势,针对性提出新时期我国美国白蛾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发生情况 趋势预测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组件技术的猪肉安全生产全程数字化监控系统 被引量:14
5
作者 谢菊芳 李保明 +4 位作者 陆昌华 王立方 薛启奎 李保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80,共5页
选用WindowsNTServer操作系统平台、SQLServer 2 0 0 0数据库管理系统和VB .NET系统作为开发工具 ,采用了n层体系结构和可重用组件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养殖生产过程、屠宰加工和市场销售等 3个应用模块 ,根据猪肉生产不同阶段的要求 ,在... 选用WindowsNTServer操作系统平台、SQLServer 2 0 0 0数据库管理系统和VB .NET系统作为开发工具 ,采用了n层体系结构和可重用组件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养殖生产过程、屠宰加工和市场销售等 3个应用模块 ,根据猪肉生产不同阶段的要求 ,在各应用模块中建立了档案管理、安全监控、标准法规和警级监控等子系统。系统中的畜体标识保留了原塑料耳标中的数字编码 ,同时增加了与数字编码一致的二维条形码 (datamatrix) ,提高了自动识别水平。系统的警级预报子系统 ,可自动判断生产操作是否违反法规和标准 ,并及时报警。系统为信息技术在畜牧业的运用提供了一种组件化的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技术 猪肉安全 全程监控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447-1448,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颗粒增强型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评价D-二聚体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颗粒增强型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评价D-二聚体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63±0.10)mg/L较健康对照组的(0.21±0.08)mg/L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0.53mg/L时为诊断的最佳临界值。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肺动脉栓塞 ROC曲线
下载PDF
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雅楠 张彦龙 +2 位作者 范立淳 李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6-311,共6页
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明肿腿蜂可有效防治天牛类蛀干类害虫,但还未见利用肿腿蜂防治云杉花墨天牛试验。为了验证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防治效果,尽快筛选出控制云杉花墨天牛的有效肿腿蜂种类,本文在室内将云杉花墨天牛幼虫接入红松木段来... 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明肿腿蜂可有效防治天牛类蛀干类害虫,但还未见利用肿腿蜂防治云杉花墨天牛试验。为了验证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防治效果,尽快筛选出控制云杉花墨天牛的有效肿腿蜂种类,本文在室内将云杉花墨天牛幼虫接入红松木段来模拟天牛生长的自然条件,设置了不同的益害比(4:1、2:1、1:1和1:2)来释放肿腿蜂,测定了3种肿腿蜂(管氏肿腿蜂、松褐天牛肿腿蜂和白蜡吉丁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寄生效果。同时利用以上3种肿腿蜂中全国应用最广泛的管氏肿腿蜂对该天牛开展了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相同益害比的三种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寄生率差异不显著;当三种肿腿蜂的益害比为4:1时,云杉花墨天牛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其中管氏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95.65%,松褐天牛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71.43%,白蜡吉丁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61.90%;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的益害比为2:1时,云杉花墨天牛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平均为39.20%。根据结果可知管氏肿腿蜂是三种肿腿蜂中防治效果较好的蜂种,可尝试用于野外防治实践;建议在野外释放以益害比为2:1为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花墨天牛 管氏肿腿蜂 松褐天牛肿腿蜂 白蜡吉丁肿腿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清洁畜禽生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8
作者 冯群科 邵德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7,共3页
清洁畜禽生产是清洁生产、生态环保、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分析了清洁畜禽生产的概念,归纳总结了清洁畜禽生产技术的内容,提出了畜禽清洁生产推进的举措。
关键词 清洁 畜禽产品 食品安全
下载PDF
火电生产排放治理与生态文明目标建设 被引量:9
9
作者 戴路 万红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6-51,共6页
我国火电企业目前存在着燃煤发电机组煤耗高、较大量地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进而产生较大面积酸雨现象为重点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我国电力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在实施国家"... 我国火电企业目前存在着燃煤发电机组煤耗高、较大量地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进而产生较大面积酸雨现象为重点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我国电力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在实施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举措的过程中,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这对于电力工业特别是火电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火电企业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生产而导致污染环境排放的种类、成因、危害和治理的重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或手段进行有效治理,承担解决温室效应气体问题的国际义务,确实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自己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生产排放 二氧化硫 酸雨 污染治理
下载PDF
复频筛动态特性及其工艺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毅 朱满平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588,共3页
提出一种采用全新原理、全新结构的复频筛,论述了其结构模型、数学模型、动力学分析、工艺试验的效果及优点。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简易复频筛,半工业性试验表明,它能有效地进行细粒煤炭的深度筛分。
关键词 复频筛 结构模型 动力学分析 工艺试验
下载PDF
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可追溯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昌华 谢菊芳 +5 位作者 胡肄农 王立方 白云峰 薛启奎 刘广福 《猪业科学》 2006年第2期20-22,共3页
近年来,由于我国肉食品污染、抗菌素和激素残留等问题严重,老百姓要求吃上放心肉的呼声高,以及活猪和胴体出口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瓶颈。借鉴发达国家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构思一种适合国情的猪场安全卫生示踪系统,综合应... 近年来,由于我国肉食品污染、抗菌素和激素残留等问题严重,老百姓要求吃上放心肉的呼声高,以及活猪和胴体出口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瓶颈。借鉴发达国家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构思一种适合国情的猪场安全卫生示踪系统,综合应用动物个体耳标、条形码、RFID射频电子标识和网络技术,实现猪肉安全生产全程信息跟踪系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产品质量 安全生产 可追溯系统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预防阿司匹林相关性胃肠损伤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均文 刘红军 +2 位作者 刘春安 葛继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是否会降低小剂量阿司匹林中发生胃肠损伤尤其是溃疡的风险,同时探讨其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5例心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单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联合组48例...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是否会降低小剂量阿司匹林中发生胃肠损伤尤其是溃疡的风险,同时探讨其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5例心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单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联合组48例,服用同种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对比两组胃镜下黏膜表现变化,记录其黏膜损伤以及溃疡发生情况。并在给药前1 d、服药后28 d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胃肠黏膜损害者有29例(61.7%),其中消化性溃疡8例(17%),联合组发生胃黏膜损害者仅5例(10.4%),其中消化性溃疡发生者仅1例(2.1%),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及联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以花生四烯酸(ACA)和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会降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发生溃疡的风险,且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无明显影响,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阿司匹林 溃疡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大连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天牛种类调查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旭臣 +2 位作者 范立淳 刘佩旋 郑雅楠 《中国森林病虫》 2021年第3期36-39,共4页
2020年5月起对大连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内天牛种类进行调查和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昆虫。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的松林22个小班内悬挂诱捕器,每隔7 d收集一次诱捕器内的天牛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鉴定。共诱集到3个亚科7属7... 2020年5月起对大连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内天牛种类进行调查和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昆虫。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的松林22个小班内悬挂诱捕器,每隔7 d收集一次诱捕器内的天牛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鉴定。共诱集到3个亚科7属7种天牛,其中数量相对较多的是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和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第一次诱捕到松褐天牛是在6月8日,共诱捕到16头,最后一次诱捕到松褐天牛在10月5日,仅诱捕到1头,7月27日是羽化高峰期,共诱捕到151头;第一次诱捕到褐梗天牛是在5月25日,共诱捕到25头,最后一次诱捕到褐梗天牛在10月12日,共诱捕到7头,7月20日是羽化高峰期,共诱捕到458头。数量较多的松褐天牛是大连地区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之一,褐梗天牛是否为媒介昆虫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传播媒介 松褐天牛 褐梗天牛
下载PDF
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寄生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雅楠 王珏 +4 位作者 王伟韬 李洋 范立淳 张彦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7-594,共8页
云杉花墨天牛是我国中温带地区携带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我国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有重要意义。目前花绒寄甲是防治我国南方地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有效天敌,但还未见用于防治云杉花墨天牛,为... 云杉花墨天牛是我国中温带地区携带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我国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有重要意义。目前花绒寄甲是防治我国南方地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有效天敌,但还未见用于防治云杉花墨天牛,为探讨该天敌防治云杉花墨天牛的可能性,本研究分别在室内和林间测定了花绒寄甲对云杉花墨天牛的控制效果。在室内利用直接接种的方式将花绒寄甲幼虫接到不同虫态的云杉花墨天牛上,并模拟自然情况,以不同的益害比将该天敌的卵释放在含有云杉花墨天牛的木段上,观察该天敌的最佳寄生时期并明确最佳益害比。在林间全自然条件下设置了不同益害比,将花绒寄甲卵释放到有云杉花墨天牛为害的木段上,观察其自然控制情况。结果发现:室内直接接种试验,花绒寄甲幼虫在云杉花墨天牛蛹上平均寄生数量为3.10头/天牛蛹,平均寄生率为86.00%,平均存活率为57.79%。在幼虫上平均寄生数量为0.54头/天牛幼虫,平均寄生率为30.00%,平均存活率为13.92%。在室内将花绒寄甲卵释放到被云杉花墨天牛侵入的木段上,益害比为10:1时,平均寄生率最高为42.59%,校正死亡率最高为40.71%。在林间将花绒寄甲卵卡释放到木段上时,益害比为4:1时平均寄生率最高为47.68%,与益害比为2:1时(45.51%)差异不显著;当益害比为10:1时天牛平均校正死亡率最高为74.15%,高于益害比为2:1时(43.79%),但差异不显著,且寄甲平均寄生率为33.38%,低于益害比为2:1时。结果证实,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幼虫对云杉花墨天牛蛹的寄生效果优于对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因此蛹期是最佳防治时期;室内和野外防治试验均显示花绒寄甲可用于云杉花墨天牛防治;在野外利用花绒寄甲卵防治时,选择益害比为2:1时效果和经济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花墨天牛 松褐天牛生物型 花绒寄甲 益害比
下载PDF
锥形束CT引导下胸上段食管癌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放边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闫勤英 +4 位作者 李东 张芬 张敏 刘艳丽 陈英 《中国辐射卫生》 2018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研究锥形束CT调强治疗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摆位误差,推算其靶区外放边界。方法采用瓦里安iX TM直线加速器治疗胸上段食管癌4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常规摆位后行CBCT,治疗床在线校正后,再次CBCT,治疗结束后再次CBCT。分别获取摆位后、... 目的研究锥形束CT调强治疗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摆位误差,推算其靶区外放边界。方法采用瓦里安iX TM直线加速器治疗胸上段食管癌4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常规摆位后行CBCT,治疗床在线校正后,再次CBCT,治疗结束后再次CBCT。分别获取摆位后、治疗前、治疗后X射线容积影像,所有容积图像采用自动骨性和手动微调的配准方式与计划CT配准后,即可获得患者前后(腹背)、左右、上下(头脚)误差,分析摆位误差及PTV的外放边界。结果患者扫描CBCT共计956次,所有入组患者分次间上下、左右、前后误差均减小(Pearson=-0. 523,-0. 511,-0. 562,P <0. 05),全组患者摆位误差在左右(x)、上下(y)、前后(z)方向分别为(0. 22±2. 94)、(1. 51±3. 22)、(-1. 89±1. 38) mm,由公式计算出CTV在x、y、z方向分别需外放5. 16、5. 87、4. 52 mm。结论锥形束CT可明显减小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摆位误差,从而为缩小CTV的外放边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胸上段食管癌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查禁“瘦肉精”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焱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8期14-16,共3页
查禁“瘦肉精”是当前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查处“瘦肉精”中体制、标准、法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立法、制标、检测、监控、宣传、保障等体系的建设,彻底铲除“瘦肉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危害特性 安全食品 “瘦肉精” 对策
下载PDF
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的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芬 +2 位作者 张开贤 李成建 张敏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9期120-121,127,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电离室矩阵在调强放疗(IMRT)计划剂量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IMRT的患者16例,先在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计划设计,然后移植到固体水上,得到体模杂交计划;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对杂交计划的计算剂量进行验证... 目的:探讨二维电离室矩阵在调强放疗(IMRT)计划剂量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IMRT的患者16例,先在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计划设计,然后移植到固体水上,得到体模杂交计划;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对杂交计划的计算剂量进行验证;参照3%/3 mm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治疗野的绝对剂量验证结果通过率为86.4%-100%;相对剂量验证结果通过率为88.5%-100%。结论二维电离室矩阵是一种快速的剂量测量系统,在IMRT计划剂量验证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二维电离室矩阵 剂量验证 Gamma通过率
下载PDF
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疫木上发现媒介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雅楠 姜生伟 +6 位作者 黄凤玉 杨忠岐 高国平 刘佩旋 范立淳 张彦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5-318,共4页
花绒寄甲作为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天敌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尤其在控制松材线虫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自然界与不同种类的天牛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了不同生物型。本文在辽宁省抚顺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疫木上调... 花绒寄甲作为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天敌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尤其在控制松材线虫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自然界与不同种类的天牛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了不同生物型。本文在辽宁省抚顺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疫木上调查发现了花绒寄甲越冬成虫,通过形态学和生物学观察,确定了该花绒寄甲为云杉花墨天牛生物型花绒寄甲。这是花绒寄甲作为云杉花墨天牛的自然天敌在我国首次被发现,这将对中国北方地区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的防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松材线虫 云杉花墨天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基于蒙卡GEANT4研究某放疗场所的辐射水平分布规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东 刘平 +2 位作者 季芳 李苓 《中国辐射卫生》 2018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构建某放疗场所的蒙特卡洛物理模型,探究该场所的辐射水平分布规律。方法利用蒙特卡洛程序对某放疗科室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及治疗室进行物理建模,模拟直线加速器在15X档位、剂量率为400 MU模式下的出束,在考虑高能X线与机头高Z材料发... 目的构建某放疗场所的蒙特卡洛物理模型,探究该场所的辐射水平分布规律。方法利用蒙特卡洛程序对某放疗科室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及治疗室进行物理建模,模拟直线加速器在15X档位、剂量率为400 MU模式下的出束,在考虑高能X线与机头高Z材料发生光核反应产生中子的情况下,得到该场所室内外的辐射剂量水平分布情况。结果加速器等中心处的剂量率约为2. 6×10~5m Sv/h,辐射剂量率随距离的衰减并不是呈现严格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规律,即等剂量线存在一定漂移,且射线经过迷道内路的一次转折辐射水平下降一个量级。结论蒙特卡洛方法能够对放疗场所的辐射剂量水平进行模拟计算,为放射治疗场所的屏蔽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辐射水平 蒙特卡洛模拟
原文传递
1970—2017年全球森林生物入侵的经济成本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温玄烨 林晓 +5 位作者 赵光华 王朵 赫传杰 柴守权 谢逸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为明确全球森林因生物入侵所产生的经济成本,采用InvaCost数据库对1970—2017年全球范围内森林生物入侵经济成本报告进行分析。通过R语言对筛选数据进行处理,调整各成本数值为2017年等值美元,分别求和计算每10年平均经济成本、损失与管... 为明确全球森林因生物入侵所产生的经济成本,采用InvaCost数据库对1970—2017年全球范围内森林生物入侵经济成本报告进行分析。通过R语言对筛选数据进行处理,调整各成本数值为2017年等值美元,分别求和计算每10年平均经济成本、损失与管理成本、各国支出成本和各物种总成本。在此基础上,构建5种模型预测2010—2017年成本组成,通过均方根误差比较各预测模型准确率,分析21世纪10年代全球森林生物入侵的可能成本。结果表明:1970—2017年,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因外来生物的入侵所产生的经济成本为1815.32亿美元(约1.23万亿人民币),20世纪80年代是成本增长最快的时期;管理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偏低,最高支出仅为21世纪初的4.96亿美元(约33.5亿元人民币)/年,远低于同时期森林生物入侵产生的危害损失;在纳入研究的36个国家中,中国支出了54.05%的经济成本,共计981.2亿美元(约6627.71亿元人民币),排名第1,美国606.03亿美元、加拿大114.59亿美元,分列2、3位;经济成本最高的10种入侵生物,包括3种病害、3种虫害、2种有害动物和2种入侵植物,其中松材线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977.17亿美元,在各类入侵生物的经济成本中占比最高;广义加性模型和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显示了较好的预测效果,所得均方根误差最低,模型计算全球总成本将进一步增加,最高可达2521.1亿美元(约1.7万亿人民币),2010—2017年年均成本为88.02~97.04亿美元(约594.55~655.48亿元人民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入侵 经济成本 林业有害生物 松材线虫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